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相关科普
玉米须能降血压吗?答案来了!
孔令玉
副主任中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降血压是通过各种方法,然后让血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有些人认为玉米须对血压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其实,确实如此,这主要是因为玉米须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够通过减少血管中的血容量,来减轻心脏的负担,能够减少血压的波动。但需要注意的是,玉米须的降压幅度相对较小,通常只能作为降压治疗的一种辅助手段,只适用于一级高血压的患者。 玉米须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用来煮水喝,同时也可以用来泡水喝,但是要注意不能长时间或者是大量喝,容易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血压升高比较严重,不能够单纯地依靠玉米须,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改善。 🌾口服药物: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利血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治疗,能够降低血管的收缩,然后达到降血压的作用,减少血压对身体的影响。 🌾按摩: 可以按摩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内关穴、曲池穴等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外周血管,达到降压效果。 🌾呼吸降压: 通过放松全身,平缓呼吸,达到心率平稳,肌肉放松,减轻外周循环阻力,可以辅助降血压。 如果存在高血压,可以看看图片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减少对身体的影响。这篇文章是关于降血压的一些知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可以随时写在评论区。📄
398
2024-10-12
参苓白术散,适合阴虚还是阳虚体质?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参苓白术散作为中医方剂中的一种,以其温和的调理作用而经常被使用。在中医理论中,药材的搭配和使用讲究阴阳平衡,那么参苓白术散究竟更适合阴虚还是阳虚体质呢?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健脾益气、渗湿止泻,但它并不适合阴虚或阳虚体质的人群。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参苓白术散中的温燥成分可能会进一步耗伤体内的阴液,导致阴虚症状如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更加严重。因此,阴虚者应避免使用此方剂,以免加剧体内阴阳失衡。 🌞而对于阳虚体质的人,虽然参苓白术散通过健脾作用可以促进气血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温养阳气,但该方剂并非专门针对阳虚设计的。阳虚者通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果阳虚症状较为明显,单纯依赖参苓白术散来调理可能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合的是选择那些专门针对阳虚的方剂或治疗方法,以更有效地补充和温煦阳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参苓白术散的日常注意事项: ⭕服用时间: 参苓白术散最好在饭后服用,以便于药物吸收,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例如,可以在午餐和晚餐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服用剂量: 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调整服用剂量。初期可从小剂量开始,观察身体反应,逐步调整至适宜剂量。 ⭕禁忌人群: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需慎用,如果患有感冒发热、急性疾病的人群应暂停服用。 服用参苓白术散后的饮食调整,详情见图。在使用参苓白术散的过程中,若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中医药讲究个体差异,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都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参苓白术散使用体验,或者探讨中医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959
2024-10-12
板蓝根是伤肝还是护肝?探究其真实作用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在日常生活中,板蓝根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经常被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那么,板蓝根对肝脏到底是起到保护作用还是有可能造成伤害呢? 板蓝根,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长期以来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在清热解毒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然而,关于板蓝根对肝脏的影响,科学界的研究尚未达成统一的结论。 普遍认为,在适量服用板蓝根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对肝脏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药物在人体内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关键在于是否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使用。因此,在使用板蓝根时,应当遵循医嘱,合理控制用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以减少潜在的肝脏负担或其他不良反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板蓝根的注意事项: 💢合理剂量:按照医生指导剂量使用,过量服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 💢不宜长期服用:板蓝根不适宜长期服用,连续服用时间不宜超过一周。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肝功能。 💢特殊人群慎用:患有肝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板蓝根。 除此之外,我还整理了一些关于板蓝根的功效与作用(详情观图)。 🌼在使用板蓝根时,务必注意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如果在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如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最后,亲爱的读者们,你们对板蓝根的使用有什么看法或经验吗?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合理使用板蓝根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889
2024-10-12
藿香正气口服液VS藿香正气水,到底有何不同?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在中医领域,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都是常用的中成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药物至关重要。 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剂型不同: 藿香正气口服液是液体剂型,方便口服;而藿香正气水是酊剂,需要稀释后口服,以避免刺激胃肠道。 🆚成分含量不同: 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药物成分含量相对较低,适合轻度感冒或症状较轻的患者;藿香正气水的药物成分含量较高,适用于症状较重的感冒。 🆚适用人群范围: 藿香正气口服液适用人群相对较广,包括儿童、老人、孕妇以及对酒精过敏的人群等都可以服用。而藿香正气水由于含有酒精,不适合儿童、孕妇、老人、酒精过敏者,另外正在服用头孢类等药物的人群也不能服用,因为酒精与头孢类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危及生命。 了解区别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日常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药物: 根据自身症状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药物。这些症状可能包括感冒、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等。 ⭕遵循医嘱: 在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藿香正气水时,应遵循医生交代的服用方法,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法。 ⭕注意药物禁忌: 在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或藿香正气水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如螃蟹、辣椒、肥肉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关于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的功效,详情见图。如果症状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查明原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 🍀最后,欢迎大家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疑问,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藿香正气水,保护自己的健康!
