屈莉红的科普
脂肪肝的形成和危害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群患上了脂肪肝。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肝脏从血液中摄取游离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随后再以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形式将甘油三酯转运出肝,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肝细胞合成脂肪的能力增加或转运脂肪入血的能力减退,肝细胞内就会堆积大量的脂肪,即形成肝脂肪变。与病毒性肝炎一样,脂肪肝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前者通常起病急、病情重,表现为急性脂肪肝,后者则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轻微,且无特异性,表现为慢性脂肪肝。急性脂肪肝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目前日益增多的主要是慢性脂肪肝,根据病因,慢性脂肪肝可分为酒精滥用所致的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以及以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关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脂肪肝同病毒性肝炎也可以经历“三步曲”:第一步、单纯性脂肪肝,肝脏没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也没有肝纤维化,患者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血清转氨酶也通常在正常范围;第二步、是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炎除具有肝细胞脂肪变以外,还有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坏死,肝细胞浆内有玻璃样小体以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等组织学异常,患者可有肝区肿痛等不适,血清转氨酶升高等表现;第三步、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脂肪性肝炎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脂肪肝性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与乙肝后肝硬化、丙肝后肝硬化相同,同样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癌、肝衰竭等并发症。
播放语音
6.82万
85
2023-11-04
乙肝爸妈能生出健康宝宝吗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如果父母已乙肝病毒有染,能生出健康宝宝,具体该怎么做:第一、母亲孕前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孕期应该监测肝功能和HBV-DNA水平,必要时去专科医院治疗,母亲为乙肝患者,需在孕前进行保肝治疗或者抗病毒治疗,使转氨酶和HBV-DNA维持在安全水平以后再怀孕,并且要在孕期要进行严密的随访,妊娠期间乙型肝炎发作者、ALT轻度升高者,可以密切观察,肝脏病变较重的,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并权衡利弊,可以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期间,意外妊娠的患者,如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应该立即终止妊娠,若应用的是妊娠B类药物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或者拉米夫定治疗可以继续,若应用的是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则需要换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继续治疗,这样可以继续妊娠;第二、对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则最好是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高价的免疫球蛋白,剂量应大于等于100单位以上,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µg的乙肝疫苗,并且在第1个月和第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这样可以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和肌注乙肝疫苗后,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为进一步减少乙肝母婴传播,妊娠中后期HBV-DNA大于10^6cps/mL以上,在充分沟通知情同意基础上可以在妊娠的第24-28周开始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产后1-3个月停药,停药后可以母乳喂养;第三、乙肝病毒的父婴传播概率很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父婴传播是乙肝病毒直接整合在精子中引起胎儿感染,除可能使宝宝发生慢性乙肝外,还可以引起畸形、死胎、流产等,目前尚无特效的预防措施能阻断父婴传播,只能通过在受孕前降低父亲的HBV-DNA水平来降低父婴传播的风险。
播放语音
3.94万
93
2023-10-07
哪些乙肝病人需要抗病毒治疗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大量研究显示,不论患者E抗原阳性或阴性,只要HBV-DNA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肝脏明显炎症、坏死,临床上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这种状态就处于免疫清除期或再活动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更大,速度更快。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肝硬化、肝癌家族史也是影响肝病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此2015年中国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指南强调动态评估,对于E抗原阳性、ALT升高的患者,先观察3-6个月,再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对哪些人群是需要抗病毒治疗:第一、ALT持续升高2倍正常上限者,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10倍正常值上限者,血清胆红素小于2倍正常值上限者,同时满足E抗原原阳性患者,DNA≥10^5cps/mL以上,或者E抗原阴性患者DNA大于等于10^4cps/mL以上的,这类人群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第二、ALT持续处于1-2倍正常值,如果大于30岁,只要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提示有明显炎症或肝纤维化的,也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第三、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1次,大于30岁,且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只要肝组织活检或无创性检查提示有明显炎症或者肝纤维化的,也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第四、已经发生肝硬化者,无论ALT和E抗原情况,均应该积极的进行抗病毒治疗;第五、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DNA大于10^6cps/mL以上,可在妊娠的中后期开始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以进一步提高母婴阻断。
播放语音
4.33万
89
2023-09-30
