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武的科普
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有什么区别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存在多方面区别,如病原体不同、发病机制不同、症状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1、病原体不同: 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种类繁多,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其形态和结构相对复杂;病毒则是无细胞结构的微小病原体,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必须依赖宿主细胞才能生存和繁殖。 2、发病机制不同: 细菌感染人体后,主要通过释放毒素、侵袭组织等方式致病;而病毒感染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复制,使细胞受损或死亡,引发机体病变。 3、症状表现不同: 细菌感染常伴有高热、寒战,局部症状如红肿热痛较为明显;病毒性感染一般发热程度多样,全身症状相对突出,如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 4、治疗方法不同: 细菌性感染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各异,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精准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常用青霉素治疗;而病毒性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多数依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部分病毒感染可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同时通过休息、补充营养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 了解这些区别对于准确诊断疾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准确判断感染类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预防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方法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病毒,减少经手传播感染的风险。也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细菌和病毒的浓度。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防止飞沫传播病原体,减少周围人感染的可能性。 建议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1381
2024-12-25
喝了罗红霉素能喝酒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喝了罗红霉素后不建议喝酒。罗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在肝脏代谢,而酒精也是通过肝脏代谢。喝酒会增加肝脏负担,干扰罗红霉素的正常代谢过程,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使其无法充分发挥抗菌作用,从而不利于疾病治疗,延长病程。 而且酒精可能与罗红霉素发生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二者合用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刺激,导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胃黏膜,而罗红霉素本身也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两者叠加,对胃肠道的刺激更为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恢复。 从药物作用机制来看,罗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效果。饮酒可能改变体内的生理环境,使细菌的生长繁殖状态发生变化,进而降低罗红霉素对细菌的抑制能力。酒精还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利于身体对抗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增加治疗难度和恢复时间。 需要注意,当身体处于感染状态时,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身体机能来应对疾病和药物治疗。酒精摄入会影响睡眠质量,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过程,延缓身体康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不便。 除了用药期间不能喝酒,喝罗红霉素也有其他的注意事项。罗红霉素一般空腹服用效果较好,但如果胃肠道反应较大,可在饭后服用。这是因为食物可能会影响罗红霉素的吸收速度,但对于一些肠胃较为敏感的患者,空腹用药可能引起不适,此时饭后服用虽然吸收稍慢,但能减轻胃肠道刺激,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 喝罗红霉素的注意事项 1、严格遵医嘱用药: 必须按照医生的处方剂量和疗程服用罗红霉素,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缩短、延长用药时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用药方案。 2、避免与特定药物合用: 罗红霉素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如不能与含有麦角胺、双氢麦角胺的药物合用,因为可能导致急性麦角中毒。在使用罗红霉素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保健品等,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调整用药方案。
1182
2024-12-25
高烧不退怎么物理降温最快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高烧不退时,并不存在某一种绝对最快且适用于所有人的物理降温方法,因为不同个体对不同降温方式的反应存在差异。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冷敷法、温水擦浴等。 1、冷敷法: 可以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血液循环带来的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冰袋要用毛巾包裹后使用,避免局部冻伤,尤其是对于儿童和老人,更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敷,防止局部组织长时间低温受损。 2、温水擦浴: 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促进散热。重点擦拭颈部、上肢、腋窝、背部、腹股沟、下肢等部位,擦拭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皮肤。在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适当调整水温。 3、控制环境温度: 也可通过空调降低环境温度,让环境吸收患者的体热,进而起到散热作用。 高烧不退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如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惊厥等并发症。物理降温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热症状,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但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其他降温措施。 高热不退的其他降温方法 药物降温是高热不退时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其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从而促使身体散热增加,达到降温目的。但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确定合适的剂量和剂型。 中医的一些方法也可辅助降温,如针刺穴位,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起到一定的清热解表作用。推拿按摩也有类似效果,例如推天河水、清肺经等手法,能够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辅助散热。
1210
2024-12-25
