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科室相关科普
肠道手术后食谱大全
刘颂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道手术后合理的饮食食谱有助于患者康复,食谱的制定应遵循从清流食到流食,再到普食的逐渐过渡原则,以确保患者能够逐步吸收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1、清流食:
在肠道手术后的初期患者需进食清流食,如米汤、果汁、菜汁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不会对肠道造成过多负担,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可少量多次,以避免肠道压力。
2、流食:
随着肠道功能的逐渐恢复,患者可过渡到流食,如米糊、藕粉、鸡蛋羹、牛奶等,这些食物质地较稀,易于吞咽和消化,可适当增加进食次数,确保营养摄入。
3、半流食:
当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时,患者可开始进食半流食,如面条、馄饨、豆腐脑、瘦肉粥等。这些食物含有一定的固体成分,但仍易于消化,此阶段应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但要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4、软食:
肠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患者可进食软食,如米饭、馒头、鱼肉、虾肉、蔬菜等,食物应煮得软烂,便于消化,此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促进身体恢复。
5、普食: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患者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饮食的均衡和规律,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但需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及时戒烟限酒。
肠道手术后的饮食调整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逐步调整饮食结构,能够为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且患者应保持伤口干燥、适当锻炼、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以促进身体的快速康复。
肠道手术后除饮食的注意事项
关注伤口情况: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并定期换药,防止感染。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化脓等异常,若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确保伤口正常愈合。
身体活动管理:
早期应遵循医嘱进行适量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促进血液循环与胃肠蠕动。待身体条件许可,逐渐增加床边活动及短距离行走,避免长时间卧床引发血栓等并发症,但不可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以防影响手术部位恢复。
心理调适:
术后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对恢复情况担忧等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家属与医护人员应给予关心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患者自身也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放松心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身体机能恢复,促进整体康复进程。
1128
大肠息肉手术后的饮食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大肠息肉手术后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为原则逐步过渡,需要根据个体情况从流食到软食逐渐过渡,术后合理饮食有助于促进肠道恢复,减少并发症。
1、流食:
术后先从流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此类食物呈流质状态,几乎无需肠道消化即可吸收,能为身体提供一定能量与水分,又不会给刚经历手术的肠道增加负担,可使肠道在术后初期得到充分休息,为后续恢复奠定基础,一般术后第一天即可开始少量多次进食。
2、半流食:
肠道适应流食后可转为半流食,如鸡蛋羹、软面条等,半流食质地柔软,含一定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其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相对较短,消化吸收相对容易,有助于肠道功能进一步恢复,增强身体营养状况,通常在术后2-3天开始尝试进食半流食,注意进食量适中。
3、软食:
随后可添加软食,如软米饭、馒头等,软食含有更丰富营养物质,可满足身体恢复所需。其经过肠道时对肠道刺激较小,利于肠道黏膜修复与肠道蠕动功能重建。在术后4-7天左右可根据肠道反应适当进食软食,并搭配适量蔬菜泥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术后还需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肉、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能促进肠道手术创口愈合,而低脂可避免因脂肪摄入过多加重肠道消化负担,防止肠道不适症状出现。
大肠息肉手术后除了饮食还要注意什么
关注身体症状:
留意有无腹痛加剧、便血、发热等异常情况,若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提示伤口出血、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确保术后恢复进程顺利。
休息与活动:
术后初期要保证充足睡眠与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防止腹压骤增影响伤口愈合。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与身体机能恢复,但仍需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因手术产生过度焦虑与担忧情绪,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影响身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不利于术后康复。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情绪,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术后恢复过程,促进身心全面健康恢复。
1244
做肠镜是手术吗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做肠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手术,肠镜检查是一种借助内镜对肠道内部进行直观观察的诊断手段。存在肠道问题者应当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处理方案等。
