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胰腺癌死前两三天的表现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胰腺癌患者在临终前的数天里,由于疾病的严重进展和多器官功能的逐渐衰竭,会表现出一系列复杂而显著的症状,不仅反映了患者身体机能的急剧下降,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与生理压力。 1、生命体征变化: 胰腺癌终末期,患者的心率可能逐渐减慢,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呼吸也会变得缓慢而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停止前的浅快呼吸。血压下降,尿量减少,表明循环系统功能受损严重。体温可能下降,四肢末梢冰冷,这是由于身体产热减少和散热增加所致。 2、疼痛加剧: 癌痛在临终前尤为明显,可能表现为剧烈的腹痛,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甚至呈束带状分布。这种疼痛一般难以忍受,即使使用强效止痛药也难以完全缓解。 3、意识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这是由于肿瘤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全身状况恶化所致。 4、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在临终前尤为突出,这是由于肿瘤压迫胃肠道或肝功能受损所致。 5、黄疸与腹水: 黄疸是胰腺癌晚期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随着病情的恶化,黄疸可能进一步加深。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难忍。 6、消瘦与乏力: 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以及患者进食困难等原因,患者体重会迅速下降,身体极度虚弱,这种消瘦和乏力状态在临终前尤为明显。 胰腺癌患者在临终前的表现多种多样且复杂多变,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支持,以减轻其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胰腺癌死前注意什么 对于临终前的胰腺癌患者来说,疼痛管理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止痛药物剂量和种类,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疼痛缓解。尽管患者可能食欲不振甚至无法进食,但营养支持仍然必不可少,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补充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临终前的胰腺癌患者一般伴随着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关怀和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可通过调整患者体位、吸痰等方式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928
2024-12-18
女性肠癌前兆大便照片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癌前兆可能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性状变化,如形状变细、变形,出现黏液便、脓血便,以及大便中混入脓液、黏液或血液等异常物质,可能预示肠道健康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1、大便习惯的改变 这包括排便次数的增多或减少,以及便秘与腹泻的交替出现。当肠道内出现肿瘤时,它会挤压或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异常。患者可能会感到便意频繁,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者相反,出现排便困难,几天才排便一次。 2、大便性状的改变 包括大便的形状、颜色和质地等方面的变化,由于肠道肿瘤的生长,肠腔可能变得狭窄,导致大便变细、变形,或出现黏液便、脓血便等。这些变化可能是由于肿瘤对肠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所引起的,特别是当大便中带有血液时,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可能是肠道肿瘤破溃或糜烂引起的出血。 3、大便中的异常物质 在女性肠癌前兆中,大便中还可能含有异常物质,例如当肠道肿瘤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时,可能会有脓液或黏液混入大便中,不仅使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还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如果肿瘤出血,大便中还可能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 为了预防肠癌的发生,女性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和肠道疾病,同时定期进行肠癌筛查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手段。通过肠镜检查、大便潜血试验等检查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女性肠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筛查是预防和治疗肠癌的关键,对于女性而言,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肛门指检、大便血液检查、内镜检查,以及CT检查和超声内镜等,可以及早发现肠癌的踪迹。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如病理活检等。 手术治疗是女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于早期肠癌,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等方式,可以将肿瘤组织完整切除,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对于中晚期肠癌,可能需要采用更复杂的手术方式,如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以彻底清除病灶及其周围可能存在的微转移。 化疗和放疗是女性肠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快速分裂的癌细胞,从而缩小或消除肿瘤。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精准照射肿瘤区域,摧毁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组织。
1229
2024-12-18
直肠腺癌治愈率非常高吗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直肠腺癌的治愈率不能简单地用非常高来概括,治愈率因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诸多因素而存在较大差异,可能比较高,也可能比较低。 1、分期因素 早期直肠腺癌:如果直肠腺癌处于早期,肿瘤局限在直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通过根治性手术切除,如直肠局部切除术或直肠癌根治术等,有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患者的治愈率相对较高,5年生存率可达80%-90%。这是因为早期肿瘤对周围组织侵犯少,手术能有效去除病灶,后续复发风险相对较低。 中期直肠腺癌:当肿瘤侵犯到直肠肌层或浆膜层,并且可能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时,情况就相对复杂一些。通常需要先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及清扫淋巴结,术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中期直肠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30%-60%,治愈率明显低于早期,因为癌细胞已经有了一定范围的扩散,尽管采取多种治疗措施,但复发的可能性相对增大。 晚期直肠腺癌:晚期意味着肿瘤可能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比如肝转移、肺转移等。此时单纯手术往往无法根治,多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但总体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可能低至20%以下,治愈率很低,主要目的是延长患者生命、缓解症状。 2、肿瘤分化程度: 高分化的直肠腺癌,癌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较为接近,恶性程度相对较低,治愈率会比低分化、未分化的直肠腺癌高一些。 