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焦虑症为什么会莫名的恐慌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6天后有号
挂号

焦虑症患者出现莫名恐慌的原因,主要为特殊思维模式、幻觉等因素引起。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相应治疗。

1、特殊思维模式:焦虑症患者由于脑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会比普通人更加容易产生心烦焦虑、恐惧害怕、莫名恐慌等症状。同时焦虑症患者一般也具有明显的性格基础,若受到某些外部信息或者事情刺激后会在自己脑海中对事情进行重新加工,凭自己想象得出结论,但因人而异,与正常想法相去甚远、千奇百怪。比如可能会感觉自己患有某种重型疾病,或者家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也会经常担心子女、老人等。随着时间推移,焦虑症患者已经习惯此种思维方式,经常在看到外部信息或者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后,会出现莫名恐慌感,造成错误认知;

2、幻觉:若焦虑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能会出现幻觉,如看到让自身较为害怕的事件或人物,也会出现莫名恐慌、尖叫等症状。

对于这种焦虑症患者,一般可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通过逐渐改变患者错误认知以重塑患者认知结构,让患者能重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同时配合抗焦虑药物,如去甲羟基安定、地西泮等,以达到治疗焦虑症的目的。

2023-06-01浏览4131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张润明
精选
张润明主任医师精神科
太原市精神病医院
三甲
3天后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16人
¥7
擅长:精神分裂症、神经症、躁郁症、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失眠症、强迫症、恐惧症、躁狂症、忧郁、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被害妄想症、双向情感障碍、青少年抑郁、青少年心理、抑郁障碍。
王文强
精选
王文强主任医师心理科
厦门市仙岳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218人
¥50
擅长: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青少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抑郁症、精神障碍、癔症、躁狂症、幻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惊恐障碍、情感障碍、多梦症、赌瘾、社交恐惧症、人格障碍、妄想症、应激障碍、性心理障碍、躁狂抑郁症、神经衰弱、拖延症、疑病症、心理发育障碍;各类青少年儿童精神心理方向的咨询诊治,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成长、教育、心理咨询,大中小学生学习困难及其相关问题的诊治,儿童青少年行为及发育问题 (如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睡眠障碍等) 与情绪情感问题 (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等) 的诊治,成人神经症 (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疑病,癔病等)、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创伤应激障碍、恋爱婚姻家庭问题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老年人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治。
杨正贵
精选
杨正贵主治医师精神科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三甲
明天有号
去挂号
已成功预约25人
¥20
擅长: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心身障碍、网瘾、厌学、学习障碍,以及常见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精神障碍、重型精神病、物质依赖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评估与治疗。长期从事心理疏导及治疗工作,对青少年成长烦恼、情绪困扰等问题及成人心理行为障碍等有着丰富的经验。
查看更多心理咨询科医生

相关推荐

韩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焦虑症中“莫名的恐惧”是怎么回事?
