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占龙的科普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有非常多,其中手术是能让病人获得根治的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根据病人的不同的分期,也可以分为很多种,对于早期的局限在粘膜层的恶性肿瘤,我们可以采取局部切除,甚至还可以借助内镜,在内镜下完成肿瘤的局部切除,如果出现可疑淋巴结转移的病人,我们就要对他实行经腹的手术,经腹的手术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的微创手术,以及现在快速发展的机器人的手术,这些手术都是用来治疗中、晚期直肠癌的病人,一旦疾病到了终末期,手术往往就不能够单一为他进行治疗了,往往要合并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来综合治疗,改善病人的预后。
播放语音
10.04万
64
2023-12-22
常见的胃肠癌症状和治疗有哪些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接触各种不良理化因素机会的增加,一些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升高,恶性肿瘤为该类疾病之一。恶性肿瘤中60%以上为消化系统肿瘤,其中胃癌、大肠癌最为常见。   在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四位。而在我国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年平均死亡率为每10万人口中有25.53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近几十年来发病数和死亡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上升最快的肿瘤之一。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大肠癌已上升为全球第三位最常见的癌症,2000年全世界有70万人患大肠癌,其中50万人因此而死亡。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资料显示,目前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2万名,发病率为179/10万,其中结肠癌位居第二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还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民以食为天,胃肠道的健康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精心呵护胃肠道,早期发现胃肠道肿瘤,早期治疗,对于维护我们的“生命通道”的健康则显得尤为重要。肿瘤分期越高,则表明发现越晚。据国外资料报道I、II、III、IV期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则分别为93%、84%、44%和8%。可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的关键。   但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常常不典型,往往被我们自认为是我们常说的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而不去医院就诊,从而延误治疗。    常见的胃肠癌症状有哪些呢?   胃癌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部分人可有上腹疼痛不适或恶心呕吐,等症状,当作胃炎或胃溃疡治疗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短期内症状反复发作,大肠癌则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粘液。腹痛也是早期症状之一,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隐痛,或反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胃肠道肿瘤到了中晚期均可表现为不能进食、呕吐、贫血、消瘦以及腹部出现肿块等典型症状。对于超过40岁的中老年和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出现上述早期症状尤须引起注意,需及时就医,早诊早治,以便得到好的治疗效果,一旦等到出现典型的症状时,疾病往往已属于晚期,丧失了根治性手术机会。   胃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把病灶切除以及相应区域的淋巴清扫是唯一可以治愈肿瘤的方法。术后辅助以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疗效,减低了复发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为国内实力雄厚的肿瘤综合治疗科室,胃肠癌规范的手术技术吸引了大批国内进修医生参观学习。腹腔镜微创手术为我科技术特色之一,使一部分胃肠癌病人不再需要传统开刀手术而遗留近30cm的手术瘢痕,仅通过几个约1公分的小孔和一个5公分的小口就可以完成根治性手术,术后恢复快、美观、住院时间短、整体费用低,为其优点。我科还具有国内同行少有的肿瘤术后辅助化疗病房,使肿瘤术后病人能方便的进行术后后续治疗,并享受与国际同步的先进化疗方案和治疗理念。肝转移是大肠癌终末期表现,以往观念认为肿瘤一旦发生肝转移则无根治手术价值,预后很差,而目前随着治疗观念的更新和手术技术的改进,我科成立了肝转移癌手术治疗小组,对一部分肝转移病人积极采取转移瘤同期切除或先行化疗、介入、微波治疗后再分期切除,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晚期肿瘤病人获得了远期生存的机会。为了规范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系统化诊治与随访,我们还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成立了中国胃肠肿瘤患者管理门诊,提高了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
