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

杨放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6天后有号
挂号

心理干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干预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常用的有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家庭疗法等。

1、精神分析疗法: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为理论基础,也通过梦的解析或自由联想来分析潜意识里的冲动,而且可以通过童年的早期经历来了解内心深处的矛盾,如阉割情结、恋父恋母情结等,可以治疗抑郁症、人格障碍等;

2、认知行为疗法:主要是矫正非理性的信念,识别负性自动思维,并且通过调整日常行为来稳定情绪,激发动力,可以用于治疗焦虑恐惧症、失眠症、强迫症;

3、森田疗法:主要是让人学会关注当下,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不能过分沉浸在痛苦或焦虑的情绪当中;

4、人本主义疗法:是一种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主要是以无条件的积极倾听为主,鼓励来访者能够获得自我实现;

5、家庭疗法:主要是通过循环提问或让角色扮演等办法,让家庭成员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绪,从而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消除家庭成员之间的误会,从而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感。

2023-12-16浏览14077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心理咨询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徐汉明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应该来说,只要是从现在各种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流派都可以使用在强迫症的治疗上面,就看每个治疗师他的使用的方法。目前有依据的,能够充分说明它疗效的,大家都认为是认知行为治疗,效果是比较可靠,比较好的。"
刘兰英主任医师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三甲
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干预方法是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现在在国际也非常流行,也是强迫症治疗的主流方法。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1、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在强迫症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个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认知,达到患者的思维改变,从而改变行为;2、行为治疗,往往会与患者做好行为上的作业或清单,定期进行作业布置让患者自己完成。行为治疗往往会与药物治疗结合在一起进行结合性治疗。以前日本比较流行森田治疗,患者可能需要根据森田治疗节奏,分为几个期。根据每步骤再进行规范治疗,同时现在在日本也比较流行正念治疗,正念治疗主要是让患者进行自我反省以及反思,包括静坐、冥想,相对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整体而言,治疗也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治疗方案的制定。强迫行为如反复洗手,每天要洗5个小时,可能不推荐给患者做正念治疗,可能会比较推荐做行为治疗。
张建宏主任医师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三甲
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方法
强迫症患者有些想法来源于自己,但又是自己所反对的想法。比如患者总觉得自己的手没有洗干净,反复洗涤,但又有相反的观点,洗手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这种强迫和反强迫相互斗争,导致患者十分痛苦和焦虑。而医生对强迫症的治疗,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和森田疗法。认知疗法是对强迫症患者的非正常评价、认知、看法,进行认知上的纠正。比如现实中的风险,肮脏的风险,并没有患者想的那么大,有的强迫症病人总认为,艾滋病病毒随处可见,需要经常消毒家具、居住的环境、汽车等,经常用洗涤液消毒,或巴氏液消毒,这显然是一种扩大性方法。行为疗法是指通过一些行为,让患者暴露在其认为的肮脏的环境中,反复触摸患者以前认为很脏的东西,像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等,通过行为,让患者的病态行为进行消退。   
张建宏主任医师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三甲
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随着社会发展、气候变化,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越来越多,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广,像海啸、地震、火灾、空难、矿难、泥石流、战争等,这些变化给个体带来明显影响,比如反复受创伤的经历。心里面一直想这个事情,没有安全感,反复做和创伤有关的噩梦。人们的心理创伤像身体创伤一样,也需要消毒、整理、缝合、修复,这种使受灾人群心理得到援助的工作,就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干预,一定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做,它与平时心理医生坐门诊,等待来访者的工作模式截然不同。许多心理干预的场所在灾难现场,或和灾难现场相隔不远。受灾者个体一旦出现焦虑、抑郁、伤心、食欲不振、恐惧、想死、无法工作和干家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缓解倾向,应该及时寻求心理危机干预。因为对暴露于灾难现场的人,这种创伤性回忆的损害很大。
庞吉成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三甲
心理干预适应症
"心理干预适应症在临床上,从广义上来讲,心理干预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心理干预,所以说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可以进行心理干预。从狭义的或者是专门的心理干预来讲,主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神经症,如焦虑症、恐惧症以及病症或者是癔症、人格障碍、神经性厌食、性心理障碍、适应障碍、成瘾行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等等。专门的心理干预也适用于心身疾病以及一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当然了,重性精神疾病应该不是在急性期的。但是专门的心理干预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各个病期的患者,对于有一些患者只能谨慎的有限度的使用心理干预,错误的应用不但不能够帮助患者,反而可能会伤害或者是加重病情。对于伴有强烈的自杀观念的抑郁症患者,一味的去心理干预可能会加重患者的负担,所以应该有所区别对待。"
有来医生主任医师
有来医生健康科普平台民营医院
密切接触者如何进行心理干预
首先要仔细回想是否与他人有过密切接触,如有应先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做好相关生活事宜的准备,并及时联系社区、单位或学校等组织,进行环境消毒和防疫措施。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适度的害怕是正常且重要的情绪,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危险的警觉,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有不适症状,但又不敢去医院,可先在家进行网络咨询或电话咨询。如果医生建议去医院,可以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去医院就医。内容来源:有来医生