从正念的角度来讲是察觉力不够的表现。焦虑症患者看到某些信息后,会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加工、想象,迅速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几乎是瞬间完成的。这些结论也往往因人而异、千奇百怪。但总体上都是对自身有威胁的结论。比如:我身患重疾;对方要害我;我乘坐的交通工具会出现重大交通事故。久而久之,焦虑症患者习惯了这套流程,看到一些信息本能的就会恐慌,以至于自己很少去主动察觉:我对什么恐慌?我害怕什么?取而代之的就描述为:我很害怕,我很紧张之类的语言。这个过程叫做“抽象化”,简单理解就是去掉了具体担心的对象,仅仅描述自己所处的状态。仔细对比一下二者的区别:抽象语言:我看到陌生人就会紧张的要命;具体语言:我看到陌生人,自己手抖不受控制,从而担心对方会笑话我,我为此感到紧张焦虑。抽象是人类理性逻辑的一个自动加工过程,原本是为了节约认知资源,整合更大的信息量,甚至是预判未来。对事物总结规律,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然而,焦虑症患者将理性逻辑的抽象能力用于扩大防御范围了。对诸多事物加以抽象概括,总之就是莫名的紧张,紧张焦虑就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更多的灾祸。我们该如何化解这种所谓“莫名的紧张”呢?从抽象到具体的察觉力当你开始发现自己紧张、恐惧时,这个时候先不要着急去控制情绪,而是询问自己,我具体是在担心什么?脑海中出现过怎样的念头?只要你尝试把这些具体的事物找到,那么就完成了正念觉知(aware)。比如,你看见陌生人感到紧张,那么进而问自己,为何看到陌生人紧张?回答自己:我担心对方看到我手抖会觉得我很奇怪。为何看到手抖就会很奇怪呢?回答自己: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一般不会手抖,手抖就代表不正常,对方会觉得我有病,于是感到一种羞耻。其实你完成了从抽象到具体的察觉后,就会抽丝剥茧式的解构自己的想法,想法也就瞬间瓦解掉了。洞察自己的心智模式上述内容就是思维解构法的一种具体应用,从抽象到具体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技巧,这个也得益于正念中“法”的层面,前提是我们理解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当你的想法瓦解,那么你就能够看到自己认识事物的底层逻辑,我们有时候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很自恋,有时候我们想要维持一个更好的形象,同时我们因为知道自己的弱点而自卑。这其实没什么,提高自己的察觉力本身并不代表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而是看清楚我们评判自身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当你理解了自己的心智模式,那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撕掉这些“心智模式”在你的世界里贴上的标签。(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恐慌症症状
"恐慌症是指很多人出现的一种群体性的紧张、焦虑,即过分焦虑的一个状态,对个体而言恐慌症相当于焦虑、恐惧发作的症状。基本的表现就是紧张、不安、焦虑、过分担心、恐惧。\n同时在发作的时候会伴有一些身体方面或者说生理方面的症状,也可以头晕、头脑不清晰、眼眶周围不适、咽喉部异物感或者口干,总有干燥想吞咽动作,还有心慌、心跳感、气短、呼吸不畅,甚至严重的有呼吸困难这种感觉。还有尿频、尿急、尿痛,发作的时候没有食欲,有大便不畅这些表现也不少见,这都是恐慌症比较典型的表现。\n在一个人发作的时候不见得会同时出现所有这些症状,但是最核心的是自己的那种难以控制的紧张、焦虑、难以放松的感觉,如果有这种感觉比较强烈就是恐慌症的表现。"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恐慌症的症状有哪些
"出现了恐慌状有可能容易紧张、焦虑,碰到事情特别容易恐惧、害怕,每天忧心忡忡、安静不下来,也有可能会伴随躯体症状,比如头痛、头晕、尿频、尿急、恶心、呕吐,容易出汗、脸红等等,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窒息感甚至濒死感。也会出现一些动作及行为的外在表现,比如表情特别恐惧、焦虑,动作增多,不停的走来走去等。这个时候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干预,可以考虑服用维生素B1或谷维素进行治疗,这两种药物可以很好的缓解焦虑、恐慌的情绪。也可以服用中药治疗,比如九味镇心颗粒、安神补脑液、舒肝解郁胶囊、酸枣仁胶囊等等,这些药物也能够缓解焦虑的情绪问题,让自己安静下来,以上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做。"
罗国帅主治医师
天津市安定医院三甲
为什么莫名的烦躁
"总是莫名其妙的烦躁,有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来的:1、碰到了压力比较大的问题,或者是碰到了挫折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来的。常见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矛盾等等。这些原因很容易让人变得容易烦躁、容易发火,甚至脾气特别大。2、可能是心理疾病引起来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症作为常见的心理疾病,可以表现的就是心情低落、开心不起来、总是烦躁不安、恐惧、焦虑、总是忧心忡忡、安静不下来,这个时候很容易变得烦躁,以及容易发火。3、也有可能是一些躯体疾病引起来的,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性激素分泌异常,这一些问题很容易导致患者总是烦躁不安、脾气大,容易跟人发生冲突,比如与人吵架、打架等等问题。以上这些原因是比较多见的,一定要积极的调整和对症处理。"
万兴松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为什么莫名的烦躁
