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科室相关科普
糖尿病的综合症有哪些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的综合征即糖尿病的并发症,包含多种症状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一般涉及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
1、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当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可能导致酮体生成过多,进而引发酸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救治,包括输液、调整水电平衡及使用胰岛素等。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由服用利尿剂导致脱水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严重脱水、意识障碍等症状。
乳酸性酸中毒:由于糖尿病患者糖的氧化功能受限,糖酵解能力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但乳酸不能继续氧化成丙酮酸,导致乳酸堆积,可能引发酸中毒。
2、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高血糖损伤视网膜,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糖尿病肾病:高血糖导致肾脏血管压力增大,可能引发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导致糖蛋白聚集,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出现脑出血、脑血栓等,影响大脑功能。
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双手、双足麻木及疼痛,夜间发作比白天频繁,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足:高血糖导致血液粘稠,足部血液循环不佳,可能出现皮肤溃烂,严重时可导致截肢。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以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什么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避免摄入高糖、高盐、高油脂的食物,如糖果、甜点、油炸食物等。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规律运动: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避免空腹或血糖过高时运动,以防低血糖或加重病情。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了解自己的血糖状况。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888
糖尿病胃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胃的症状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胃黏膜损伤,具有消化不良与食欲减退、胃痛与反酸等症状。
1、消化不良与食欲减退:
糖尿病患者若病程较长,常出现胃轻瘫症状,即胃肠蠕动减慢,导致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不能有效消化。这会引发消化不良,表现为餐后腹胀、早饱感以及食欲减退。由于食物不能及时排空,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2、胃痛与反酸:
胃黏膜在高血糖的刺激下,可能出现炎症、溃疡等病变,导致胃痛,这种疼痛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可伴有反酸、嗳气等症状。反酸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且胃肠蠕动减弱,使得胃酸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从而反流至食管,引起烧灼感。
3、腹胀与肠胀气:
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蠕动减弱,使得肠道内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引起腹胀和肠胀气。此外,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影响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导致肠道产气增多,进一步加重腹胀症状。
4、便秘与腹泻交替:
胃肠蠕动减慢不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可能导致排便功能紊乱。糖尿病患者常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肠道内水分吸收减少、粪便干燥所致,也可能与肠道神经病变导致的肠道运动异常有关。
5、体重变化:
虽然糖尿病本身可能导致体重下降,但胃肠道症状严重时,患者可能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而进一步减轻体重。但也有部分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体内代谢异常,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
上述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胃肠道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糖尿病出现胃的症状要如何处理
当出现胃部症状时,糖尿病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汤等,以减轻胃部压力。
在医生的指导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的药物以及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以缓解胃部症状。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减轻胃部症状。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并坚持规律运动。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胃部症状。
若胃部症状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通过胃镜检查等手段,明确胃部症状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547
什么是糖尿病和糖尿病的症状是什么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还具有多尿、多饮、多食等症状。
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不足,引起的一系列高糖毒性的状态。这种高糖毒性状态导致体内的代谢紊乱,长期的高血糖还会引发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并发症。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被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时,血糖无法有效降低,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2型、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妊娠糖尿病则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通常与胎盘分泌的激素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2、糖尿病的症状
多尿:由于高血糖导致肾脏滤过功能增强,尿液中的糖分增多,刺激尿液的产生和排出增加。
多饮:由于多尿导致水分丢失,身体为了补充水分而产生口渴感,常常会出现多饮的症状。
多食:高血糖导致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体为了补充能量而产生饥饿感,出现食欲增加和大量进食等多食的表现。
体重下降:尽管食量增加,但由于细胞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身体开始分解脂肪和肌肉来提供能量,进而导致体重下降。
疲劳和乏力:高血糖使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能量供应,导致身体感到疲劳和乏力的症状。
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影响视网膜功能,可能导致视力逐渐下降。
皮肤感染:由于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皮肤感染,如疖、痈等。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轻重不一。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要如何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食,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和活动量等个体情况,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并合理分配至三餐及加餐中。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山药、苦瓜等,避免摄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鼓励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促进糖代谢,降低血糖水平。运动时间宜选择在餐后一小时,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强度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病情和控制效果的重要手段,患者应掌握自我监测血糖的方法,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剂量。还应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46
红枣糖尿病人可以吃吗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红枣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红枣的食用却需要谨慎对待。红枣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并非绝对禁忌,但需要在严格控制血糖和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等,这些营养素对于预防贫血、改善肠道健康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红枣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缓食物在消化道中的移动速度,从而减缓糖分吸收,对维持血糖稳定有一定的帮助。此外,红枣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如多酚类化合物,也有助于对抗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并发症可能有帮助。