没有狂犬病的狗咬了会得狂犬病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通常情况下,如果能确定狗没有狂犬病,被其咬伤后得狂犬病的可能性极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只有携带该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人类或舔舐破损皮肤、黏膜,才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人。健康无狂犬病的狗,其唾液中不存在狂犬病病毒,自然不会将病毒传染给被咬者,也就不会引发狂犬病。 然而,狗是否患有狂犬病往往难以在咬伤瞬间确切判断。一些狗可能处于狂犬病潜伏期,外观看起来健康,但实际上已经感染病毒并具有传染性。而且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在潜伏期内狗可能没有明显的狂犬病症状,这就使得被看似健康的狗咬伤后,存在一定的狂犬病感染风险,不能掉以轻心。 另外,狗的免疫情况也至关重要。即使狗买回来的时候未感染狂犬病,但如果没有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在接触外界环境中可能携带病毒的其他动物后,仍有感染狂犬病病毒的潜在风险。因此,不能仅依据狗当下的健康状况来判定是否会感染狂犬病,还需综合考虑狗的疫苗接种史和接触史等因素。 为确保安全,被狗咬伤后,无论狗是否表现出狂犬病症状,都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这不仅能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还能预防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保障伤者的身体健康。因为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被狗咬了的处理方法 1、伤口冲洗: 被狗咬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肥皂水呈碱性,能有效杀灭伤口周围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细菌,而大量清水冲洗可进一步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病毒及其他有害物质。冲洗时要确保伤口内部得到充分清洗,包括伤口深处和各个角落,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为后续的治疗措施奠定良好基础,减轻狂犬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2、及时就医: 在完成初步的伤口处理后,应尽快前往医院或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让医生对伤口进行进一步处理。
1243
2024-12-25
打完麻腮风疫苗多久可以洗澡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打完麻腮风疫苗后,建议24小时后再洗澡。疫苗接种后皮肤上会留下微小的创口,虽然创口较小,但在短时间内接触水可能会使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人体,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化脓等情况。 在接种后的24小时内,身体正处于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初期,此时免疫系统较为敏感。洗澡时如果水温不当,比如过冷或过热,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干扰免疫系统正常的免疫应答过程,进而影响疫苗的效果,降低抗体的产生水平,使疫苗对疾病的预防作用减弱。 而且洗澡时的揉搓动作,可能会导致接种部位受到额外的刺激和摩擦,这不仅会加重局部不适感。还可能造成疫苗成分的移位或扩散异常,从而引发局部的不良反应,如硬结、肿块等,不利于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吸收和反应,延长身体的恢复时间。 一些人在洗澡后可能没有及时擦干身体,尤其是接种部位,容易受凉感冒。在接种疫苗后身体抵抗力稍有下降的情况下,感冒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免疫状态,使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更加复杂,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可能掩盖疫苗本身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利于医生对疫苗接种后情况的准确判断。 也要注意,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注意是否有发热、皮疹、腮腺肿大等不良反应。一般轻微的不良反应可自行缓解,如低热可通过物理降温处理。但如果出现高热不退、严重皮疹、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打麻腮风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 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等易过敏食物。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影响身体对疫苗的正常反应;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肠胃负担。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干扰对疫苗不良反应的判断。 2、避免接触传染源: 在疫苗产生足够抗体前,身体对麻腮风病毒的抵抗力尚未完全建立,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与传染源的接触。如在麻疹、腮腺炎、风疹流行季节,避免去商场、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防止感染相应疾病。
1322
2024-12-25
高烧39℃一直不退该怎么办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高烧39℃一直不退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根据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1、细菌感染: 如肺炎链球菌引发的肺炎,细菌在肺部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强烈反应,导致体温持续升高。患者除高烧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处理措施包括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细菌种类后,遵医嘱使用针对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同时可配合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补充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缓解症状和促进身体恢复。 2、病毒感染: 以流感病毒为例,病毒入侵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复制,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造成高烧不退。患者常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目前针对病毒感染,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增强机体素质,等待身体免疫系统逐渐清除病毒,体温也会随之下降。 3、真菌感染: 像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真菌在体内生长繁殖,侵袭组织器官,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高烧。此类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治疗上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防止感染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原因较多,一旦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风险,促进身体康复。 高烧39℃的危害 持续高温可能引发惊厥,尤其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惊厥发作几率更高。惊厥不仅导致短暂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还可能因脑部缺氧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影响智力发育、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长期高烧还可能导致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进一步加重脑部损害,使患者出现认知、语言、运动等功能障碍,极大地降低生活质量。 高热会显著增加身体的代谢需求,心脏必须加快跳动以满足机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大幅上升,使心脏负担加重。
893
2024-12-25
消炎药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消炎药吃多了会带来多种不良后果,如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胃肠道的损伤、肝脏的损害等。 1、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平衡: 抗生素类消炎药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对有益菌造成影响,尤其是肠道内的菌群。有益菌数量减少,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便秘等问题,还会降低身体抵抗力,容易引发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真菌感染等,使身体处于一种不健康的状态。 2、胃肠道的损伤: 消炎药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长期或过量服用,还可能增加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的风险。这是因为药物破坏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胃酸更容易侵蚀胃壁组织,导致胃部病变。 3、肝脏的损害: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过量的消炎药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其正常代谢功能。可能导致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转氨酶升高,长期积累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使肝脏细胞受损,进而影响肝脏解毒、合成等功能,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发展为肝衰竭。 4、肾脏的影响: 肾脏负责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消炎药过量会使肾脏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等。