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科科室相关科普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肺结核的主要传染源有两类,主要包括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其中痰涂片阳性及痰涂片阴性但培养阳性者都具传染性,未以及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患者,前者持续排菌。 1、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这些患者的痰液中含有大量的结核分枝杆菌,当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或者吐痰时,结核分枝杆菌会以飞沫的形式排出体外,健康人吸入这些含有病菌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部分痰涂片阴性:经过培养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也具有传染性,这是因为虽然痰涂片检查未能发现病菌,但实际上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仍可以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2、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肺结核患者 没有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体内结核分枝杆菌会持续繁殖,不断排出病菌,长时间作为传染源存在。 治疗不规范的患者:如未按疗程服药、自行停药等情况,会导致结核分枝杆菌不能被有效控制,也会持续排出病菌,这是因为不规范的治疗不能完全杀死结核分枝杆菌,残留的病菌可能会产生耐药性,使得病情反复并且更易于传播。 肺结核患者需要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注重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与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康复。 如何避免肺结核的传染 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并隔离肺结核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的患者,能有效减少病菌传播,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使其痰液中的病菌尽快减少直至消失。 在传播途径方面,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浓度,在公共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更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要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要有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这些都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良好免疫状态,让身体更有能力抵御结核分枝杆菌的入侵。
1170
2025-01-03
布病是什么病有什么表现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布病是布鲁氏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因与接触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未熟病畜制品相关,特定职业人群更易感,症状涵盖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及生殖系统异常等,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1、病因 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等家畜,人类可通过接触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如乳汁、精液、尿液等,或食用未充分煮熟的病畜肉类、奶制品而感染。从事畜牧养殖、屠宰、兽医等职业人群,因工作环境接触病畜机会多,感染风险较高。 2、症状 发热:多呈波状热,体温在傍晚或夜间升高,清晨逐渐下降,发热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可伴有多汗,尤其是在夜间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 全身乏力: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虚弱,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日常简单活动也易疲劳。 关节疼痛:多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疼痛呈游走性,局部可有红肿,严重时关节活动受限。 生殖系统异常:男性可出现睾丸炎、附睾炎,表现为睾丸肿痛;女性可发生卵巢炎、输卵管炎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 3、治疗 物理治疗:对于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对于睾丸炎等生殖系统并发症,可采用局部热敷等辅助治疗措施,以减轻症状并促进恢复,患者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药物治疗:发热患者还需适当使用退热药物;关节疼痛明显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与炎症。抗菌药物的使用,可有效杀灭布鲁氏菌,也可选用抗生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及疗程,但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日常需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与感染风险人群不必要接触,留意身体细微变化,如发热、关节不适等,及时就医排查,家中宠物定期检疫,避免其与病畜接触而成为传播媒介,构建防护网,保护健康。 布病患者的日常养护 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前往布病高发地区的养殖场或牲畜交易场所,若因工作等原因必须前往,务必做好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口罩、手套等,减少皮肤和呼吸道与病菌的接触机会。 居住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室内进行全面消毒,有牲畜接触史的人员回到家中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防止将病菌携带至家中。 坚持食用经过正规检疫且充分煮熟的肉类和奶制品,不饮用未经消毒处理的生奶。注重个人身体锻炼,通过跑步、健身操等运动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感染布病的风险,让身体处于良好的健康防御状态,多方面保障自身免受布病威胁。
616
2025-01-03
布病又叫什么病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布鲁氏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类因接触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或食用未消毒奶制品、肉制品而染病,症状有波浪热、多汗等,治疗多采用联合抗生素疗法,辅以对症处理,以达根治与缓解之效。 1、病因 感染布鲁氏菌,可以在羊、牛、猪等家畜体内存活繁殖,人类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如乳汁、精液、胎衣、羊水等被感染。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如牧民在接羔、屠宰病畜时,病原体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还有间接接触,如食用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制品和肉制品也可能感染。 2、症状 发热:布病常见发热症状,其体温呈独特波浪状起伏,高热期持续数日后,体温短暂回落至正常,不久又攀升,如此循环往复,令患者饱受体温波动之苦,身体机能持续受扰。 多汗:多汗在布病患者中较为突出,尤其在夜间或退热之际,大量汗液涌出,使衣物尽湿。这不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还可能因失水过多而影响体内电解质平衡。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是布病一大特征,多集中于大关节,像膝关节、髋关节等,疼痛程度轻重有别,部分患者关节处还伴有红肿现象,严重限制肢体活动,降低生活质量。 乏力、倦怠:布病患者常深陷乏力、倦怠泥沼,全身仿佛被抽空力气,精神萎靡不振,日常活动如行走、持物都倍感艰难,工作更是难以胜任,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生活秩序。 