5.28万
8
2023-12-17
什么是胆囊息肉样病变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是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样病变的统称。按病理分类:胆囊腺肌病、胆固醇息肉、胆囊癌、胆囊腺癌。临床上分胆固醇性息肉、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三类。   1、胆固醇性息肉:发病原因为胆固醇脂质代谢失调,导致胆固醇大量沉积在胆囊壁固有层,隆起突入胆囊腔且上覆正常的黏膜上皮,就形成胆固醇性息肉。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50%,占良性病变的绝大多数。B超示:多数多发,直径小于10,常位于胆囊底部,病变回声多为强回声,调整体位可见摆幅很大,有细小蒂悬垂于胆囊腔内的息肉。若为广泛胆固醇黏膜沉积症,则胆囊壁因纤维组织增生而增厚,并与周围器官粘连密切,分离困难。   多数胆固醇性息肉病人无临床症状且胆囊功能良好,只需定期随诊视察,只有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影响病人正常工作及生活时,才考虑手术。目前尚未发现其癌变的报道。   2、良性非胆固醇性息肉样病变:此类病变约占总数的36%,包括以下几种:   腺瘤,来源于上皮成分的增殖,是由于胆囊黏膜的腺瘤样增生而形成的肿块。较常见,其特征多为有蒂,单发,乳头状。其组织学分型为:乳头状瘤、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B超示:均为中等回声,边缘不光滑,蒂宽,单发,直径大于10,多见于胆底部。腺瘤具有明显恶变潜能,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其过程是:腺瘤性增生→腺瘤中、重度异形增生→癌变,其癌变率约为10%,伴有胆囊结石的腺瘤癌变可能性更大。近期的研究表明,胆囊腺瘤和癌的发生与结石及慢性炎症对胆囊黏膜的长期刺激和损伤,导致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有关。CT检查、肝胆B超、静脉胆道造影三项结合的术前检查是本病的最佳选择。当B超示有下列情况时应高度怀疑癌变可能:   (1)直径大于10。   (2)单发。   (3)位于胆囊颈部。   (4)中低强度回声。   (5)伴有胆囊结石。一旦怀疑癌变应限期行根治性胆囊切除术。   腺肌瘤,又称胆囊腺肌增生症,其发病机理不清,近年的报道和对胆囊组织学的研究认为:成人胆囊内狭窄的形成可能是由于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所致,也可能与胆囊动力学障碍有关,致使胆囊内压力增高,使黏膜伸入黏膜下层,如肌层而疝出形成罗—阿氏窦(RAS)。其发病现在普遍认为胆囊黏膜增生面积加大,肌肉增生使胆囊壁增厚,加之胆囊壁神经纤维异常增生,胚胎期胆囊芽囊化不全,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化形成。罗—阿氏窦可达浆膜面,数目繁多,常有胆汁淤积,继发炎症形成结石并嵌入。根据病变部位及发展阶段分为以下病理分型:弥漫型、节段型、局限型。   (1)弥漫型:病变从颈部至底部均有上皮及肌层增生,(RAS)累及整个胆囊。胆囊造影示:脂餐诱发胆囊收缩可见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周围有许多呈串珠样或花边样透亮小点。(RAS)若较大,有结石嵌入,可见固定的囊壁充盈缺损。B超多轴位动态观察可见相应的回声,低回声或强回声影。CT清楚显示颗粒样或线样影。由于胆固醇沉积症、腺肌增生症、神经瘤病常同时存在,因此部分病例可出现胆囊浓缩功能,排空功能亢进,表现为持续性疼痛、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部分病例也可合并结石、慢性胆囊炎、囊壁增厚逐渐萎缩而丧失功能。   (2)节段型:初期,受累囊壁呈环形狭窄,宽度不超过3,此时也称环形腺肌增生,通常发生在先天性胆囊隔膜的部位,并扩展至周围胆囊壁。胆囊造影:胆囊内有1-2个环形狭窄,将胆囊分成2-3个相通的腔,并可显示RAS,根据狭窄部位可分位于胆囊管与漏斗部之间,漏斗部与中间部之间,中间部与基底部之间。进展期,病变仍局限于一段囊壁,但范围较大,病变处囊壁增厚、狭窄,有RAS典型形成,可分近端型,位于漏斗部,远端型,位于远端底部,中间型,位于胆囊体部,中间远端型,较常见,远端增厚明显,胆囊收缩时将腔完全分开。   (3)局限型:病变位于胆囊基底,增生却不仅在底部,分为三期,第一期增生在隔外,发育差,第二期生长显着,第三期增生完全封闭通道,呈局限性乳头状肿物,造影示:RAS与胆囊腔相通,呈充盈缺损或火山口改变。   腺肌瘤以往被认为没有恶变倾向,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其仍有癌变可能,特别是胶样癌。MC以肯定其为癌前病变。   炎性息肉,是炎症直接刺激所引起的肉芽肿,分为无上皮成分和有上皮成分,质中等,单发或多发广基结节,直径约5,周围囊壁呈明显炎性改变。病理特点主要是间质性细胞浸润,目前未见有癌便报道。   