肠镜检查时患者需提前做好肠道准备,遵医嘱口服泻药清洁肠道。检查时医生将肠镜经肛门缓缓插入肠道,边推进边观察肠壁黏膜情况,过程中会注入少量气体以便更好地查看,一般耗时20-60分钟,检查后患者稍作休息即可,此为常规的非侵入性检查操作。
肠镜检查主要目的在于发现肠道病变,如息肉、炎症、溃疡、肿瘤等。对于长期腹痛、腹泻、便血等肠道症状者,肠镜能精准定位问题所在,为后续诊断提供关键依据,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疾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从而避免病情延误,保障肠道健康。
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腹痛,这是由于肠镜在肠道内移动及气体注入所致。多数人可耐受,若难以忍受,可告知医生暂停操作或调整肠镜位置。检查后可能会有短暂的腹部不适、排气增多等现象,一般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可通过适当走动促进肠道气体排出。
虽然肠镜本身不是手术,但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息肉等病变,可能会同时进行息肉切除术等治疗性操作,涉及到手术范畴。不过此类手术多在内镜下进行,属于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穿孔等,需谨慎操作。
对于肠道存在严重粘连、狭窄、畸形等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肠镜检查难度会增加,甚至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检查,强行操作可能引发肠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患有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肠镜检查或相关治疗性操作时,风险也会相应提高。
做肠镜检查总体上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即便涉及到内镜下治疗手术,创伤性也较小。在专业医生的评估与操作下,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检查并获得准确诊断结果,为后续治疗或预防肠道疾病提供有力支持,有利于患者肠道健康的长期维护。
做肠镜的注意事项
1、肠道准备:
需提前按医嘱服用泻药清洁肠道,确保肠道内无粪便残留,以便医生能清晰观察肠道黏膜状况。在服用泻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规定时间与剂量,大量饮水以促进排便,直至排出物呈清水样,否则会影响检查准确性。
2、调整饮食:
检查前几日应进食少渣、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高纤维、带籽及有色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检查前一天通常需进食流食或半流食,为肠道清洁创造有利条件,防止食物残渣干扰肠镜检查视野,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3、心理准备:
肠镜检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不适与紧张情绪,患者应提前了解检查流程与大致感受,尽量放松心态。可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紧张,若对检查存在疑虑或恐惧,可与医生充分沟通,增强对检查的信心与配合度,使检查得以安全、高效完成。
714
胃切除术后十大并发症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胃切除术后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对患者康复进程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患者术后需要注意观察个体情况变化,出现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1、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易受细菌侵袭而发生感染,表现为切口局部红肿、疼痛、发热,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多因手术环境清洁度不足、患者自身抵抗力弱或术后护理不当所致。
2、肺部感染:
胃切除术后患者因麻醉、卧床等因素,呼吸功能受限,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引发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急促等症状。肺部感染可加重心肺负担,影响氧合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氧供,
3、尿路感染:
由于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或护理不佳,细菌可沿尿道上行引发尿路感染,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热、腰痛。
4、胃出血:
可发生在术后早期或晚期,早期出血常因手术操作中血管结扎不牢或缝合处渗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较大时可致休克,晚期出血可能与吻合口溃疡、残胃炎等有关。
5、胃排空障碍:
术后胃的正常蠕动节律和排空功能紊乱,称为胃瘫,患者进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因手术创伤、神经调节失衡等引起。
6、吻合口漏:
胃与其他消化道器官的吻合口愈合不良,与吻合技术、局部血运、患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导致消化液渗漏,患者出现发热、腹痛、腹膜炎体征,腹腔引流管引出胃肠内容物。
7、倾倒综合征:
早期倾倒综合征在进食后不久发生,因胃快速排空,高渗食物进入小肠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心悸、出汗、头晕、恶心等症状。晚期倾倒综合征在进食后2-4小时出现,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致低血糖反应。
8、碱性反流性胃炎:
胃切除后,胆汁、胰液等反流至残胃,破坏胃黏膜屏障,患者有上腹部烧灼痛、呕吐胆汁、食欲减退等表现,长期反流可致胃黏膜萎缩、肠化生等癌前病变。
9、营养吸收不良:
胃切除后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损,可导致多种营养素吸收障碍,如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铁吸收不良致缺铁性贫血,钙、镁等矿物质吸收减少可引发骨质疏松等。
10、残胃癌:
胃切除术后数年,残胃发生癌变,多因胃黏膜长期受胆汁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刺激,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消瘦、黑便等症状,与原发性胃癌相似。