3、治疗 一般采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治疗周期较长,目的是彻底清除病菌,防止复发。对于发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者使用退热药物,关节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患者需要休息,减少关节活动,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布病患者日常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避免与家畜密切接触,减少再次感染风险。留意身体症状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适度进行康复锻炼,如散步、简单伸展运动等,增强身体机能,但勿过度劳累,循序渐进促进康复。 布病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丰富且均衡,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蛋类、豆类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辅助增强机体免疫力。 生活作息需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尽量维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与修复,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以防身体抵抗力下降。 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减少病菌滋生,可定期进行室内消毒,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疾病。情绪稳定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舒缓压力,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长期困扰。
1229
2025-01-03
猩红热如何治疗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猩红热治疗主要有两方面,一般治疗上,患者需卧床休息、隔离,保证水分摄入,药物治疗则以青霉素为首选抗生素,发热超38.5℃时需要遵医嘱用退烧药等。 1、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需要卧床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体力,减少心脏等器官的负担,直到症状消失且身体状况稳定。要注意隔离患者,避免疾病传播给他人,隔离期通常为自发病之日起6天,咽拭子培养连续3次阴性后可解除隔离。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或淡盐水,以补充因发热、出汗等丢失的水分,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排出毒素。 2、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杀灭引起猩红热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控制感染,一般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用药剂量和疗程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确定,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替代,注意事指导下用药。 退烧药物:针对发热症状,当体温超过38.5℃时,可给予退烧药,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用药需遵医嘱。 止痛药物:若患者出现咽痛症状,可使用含片或喷雾剂来减轻疼痛,也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湿润咽喉,缓解疼痛与炎症,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猩红热患者日常需注意病情变化,如皮疹消退情况、体温是否反复等,若有异常及时复诊。在康复期,可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但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确保身体机能完全恢复正常。 猩红热患者的日常养护 饮食方面应注重营养均衡且清淡易消化,增加富含维生素与蛋白质食物的摄取,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蛋类等,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身体恢复与维持健康状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咽喉及身体不适。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清新,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减少细菌与病毒滋生,室内温度与湿度要适宜,可使用加湿器或空调调节,为患者营造舒适的康复环境。 患者在康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与调养,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防止再次感染病菌或引发其他并发症,逐步恢复身体机能至最佳状态。
1243
2025-01-03
猩红热的病因是什么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猩红热病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要包括病原体感染,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飞沫、接触污染物后经手传入口鼻等途径侵入人体引发,以及个体易感性,患病后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1、病原体感染 猩红热的主要病因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如当与携带该病菌的患者密切接触时,如面对面呼吸、共用生活用品等,细菌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随后在咽喉部等部位定植、繁殖,引发病理反应。接触被病菌污染的食物、玩具等物品后,再经手接触口、鼻等部位,也可能导致病菌入侵。 2、个体易感性 年龄因素:儿童尤其是5-15岁年龄段的儿童相对更容易感染猩红热,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抵抗力较弱,一旦接触到病菌,就较难有效抵御其侵袭,容易发病。 免疫功能状态:本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者因其他疾病导致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的人,其机体防御机制受损,不能及时清除入侵的链球菌,也会增加罹患猩红热的风险。 猩红热治疗期间需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助力恢复,饮食宜清淡,多吃蔬果、流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做好隔离防护,房间常通风换气,衣物勤换并消毒。留意身体变化,如皮疹、发热反复等,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复查。 猩红热的治疗 以药物治疗为核心,青霉素是治疗的关键药物,能精准地针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挥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病菌,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依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轻重等确定具体剂量与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病菌,谨遵医嘱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发热症状,若体温超过38.5℃,可适当使用退烧药,帮助患者降低体温,缓解不适,用药需需谨遵医嘱。 若患者咽喉疼痛明显,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利用药物的雾化颗粒直接作用于咽喉部位,减轻炎症与疼痛,促进咽喉黏膜的修复,助力患者康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034
2025-01-03
