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峰的科普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危害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关系密切,若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素将代偿性分泌增多,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增高泛指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危害如下: 1、代谢减慢; 2、心率明显下降:降低至每分钟60次以下; 3、血液系统功能衰退:使造血功能下降,导致低血色素性贫血; 4、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便秘; 5、女性在妊娠期间应重视促甲状腺激素升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应及时治疗减少疾病对胎儿神经、血管发育的影响,降低胎儿致残、致畸几率。
17.39万
272
2023-12-27
糖尿病会越来越瘦吗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常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的临床症状,但并不是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均会出现体重下降的临床表现。若患者血糖量稍超正常值或已经在治疗中控制血糖的增长,并且胰岛功能尚可,患者体重不会下降甚至可能略有增加。糖尿病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坚持锻炼身体、监测血糖、血脂、血压数值,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加重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4.96万
506
2023-12-06
血糖多高才是糖尿病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正常人在服用药物或激素、感染、手术等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血糖值增高的现象。排除特殊情况导致的血糖升高,临床认为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的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即可确诊。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复测血糖后,存在血糖异常者可以确诊糖尿病。
15.11万
369
2023-12-01
Ⅱ型糖尿病寿命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可导致人体脏器功能的损伤和衰竭,进而影响脏器正常工作,缩短患者寿命。Ⅱ型糖尿病患者若无法控制病情,将影响患者生存期,控制病情不理想的患者,生存期在8-12年左右。若患者患有冠心病,其生存期在10年左右。希望每一位患者尊重自己的生命,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及时控制血糖,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改善病情。
14.42万
411
2023-11-20
甲减会有什么症状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造成各个脏器功能紊乱,导致亚临床甲减与临床性甲减。亚临床甲减症状较轻,不易被人发觉。临床性甲减临床症状包括懒言少语、反应迟钝、嗜睡、消化不良、便秘、血色素下降、心率减慢、各脏器功能衰退,严重者可出现浮肿、贫血。患者确诊甲减后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控制病情,延缓疾病发展。
12.93万
195
2023-11-15
TSH低怎么办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TSH降低与甲状腺及垂体密切相关。患者出现TSH降低,首先要确诊是甲状腺还是垂体原因导致,所以患者要检测全套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若患者T3、T4水平增高可引起垂体TSH降低。自主甲状腺瘤、甲状腺炎均可引起TSH水平降低。临床中最常见TSH降低疾病为Graves病,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当患者TSH降低时,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减少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使TSH恢复正常。
13.25万
118
2023-11-01
糖尿病为什么会烂脚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烂脚是由于血管受到血糖毒性的影响,引起神经、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导致局部血流堵塞、栓塞。患处血流不畅造成局部皮肤溃破,抵抗力差的患者易引起细菌感染且感染后不易恢复,造成严重的糖尿病足。 若患者未及时就医,患处感染将延伸,患者可能面临截肢。糖尿病足的截肢率较高,目前截肢患者当中,多数均由糖尿病引起。
17.58万
182
2023-10-29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甲状腺肿大与碘存在密切关系。如患者生活在缺碘地区,多数患者由于机体缺碘而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反馈刺激垂体TSH升高,升高的TSH促使甲状腺增生,造成了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在同一地区,有超过10%的人患有甲状腺肿,可以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主要病因为缺碘,具体情况需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参与调研,我国是碘缺乏严重的国家,国家推行全民加碘盐政策是防止碘缺乏病最有效措施。
15.33万
291
2023-10-2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较高,发病率在半数以上。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引起患者肢体周围神经末梢的炎症与变性,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可出现双侧下肢或者手臂袜套样麻木感、蚁走感、疼痛感,严重者神经敏感增高,引起剧烈刀刺样疼痛。部分患者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病变,导致器官功能受损。
16.00万
110
2023-10-17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
姚伟峰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包括: 1、发病率:Ⅱ型糖尿病患者总体数量较Ⅰ型糖尿病多,占糖尿病总数的90%; 2、发病原因:Ⅰ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引起胰岛功能的急剧衰退导致发病;Ⅱ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多种因素综合导致发病; 3、发病年龄:Ⅰ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偏小,Ⅱ型糖尿病发病年龄是偏大且肥胖患者较多; 4、胰岛功能:Ⅰ型糖尿病有明显的胰岛素缺乏,Ⅱ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可能增多; 5、治疗原则:Ⅰ型糖尿病患者必须进行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则是以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和应用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为主进行治疗; 6、并发症:Ⅰ型糖尿病易引起酮症酸中毒,Ⅱ型糖尿病不易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免疫系统检查:Ⅰ型糖尿病有胰岛细胞与胰岛素抗体,且常存在免疫系统伴随症状,Ⅱ型糖尿病此类抗体为阴性,且少见免疫系统症状。
13.86万
40
202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