并且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如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以及对治疗的耐受程度等也会影响治愈率,患病后还应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放化疗等,促进疾病恢复。 哪些人更容易患直肠腺癌 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者,这类饮食结构会使肠道内的胆汁酸分泌增加,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肠道内的有害物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变长,增加了直肠腺癌的发病风险。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人,这些肠道的慢性炎症会导致肠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基因突变几率增加,容易诱发直肠腺癌。 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直肠腺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如果息肉没有及时被发现并切除,随着时间推移,有可能逐渐发展为直肠腺癌。
988
2024-12-18
肠梗阻是一天形成的吗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梗阻大多是多种致病因素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其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很少会在一天内突然出现,还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例如手术治疗等。 1、肠粘连引发的肠梗阻: 腹部手术是导致肠粘连的常见原因之一,当患者经历过腹部手术,如阑尾炎切除术、胃肠吻合术等后,手术过程中肠管受到刺激、损伤,术后就有可能形成粘连。但这种粘连一般不会在术后立刻引发肠梗阻,而是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粘连的肠管位置发生改变、扭曲等,逐渐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从而形成肠梗阻。 2、肠道肿瘤导致的肠梗阻: 肠道肿瘤的生长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肿瘤细胞在肠道内不断增殖,起初可能只是很小的肿物,对肠道的影响不明显,随着肿瘤逐渐长大,会占据肠道内的空间,使肠腔变窄,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肠腔狭窄到无法让肠内容物顺利通过时,就会形成肠梗阻。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月到数年的时间,具体时长取决于肿瘤的类型、生长速度等因素。 像肠道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肠壁增厚、肠管狭窄,粪石、异物在肠道内长期积聚,也会逐渐影响肠内容物的通过,这些情况一般也不是短时间内就造成肠梗阻的,如果出现肠梗阻的情况,还应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 肠梗阻怎么护理 妥善固定胃管,保持其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胃管堵塞,可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但动作要轻柔,防止损伤胃管。 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留意腹部体征变化,如腹痛、腹胀是否加重或减轻,有无出现新的压痛、反跳痛等,及时发现病情进展情况。 禁食禁水期间,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待梗阻解除,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先从少量流食开始,如米汤等,逐步过渡到半流食、软食,避免食用易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豆类、油炸食品等。
592
2024-12-18
胃癌一二三四期的区别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胃癌的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非常重要,通常分为四期,胃癌各期在肿瘤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准确分期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1、肿瘤侵犯范围: 一期肿瘤仅局限于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尚未侵犯到肌层及更深层次的组织,例如,肿瘤可能只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了一个较小的病变区域,还没有突破黏膜下层与肌层的边界。 二期肿瘤已经侵犯到胃壁的肌层,但还未穿透浆膜层,比如肿瘤细胞从黏膜层、黏膜下层逐渐生长,侵入到了胃壁中间的肌层部分。 三期肿瘤穿透了胃壁的浆膜层,甚至可能直接侵犯到了邻近的组织或器官,如肝脏、胰腺、脾脏等,也就是说肿瘤已经突破了胃本身的最外层结构,开始波及周边。 四期肿瘤除了在胃及邻近组织器官造成严重破坏外,还出现了远处器官的转移,比如在肝脏、肺部、骨骼等部位都能发现胃癌细胞的存在。 2、淋巴结转移情况: 一期一般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也就是说胃周围的淋巴结尚未发现癌细胞的侵袭。二期可能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胃周围的部分淋巴结中有癌细胞存在,但转移范围相对有限。三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较为广泛,胃周围的多数淋巴结都可能有癌细胞转移。四期区域淋巴结转移通常也很广泛。 3、远处转移情况: 一期不存在远处器官的转移,像肝脏、肺部、骨骼等身体其他部位都没有发现胃癌细胞的扩散迹象。二期同样不存在远处器官的转移,三期依然不存在全身远处器官的转移,四期重点在于已经发生了远处器官转移,这是四期胃癌的关键特征。 4、预后情况: 一期相对较好,若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等规范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较高。 二期较一期稍差,治疗后复发风险相对升高,但仍有较好的治愈可能,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等。 三期预后相对较差,单纯手术治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通常需要综合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一、二期。 四期预后最差,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为主,如采用姑息性治疗手段,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 对于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并需要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进餐,尽量定时定量,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消化节律。 胃癌怎么预防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如西兰花、橙子等,减少高盐、腌制、熏烤食物摄入,这类食物含较多亚硝酸盐,可在胃内转化为致癌物,像咸菜、熏肉应少吃。 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和过量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增加胃癌风险。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危险因素,可通过分餐制、使用公筷、餐具定期消毒等方式减少感染几率,若已感染,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根除感染。
1184
2024-12-18