913
2024-10-12
体虚信号?冒虚汗与浑身无力背后的原因解析!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可能会经历冒虚汗和浑身没劲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了解这些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日常注意事项,对于改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 ⭕气血两虚:气血不足,无法濡养全身,导致身体乏力,同时卫气不固,无法正常调节汗液排泄,从而出现冒虚汗的症状。 ⭕阴阳失衡: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若阴阳失衡,阳虚不能敛阴,导致汗液外泄,出现虚汗;阴虚则内热,也会引起盗汗。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气血生成不足,身体乏力,同时脾胃虚弱也可能引起汗液异常。 为了更好地应对冒虚汗和浑身没劲的情况,以下是一些日常注意事项: ✅合理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避免过度油腻和辛辣食物。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节。 如果你经常出现冒虚汗和浑身没劲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图中还总结了相关处理方法记得查看,还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健康生活的点滴。🌺
511
2024-10-11
解析:黄芪加茯苓喝了一个月有哪些好处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在中华传统医学中,黄芪和茯苓是两种常用的中药材,各自具有独特的药性。将这两种药材结合起来,经过一个月的服用,可以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益气补虚,增强体质 黄芪,被誉为“补气之王”,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它能够有效补充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抵抗力,对于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而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和胃、渗湿利水的功效。两者合用,不仅能增强补气效果,还能调和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使身体更加强健。 ✅利尿消肿,缓解水肿 茯苓是中医中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其独特的渗透扩容作用能够增加尿液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有效缓解水肿症状。而黄芪也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两者搭配使用,可以显著增强利水效果,对于脾虚气虚引起的水湿失运、身体浮肿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黄芪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能够平稳情绪,减轻焦虑、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茯苓则能补益心脾,宁心除烦,对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因此,黄芪加茯苓的组合在调节情绪、改善睡眠方面表现出色。 黄芪加茯苓其他食用方式如下: 👉黄芪茯苓茶: 每次取适量放入茶杯中,加入热水冲泡,即可饮用。此茶具有补气、健脾、安神的作用,适合长期饮用。 👉黄芪茯苓粥: 每次取适量与大米一起煮粥,早晚食用。此粥具有补气、健脾、安神的作用,适合长期食用。 👉黄芪茯苓炖鸡汤: 每次取适量与鸡肉一起炖汤,每周食用2-3次。此汤具有补气、健脾、安神的作用,适合长期食用。 在服用黄芪和茯苓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需注意,详情见图。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478
2024-10-11
吃荔枝会上火吗?从中医角度来看看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荔枝,作为夏季常见的热带水果,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关于吃荔枝是否会上火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少争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一般来说,适量摄入荔枝通常不会上火,但如果过量摄入则可能导致上火情况。在中医理论中,荔枝被视为一种性温、味甘酸的食物,归心经、脾经和肝经。这种性味特点决定了荔枝在人体内能够产生一定的热量,并可能对身体内的阴阳平衡产生影响。中医认为,人体内的阴阳必须保持平衡才能维持健康。荔枝作为一种温热性食物,其过量摄入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体内的阳气过盛,阴气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上火现象。 🌷具体来说,荔枝的温热性质可能导致体内阳气增多,进而引发内火旺盛。这种内火旺盛可能表现为咽喉肿痛、口干口臭、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心烦易怒等心火和肝火旺盛的表现。 因此,建议大家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避免过量摄入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如果出现上火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增加清淡食物的摄入,多喝水,必要时就医治疗。 除此之外,我还整理了更多关于吃荔枝的注意事项,已经整理好放到图片上了,大家记得去看看。 💟你喜欢吃荔枝吗?你有没有过吃荔枝后感到“上火”的经历?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荔枝食用心得吧!