红枣同时也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其糖分含量较高,尤其是干枣的含糖量可达80%以上。如果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红枣,可能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红枣时需要严格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导致血糖大幅波动。
具体而言,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相对稳定和满意的前提下,可以少量食用红枣。一般建议每天吃2-3个红枣为宜,并且最好将红枣作为餐后甜点或调味品使用,以避免一次性过多摄入。在食用红枣的同时,糖尿病患者应相应减少其他碳水化合物如馒头、大米等食品的摄入量,并注意增加运动量,以消耗摄入的糖分。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食用红枣。如果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好,尤其是餐后血糖高的患者,应该完全避免吃红枣。此外,对于体质燥热或腹胀的糖尿病患者,也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食用红枣。
糖尿病人的饮食禁忌
1、高糖食物:
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高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蛋糕、饼干等甜食,以及含糖饮料如碳酸饮料和果汁。这些食物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病情控制。
2、高淀粉食物:
高淀粉食物如白米饭、面包、面食和土豆等,会被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适量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
3、高脂肪食物:
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高脂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影响血糖稳定。
4、高盐食物:
高盐食物如咸鱼、咸菜、腊肉等,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000
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范围之内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血糖反映了血液中糖分的含量,是评估人体糖代谢状况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血糖的正常值范围根据测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大类,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通常应低于7.8mmol/L。
空腹血糖是指人体在隔夜空腹至少8-10个小时后,早晨起床时所测量的血糖值,这个时间段内,由于没有进食,血糖水平相对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的基础血糖状况,正常范围通常在3.9-6.1mmol/L。如果空腹血糖值低于3.9mmol/L,则可能表明存在低血糖的风险;如果空腹血糖值高于6.1mmol/L,但低于7.0mmol/L,则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这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表现。当空腹血糖值持续高于或等于7.0mmol/L时,就可以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是指人体在进食后所测量的血糖值,受到饮食、消化、吸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常的餐后血糖值范围通常在餐后两小时测量,数值应低于7.8mmol/L。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7.8mmol/L,但低于11.1mmol/L,则被称为糖耐量异常,这也是糖尿病前期的一种表现。当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持续高于或等于11.1mmol/L时,同样可以初步诊断为糖尿病。
但血糖的正常值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状况,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
控制血糖的日常护理措施
1、饮食管理:
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限制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优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稳定血糖水平。
2、规律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可以提高身体代谢功能,有助于降低血糖。
3、遵医嘱用药:
如果被诊断为糖尿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并定期复诊。
978
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标准是多少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餐后两小时血糖反映人体在进食后血糖调节的正常能力,同时也是糖尿病诊断及血糖控制的重要评估指标,正常标准一般应处于4.4-7.8mmol/L。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糖水平会逐渐升高,这是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结果。然而随着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血糖水平会在餐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能够保持在4.4-7.8mmol/L,说明人体的血糖调节机制是正常的,胰岛细胞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储存,从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在7.8mmol/L至11.1mmol/L,这种情况被称为糖耐量异常,这意味着身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而当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mmol/L,且伴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时,就可诊断为糖尿病。此时身体的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或者细胞对胰岛素完全不敏感,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内容、进食量、消化吸收速度以及个体的胰岛素分泌和敏感性等。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则有助于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缺乏运动、肥胖、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餐后血糖水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维护正常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预防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测注意事项
1、时间把控:
应从吃下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确保两小时后进行血糖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饮食注意:
检测前应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血糖水平。建议选择正常饮食,不要刻意改变饮食结构,以反映真实的血糖调节能力。
3、情绪稳定:
检测前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等情绪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4、正确采血:
采血时应选择正确的部位,如指尖侧面,并确保采血部位干净、无感染。采血后应适当按压针眼部位,避免出血过多或形成淤血。
612
什么叫2型糖尿病
张人玲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被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促进身体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但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下降或胰岛素信号传导障碍,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导致葡萄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2型糖尿病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不像1型糖尿病那样发病迅速且症状明显。很多患者在患病初期可能仅有轻微的疲劳感、视力模糊、皮肤瘙痒或反复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等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才会逐渐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可引起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卒中等,以及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减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致失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手脚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那么个体患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重要诱因,如长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运动量不足,导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以及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等,都可促使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和加重,进而引发2型糖尿病。