"莫名其妙的烦躁要考虑是焦虑症候群,焦虑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紧张、莫名其妙的担心,对未来、对工作、对身体状况的担心,还会有警觉性增高,就是晚上睡眠变浅、多梦、失眠,会伴有身体紧张,肌肉的紧张、震颤,会有讲话声音的震颤。同时还会伴有各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像头痛、头晕、心慌、心悸以及咽喉部异物感、咽喉部梗塞感,会出现尿频、尿急、肌肉的紧张和震颤。\n有的人会伴有抑郁、恐惧、强迫以及人格解体这些症状,如果诊断明确是焦虑症,可以使用抗焦虑的药物治疗,改善这些烦躁、焦虑的症状。短期可以使用苯二氮䓬类的药,改善焦虑和睡眠症状。"
宋艳波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骨伤科医院三甲
为什么会莫名消瘦
"消瘦是指身体因某些因素或患了某种疾病导致体重明显下降,称为消瘦。出现莫名消瘦时先要看最近生活是否出现了异常,如受到生活打击、受到心灵创伤,可导致病人思虑过度、饮食减少或食欲不振、失眠,以至于身体不能得到充分休息,所以会出现明显消瘦。另外,过度劳累、生长、发育等也会出现明显消瘦。\n近期出现明显消瘦,要警惕患了某种疾病。先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甲亢,尤其是女性患者最近出现怕热、心慌、多汗、易饿、消瘦,如有这些症状要到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检查。\n也看是否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有食量变大、喝水多、排尿多、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其中消瘦是一个主要症状。即使其他三种症状不典型,仅有体重明显减轻,也要检查是否患上了糖尿病。明显消瘦还要检查是否患上了肿瘤,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出现消瘦时一定要到医院就医并查明原因,好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魏兵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新冠的死亡率不高为什么恐慌
新冠一般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该疾病的死亡率不高却容易造成恐慌,是因为该疾病传播速度快、潜伏期较长、没有特效药且可能会留下后遗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下,就可能会造成群众恐慌。1、传播速度快: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始毒株基本传染数R0是2.5-3,也就是说一个阳性患者在发病周期内,可以把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给2.5-3个健康人。最新的奥密克戎BF.7毒株的基本传染数R0是20以上,也就是说一个感染奥密克戎BF.7毒株的阳性患者在发病周期内可以把病毒传染给20个以上的健康人;2、潜伏期较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一般潜伏期在1-14天,正处于潜伏期的患者大多是没有症状的。所以也就是说患者可能已经被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但由于在潜伏期,患者本人并不知情,在这种情况下又把病毒传染给了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等;3、没有特效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没有特效药,临床中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大多为对症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用药。在控制住患者症状后,通过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灭体内存在的奥密克戎病毒。由于免疫系统工作需要时间,所以在其逐渐恢复的这1周时间内,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头晕等较严重的不适症状;4、可能会留下后遗症: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更新换代,可能会使人们在感染后出现后遗症的概率越来越小,但仍然还是有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比如嗅觉丧失、味觉丧失、经常头晕等,因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并没有明确数字,所以在未知的情况下会比较容易造成恐慌。虽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会出现较多不适症状,但随着医疗不断进步,建议无论是已经感染的患者还是未感染的人群,都应以理性的心态看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日常出行时注意佩戴好口罩。
张仲成心理咨询师
有来心理诊室民营医院
恐慌症(惊恐发作)的症状与解决