张建宏主任医师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三甲
心理危机干预的适应范围
心理危机干预,主要针对大多数正常人群,但是正常人群在大灾难来临或受到创伤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因为心理创伤不及时干预,可能在日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人在受到创伤时,会出现抑郁、焦虑、烦恼、情绪不稳、借酒消愁等,与平时不一样的心理行为。也可能出现无法工作、无法自拔,总是回忆受创伤的经历或晚上睡眠多梦,没有安全感,觉得自己以前的生活被打破,像地震、火灾后的人群,缺乏安全感,缺乏和别人交流的欲望,这时医生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患者日后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会下降。心理危机干预是公共卫生事业,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极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也会降低自杀的发生率,有些人用这种极端的行为,面对现实的压力。
李燕春主任医师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三甲
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
儿童多动症也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针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治疗:家长需要了解多动症的特点和症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接纳孩子。家庭治疗中的沟通和教育方式非常重要,家长应该以耐心、理解和鼓励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家长还需要积极与学校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感变化;2、行为干预:针对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点,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一些行为干预方法,如表扬和奖励、适当的惩罚等。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时,应以说服教育为主,避免过度批评和谴责。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社交等;3、专业心理干预: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心理医生会使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等,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问题、控制冲动行为和提高自尊心;4、药物治疗: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医生可能会根据孩子的病情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如中枢兴奋剂(如哌甲酯)、抗抑郁药(如托莫西汀)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总之,针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干预需要家长、老师和专业心理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和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适应社会能力。
蒙华庆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48
失眠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理干预方法有哪些
失眠是指难以入睡、难以保持睡眠或早醒的一种睡眠障碍,失眠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引起失眠的原因:一、心理因素:1、焦虑和忧虑:过度担忧、紧张或情绪困扰可能导致失眠;2、抑郁症:抑郁症状,如沮丧、消极思维和无助感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3、心理应激:生活中的压力、创伤或悲伤事件可能导致失眠。二、生活方式因素:1、不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和睡觉习惯可能干扰正常的生物钟;2、饮食和饮水:摄入咖啡因或大量液体、进食过多或晚餐过晚可能导致夜间醒来;3、酒精和药物:酗酒、滥用药物或滥用安眠药可能导致失眠。三、生理因素:1、慢性疼痛:疼痛疾病如关节炎、头痛或背痛可能干扰入睡和睡眠质量;2、荷尔蒙变化:如更年期或妊娠期间的荷尔蒙变化可能影响睡眠;3、呼吸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能导致夜间醒来。失眠的心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失眠治疗方法,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睡眠观念和行为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2、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和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减轻焦虑和帮助入睡;3、睡眠卫生:调整作息时间、创造适合入睡的环境、限制床上非睡眠活动等,可以提高睡眠质量;4、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增加体育锻炼等可以有助于改善睡眠;5、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方法,如心理动力学治疗、情感自我调节等,可以帮助处理潜在的心理原因;6、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考虑短期使用药物来帮助控制失眠,但这通常不是长期的解决方案,因为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赖和副作用。失眠的治疗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如果经历持续的失眠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心理健康专家,以便确定适合您的最佳治疗方法,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也对改善失眠问题非常重要。
刘连忠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心理危机干预案例有哪些?
"我曾经碰到一个案例。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职业女性,因为情感的问题出现了割腕自杀的行为,当时她在医院的急诊科进行外科的一些处置,我们对她干预的措施,首先就是积极地倾听,听她倾诉内心的痛苦、苦闷;第二个是积极的给她以支持、鼓励,让她知道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可以找专业的医生,她的朋友进行咨询,获得支持的。第三个,我们就她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去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比如争一份恋情,因为恋情走到了一定的障碍的时候,我们是否只有自杀这样一种途径解决问题,是否还可以有更多的这个选择的余地。这样患者在医生进行积极的干预之后,情绪逐渐得到一些缓解和调整,在事后的跟踪中发现患者从危机中走出来之后,也能够积极地面对她情感的误区,调整自己的状态,积极地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