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科科室相关科普
颈动脉斑块能否消除?一文告知
李玉斌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颈动脉斑块,这一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不仅影响血液循环,还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那么,颈动脉斑块能否被消除呢? ✅一般来说,颈动脉斑块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虽然斑块一旦形成,完全消除具有一定难度,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部分患者的斑块可以得到稳定、缩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 对于较小的、处于早期阶段的斑块,通过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同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有可能使斑块逐渐消退。而对于较大且已经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的斑块,通过介入手术,也可能消除斑块并恢复血管通畅。(具体的治疗措施,请看图片)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颈动脉斑块,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饮食调整: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如肥肉、蛋糕,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每天摄入适量的坚果和鱼类,以获取健康的脂肪酸。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和血压。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颈动脉斑块的风险。戒烟和适量饮酒对改善颈动脉斑块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此话题有任何疑问或经验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和学习。
393
2024-10-10
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健康风险提示
李玉斌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其中,血管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 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指颈动脉血管壁中的内膜和中膜层发生异常增厚,这通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影响血液流向大脑,增加患者患脑卒中的风险。随着内中膜层增厚的进展,血管壁弹性会降低,管腔可能变得狭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这一情况通常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是提醒患者需要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信号。对此,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处理,以减缓病变进程,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若发现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饮食调整: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血管壁的压力。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增加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风险。因此,戒烟和限酒是保护血管健康的重要措施。 👉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患者需要每6-12个月复查1次,具体检查项目见图。关于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你有什么疑问或经验分享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462
2024-10-10
一文解答: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原因
许京锋
主任医师
中医外科
🌈在现代社会,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已经成为许多人健康检查的一部分,因为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而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现象也较为常见。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原因: 📍阳光照射不足: 阳光是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主要自然来源,长时间缺乏日晒,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由于长时间在室内工作、使用防晒产品或生活在高纬度地区,很难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情况下,人体无法通过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进而可能导致骨骼健康问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健康风险。 📍饮食习惯: 虽然食物中确实含有维生素D,但其含量相对有限。如果个人的饮食结构单一,未能摄入足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强化牛奶和谷物等,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此外,严格的素食主义者由于不食用动物源性食物,也可能面临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消化吸收问题: 肠道吸收功能不良是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患有脂肪吸收障碍的疾病,如囊性纤维化、乳糜泻或某些胆汁酸缺乏症,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因为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有效吸收。 📍肤色因素: 肤色较深的人群对阳光的吸收能力较弱,这是因为皮肤中的黑色素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然而,这种保护机制同时也降低了皮肤通过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因此,肤色较深的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阳光暴露才能合成相同量的维生素D,这在阳光照射不足的季节或地区尤其成问题。 对于出现25-羟基维生素D偏低人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关调整来改善。同时,还整理了一些会导致25-羟基维生素D偏低的禁忌行为(详情观图)。 💬若25-羟基维生素D持续偏低,并出现相关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持维生素D水平。
608
2024-10-10
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解读,了解餐后血糖的世界
许京锋
主任医师
中医外科
🔍在日常生活中,血糖水平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也有人简称为餐二血糖,就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是医学界评估个体血糖代谢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根据广泛认可的医学参考标准,健康个体的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应低于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这一数值的确定是基于大量的临床观察、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这个标准的设立,为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参考界限,同时也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保持餐后两小时血糖在这一正常值范围内,不仅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有效降低患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对于维护个体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控制餐后血糖在正常水平,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除此之外,想要长期稳定的餐后血糖,大家需要注意日常注意一下血糖的日常护理,同时,一些食物不可缺少(详情观图)。 💡若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持续出现异常,这可能是血糖代谢紊乱的信号,此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血糖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或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后,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控糖小技巧,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共同维护血糖健康!
587
2024-10-10
人中多汗有因,医生专业解析
许京锋
主任医师
中医外科
👀正常的情况下,人中部位不会出现大量的汗液分泌,当出现汗液不断分泌,并且导致局部出现刺激时,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的生活,需要了解引起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治疗。 📍天气炎热:当外界温度过高时,机体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以保持体温恒定。人中部位作为面部的一部分,汗腺也较为发达,因此容易出汗。 📍情绪紧张:长时间的压力过大或者情绪过度紧张,引起了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促使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人中出汗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容易引起人体的代谢速度增快,通常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容易引起汗液增多,可能会导致人中部位汗液不断分泌。 当人中部位出现大量汗液分泌时,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尽量减轻对局部刺激。 ✅保持清洁:人中部位容易出汗,应及时擦拭干净,避免汗液长时间滞留引发皮肤问题。 ✅避免刺激:不要用力挤压或抓挠人中部位,以免损伤皮肤或引发感染。 ✅观察症状:如果人中出汗多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悸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疾病。 💬不同炎症引起的治疗方法不同,可以去图片内容当中了解治疗方法,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要咨询的问题,直接写在下面的评论区,我会积极回复大家问题。
721
2024-10-10
静脉曲张常见症状解析:静脉凸起与不适
李玉斌
副主任医师
外科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带来不适和健康问题。静脉曲张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疲劳与沉重: 静脉曲张患者普遍体验到的疲劳感,源于血液回流受阻,造成腿部组织液积聚,从而使得感到沉重和不舒适。随着病情的进展,这种疲劳可能变得更加强烈,即便在休息状态下也难以消除。因此,患者往往需要不时地停下来休息,以减轻沉重感和不适感。简而言之,静脉曲张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感到疲惫和负担加重。 🌈静脉扭曲与膨胀显著: 随着静脉曲张病情的加剧,受累静脉会出现明显的扭曲和膨胀,这些异常静脉在皮肤表面清晰可见,通常呈现出不寻常的蓝紫色。在某些区域,可能会形成突出的结节或团块,这些外观上的改变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自信,而且由于静脉的膨胀和扭曲,患者可能会经历程度不一的疼痛和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 🌈皮肤变化复杂严重: 静脉曲张对皮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皮肤颜色的逐渐加深,从正常的肤色转变为深褐色或黑紫色,这是由于血液氧合不足所致。皮肤质地也会发生变化,变得干燥、脱屑,甚至可能出现湿疹样皮炎的症状,表现为红肿、瘙痒和水疱。长期慢性炎症还可能导致皮肤逐渐变硬,形成静脉曲张性硬化症,这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外观,还可能伴随着持续性的疼痛和难以忍受的瘙痒,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不容忽视,关于治疗详情请看图片,如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426
2024-10-09
医生解答:胆红素高怎么治?