1、基本认识恐慌症是一种突发性、强烈的焦虑反应,常使患者产生极度害怕、强烈的恐慌、无法控制,以及快要死亡的感觉。多数患者刚开始以为是心脏病发作或其他生理问题,而求助于急诊。恐慌症发作之前,患者通常没有特别的预警,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感觉受到身体上的极度不适,例如呼吸困难、心跳加速、冒汗而感觉到人好像得了心脏病,快要死掉或失控。一般来说,恐慌症发作约持续5-20分钟,很少超过一个小时。恐慌发作的频率因人而异,通常一周数次,有时一月一两次,有些患者因为害怕恐慌发作而有预期性焦虑,恐慌没有发作,却时时担忧会发作。也有患者担心发作时无熟人可求救,会害怕到公众场合或人少之处,而有外出恐惧症或广场恐惧症。2、症状表现症状发作时伴随的主要包含有心悸加剧发作、手足乏力发作、眩晕发作、猝倒感、焦虑不安发作、胃痉挛、等被误认为各种疼痛样的发作。这些发作全都是主观上发生的。所以,即使叫它倦怠乏力,但决不是运动麻痹;即使叫它猝倒,实际上并不是意识上的混浊。这种发作的实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常常担心自己会因为剧烈的发作感受而死去。恐慌症有4个主要特征:(1)某种情景出发恐慌:大部分的恐慌症发作都是有特定情况所引发,例如公共场所、社交情境、独自一人、公众表演等等。事实上,经历过恐慌发作的人们很快就会学到什么情境可能触发一次恐慌发作,因此会避免那些情境。(2)恐慌导致全身关注于生理症状上:饱受恐慌所苦的人们不仅学到避免他们害怕会引起一次恐慌发作的情况,还会变得非常害怕恐慌的生理感觉,所以他们会一直专注自己的生理状态、整天监控自己身体无法解释的生理感受。比如有人害怕心脏病发作,变得极度注意胸口的疼痛、紧张和压力感。甚至开始定期测量脉搏以确保自己没有心悸。变得对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完全失去信心,害怕它不规律的跳动。(3)灾难化是恐慌的核心:对于饱受反复恐慌发作所苦的人来说,恐慌即代表一种灾难。恐慌症中最常见的灾难思考类型包括:a、恐惧死于心脏病发作、窒息、脑瘤等b、恐惧失去控制、发疯或极度丢脸c、恐惧更频繁、强烈和无法控制的恐慌发作你不必相信自己会心脏发病或丧失理智,这种灾难思考是自动发生的。同时,这种灾难思考通常会与特定的身体感觉相连接,比如胸闷与心脏病、恶心与无法控制的呕吐等。(4)预防恐慌开始接管日常生活的策略:最后,因为恐慌发作是如此骇人,所以人们通常会发展出特别的策略用于预防进一步的发作。他们会尽力争取安全和舒服的感觉,因为他们相信这是抗恐慌的最佳防御方法。因此,逃避、避免、安全寻求和焦虑控制等行为开始主宰他们的生活。3、诊断标准恐慌症是指病人重复出现突发性的恐慌发作,因而害怕恐慌的再发作,担心恐慌发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且改变行为去防范恐慌发作。此恐慌发作与滥用药物、药物副作用、生理疾病、其他精神疾病、心理诱因无关,是属于内在非预期性的发作。如果有下列情况,则可能是恐慌发作:(1)一再发生未预期的恐慌发作,一定时间内有较强烈的害怕和不适感,突然发生下列症状至少四项,并在十分钟内达到最严重程度:a、心悸或心跳加快。b、出汗。c、发抖或战栗。d、冷战或发热的感觉。e、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觉)。f、失去现实感(觉得事物不真实)或失去自我感(感觉与自己疏离)。g、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h、害怕即将死去。(2)至少有一次恐慌发作,在发作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后,仍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a、持续担忧是否会再度发作(如失去自我控制,将造成心脏病发作)b、出现与发作相关、明显适应不良的行为(如用来避免恐慌发作的行为,像是避免运动或避免不熟悉的情境)恐慌症的诊断还包括患者是否伴外出恐惧症,患者如果担心出门后万一恐慌发作而得不到帮助,逐渐就不在出门,或者出门时一定要家人陪伴,有这种情形的患者,就可能符合恐慌症伴随外出恐惧症的诊断。区别诊断:与疑病焦虑(疑病症)的区别:虽然两者都检查不出生理上的病变,但是疑病症患者长期持续性的坚信自己有生理上的疾病;而恐慌症患者对于症状产生的原因并没有统一的想法,且症状是突发而短暂的,并非持续性发作。与广泛焦虑症的区别:两者都会抱怨生理上的焦虑症状,但是广泛焦虑症患者的抱怨是持续的,以及低程度的焦虑症状;恐慌症患者的症状是突发性与短暂的极度焦虑,焦虑症状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程度,而且与外在环境无关。与创伤后压力症的区别:创伤后压力症患者的焦虑反应会有明显的压力源或创伤事件;而恐慌症患者的发作通常没有明显的压力源。4、可能的病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解释恐慌症是由戈尔曼团队提出的“害怕网络”。害怕网络是一个大脑结构和神经传导物质交织的复杂结构。戈尔曼认为,恐慌发作是因为大脑害怕网络对内在身体刺激和外在环境刺激过度启动,药物治疗的作用在于降低害怕网络的过度启动。(2)恶性循环理论:恐慌发作时因为患者灾难化的、错误解读生理的信号,这些飞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信号是器官运作或消化食物等所自然产生的信号,患者却误以为人要死掉或疯狂。恐慌症的恶性循环认知行为模式是,在人感受到引发恐慌的内在或者外在的刺激(如头晕),然后患者觉察到威胁(如身体有点不对劲),继而产生悲观无助的情绪,结果身体出现了更多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眩晕),继而产生灾难化的错误解读(如我要发疯了),再次感觉到更大的感受威胁,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演变成了恐慌症。5、心理治疗方法恐慌症的治疗首先要确认是否为生理因素引起,如果是生理因素造成的,治疗师可以转介患者接受内科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在排除生理因素之后,可以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认知行为疗法:恐慌症的心理治疗包括以下几项:a、心理教育:治疗师在心理治疗的初期,便要提供有关恐慌症的正确信息,包括恐慌症的恶性循环认知模式,帮助患者了解恐慌症的可能原因和治疗方法。