胃癌晚期扩散了一般还有多久时间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胃癌晚期扩散后的具体生存时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短则1月,长则可能1-2年甚至更久,具体要依据治疗情况、患者自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从普遍情况来看,若不进行任何积极治疗干预,可能仅有1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当胃癌发展到晚期并扩散,肿瘤细胞会侵犯身体多个重要器官和组织,比如肝脏、肺部、骨骼等。 随着这些器官功能逐渐被破坏,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像肝功能衰竭、呼吸衰竭、难以控制的疼痛以及恶病质状态等,这些情况会快速消耗患者的身体机能,致使病情急剧恶化,进而导致生存期缩短。 然而,如果患者能接受较为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生存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例如,通过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扩散,缓解部分由肿瘤引发的症状。 部分患者在经过合适的治疗后,可能存活1年甚至更长时间,有的患者虽然处于胃癌晚期扩散阶段,但对靶向治疗药物反应良好,肿瘤生长得到较好控制,身体状况也能维持相对稳定,生存时间可延长至1-2年。 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也起着关键作用,身体素质较好、没有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能更好地耐受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在面对癌症侵袭时也有更多的抵抗力,这有利于延长生存期。心理状态积极乐观的患者,其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更好的作用,也可能使得生存时间比预期的稍长一些。 胃癌晚期扩散了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延长生存时间 1、化疗: 一般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以提高疗效。虽然化疗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但合理调整用药剂量和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副作用影响,同时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2、靶向治疗: 靶向药物能够特异性地结合肿瘤细胞上的靶点,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且相较于化疗,其副作用相对较轻,对部分患者能起到较好的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3、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对于一些胃癌晚期扩散且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会带来新的希望,在部分患者中可有效延长生存时间,不过也可能存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和处理。
974
2024-12-18
一招判断是不是胃癌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判断是否为胃癌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不能一招判断,如果出现上述疑似胃癌的症状和体征,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胃癌。 1、临床表现 胃癌患者可能表现为腹痛、腹胀、纳差、不明原因的消瘦、便血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出现贫血、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上腹部压痛、腹水、背痛等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的线索。 2、体格检查 医生在体格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患者有贫血貌、上腹部肿块、压痛等体征,这些体征有助于医生进一步怀疑胃癌的可能性。 3、影像学检查 纤维内镜:即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病变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是否为胃癌。 X线钡餐检查:为无痛检查,患者易于接受,尤其针对高龄患者或惧怕胃镜检查的患者为宜,通过钡餐检查,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发现胃癌的蛛丝马迹。 CT及MRI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及分期有决定性作用,通过CT和MRI检查,可以观察胃壁黏膜的结构改变及肝脏、胰腺、脾脏等淋巴器官是否肿大,进行临床病理分期,制定合适治疗方案。 4、病理诊断 病理诊断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胃镜活检或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如果发现胃黏膜的组织中有癌细胞,即可确诊为胃癌。 5、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中,如果肿瘤标志物如CA、CA72-4等增高,也可能提示胃癌的存在。但需要注意,这些肿瘤标志物的增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胃癌,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在生活中需要给予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鱼肉、蒸蛋、蔬菜泥等,确诊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放化疗等,可以帮助治疗疾病。 胃癌日常护理 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加重胃肠负担。对于有梗阻症状的患者,需根据医嘱调整饮食方式,可能要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补充营养。 督促患者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对于因化疗等导致口腔黏膜炎的患者,要更细致地护理,可按医嘱使用特定的口腔护理液。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如在室内散步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利于身体恢复,通过全面细致的日常护理,可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治疗。
762
2024-12-18
胰腺癌晚期病人死前五个阶段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胰腺癌晚期病人死前的五个阶段,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通常可以归纳为初期阶段等几个阶段,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1、初期阶段: 胰腺癌晚期,但尚未出现严重症状或仅有轻微腹痛、不适的症状,生活可以自理,此阶段主要是观察病情,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保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并发症出现阶段: 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严重疼痛、大量腹水、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患者可能出现呕血、便血,以及严重消瘦、乏力、恶病质等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减少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给予急性并发症的积极治疗。 3、症状加剧阶段: 胰腺癌症状进一步加剧,可能出现昏迷、生命体征不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此阶段治疗难度加大,主要是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痛苦,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临终前阶段: 患者进入生命倒计时,可能出现不能进食、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并发症以及体温下降等症状,意识逐渐模糊,可能出现胡言乱语、精神状态异常等表现,主要是提供临终关怀,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需要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 5、死亡阶段: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消失,最终死亡,在患者死亡后,需要妥善处理遗体,并给予患者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患病后,患者常因病情严重而焦虑、恐惧,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陪伴、鼓励,倾听其心声,帮助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 胰腺癌晚期护理 晚期胰腺癌患者多有剧烈疼痛,需严格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确保疼痛有效缓解,可通过陪伴聊天、播放舒缓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减轻痛感。 提供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米粥、鱼肉、蔬菜泥等。因患者消化功能差且可能有黄疸、食欲不振等情况,应少食多餐,必要时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方式保证营养供给。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黄疸变化、排泄物性状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1414