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长期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和调节功能,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而且这些伤害可能同时出现,对身体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使用消炎药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按照正确的剂量、疗程服用,避免自行滥用或过量服用,以保障身体健康。 吃消炎药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过敏反应,在首次使用某种消炎药前,要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情况。部分消炎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如果已知对某类消炎药过敏,应绝对避免使用;若不确定,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也需要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因为消炎药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1211
2024-12-25
打破伤风针有后遗症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打破伤风针后,大多数人不会出现后遗症。破伤风针主要有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两种。TAT是从马血清中提取的,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皮疹等,极少数情况下可能有过敏性休克,但这通常发生在注射后不久,及时处理可缓解,不算严格意义的后遗症。 TIG则是从人血浆中提取,安全性相对较高,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不过,任何一种针剂注射后,在极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因为注射操作不当,如消毒不严格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注射部位的疼痛、肿胀加剧、化脓等,但这也不属于常见的后遗症范畴。 从疫苗作用机制来说,破伤风针是为了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引发的严重疾病,通过提供抗体或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来中和可能进入体内的破伤风毒素。正常情况下,身体会对疫苗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这个过程一般不会留下长期的不良影响,不会像某些慢性疾病或严重感染那样导致身体机能的持续损害或器官功能的不可逆改变。 但如果本身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免疫功能低下、神经系统疾病等,可能会在注射后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原有病情加重或出现短暂的类似疾病发作的情况,但这也不能完全归因于破伤风针,而是自身基础状况与疫苗注射相互作用的结果。 打破伤风针的注意事项 1、过敏史告知: 在打破伤风针前,务必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过敏史,包括药物过敏、食物过敏以及既往疫苗接种过敏情况等。 2、注射后观察: 打完破伤风针后,需在接种场所留观一段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这是因为过敏反应大多发生在注射后的短时间内,留观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头晕等。如果出现轻微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处理;若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现场的医护人员能迅速采取急救措施。
917
2024-12-25
被猫抓了会得狂犬病吗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被猫抓了是有可能得狂犬病的。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猫如果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其爪子上可能携带病毒,在抓伤人时,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从而引发狂犬病。尤其是流浪猫,由于没有定期接种疫苗,接触外界环境复杂,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几率相对较高,被其抓伤后感染风险不容忽视。 然而,并非所有被猫抓的情况都会导致狂犬病发生。如果是家养宠物猫,且定期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其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但即使是接种过疫苗的猫,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风险,因为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而且可能存在免疫失败的情况。此外,抓伤的程度也会影响感染的几率,伤口越深、越大,病毒进入人体的可能性就越高,感染风险也就越大。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在潜伏期内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被猫抓后不能心存侥幸,应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以降低狂犬病的发病风险。同时了解猫的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史,对于判断是否可能感染狂犬病至关重要,这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对宠物的管理和疫苗接种,减少狂犬病的传播风险。 若患者担心得狂犬病,也建议及时就医,必要时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被猫抓后的处理 1、伤口冲洗: 被猫抓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交替冲洗伤口,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肥皂水的碱性可以有效杀灭伤口周围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细菌,而大量清水冲洗能进一步清除伤口内的污染物、病毒及其他有害物质,降低感染风险。冲洗时要确保伤口内部得到充分清洗,包括伤口深处和各个角落,尽可能减少病毒残留。 2、伤口消毒: 冲洗干净后,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且对皮肤刺激较小,能有效杀灭伤口表面的细菌和病毒,防止伤口感染。消毒时要注意从伤口中心向外周进行涂抹,避免将周围细菌带入伤口内部。
1397
2024-12-25
人得狂犬病的症状前兆
于建武
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人得狂犬病在发病前通常会有一些症状前兆,初期可能出现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这是因为病毒开始在体内扩散,身体的免疫系统做出反应,但这些症状往往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喉部有紧缩感。这是由于狂犬病病毒侵犯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且患者可能会因为轻微的刺激就引发咽喉部肌肉痉挛,这种痉挛会越来越频繁和严重,甚至在喝水时也会出现吞咽困难,因为吞咽动作会刺激喉部肌肉,这也是狂犬病典型的“恐水”症状的前期表现。 部分患者还会有咬伤处疼痛、麻木、蚁走感等异常感觉,这是因为病毒在伤口局部的神经组织中大量繁殖,并沿着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蔓延,刺激神经末梢,使患者在伤口附近感觉到异常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会逐渐向周围扩散,是狂犬病发病的一个较为特殊的前期信号。 人得狂犬病一旦出现症状前兆,病情往往会迅速进展,几乎不可逆转,死亡率极高。所以对于可能感染狂犬病的高危人群,如被动物咬伤、抓伤后,一定要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及时就医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了解这些症状前兆,也有助于公众提高对狂犬病的警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避免感染狂犬病病毒。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 1、避免接触野生动物: 尽量避免与野生动物的直接接触,尤其是蝙蝠、狐狸、浣熊等狂犬病病毒的常见宿主。这些野生动物可能携带病毒且行为难以预测,在野外活动时,不要随意触摸、投喂或激怒它们。 2、伤口处理: 一旦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立即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措施。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可能地清除伤口内的病毒和细菌,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不要包扎伤口,保持伤口开放,以便排血引流。及时、彻底地伤口处理能够大大降低狂犬病病毒感染的风险,为后续的预防处置争取时间,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重要步骤,必须予以重视。
911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