乙肝有什么症状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急性乙肝可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大伴压痛、叩击痛,部分患者轻度脾大等表现。既往有乙型肝炎或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史或者急性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可以隐性起病,有些病人可以在无任何肝病症状和体征的情况下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最常见的典型症状通常可有疲乏、食欲差、腹胀、右上腹隐痛、厌油腻食物、脸色灰暗、皮肤巩膜呈现黄染,颈部、前胸、面部和手臂部等部位可以出现多个蜘蛛痣,大小不一,轻压以后可以褪色,解除压力以后还可以再充盈,部分患者也可以见到肝脏及手掌的大小,鱼际发红,掌中央相对明显发白,与慢性肝炎相比较而言,肝掌、蜘蛛痣在肝硬化病人中更为常见,不是所有的慢性乙肝患者都有肝掌和蜘蛛痣,也不是出现肝掌和蜘蛛痣就一定患了肝病,在极少数的正常人中,如青春期的少女、孕妇,甚至是健康的男性中,也可以见到蜘蛛痣。慢性乙肝的病情变化极为复杂,有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转氨酶长期保持正常,但肝内却有长期的活动性炎症,以至于在无任何临床表现的情况下发展至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即使转氨酶正常,慢性乙肝患者也应该定期的进行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测,特别是40岁以上的成人和有肝癌家族史患者,以避免延误诊治时间,最后还需要提及慢性乙型肝炎还可能有些肝外的表现,这些与乙肝病毒及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关,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脉管炎、口眼干燥综合征等。
播放语音
4.52万
68
2023-08-14
乙肝抗病毒药物怎么选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近十几年来,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国内外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分为两大类,即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 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这些抗病毒药物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都逐渐被认识。两类药物各有优缺点,核苷类似物相当于为乙肝病毒设置了一道屏障,口服方便,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强,副作用小。 经过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使肝功能恢复正常,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得到明显的改善,降低了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细胞肝癌的发生。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属于高耐药基因屏障药物,且副作用小,目前被欧美、亚太及中国指南推荐为慢性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恩替卡韦耐药率低,5年内耐药率仅有1.2%,替诺福韦酯2014年在中国上市,至今未发现病毒耐药,替诺福韦酯是妊娠B类药,要在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风险收益比的基础上,可以考虑用于孕妇。 替比夫定在少数患者可以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肌炎因或者横纹肌溶解。阿德福韦酯则对肾脏和骨骼代谢有潜在的副作用。虽然核苷类药物服用方便,抑制病毒能力强,但在E抗原血清转换学和降低表,乙肝表面抗原浓度方面作用并不理想,而且疗程比较长。 干扰素疗程相对固定,容易停药,在E抗原血清学转换和将乙肝表面抗原方面具有优势,但是皮下注射不方便,副作用多,有导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要慎用。 我国2015年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初治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优先推荐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或聚乙二醇干扰素,指南同时还提出,对于部分患者要追求临床治愈。 也就是说停止治疗后HBV-DNA持续阴性,乙肝表面抗原消失,肝功能正常和肝脏组织学改善,要想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有时需要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具体的用药情况还希望到正规的医院,经医生当面沟通,根据自身的病情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播放语音
7.31万
89
2023-08-08
成人如何接种乙肝疫苗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但谁需要接种、如何接种、剂量或接种次数是多少,这些问题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对于成人来说,接种乙肝疫苗先应检查乙肝五项指标,乙肝五项指标的检测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根据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哪些人不需要接种疫苗。第一、看乙肝表面抗原,如果定性检测阳性或定量检测大于0.05ng/mL,提示感染有乙肝病毒,乙肝疫苗接种无效,这些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是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的;第二、看乙肝表面抗体,定性检测阳性,一般不再建议肝疫苗接种,表面抗体的滴度有多少,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有多强则不清楚,所以最好能有定量的检测,在定量检测中,当表面抗体大于10mlU/mL以上,定性检测即可表现为阳性,一般认为只有当表面抗体大于30mlU/mL时才有保护作用,最好能达到100mlU/mL以上,表面抗体阴性或弱阳性,或小于100mlU/mL以下的,则可以考虑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第三、接种几针,剂量多少,如果是初种,要求接种三针,接种的时间是第一针接种后再过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时再接种第三针,就通常说的0、1、6,每次接种10µg,如果是复种,接种一针即可,计量可以是10µg,也可以是20µg;第四、如何判断是初种还是复种,1、可以通过化验检查来判断,乙肝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阴性,而表面E抗体和核心抗体任意一项阳性者,属于复种,上述表面抗体在100EIA/mL以下的就属于复种之列,2、需要结合疫苗接种史和乙肝感染史来判断,如果明确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或乙肝感染过,则是复种,如果乙肝疫苗接种史或乙肝感染史都不明确,且乙肝五项指标均为阴性者,可按初种管理;第五、需要说明的是有5%-10%左右的人群对乙肝疫苗没有反应,主要见于40岁以上、肥胖、饮酒、接受血液透析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者,对于这部分人,可以适当的增加疫苗剂量和接种的频次。
播放语音
3.45万
78
2023-05-18
肝硬化病人的饮食需注意哪些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肝硬化在生活中并不陌生,是常见的肝脏疾病,患病早期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严重的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危害患者生命,人们知道治疗很重要,却容易忽视饮食和治疗一样在控制疾病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肝硬化病人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第一、补充适量的优质蛋白质,肝硬化患者肝脏的代谢功能较弱,日常饮食中不能摄入过多的蛋白质,蛋白质又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提高饮食质量,多补充含优质高蛋白的食物,以维持肝脏的代谢功能,同时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也是肝脏不可缺少的物质,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对肝硬化的患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第二、饮食应少量多餐,饮食原则以清淡、细软、易消化、无刺激、少量多餐,肝硬化病人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应给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要吃软的食物,且没有刺激性的食品,避免坚硬粗糙的食品,如坚果。当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时,更注意严禁食用油炸食品、硬果及坚果类食品,这类食物可容易刺破食道静脉,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以至于危及生命;第三、肝硬化患者不能吃的食物,肝硬化患者的日常饮食很重要,禁止高脂肪类食物,减少盐分、糖分的食物,尤其是酒精肝患者,更是如此,禁忌烟、酒,禁忌沙丁鱼、秋刀鱼等海鲜类食物,还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加重病情的变化,对患者是极为不利的。以上介绍的肝硬化饮食原则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肝硬化患者有所帮助,关注病情的同时也要关注饮食和治疗,且千万不可满足一时口感的痛快和心理需要,而丧失宝贵的生命。
