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孩子视觉感统失调怎么训练

王仕奎小儿内科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全国第19
咨询

孩子视觉感统失调时可以通过触觉训练、前庭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等进行治疗,视觉感统失调往往表现为视觉记忆功能差、分辨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差、视觉联想能力差。

1、触觉训练:一般有辅助按摩、被动体操等方式,通过触觉训练可以对孩子视觉记忆功能起到辅助恢复的作用,可以在手臂部位、胸腹部以及臀背部进行训练;

2、前庭觉训练:主要有趴地推球、滑梯、平衡脚踏车等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提高孩子的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可以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耐心对待孩子,以免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3、弹跳训练:包括蹦床、跳绳等项目,可以改善孩子身体的平衡能力和灵活度,对于手眼协调能力差的现象可以起到改善作用;

4、固有平衡训练:包括独角椅、陀螺、平衡车等,通过训练可以对孩子的全身机能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以加强孩子的视觉联系、手眼协调能力。

此外,言语训练、爬行训练等也可以辅助改善视觉感统失调,孩子出现视觉感统失调的情况时,可以带其前往儿科就诊,完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生长发育测定等检查明确孩子自身情况。

2023-09-05浏览3674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朱凤磊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三甲
感统失调训练是什么
"感觉失调通常使儿童对外部的感觉刺激,无法在大脑神经系统中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导致机体不能有效的运作,或者不能有效的反应,久而久之,形成各种运动感觉障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从上面的表述,可以看到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会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从训练来讲,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功能障碍,应该尽早予以合适的训练,以达到尽早治疗的目的。"
张宇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三甲
感统失调训练的年龄
对于感统失调训练的年龄,是在发现感统失调的年龄开始,从小儿期到学龄期,都可以通过治疗改善。治疗方式有多种,如平衡、注意力集中的感统训练,以及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感统训练。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可以采用爬或目标性行走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让其注意力集中,在往返过程中目标明确并训练感统,让感统系统变得集中。还有平衡训练,比如手眼平衡、站立平衡,或手、眼、脚等多系统平衡,也可以提高注意力。感统失调不是单一疾病名称,而是多种系统配合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也称学习能力下降。此时可以通过训练方式改善和恢复,大部分感统失调的孩子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甚至痊愈。
曲延民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引起,感统是由于身体各个器官的信息传入大脑,经大脑分析后统一协调全身的语言、运动等功能。感统失调是大脑不能很好的支配全身器官功能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一种临床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儿童患者较多见,引起的原因有先天性原因和后天性原因。\n先天性原因有孕期服用某些药物、不良的饮食习惯、分娩时压迫等,后天的原因主要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家长过分限制宝宝的活动、不让宝宝接触不好的生活习惯等,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多动、步态不稳、脾气暴躁、身体协调性差等。感统失调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最好尽早确诊,尽早治疗。"
李娟红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三甲
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属于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在儿童多表现为多动症。儿童可出现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比较多,学习能力和成绩大幅度减退,而且可出现异样动作,且平衡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容易跌倒,无法进行精细动作。另外儿童还可表现为性格孤僻、易哭,甚至反应比正常儿童慢半拍。因此如果儿童出现感统失调,应该尽早找专科医生进行对症的治疗和干预,有助于缓解相应症状。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三甲全国第14
感统失调一般要训练多久才能恢复