腺瘤样增生,也称增生性息肉,无蒂,单发或多发,直径5左右,病理特点是表面增生,类似肠上皮化生,可见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为非炎性、非肿瘤样的良性病变。   其他少见病变:脂肪瘤、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纤维脂肪瘤、纤维黄色肉芽肿炎、肝胰组织异生等。   3、息肉型早期胆囊癌:约占胆囊息肉样病变10%,分为乳头型、结节型。一般直径不超过20,以腺癌多见约85%。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胆囊结石的慢性感染所造成的长期刺激有关。约80%的胆囊癌病人伴有胆囊结石,因此对胆石症病人,特别是高龄病人伴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及早作胆囊切除术。   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当影响胆囊功能,病人的临床症状往往与胆石症相似,大多伴有慢性胆囊炎症,常是LC手术的适应症。   胆囊恶性息肉样病变,术前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近年发展起来的内镜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也有很大帮助,当病变大于12mm时,我们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应行开腹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将胆囊管上下的疏松结缔组织与肝床的纤维脂肪组织一并清除。
7.05万
75
2023-12-12
直肠癌能活多久?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直肠癌是恶性肿瘤当中预后相对比较好的一种类型,但是它是跟它的分型相关的。对于早期的直肠癌,在经过局部切除之后很少复发,五年生存率达到95%以上,而对于有局部的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经过手术之后,往往还需要化疗,有的时候还要联合放疗,他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70%,如果这个病人发生了肝肺转移,就属于疾病的终末期了,这个时候单靠手术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联合化疗,甚至靶向治疗,如果在经过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肝转移灶能够缩小,能够再次接受手术,他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25%,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疗,中位生存期往往不超过一年。所以对于直肠癌能活多久,跟早期发现尽早诊治是相关的。
播放语音
8.56万
93
2023-12-02
如何预防大肠息肉?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大肠息肉有一定的遗传风险,如果平时您有腹痛腹泻,尤其是便血贫血等,应该及早的进行肠镜检查,来了解一下疾病的情况,平时应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适当的摄取一些纤维素类的食物,钙都是可以预防大肠息肉的。
2.91万
50
2023-11-30
哪些便血患者要到医院排查肠癌?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在我的门诊,有很多因为便血而就诊的患者,这些就诊的患者多数是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了肠癌。当然,大部分不是肠癌,只是自己担心罢了。那么,便血和肠癌有没有关系呢?哪些便血要高度警惕肠癌呢?还是需要再科普一下。   1.学会分辨便血的性状   从血的性状上可以大致区分是痔疮出血还是肠癌出血。痔的形成简单来讲是由于肛门的血管团曲张所致,由于痔血管团离肛门口很近,甚至就在肛门口,所以会表现在病人便前屏气用力的时候,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挤压血管团破裂,出现滴血,甚至喷血,便后,肛门括约肌反射性收缩,再次滴血,血是和大便是分步排出的。所以痔疮出血特点是:滴或喷鲜血,便血分离。   肠癌的出血是一般是肠腔内的肿瘤慢性出血,肿瘤的出血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喷或滴出来的,而是混在大便中,不会是鲜红色,而是暗红,而且肿瘤不只有破溃出血,破溃面还会继发感染,炎性渗出,出现黏液,会在马桶冲便的时候水发红。所以肠癌的便血的特点是:黏液暗红血便,便血混合。   2. 分析便血的诱因   发生便血后,需要分析下有没有诱因,如果是由于便秘、排便费力而发生的便血,又是新鲜的血,多数为痔疮所致,如果伴有疼痛,还可能有肛裂。如果没有明显诱因,同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下坠感、大便习惯改变,或伴有腹胀、体重减轻等,加上便暗红,这时候就需要到医院排除肠癌了。另外,有一些中老年病人因为脑梗或心脏疾病,平日会服用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药物,某一天出现大量便血,这个时候要警惕肠癌可能,及时排查。因为如前所说,肠癌通常是慢性失血,量少、混在便中,不容易发现,但是长期口服抗凝药后,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变差,会造成肿瘤出血较多。   3. 要警惕肠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40岁以上病人出现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肠癌的可能,务必及时就诊:Ⅰ级亲属有结、肠癌病史;有肠息肉、腺瘤或癌症病史;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有黏液血便、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病史等。对于上述病人,如果出现便血,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查体和肠镜等检查。