308
2024-10-11
艾灸的时间,晚上几点效果好?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艾灸的时间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生活习惯来调整,古人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这体现了中医顺应自然的生活智慧。❓那么,晚上艾灸,究竟何时为宜? ⏳艾灸的时间通常建议在晚上七至九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理论是肾经当令的时段,此时艾灸有助于滋补肾阳,温通经络,对于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有效果。此外,晚上人体的阳气相对内敛,艾灸的温热作用能更好地被身体吸收,有助于安神助眠,让身体在夜间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修复。但艾灸时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掌握好灸疗的强度,避免过热或灸疗时间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不适。 🔔晚上艾灸亦非随意可行,以下三点注意事项还需谨记: 🔹时间不宜过长:晚上艾灸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过长的时间可能导致阳气过盛,影响睡眠质量。应根据个人体质和感受,适当调整艾灸时长。 🔹穴位选择有讲究:晚上艾灸应选择一些温和的穴位,如足三里、神阙、关元等,避免刺激过强的穴位,以免影响睡眠。穴位的选取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 接下来,是关于艾灸后的注意事项,详情见图。 你们在晚上艾灸有什么特别的体验吗?或者对于艾灸时间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让我们一起交流艾灸的养生之道。别忘了点赞,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艾灸的正确打开方式!🌺
496
2024-10-11
红藤别名叫什么?带你认识这种药物!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红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功效和广泛的用途。但在不同的地域和习俗中,红藤还有着诸多别名。 红藤,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植物,以其独特的红色茎干而闻名,因此被广泛称为红藤,✅但在不同的地区,它也有着白藤、红皮藤、海南藤、金刚藤等多种别名,这些别名的存在不仅展现了红藤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植物的不同认识和利用方式。红藤的藤条坚韧且耐用,是制作家具、工艺品和其他建筑材料的优质选择。 🌈了解了红藤的别名,接下来探讨红藤在中医中的功效作用: 🔹活血化瘀:红藤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对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在中医临床中,常用红藤与其他药材配伍,如当归、川芎等,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清热解毒:红藤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等症。在夏季,红藤常被用来清热解毒,预防暑热病邪。 🔹祛风除湿:红藤还能祛风除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红藤常与独活、秦艽等药材搭配使用,增强祛风除湿的效果。 红藤虽好,但使用时也需注意药材的配伍和个体差异。另外,点击图片了解红藤的加工炮制过程。 你们对红藤有何了解?是否有过使用红藤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见解和故事,让我们一起交流红藤的药用知识。🌺
578
2024-10-11
百会在人体哪个位置?找准穴位很重要!
张天鹏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科
百会穴,被誉为三阳五会,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极为关键的穴位之一。✅它位于人体的最高点——头部,精确地定位于头顶的中央。 要找到百会穴,可以从前发际线向上测量大约5寸,大约相当于成人四横指的宽度,约合7.62厘米,或者通过连接两侧耳尖的直线,该直线与头顶的交点即为百会穴。 🔔在中医学中,百会穴被认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它能够调节人体的整体阳气,具有醒脑开窍、安神定志的疗效。因此,百会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头晕、失眠、高血压,以及一些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焦虑、抑郁等。此外,百会穴还常用于养生保健,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刺激该穴位,可以提升身体的抵抗力,增强体质。 🔺百会穴的日常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日常按摩:每天轻柔地按摩百会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建议每次按摩1-2分钟,力度以舒适为宜。 🔹避免受寒:由于百会穴位于头顶,容易受到风寒的影响。在寒冷天气或吹空调时,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免直接对着风口。 🔹合理饮食:中医认为,饮食也与百会穴的健康密切相关。建议平时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有助于补充头部所需的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百会穴的日常保养简单易行,但若出现头部健康问题,尤其是持续性的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也是维护头部健康的重要方面。对于百会穴的日常保养,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或经验吗? 刺激百会穴可以治疗哪些常见的健康问题,详情见图片。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头部健康。🌺
891
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