胃切除术后若能密切监测、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这些并发症,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但部分严重并发症如残胃癌可能对患者的生存期产生较大影响,长期的随访观察与综合防治非常重要。
胃切除术后的日常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术后初期应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食物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纤维食物,防止倾倒综合征与消化不良。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冷过热刺激胃肠道。
检测身体变化: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有无渗血、感染迹象。密切关注身体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若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了解身体恢复情况与营养状况。
合理运动休息:
术后早期在床旁进行简单活动,如坐起、站立等,随着恢复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与身体康复,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机能修复与调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1074
腺瘤肠息肉切除后1年癌变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腺瘤肠息肉切除后1年癌变可能因切除不到位、肠道环境不良等因素所致,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并配合辅助治疗手段,以控制病情。
1、切除不完全:
手术操作过程中若未能将息肉完整切除,残留的息肉组织可能继续发展癌变。处理措施为再次评估手术情况,确定残留部位与范围,可考虑二次手术切除,确保病变组织完全去除。术后密切观察,借助肠镜检查等手段监测肠道恢复状况与有无复发迹象。
2、肠道环境持续不良:
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高油脂、低纤维饮食,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可维持不良肠道环境,促进癌变发生。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并注意调节肠道菌群,可遵医嘱采用益生菌干预,改善肠道微生态,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与损害。
3、息肉恶性潜能高:
某些腺瘤肠息肉本身具有较高的恶性转化倾向,即便切除,潜在的癌变风险依然存在。应进行全面的病理检查,分析息肉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依据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监测方案,增加复查频率,如缩短肠镜复查间隔时间,以便早期发现可能的癌变并及时干预。
4、遗传因素影响:
存在家族性息肉病或遗传性癌症综合征等遗传背景时,癌变风险显著增加。对家族成员进行全面的遗传筛查,确定遗传突变类型。对于携带高风险基因突变者,实施更为严格的监测与预防策略,包括提前开始肠镜筛查年龄、增加检查项目如基因检测等,必要时采取预防性手术。
5、术后未定期复查监测:
术后未按医嘱定期进行肠镜等检查,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早期癌变迹象。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按时进行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检查结果与身体状况,医生依据档案动态调整监测方案,确保能及时捕捉到任何异常变化。
腺瘤肠息肉切除后1年发生癌变,若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根据癌变分期与患者个体状况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并维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腺瘤肠息肉切除后1年癌变的日常护理措施
饮食调整:
增加蔬果摄入,保证膳食纤维丰富,维持肠道正常蠕动。减少红肉与加工肉品摄取,避免高糖、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如全谷物、鱼类、蛋类等,助力身体恢复与营养补充。
密切关注身体变化:
每日留意排便情况,包括次数、形状、颜色与有无便血等,若有异常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定期自我检查腹部有无疼痛、肿块或腹胀不适,按时进行医学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肠镜复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心理关怀:
患者易因癌变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家人与医护人员应给予积极心理支持,鼓励其参与社交活动或兴趣爱好培养,转移注意力,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良好心态面对治疗与康复过程,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747
肠息肉6个钛夹一个多少钱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息肉手术中使用的钛夹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一般单个钛夹价格在30-200元,也可能超过200元,而整体6个钛夹费用大致在180-1200元,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
1、基础款钛夹:
基础款钛夹材质较为普通,能满足一般肠息肉切除后的夹闭需求,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30-50元/个。适用于息肉较小、手术难度不大的情况,使用这种钛夹,6个的费用在180-300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耗材成本,但性能方面相对有限。
2、中等品质钛夹:
中等品质钛夹在材质和设计上有所优化,具有较好的夹闭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可减少对肠道组织的损伤风险,适用于息肉大小适中、位置不太复杂的手术,60-80元/个。6个这样的钛夹费用在360-480元,能为手术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且性价比相对较高。
3、高品质钛夹:
高品质钛夹采用先进材料与精密设计,夹闭力度精准,能有效防止出血与穿孔,对肠道组织的刺激极小,在处理较大息肉或息肉位于肠道特殊部位时作用显著,100-120元/个。6个的费用为600-720元,虽价格较高,但可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进口高端钛夹:
进口高端钛夹往往拥有独特技术与优质材料,具有卓越的生物相容性和耐久性,能适应各种复杂肠息肉手术场景,如多发性息肉且分布广泛、息肉癌变需精准切除等,150-200元/个。6个此类钛夹费用可达900-1200元,可为高难度手术提供强有力支持,保障手术质量与患者预后。
