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中医怎么辨证治疗注意力不集中走神

白文武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甲全国第24
咨询

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经中医辨证诊断可分为心肝火旺、痰火内扰、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血不足,治疗时分别以清热、化痰、养心、健脾等为主,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用药。

1、心肝火旺:患者长期熬夜、情绪抑郁等,可导致肝疏泄失职,肝气郁结化火,会出现容易发怒、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走神、眼睛发红等,需要遵医嘱使用牛黄清心丸、龙胆泻肝丸等,并配合针灸、按摩等,以清肝火、泻心火等。

2、痰火内扰:患者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可影响脾胃功能,水湿、宿食等积滞,逐渐化痰并滋生虚火,可向上侵扰而出现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等,伴有胸闷、嗳气等,可遵医嘱使用清热、化痰等药物,如知柏地黄丸、橘红化痰丸等。

3、心脾两虚:如果经常吃辛辣、生冷的食物,可损耗脾胃,影响水谷精微的摄取、输布,不能滋养心脏,表现出心悸、失眠、健忘、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腹泻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归脾丸、安神健脑液等药物。

4、肝肾亏虚:情绪波动、房事不节、久病失调等会导致肝肾亏虚,出现口干咽燥、头晕目眩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治疗。

5、心血不足:通常是由于失血过多、忧思过度等导致,可出现心悸、头晕、失眠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益气养血口服液、养血安神丸等。

此外,还可能是西医方面的神经衰弱、多动症、抑郁症等导致的,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遵医嘱用药的同时注意保证足够休息时间,避免劳累、受凉。