5.00万
10
2023-11-22
手术被认为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肺是结直肠癌最常见肝外转移部位,发生率为10%~25%,如果不加以治疗,其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10个月,仅有5%的患者可以生存5年以上。1944年Blalock报道了第一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成功手术切除的病例,开创了结直肠癌肺转移外科治疗的先河,此后很多单位也相继报道了结直肠癌肺转移外科治疗的成功经验。目前对于肺孤立转移灶,外科手术切除被认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随着外科治疗经验的积累,更多的外科专家认为只要肺转移灶可以完全切除,即使转移瘤为多发,也建议进行手术治疗。据文献报道,外科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22.0%~48.0%。但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同时多伴有其他部位转移,其中可切除肺转移灶的患者只占1%~2%,1965年Thomford等对肺转移灶切除手术适应证做了限定:   ①患者必须能够耐受手术治疗;   ②原发癌已控制;   ③无其他部位转移灶;   ④X线检查肺转移灶局限于肺部。    2009年NCCN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手术适应证提出下列标准:   ①依据病变的解剖和侵犯范围可以完全的切除病变并且保留足够的肺功能;   ②原发癌已经被根治性切除;   ③可切除的肺外转移性病变并不是肺转移灶切除的绝对禁忌证;   ④部分患者肺转移灶的再次复发仍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50万
78
2023-11-10
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和直接开刀做相比有什么好处?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阑尾手术的重大突破,其方法是在腹部作2—3个0.5—1.0cm的小孔,置入腹腔镜器械,切除阑尾,切口无需缝合。    与传统阑尾切除术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优点:   ⑴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佳,住院时间短,传统手术腹部切口长为3—6cm,切口愈合时间7—8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无须缝合,术后住院时间2—3天;   ⑵腹腔镜同时具有诊断功能,术中可对整个腹腔进行探查,因此对异位阑尾、盆腔疾病及妇科疾病等可明确诊断并对症处理;   ⑶并发症少,因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不超过1cm,因此无切口裂开、切口疝等并发症,切口感染率低;术中对腹腔其他脏器干扰小,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同时可在直视下彻底吸除脓液,术后无腹腔残余脓肿发生。
2.37万
46
2023-11-10
直肠癌能活多久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直肠癌是恶性肿瘤当中预后相对比较好的一种类型,但是它是跟它的分型相关的。对于早期的直肠癌,在经过局部切除之后很少复发,五年生存率达到95%以上,而对于有局部的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在经过手术之后,往往还需要化疗,有的时候还要联合放疗,他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70%,如果这个病人发生了肝肺转移,就属于疾病的终末期了,这个时候单靠手术往往解决不了问题,需要联合化疗,甚至靶向治疗,如果在经过化疗和靶向治疗之后,肝转移灶能够缩小,能够再次接受手术,他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25%,如果不接受任何治疗,中位生存期往往不超过一年。所以对于直肠癌能活多久,跟早期发现尽早诊治是相关的。
14.20万
883
2023-10-29
什么是结肠癌?
申占龙
主任医师
胃肠外科
结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总体来讲,人的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结肠可以分为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发生在这些肠段的恶性肿瘤被称为结肠癌。对结肠癌,总体来讲早期很难发现一些特异性的症状,有的人可以表现为贫血、消瘦、低热、腹痛,还有大便习惯的改变以及便血。到了结肠癌晚期的时候,往往出现消瘦、黄疸、腹水等一些恶液质的表现。
播放语音
4.40万
76
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