慢性乙肝怎么治疗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慢性乙肝治疗需在生活方中戒酒、保证睡眠、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等,还应注意抗病毒治疗为关键,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并且需要保肝护肝减轻炎症、保护肝细胞等。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需戒酒,因为酒精会加重肝脏负担,加速肝脏病变进程,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与解毒功能发挥。合理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脂肪和糖分摄入,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肝脏代谢压力。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抗病毒治疗: 这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环节,对于符合抗病毒指征的患者,需及时应用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降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的风险,改善患者长期预后,但需要长期规律服药,不可擅自停药。 3、保肝护肝治疗: 目的在于减轻肝脏炎症,保护肝细胞功能,可使用一些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保肝药物,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肝脏炎症反应,还有水飞蓟素类药物,其具有抗氧化活性,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修复与再生,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 4、免疫调节治疗: 旨在增强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能力,如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可调节机体的免疫细胞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与增殖,提高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但免疫调节治疗的疗效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医生的密切监测和评估下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需避免不洁注射与共用牙刷等易致血液传播行为,防止病毒入侵,接种乙肝疫苗是关键,可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抵御感染,避免与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密切接触,在高危环境中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守护肝脏健康。 慢性乙肝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因为负面情绪可能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与修复功能,学会通过阅读、听音乐等方式舒缓压力,保持心境的稳定。 药物使用需谨慎小心,避免自行服用其他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在使用任何新药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的乙肝病情,由医生评估药物的安全性与适用性,防止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定期复查的安排不容忽视,按照医生嘱咐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变化。这有助于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肝硬化、肝癌等,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保障肝脏健康。
1408
2025-01-03
流感怎么办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流感治疗需隔离防护可阻断传播,患者要隔离并做好自身防护与环境消杀,并且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助恢复体力,也可以在发病48小时内用抗流感病毒药,对症用解热镇痛、止咳祛痰药等。 1、隔离与防护 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者应进行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在隔离期间,患者自身也要做好防护,如佩戴口罩等,减少病毒排出到周围环境中的机会。对患者居住的环境要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家具表面等。 2、休息与饮食 充足的休息非常重要,患者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减少体力消耗,让身体有精力对抗病毒。饮食方面,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粥、鸡蛋羹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3、药物治疗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在发病后的48小时内尽早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或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及时应用此类药物,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可根据病情选用扎那米韦等其他抗流感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发热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以降低体温,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但要注意剂量与使用频率,避免过量用药导致肝损伤等不良反应。咳嗽咳痰严重者,可应用止咳祛痰药物,帮助改善呼吸道症状,使痰液更易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流感将患者需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减少焦虑紧张情绪对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日常用品定期清洁消毒,降低接触病毒几率,流感高发期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归来及时洗手洗脸,多呼吸户外清新空气,全方位预防流感侵袭。 流感的日常养护 需要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置换室内污浊空气,减少病毒滋生与传播的可能,但需注意避免直吹风,防止受凉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适。 适度锻炼,在流感恢复期或流感季来临前,进行如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可增强体质,提升身体抵抗力。不过运动强度要适宜,避免过度疲劳,且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干爽衣物,防止着凉。 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等部位,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使身体各器官能在良好的生物钟调节下正常运转,维持身体机能稳定,降低流感易感性。
704
2025-01-03
布病的治疗方案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布病治疗需饮食调整注重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心理调适也不可或缺,患者需要保持乐观,促病情好转,药物治疗上,联合抗菌,持续用药数周乃至数月以清除病菌。 1、饮食调整: 合理的饮食调整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和增强免疫力,应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例如多食用瘦肉、鱼类、豆类及蛋类等,为身体修复和免疫细胞合成提供充足原料。要保证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取,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还需注意饮食的均衡与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保持胃肠道功能稳定。 2、心理调适: 布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调适至关重要,患者自身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了解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和医护人员也应给予充分的关心与支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其表达内心感受,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促进病情的好转。