b、呼吸训练:呼吸习惯不好或经常使用胸式呼吸的人比较容易罹患恐慌症,因此可以教导患者学习使用腹式呼吸或深呼吸。c、认知转念:由于患者对身体的信号经常解读错误,把明显无害的信号当作灾难或并重病的信号,因此,可以帮助患者辨识灾难化的身体信号认知与信念,扭转其中的偏差。d、放松训练:放松练习方式很多,如听音乐、散步、静坐等,或者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或者肌肉放松法。e、内脏感受暴露:教导患者刻意地产生身体信号或感官知觉,以便学习降低对身体信号的害怕,这种方法为内在感受暴露训练。(2)森田疗法:发作性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很简单,就是放弃各种挣扎,抱着迎接这种感受的思想准备,决心等待进入这种恐怖,忍受想要逃避的恐惧而去承受这一切。就是说不要把这个问题看作是重症,无论有什么症状,都不必像病人一样生活,治疗的重点是,生活范围要扩大,有时候也可以一个人外出。发作时不必采取各种治疗手段,维持安静平常的心态,症状不久会自行散去。任何形式的发作,都不会有死亡的情况发生,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不要搞乱正常的生活状态,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易维芬副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三甲
秋季腹泻儿童如何应对焦虑与恐慌
秋季腹泻是儿童常见的肠道疾病之一,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患病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慌,了解如何应对孩子的焦虑与恐慌,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度过秋季腹泻的康复过程,具体如下:一、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秋季腹泻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从而引发焦虑和恐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在患病期间的心理状态。二、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1、关心与陪伴:家长应关心孩子的病情,陪伴孩子度过病程,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2、沟通与理解:家长应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与孩子进行积极沟通,帮助他们释放情绪。三、提高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1、增强自信:鼓励孩子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能够尽快康复;2、教育与指导:家长可以教育孩子了解秋季腹泻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让孩子对疾病有更科学的认识,减轻恐慌情绪。四、应对焦虑与恐慌的方法:1、呼吸放松法:教导孩子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帮助他们在紧张和焦虑时放松身心;2、想象放松法:引导孩子想象自己正在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如海滩、森林等。通过想象美好的场景,帮助孩子减轻焦虑和恐慌;3、分散注意力:鼓励孩子通过阅读、绘画、拼图等有趣的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和恐慌。总之,了解秋季腹泻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焦虑与恐慌,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帮助孩子预防和应对这类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采取一系列心理支持措施,帮助孩子度过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恐慌。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焦虑症有哪些特点
焦虑症是生活或者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包含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有其具体的特点,但是核心症状就是焦虑综合征,可表现为个体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等。在焦虑发作时,也是全身性的状态,往往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比较多见的有潮热感、多汗、肌肉发紧、皮肤紧绷等,同时还会出现身体其他方面丰富的症状,如呼吸急促、上不来气、呼吸不畅的呼吸系统症状,心慌、心悸、气短的心血管症状,头痛、头晕、头脑不清醒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尿急、尿频等泌尿系统症状。所以焦虑综合征,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若出现身体的不适症状,又检查不出明显的疾病异常,同时又感到很紧张、担心,这时要想到可能是有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