播放语音
1.21万
86
2023-02-26
如何防治脂肪肝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脂肪肝是病,不是亚健康,即使是无症状的单纯性脂肪肝,也不是亚健康状态,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若不及时减少饮酒量,20%以上的人将在10年内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虽然进展缓慢,11年内近1%左右的患者发生肝硬化,但随访的5-10年内会发生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有显著增高,因此一旦发现患者有脂肪肝,切忌不当回事,应及时去医院诊治。脂肪肝是需要长期治疗的,脂肪肝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过程,迄今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脂肪肝患者往往合并众多的肝外疾病,在治疗脂肪肝时需要多学科紧密合作,无论是酒精性肝病,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都属于慢病,都需要较长的疗程,短期治疗即使有效也容易复发。脂肪肝是可以预防的,首先要管住嘴,平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热量来源以粮食为主的中国传统膳食方案,避免西方社会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膳食结构的缺陷,防止热量过盛,1日3餐要定时适量,早餐要吃饱,中午要吃好,晚餐要半饱,避免吃得多、吃得快、吃零食、吃甜食、吃宵夜以及把含糖饮料当水喝这些不良习惯,还要少饮酒,减少饮酒量或者完全戒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要多运动,人体对多余热量的利用,除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是通过体力活动来消耗掉的,要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必须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每周坚持参加150分钟以上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并持之以恒,同时还应该避免久坐、少动等不良习惯,慎用药,所有药物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均具有两重性,既有治疗疾病的一面,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一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用药不当极容易造成脂肪肝、肝酶学指标异常在内的药物性肝损害,用药时应严格掌握指征,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以及疗程,要常体检,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家族史的,应该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尽早发现脂肪肝、糖尿病等,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阻止病情的发展。
播放语音
9.19万
91
2023-02-20
接触乙肝患者是否会被传染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和乙肝患者日常接触一般不会被传染乙肝,因为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不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共同学习、工作或者生活接触、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同桌用餐和共用厕所的情况下,只要没有血液上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需要注意的是在和乙肝患者接触时,身上有黏膜破损或者有伤口的情况下,乙肝病毒还是有可能会通过这些破损的地方进入到健康者的体内,从而造成传染。至今尚未证实乙肝病毒可经吸血昆虫传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如输注了白蛋白、球蛋白、凝血因子等传播,自80年代以后,对献血员进行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筛查以后,经输血或血制品传播已经很少发生。目前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的注射、与吸毒者共用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此外,在修脚、纹身、扎耳朵的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也可以传播,其他如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被病人的血液污染的医疗器具意外刺伤以后也可以出现传播。乙肝病毒的性传播主要是通过与乙肝病毒携带阳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和粗暴的性行为,其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比较高,因此在和乙肝患者日常接触时,预防乙肝就要切断乙肝传播途径,在身上有黏膜破损或者有伤口的情况下,最好立即包扎,尽量避免和乙肝患者有接触,如果未注射过乙肝疫苗或者乙肝表面抗体过低,还应该要注射乙肝疫苗,待体内产生保护性乙肝抗体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乙肝病毒的侵害。
播放语音
8.52万
90
2023-01-18
丙肝如何进行筛查
屈莉红
主任医师
感染科
丙肝不尽早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丙肝病毒感染后,只有20%左右的人会出现急性症状,如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的不适,其余80%左右的丙肝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都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丙肝高风险人群主要是通过筛查与诊断来及时发现,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诊断丙肝的常用方法有两种,HCV抗体检测和HCV-RNA检测,HCV抗体为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人体免疫细胞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如发现HCV抗体的存在,说明丙肝病毒正在人体内或者曾经光顾过,而HCV-RNA是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如果检测到RNA便确认体内丙肝病毒的存在,通过验血检测丙肝抗体既便宜又快捷,常在丙肝筛查中被作为初筛试验。检测结果是阴性,医生会按照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还需要进一步检测HCV-RNA,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感染了或者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为进一步确诊需要再检查一下HCV-RNA,当HCV-RNA检查结果也为阳性,就可以确诊身体内存在丙肝病毒,也就是患上了丙型肝炎,如果是阴性,也并不能完全排除丙肝病毒感染,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要在3-6个月内进行重复检查,确诊丙肝后一定要尽早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播放语音
7.50万
89
2023-01-11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