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采用联合抗菌药物疗法,多西环素能够抑制布鲁氏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阻碍其生长与繁殖,利福平则作用于细菌的RNA聚合酶,干扰其转录过程,二者协同作用可显著增强抗菌效果。一般需要持续用药数周甚至数月,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确保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的杀菌浓度,以彻底清除布鲁氏菌,防止病情反复。 日常要远离病畜及被污染环境,不食用未熟透的畜肉及奶制品,从事畜牧养殖等相关行业者,需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工作服、手套等并定期消毒。若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积极防控,守护自身健康。 布病的日常养护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极为重要,患者应勤洗手、勤换洗衣物,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与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的可能。 规律作息也不容忽视,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各器官得以充分休息和自我修复,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抵抗力。 适度的运动锻炼对于身体机能的恢复和维持也有一定帮助,如散步、瑜伽等较为舒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身体的恢复状况并依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养护方案,是保障病情持续好转、防止复发的关键环节。
624
2025-01-03
败血病的症状和表现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败血病有多方面症状表现,皮肤症状有黄疸、各类皮疹,全身症状包括发热、乏力消瘦等,还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身体健康,需要尽早进行处理。 1、皮肤症状 皮肤黏膜黄染:当败血病影响肝脏功能或导致溶血时,会出现黄疸症状,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程度轻重不一,这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所致。 皮疹:可能出现多种类型的皮疹,如瘀点、瘀斑,表现为皮肤黏膜下出血点,大小不一,颜色可从鲜红色逐渐变为暗红色,压之不褪色,还可能有荨麻疹样皮疹、脓疱等,皮疹分布部位不定,可遍布全身。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败血病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持续性高热,也可能是间歇性发热,体温波动较大,有时可高达40℃以上。发热的可能伴有畏寒、寒战,体温高峰时寒战后高热明显,体温下降时出汗较多。 乏力与虚弱:患者常感觉极度疲倦、全身无力,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发机体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消耗大量能量和体力所致。 消瘦:在病情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身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消耗增加且摄入相对不足,患者会逐渐出现体重减轻、身体消瘦的表现。 3、器官功能障碍 泌尿系统: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这是由于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尿液生成减少,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这是因为细菌毒素影响肺部换气功能,引起肺部炎症、水肿等病理变化,使氧气交换受阻。 心血管系统:可能有心慌、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引发感染性休克,细菌及其毒素干扰心脏正常功能,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影响血液循环的稳定性。 败血病患者日常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被褥,减少病菌滋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且空气不流通场所。保证充足睡眠,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饮食均衡,多摄入新鲜蔬果与富含蛋白质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 败血病的治疗 精准且强效的抗菌治疗,医生会依据病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以高剂量、足疗程静脉给药的方式,全力杀灭血液中的致病菌,阻止病菌进一步扩散与繁殖,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在抗菌治疗同时,积极的支持治疗,对于高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及合理使用退热药物,缓解发热症状并防止惊厥等并发症。若患者出现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需相应补充血液制品或凝血因子。 密切监测患者的器官功能状态不可或缺,一旦发现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立即采取针对性的保护与治疗措施,如使用改善心功能药物、呼吸支持、肾脏替代治疗等,防止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条件。
842
2025-01-03
乙肝大三阳是怎么来的
毕蔓茹
副主任医师
感染病科
乙肝大三阳主要有母婴传播,例如怀孕、分娩及母乳喂养环节若处置不当易发生感染,以及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病毒可经破损处侵入,增加感染概率。 1、母婴传播: 这是乙肝大三阳较为常见的传播方式,如果母亲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怀孕过程中,病毒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分娩时,新生儿接触含有乙肝病毒的母亲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也易被感染。产后若进行母乳喂养,在母亲乳头破裂、婴儿口腔溃疡等情况下,病毒也可能传播给婴儿,使婴儿感染乙肝大三阳。 2、血液传播: 不安全的输血及血制品是重要传播途径,输入含有乙肝大三阳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病毒会直接进入受血者体内引发感染。例如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若这些器械被乙肝大三阳患者血液污染,其他人使用时就可能被感染。在一些不正规的纹身、穿孔等美容行为中,如果器械未规范消毒,也存在感染风险。 3、性接触传播: 与乙肝大三阳患者进行无保护的性接触,乙肝病毒可通过破损的黏膜或皮肤进入健康一方体内。在性活动过程中,生殖器官的摩擦可能导致微小破损,乙肝病毒就会趁机侵入,尤其是性伴侣较多、性生活活跃且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人群,感染乙肝大三阳的概率相对较高。 乙肝大三阳患者日常除需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因情绪波动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利于病情稳定控制,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等指标,监测病情变化。 乙肝大三阳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环节,通过使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降低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延缓病情进展。但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停药或换药,以防止病毒耐药或病情反弹。 保肝治疗也不可或缺,运用一些保肝药物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提升肝脏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促进肝脏组织的修复与再生。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与过度劳累,让肝脏在充足的休息中更好地自我修复,合理饮食,减少油腻、辛辣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果摄取,戒烟戒酒,以减轻肝脏负担,助力治疗效果的提升。
783
2025-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