感统失调全称感觉统合失调,这种疾病是否存在尚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一般也不需要特殊治疗,感统失调训练目前还存在争论。  感觉统合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在1969年提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感觉系统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而是需要汇集各方面的感觉信息,如此人的大脑和身体才能发挥正常的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大脑、身体、感官的神经系统间的协同活动无法完成,则身体感官、大脑的学习便会协调不佳,造成混乱,即感觉统合失调。但目前为止,医学界对此疾病仍存在争议。如果患者出现感觉与运动不协调的症状,只要不是十分严重,一般不会影响个人健康和生活,所以一般不建议进行特殊治疗和训练。  因此,只要儿童日常可以正常生活,则感统失调可以慢慢恢复正常,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陈文珍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三甲全国第4
感统失调训练最佳年龄
感统失调训练最佳年龄,一般认为是在3-6岁的时候。而在这个年龄的原因,可以先分析感统失调的几个形成阶段:1、探索期:0-2岁是探索期,人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还有平衡觉,都是在刚开始的尝试阶段,慢慢打开,处于一个摸索探索期;2、发展期:然后2-4岁或者是2-6岁,属于发展期,慢慢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还有味觉的整合,来发展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是发展期,但这个时候也是慢慢成形期;3、缓慢变形期:到了6-13岁,这时候是缓慢变形期,因为前面感知功能的整合完成后,在之后6-13岁进入后天的学习阶段,这个学习阶段要运用前面感统知觉的能力进行整合。所以,最重要的是在3-6岁的时候,是发展的黄金时期。若是在这个时间进行训练,可以追赶或者是超过前面落下来的感统失调部分,因此认为感统失调的培训时间,或者训练时间的黄金时期是在3-6岁。
王晓静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甲
感统失调家庭训练的方法
"感统失调家庭训练方法有以下几条:\n1、触觉刺激训练,可以用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绸布,刷孩子的手臂、足部、胸部和背部,也可以用梳子刺激头皮,并且进行顺其自然的梳头训练,指导孩子顺应身体的动作;\n2、前庭感觉刺激训练,让孩子两脚分开,左脚踏左边的圈圈,右脚踏右边的圈圈前进,通过走圈圈游戏强化孩子的视觉运动,双侧协调及平衡感的掌握能力;\n3、本体感觉刺激训练,可以进行球类训练,比如趴地推球、对墙抛球、排球等,通过球类训练让孩子在家中玩小皮球,可以发展孩子的身体运动能力、注意力、双手和双脚的协调能力,对感统失调的孩子有很大好处。"
曲朋安副主任医师
烟台龙矿中心医院二甲
孩子感统失调怎么办
孩子感统失调,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一、让孩子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入小伙伴之中,走出孤独与乏味,与外界广泛的接触,强化各类感觉统合的能力。 二、凡是孩子能够做好的或者经过学习都能做好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父母不要代替或者干预,以便提高感觉统合能力,劳动的兴趣与综合心理素质。 三、定期地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提高平衡等感觉统合能力,并促进各个统合能力的提高。 四、游戏疗法。比如走独木桥、跳沙坑、丢手绢、赛跑等等,对提高各种感觉统合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 五、严重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特殊的训练,行为强化和脑力活动等感觉统合功能训练。直到失调的感觉、统合功能纠正。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孩子感统失调的症状
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庭功能失调:在上课时不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安静坐下听课,表现出好动不安、来回乱走、不注意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走路时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2、社交障碍:不能够和其他的孩子正常的相处,而且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容易与其他孩子发生冲突;3、语言发育异常: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差;4、本体感觉失调:有些精细的动作存在异常,或者坐的时候会坐不稳,前仰后合,或者对速度的控制能力差,跑步时让他停止,很难停止下来,或者对于跑、跳的控制能力较同龄人有明显降低;5、视觉异常:对某些特定的颜色,或者特定的形状特别地执着,只喜欢看特定颜色或者特定形状的物体,而对其他物体没有任何感觉;6、触觉异常:对特殊的物体产生特定的兴趣。
张玉玲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孩子感统失调表现
"孩子感统失调的表现如下:\n第一、孩子的前庭功能差,体力活动不灵活,孩子不能够服从指挥,视听神经系统出现扭曲,左右脑的思维混乱,语言障碍比较严重。\n第二、孩子的平衡整合障碍,孩子没有距离感,协调性差,抱不稳。同时孩子会伴有精神行为异常,比如可以表现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人际交往关系差,孩子经常会有情绪暴躁,容易有攻击行为或者自残的行为。\n第三、孩子还可以有触觉整合障碍,对他人的触觉过于敏感,不合群、脾气暴躁、挑食。\n第四、孩子还会有本体失调、平衡性差、易摔倒,同时孩子缺乏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