2023-06-28浏览4987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中医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曲延民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注意力不集中、走神怎么办
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在成年人中多见于失眠、焦虑,在儿童中多见于多动症。失眠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醒后再入睡困难,患者平时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懒觉,睡前喝一杯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睡觉前不要喝浓茶、咖啡。 必要的时候可口服镇静助眠药物如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焦虑多见于女性患者,多由于精神压力大导致,平时应放松自己,工作中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精神放松,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焦虑严重的患者可选择黛力新、帕罗西丁等抗焦虑药物治疗。 多动症多发生在儿童时期,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学习困难,属于心理疾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陈士升主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三甲
间质性肺炎中医辨证与治疗
间质性肺炎,又称肺泡炎.临床以干咳、气急、肺部特殊啰音(细捻发音或Velcro啰音)为主要特征。胸部X线检查为毛玻璃状阴影,病变进展出现结节状;血液检验SR增快;肺功能测定肺容量减少。西药抗生素或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四川名医李孔定先生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除湿热型外,为阴虚肺燥,痰瘀阻滞,肺络不通。病程一般较长。针对病及特点,往往选用沙参、麦冬、知母滋阴润肺,黄芩、连翘清泻肺热,海浮石化痰,枳壳行气通络,缓解期往往加入茯苓、黄精、党参、山药、神曲等健养脾气,补土生金,以女贞子、佛手、郁金疏肝行气,防止金虚木侮。总以清热化痰不伤阴,行气通络不留邪,健脾疏肝以养肺为原则,临床遇到患者时仍需辨证论治,随证加减,肺为娇脏,五脏六腑之华盖,主气司呼吸,内外合邪致病时,往往可移邪于肺,立足整体,纠正原发病因,着眼于肺而不局限于肺,纵观全局,统治疾病。
鲁海燕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痔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痔又称痔疮,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痔、外痔以及混合痔。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最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是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风、湿、瘀及气虚有关,Ⅰ、Ⅱ期内痔,内痔嵌顿伴有继发感染者或者年老体弱者,内痔兼有其它严重慢性的疾病而不予手术者,只能采取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为四型:1、第一型是大便有滴血、射血或带血,血色鲜红,大便干结,肛门瘙痒,口干咽燥,舌红,有时候苔黄以及脉浮数。此为风伤肠络型,多用凉血地黄汤和槐花散加减,以清热凉血、祛风润燥;2、第二型也比较常见,出现便血,色鲜红且量多,同时肛门有肿物外脱、肿胀、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此为湿热下注证,给予脏连丸加减,清热、渗湿、止血;3、第三型有肿物脱出肛外、水肿,内有血栓形成,或有嵌顿,表面紫暗、糜烂、渗液,疼痛剧烈,触痛明显,肛管紧缩,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或涩。此为气滞血瘀证,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4、第四型是肿物脱出肛外,不易复位,出现肛门坠胀,排便乏力,便血色淡,面色少华,头晕神疲,食少,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等。此为脾虚气陷证,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益气、摄血。外痔的特点是自觉肛门胀痛、疼痛且有异物感。中医学认为本病多与湿、热、瘀有关,在临床上也有三种辨型:1、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以增大,有异物感,可有坠胀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结,舌紫暗,苔薄黄,脉弦涩,气滞血瘀证给予活血化瘀汤加减,理气,化瘀;2、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局部有分泌物,便干或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这是湿热下注证,给予萆薢渗湿汤加减,清热利湿;3、肛缘有肿物隆起,肛门坠胀,时有便意,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气陷证,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混合痔则综合以上的辨证治疗。
张婷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三甲全国第7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在临床上常见证型是脾虚痰湿型和肾阴阳失调型,具体治疗如下:1、脾虚痰湿型:临床上采用方剂二陈汤加减,或苍附导痰丸加减,常用药物有陈皮、枳壳、法半夏、苍术、茯苓等;2、肾阴阳失调型:根据肾阴或肾阳偏衰的重点调整阴阳,较常用的有杞菊地黄丸或桂附地黄丸。通常会根据患者体质进行组方用药,且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也会稍微不同。因此多囊卵巢的治疗较复杂,建议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周峻伟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三甲
猴痘的中医辨证治疗
猴痘是一种病毒,中医认为猴痘的病人需要用中药来清热解毒,猴痘是一种表证,需要疏风解表,如果有风寒,需要用辛温解表药,如果有风热,需要有治风热的辛凉解表药来治疗。猴痘的中医辨证,一般是因为卫表不固,或有湿热,或有湿毒,通过解表、清热解毒来治疗。常用的方剂比如荆防败毒散、黄连解毒汤、清营汤,或者防风通圣。中医对于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患了猴痘,可以尽快找中医师进行治疗,以达到最快痊愈的效果,一定要辨证论治、及早治。
童克家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三甲
皮肤癌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皮肤癌的致病因素包括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一般指脏腑功能失调,外因指外感六淫。其病机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使肌肤失养;气滞血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常,阻于肌肤;外邪,日光紫外线照射引起皮肤损伤。临床建议根据热毒内蕴、血虚风燥、肝肾阴虚等证型对皮肤癌辨证施治。
陈莉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三甲
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需根据月经周期、量、色、质结合全身证候,通过四诊八纲进行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如下:1、治本调经;2、先病和后病论治原则;3、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4、顺应月经周期规律进行辨证论治,用药应因势利导,行气活血,不应使用大寒、大热、大燥、大辛、大散类药物。经后期血海空虚,需以补益。月经前血海满溢,不宜补益,而应疏泄。
苏毅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三甲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辨证治疗中,可以选择手法推拿治疗、颈椎牵引治疗,中药辨证治疗需要分清证型,如风寒湿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滞型、肝肾不足型及气血亏虚型。风寒湿阻型可以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可以采用活血舒筋汤加减,痰湿阻络型可以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不足型可以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气血亏虚型可以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进行中医针灸治疗,依然需要辨证取穴,主穴为夹脊穴和后溪穴,如果是以痹痛为主,加肩髃、外关、合谷,配合温针灸;眩晕加印堂、百会、太阳、风池、太冲;气虚加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进行辨证针灸治疗。"
李常月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三甲
痔疮的中医辨证治疗
"痔疮从中医角度进行辨证施治时,考虑按照比较常见的两种类型来辨证治疗。一种是脾虚气焰型,主要是多见于出血较多的内痔以及混合痔,伴有全身乏力以及脉搏沉细等。此时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采用中药药膏,如使用马应龙痔疮栓以及太宁栓来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是湿热下注型,主要是便后出血,颜色比较灰暗,而且舌苔黄腻。此类型的痔疮最好进行手术,多见于血栓性外痔或者嵌顿性外痔。因此,痔疮如果想采取中医治疗的方案,最好选取中医肛肠科,能专科、专治,效果比较理想。"
张景义主任医师
开滦总医院三甲
中医如何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医辨证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n第一、肝郁气滞型,症状是颈前有结块,质地比较柔软、精神紧张,情绪比较低落、不稳,或者容易激动,治法是疏肝解郁,主要是以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为主。\n第二、肝冒火盛型,症状就是颈前肿块,质软或者质硬,急躁、易怒、面红耳赤、多食善饥、怕热、多汗,治法是清肝泻热,主要的方剂是栀子清肝汤合玉女煎。\n第三、肝郁脾虚型,主要的症状是甲状腺肿大、急躁、易怒、胸闷不舒。治法主要是疏肝健脾、化痰散结,主要是四君子汤合并四七汤。\n第四、阴虚火旺、痰瘀互结型,这个类型的特点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质硬、形体消瘦、怕热、多汗,治法是滋阴降火、化痰散结,推荐的方剂是知柏地黄丸。\n第五、阳亢风动型,主要是颈前肿大、目突如脱,治法是育阴潜阳、豁痰熄风,推荐方剂平肝育阴汤。\n第六、气阴两虚型,症状是甲状腺肿大、心慌、气短、五心烦躁,治法是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推荐的方剂是生脉饮和一贯煎。\n第七、肝肾亏损型,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滋补肝肾、化痰,推荐方剂是二至丸和消瘿丸。\n第八、心肝阴虚型,主要是滋阴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