5、特殊定制钛夹:
特殊定制钛夹是针对极其特殊的肠息肉病例而设计,如患者肠道存在特殊解剖结构或有罕见的息肉病理特征,制作工艺复杂,研发成本高昂,价格超200元/个。6个的费用会远超1200元,这种钛夹可满足极为特殊的手术需求。
钛夹可有效防止出血与穿孔,促进肠道创口愈合,术后需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肠道恢复情况及有无钛夹残留等问题,一般随着创口愈合,钛夹会自行脱落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肠道功能与生活状态。
肠息肉使用钛夹如何护理
术后早期观察:
留意有无腹痛加剧、便血情况,若腹痛剧烈或便血量大,可能提示钛夹脱落引发出血等异常,应立即就医,确保能及时处理并发症,保障肠道恢复正常状态。
饮食护理:
术后先禁食一段时间,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先从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软食、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粗糙、高纤维食物,防止刺激肠道或导致钛夹过早脱落,选择易消化、温和的食物有助于肠道黏膜修复与钛夹稳固。
适当休息
:术后初期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重体力劳动,减少腹压增高因素。随着身体恢复,可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与血液循环,但仍需谨慎,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钛夹位置与肠道愈合进程。
561
肠癌一般几年形成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癌的形成是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多个阶段,时间跨度可能在1-10年不等,也可能终身不会形成肠癌。且肠癌的演变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细胞异常增殖等多个环节,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阶段:
肠癌的起始阶段可能源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这些细胞在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后,开始不受控制地增殖,形成微小的腺瘤。这一阶段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期间腺瘤可能保持良性状态,但具有潜在的恶变风险。
2、腺瘤性息肉形成阶段:
随着细胞异常增生的持续,腺瘤可能逐渐增大,形成腺瘤性息肉。这些息肉在肠道内占据空间,可能对肠道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从腺瘤形成到腺瘤性息肉的转变,同样需要5-10年的时间。
3、早期肠癌发展阶段:
部分腺瘤性息肉在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能进一步恶变为早期肠癌。这一过程同样需要5-10年,具体取决于个体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等。早期肠癌通常局限于肠道黏膜层,尚未发生浸润和转移。
4、浸润侵袭阶段:
一旦肠癌发展到浸润侵袭阶段,癌细胞开始破坏肠道壁,侵犯到深层组织,甚至威胁到周围器官。此阶段通常需要2-4年的时间,期间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速度加快,手术和化疗等治疗方法的效果逐渐减弱。
5、远处转移阶段:
在肠癌的晚期,癌细胞可能通过淋巴或血液系统向远处器官扩散,形成远处转移。这一过程的时间跨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能在12个月以内,手术的治疗效果已经非常有限,需结合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进行干预。
日常生活中,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和早期筛查,以预防肠癌。平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
肠癌怎么治疗
手术治疗:
依据肿瘤位置、分期与患者身体状况,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癌变组织及周边淋巴等组织,旨在彻底清除肿瘤,部分患者可能需造口术以维持肠道排泄功能,术后依情况辅助化疗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能消灭残留癌细胞。常用化疗药物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作用于全身癌细胞,但会伴有脱发、恶心、骨髓抑制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并给予支持治疗以减轻患者不适。
放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肠癌,放疗可与化疗协同,增强对肿瘤局部的控制效果,缓解症状,如减轻疼痛、控制出血等。放疗利用高能射线精准照射肿瘤区域,不过可能引发肠道炎症、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需精准规划放疗方案,在治疗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正常组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1448
胰腺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胰腺癌是胰腺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原因复杂且多样,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主要的原因包括不良生活习惯、不良饮食因素、肥胖等。
1、不良生活习惯:
生活或工作压力过大,长期熬夜导致血糖升高,可能诱发糖尿病,进而损伤胰腺功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长期吸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香烟中的致癌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可能刺激胰腺,导致胰腺功能损伤,进而诱发胰腺癌。吸烟数量与胰腺癌死亡率成正相关,但戒烟后风险可降低。酒精是诱发胰腺炎的重要因素,且长期酗酒会对胰腺造成较大损害。大多数胰腺癌患者都有长期饮酒的病史。
2、不良饮食因素:
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长期食用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胰腺功能负担,增加胰腺癌的患病风险。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大量饮用咖啡、暴饮暴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食物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可能刺激胰腺分泌,诱发胰腺炎,进而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3、肥胖:
肥胖人群,特别是体质指数较高者,其胰腺癌的患病风险可能增加。肥胖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进而影响胰腺的正常功能。
4、遗传因素:
胰腺癌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那么其子女患胰腺癌的风险可能增高。这可能与特定基因的突变有关,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等。
5、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患者,特别是家族性胰腺炎患者,其胰腺长期受炎症刺激,反复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生的癌细胞,进而发展为胰腺癌。
胰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预防胰腺癌需要从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避免环境污染和病毒感染等方面入手。同时,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肿瘤标记物检测,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的治疗
根治性手术适用于早期胰腺癌,手术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受影响的组织,包括部分或全部胰腺、胆管、十二指肠等。对于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姑息性手术缓解症状,如放置支架解除胆道或肠道梗阻。
手术后进行辅助化疗,以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手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姑息性化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术前放疗与化疗联合使用,以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放疗用于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局部复发。姑息性放疗用于缓解症状,如疼痛、出血等。针对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如KRAS、BRCA等,可以使用靶向药物。
1265
胃出血拉的屎是什么颜色
刘颂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胃出血时大便
通常为黑色柏油便或暗红色血便
,可伴有胃部疼痛、呕血、头晕、心慌、乏力等 症状,建议及时到胃肠外科就诊,检查大便常规、胃镜等。
黑色柏油便
当胃出血速度相对较慢,出血量较少(一般在50-70毫升)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多种化学变化,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道内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大便呈现黑色、发亮的柏油样外观,这种柏油样便外观黏稠,有光泽,看起来像铺了一层柏油的路面。
暗红色血便
如果胃出血速度快、出血量较大,如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血液在肠道内来不及充分被消化就排出体外,此时大便的颜色可能会呈现暗红色。这是一种比较紧急的情况,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611
什么叫肠梗阻
赵文毅
副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指的是肠内容物在通过肠道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病因造成了部分或完全不能通过,继而引起全身性的生理紊乱的一种综合性表现。肠梗阻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道通过障碍的统称。
肠梗阻按病因分类,可包括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由肠内异物(如粪块、结石、寄生虫等)、肠内息肉或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异常、肠道或腹膜炎性狭窄、肠粘连、疝以及肠道扭转等因素引起。
动力性肠梗阻由肠壁肌肉活动障碍引起,也称为假性肠梗阻。这可能是由于手术后麻痹、电解质紊乱、败血症、腹腔脓肿、重症胰腺炎等多种全身性或腹腔炎症引起,或者是由于肠平滑肌病变、肠肌间神经丛病变等引起。血运性肠梗阻由肠管血供障碍引起,通常会导致肠壁肌肉活动的消失。如果肠道血供不能恢复,肠道很容易坏死。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包括腹痛、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时,肠段反应是梗阻以上部位的增强蠕动,引起阵发性的绞痛,绞痛多位于腹中部,也可能偏于梗阻所在部位。麻痹性肠梗阻一般无腹绞痛,但因肠管高度膨胀可能引起持续性的胀痛。
呕吐很快出现,早期呕吐是反射性的,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晚期呕吐则为反流性呕吐,梗阻部位越高,呕吐越严重。腹胀较晚出现,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低位肠梗阻和麻痹性肠梗阻常伴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完全性肠梗阻后,患者通常停止排便排气。但在早期,尤其是高位梗阻者,肠内残留的气体和粪便仍然可以排出。
单纯性肠梗阻早期,患者的全身情况通常没有明显变化。但梗阻晚期或绞窄性肠梗阻时,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表现,以及感染、毒血症状和休克征象。
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选择。
肠梗阻的注意事项
1、管道护理:
要确保胃管固定良好,避免胃管脱出。因为胃管一旦脱出,重新插入可能会损伤食管和胃黏膜,并且会影响胃肠减压的效果。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观察胃管的位置,防止其扭曲、受压。如果发现胃管不通畅,例如引流液突然减少或者没有引流液流出,不要自行冲洗,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口腔护理:
由于胃肠减压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口腔内的唾液分泌减少,细菌容易滋生。所以要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者医生指定的口腔护理液进行漱口,每天多次,以预防口腔感染。
3、定期复查:
肠梗阻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通过腹部 X 光、CT、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方式,观察肠道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