任志勇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色素,胆红素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了解其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胆红素高的治疗方式。 ✅日常护理:当体内胆红素过多时,易积聚从而诱发黄疸。若超出范围不大,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缓解,避免食用肥肉、炸鸡、麻辣烫等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 ✅药物治疗:若上述方法未能缓解,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黄柏胶囊、瑞戈非尼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肝脏分解、排泄胆红素。 ✅光疗:若个体出现明显黄疸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光疗缓解不适,光疗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分解代谢胆红素,能够起到降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的作用。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胆红素高治疗时的注意措施: 🔸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炸鸡、辣椒、大蒜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但不能过量,避免饮酒。 🔸生活习惯:要保证8小时以上的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还要戒烟并避免接触化学毒物、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 🔸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定期复查肝功能、胆红素检测等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还想了解胆红素高挂什么科,详细见图片。如果您对胆红素高怎么治还有更多的疑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696
2024-09-29
胆囊炎的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
任志勇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胆囊炎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胆囊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疾病,主要分为结石性胆囊炎和非结石性胆囊炎。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胆囊炎的首选方法之一,特别是针对轻度和中度患者。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因,药物选择也有所不同。 🍃抗生素: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胆囊炎,尤其是急性胆囊炎。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呋辛酯颗粒、头孢唑林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和清除胆囊内的细菌,减轻炎症反应。 🍃解痉止痛药:胆囊炎患者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此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硫酸阿托品片、硝酸甘油片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舌下含化等方式快速起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利胆药:利胆药主要用于促进胆汁的排出,减轻胆囊的负担,从而缓解胆囊炎的症状。常用的利胆药包括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这些药物可以长期服用,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尤其有效。 🍃中成药:中成药在治疗胆囊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例如,金胆片、胆舒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消炎利胆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胆囊炎。此外,清肝利胆口服液等中成药也常用于胆囊炎的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胆囊炎患者,尤其是胆囊结石较大、胆囊功能丧失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佳的选择。 🍃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炎最彻底的手术方法。随着外科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已成为主流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电凝溶解小结石:对于部分胆囊结石较小、数量不多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电凝溶解技术将结石凝结并溶解,从而避免手术切除胆囊。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非药物疗法也是治疗胆囊炎的重要手段。详情见图!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患者也应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调整,以促进病情的恢复和预防复发。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998
2024-09-29
医生解答:胆囊结石吃什么药有效
任志勇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胆囊结石,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指的是在胆囊内形成的一些由胆固醇、黑色素或其他物质构成的固体结晶物质。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药物,具有一定的效果。 👉利胆药物:利胆药物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有助于防止胆汁淤积,减少结石的形成,如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可以增加胆汁中胆酸的浓度,溶解胆固醇结石,对于部分胆固醇结石个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抗生素:如果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炎,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盐酸环丙沙星片等,可以控制炎症,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解痉止痛药物:当个体出现疼痛症状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解痉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如消旋山莨菪碱片等,可以解除胆道平滑肌痉挛,减轻疼痛。 除此之外,胆囊结石患者还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遵医嘱用药: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合理饮食: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 🏣定期复查:这一点非常重要,一般需要一个月到一年左右复查一次,医生可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了解结石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然,胆囊结石的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手术治疗,详细见图片。如果大家对胆囊结石吃什么药有效还有更多的疑问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813
2024-09-29
医生解答:胆结石药物治疗吃什么药
任志勇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胆结石属于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对于这种疾病,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熊去氧胆酸片:可以增加胆汁酸的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从而使结石中的胆固醇逐渐溶解,主要适用于胆固醇性胆结石,但对于钙化性结石、胆管梗阻等情况效果不佳。 ⏩鹅去氧胆酸胶囊:这个药物的作用与熊去氧胆酸片类似,能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溶解。不过,其副作用相对较多,使用频率低于熊去氧胆酸。 ⏩消炎利胆片:可以缓解胆囊炎症,减轻疼痛和不适,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与溶解结石的药物配合使用。 为了保证用药安全及有效,在使用胆结石药物期间有一些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不同个体的胆结石情况各异,药物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和结石特点进行个体化制定。 ✅遵医嘱用药: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在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期间,每1-3个月进行超声等检查,以评估结石的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如果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腹痛加重、发热、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详细见图片。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疑问或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541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