2024-12-18
结肠肿瘤能治好吗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结肠肿瘤是否能治好不能一概而论,其预后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能治好,部分早期发现、合理治疗以及良好的身体状况都有助于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如果是良性的结肠肿瘤,比如结肠腺瘤等,在发现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手术切除,通常是可以治愈的,手术将肿瘤完整摘除后,只要术后恢复良好,患者一般能够恢复正常生活,且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例如常见的结肠息肉状腺瘤,在肠镜下进行切除,若切除干净且后续定期复查未发现新的病变,患者基本可视为已被治好。 恶性结肠肿瘤情况较为复杂,早期结肠癌,当癌细胞仅局限于结肠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时,如果能及时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后再配合适当的辅助治疗,如化疗等,治愈率相对较高,不少患者可以存活5年甚至更久,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也就是在较长时间内未出现肿瘤复发的迹象。 但如果是中晚期结肠癌,癌细胞已经发生了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治疗难度就会增加,虽然通过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但完全治愈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患者的生存期也会因个体差异而有很大不同,有的可能存活2-3年,有的可能更短。 患者原本的身体基础状况对治疗效果和预后至关重要,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能更好地耐受各种治疗,治愈的可能性相对增加,若身体虚弱且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可能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治疗,治疗效果会受到影响,治愈难度加大。 合适的治疗方案也是关键,对于结肠肿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位置、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比如对于可手术切除的肿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术后辅助治疗的安排是否合理等,都直接影响着能否治好肿瘤。 结肠肿瘤患者术后如何护理 1、饮食护理: 术后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需禁食禁水一段时间,通常由医生根据手术情况确定具体时长,待肠道开始蠕动、有排气排便后,可先尝试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再逐渐过渡到流食,如米汤、藕粉等,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每次量不宜多,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伤口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疼痛加剧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一般医生会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若术后放置了引流管,要注意妥善固定,防止扭曲、受压,确保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按医嘱适时拔除引流管。 3、肠道功能恢复护理: 术后早期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如在床边站立、缓慢行走等,这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
788
2024-12-18
最有助于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是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绞窄性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最有助于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并不绝对,但一些症状有助于诊断,如腹痛等,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严重。 1、腹痛: 绞窄性肠梗阻的腹痛发作急剧,多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这种疼痛是由于肠梗阻以上部位肠蠕动强烈,导致肠管痉挛所致,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逐渐加重,并扩散至全腹。 2、呕吐: 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呕吐物可能变为胆汁样或粪样物,甚至晚期呕吐物可呈血性,呕吐是由于肠道梗阻导致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所致。 3、腹胀: 由于肠道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梗阻部位,导致肠腔内压力升高,进而引发腹胀,腹胀的程度与梗阻部位的高低及梗阻的严重程度有关,高位梗阻时腹胀较轻,低位梗阻时腹胀明显。 4、停止排气排便: 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由于肠道梗阻,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通过梗阻部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这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之一。 5、发热: 在绞窄性肠梗阻的后期,由于肠壁血运障碍导致肠壁坏死、穿孔,继而引发腹腔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感染还可能导致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6、腹膜刺激征: 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是绞窄性肠梗阻的常见体征,表明存在明显的腹膜刺激,这些体征的出现与肠壁血运障碍导致的肠壁坏死、穿孔以及腹腔感染密切相关。 病情持续恶化时,患者可能出现休克、便血,此时可能是果酱样或血性大便排出,还有脉率增快、体温升高等症状,还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等,改善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是绞窄性肠梗阻 通过视、听、触、叩等检查,查看患者腹痛部位、疼痛性质及肠鸣音变化,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腹部可能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强直等腹膜刺激征表现。 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CT检查可以发现肠管扩张、肠管直径增大、肠壁增厚等症状,为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提供依据,CT检查还能显示肠系膜血管的变化,如血栓形成、血管闭塞等,进一步支持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
1472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