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并没有应激障碍的10大表现的说法,应激障碍会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多方面影响,常见表现有反复重现创伤、过度警觉、回避与创伤、情感麻木、睡眠障碍。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前往精神心理科就医,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重新适应生活。
1、反复重现创伤: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起创伤事件,如噩梦重现,在清醒时脑海中突然闪现创伤场景。这是因为创伤事件对大脑的强烈刺激,使相关记忆深刻烙印。可尝试通过写日记记录感受和回忆细节,逐渐面对和接纳创伤。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缓解因回忆引发的焦虑。
2、过度警觉:表现为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容易被微小动静惊吓,注意力难以集中,时刻处于戒备状态。由于应激导致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将普通刺激误判为危险信号。应营造安静、安全的生活环境,减少外界刺激。学习自我安抚技巧,如冥想、听舒缓音乐,帮助降低警觉性,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
3、回避与创伤:患者会刻意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地点、人物、话题等,甚至不愿提及相关情感。这些会引发强烈痛苦情绪,大脑自动启动防御机制。在安全前提下,可在心理治疗师引导下逐步接触相关事物,进行系统脱敏。家人给予理解支持,不强迫患者面对,尊重其回避行为的阶段性。
4、情感麻木:感觉情感变得迟钝,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热情,难以体验到快乐、悲伤等情绪,与他人关系疏远。这是大脑为保护自身,抑制了情感反应。可参加社交活动,从小范围、低压力的开始,如与亲朋好友聚餐。尝试新的兴趣爱好,通过积极体验慢慢唤起情感反应,重新建立情感连接。
5、睡眠障碍: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症状,睡眠质量严重下降。应激引发的情绪波动和大脑兴奋干扰了正常睡眠节律。要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安静黑暗。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在临近睡前运动。若睡眠问题持续,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佐匹克隆片或艾司唑仑片等助眠药物,但不能长期依赖。
此外,应激障碍还可能出现食欲改变、易激惹、头痛、身体颤抖、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营养食物。积极面对生活,学习应对压力技巧。定期与心理治疗师沟通,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心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