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的不典型症状,或者怀疑自己患有糖尿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日常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
患者应控制总能量摄入,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物、杂豆类等。同时要控制脂肪摄入,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并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豆制品等。此外应限制盐分摄入,避免高盐饮食。
2、适量运动:
进行规律有效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
3、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病情变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方案。
4、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停药。注意药物与饮食的相互作用,避免空腹饮酒或服用影响血糖的药物。
1162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胰岛素的注射部位通常选择皮下脂肪丰富、容易操作、血管神经分布少的区域,
如腹部、大腿外侧、臀部和上臂外侧
,以确保胰岛素的稳定吸收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首次注射时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造成损伤。
腹部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最常用的部位,主要是因为腹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注射时应避开脐周5cm以内的区域,以防止损伤脐周血管和神经。腹部注射的优点是操作方便,患者可自行完成注射,且吸收稳定。
大腿外侧
大腿外侧也是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特别是当腹部不适合注射时。注射时需要捏起皮肤,以确保注射到皮下脂肪层,避免损伤肌肉或血管。大腿外侧的注射部位应远离膝盖,选择大腿上端外侧三分之一处进行注射。
臀部
臀部皮下脂肪层较厚,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注射部位应选择臀部上端外侧,避开坐骨神经和血管丰富的区域。臀部注射的优点是吸收速度慢,适合需要长时间维持血糖稳定的患者。
上臂外侧
上臂外侧四分之一处也是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之一。注射时需要捏起皮肤,以避免损伤肌肉或血管。上臂外侧的注射部位相对较难自行操作,需要他人协助完成。
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长期注射同一部位导致皮肤硬结、吸收不良或过敏反应等问题,应定期轮换注射部位。
在任何一个区域内注射时,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或大约一个成人手指的宽度),以避免重复组织创伤。
自行注射时,应确保注射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进针,以避免损伤肌肉或血管。
994
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哪些症状和表现
肖文华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疾病。其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
1、循环系统:
心脏功能受影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可导致血压降低或脉压差减小。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慌、胸闷,严重时可出现心包积液,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进一步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
2、消化系统:
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长期的消化功能不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一步加重甲减的病情。
3、神经系统:
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智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是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严重时甚至出现精神失常,如幻觉、妄想等。此外还可伴有肌肉疼痛、僵硬,关节活动不灵活,腱反射迟钝等情况。
4、生殖系统:
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或闭经,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不孕。男性患者可表现为性功能减退,如性欲低下、阳痿等,精子质量和数量也可能受到影响。
一旦发现有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补充甲状腺激素等,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长期甲减可能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黏液性水肿昏迷等严重情况。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
药物治疗是甲减的主要治疗方式,患者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成甲状腺素药物,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减轻脂质代谢紊乱及黏液性水肿等相关表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生活方式调整也是甲减治疗的重要一环。患者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适量增加碘的摄入量,如食用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身体状态,提高机体代谢率,缓解由甲减引起的体重增加和疲劳等症状。
1399
血糖高什么不能吃
吴晞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孕妇血糖高时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用高糖、精细粮食、高脂肪和高盐食物,选择低糖、高纤维、低脂肪的食物,以保持血糖的稳定,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1、高糖食物:
各类糖果、巧克力、蛋糕、甜饮料等含糖量极高的食物应绝对避免,食物中的蔗糖、葡萄糖等会迅速被人体吸收,导致血糖急剧上升。
如巧克力,除了含有大量的糖分,还含有较高的脂肪,会加重身体代谢负担,蛋糕通常由面粉、大量的糖和油脂制成,是典型的高糖高热量食物,食用后会使血糖迅速飙升。
而甜饮料如可乐、果汁饮料等,其中的添加糖含量惊人,即使是所谓的果汁,也可能经过加工添加了大量糖分,对血糖高的患者极为不利。
2、精细粮食:
白米饭、白面包、白面条等精细粮食应减少食用量,食物经过精细加工,膳食纤维含量低,消化吸收速度快,会使血糖迅速升高。
以白米饭为例,其主要成分是淀粉,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白面包和白面条同理,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可能还会添加糖分,进一步增加血糖升高的风险。
3、高脂肪食物:
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要尽量避免,高脂肪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加重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更难控制。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影响血脂水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油炸食品,经过高温油炸后含有大量的油脂,不仅热量高,还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肥肉和动物内脏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会加重身体负担,对血糖高的患者非常不利。
4、高盐食物:
咸菜、腌肉、火腿等高盐食物也应少吃,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和高血糖常常相互影响,加重病情,过多的盐分摄入还会影响肾脏功能。
对于血糖高的患者来说,严格控制饮食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饮食选择,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监测血糖。
血糖高的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均衡膳食结构,主食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建议增加粗粮的摄入,如燕麦、荞麦等,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糖。多吃新鲜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芹菜、黄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热量低、糖分少。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虾等,以维持人体必需氨基酸的需要。
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以及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总量,避免进食过多造成血糖波动,每日食油量不超过25克,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凉拌等。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或漏餐;可以在两餐之间适量加餐,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如黄瓜、番茄等。
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