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蛋黄

  • 保护心脏、润泽肌肤、保护视力

  • 一般人群均适宜

  • 肝炎、产妇、高胆固醇患者

  • 营养功效
  • 注意事项
  •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蛋黄即鸡蛋内部发黄的部分,鸡蛋的蛋白质集中在蛋清和蛋膜,其余营养物质集中在蛋黄。蛋黄富含脂溶性维生素、单不饱和脂肪酸、磷、铁等微量元素。蛋黄具有保护心脏、润泽肌肤、保护视力等功效。 1、保护心脏 蛋黄中的脂肪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一半以上是油酸,可辅助保护心脏。 2、润泽肌肤 蛋黄有助于补充肌肤的各种养分,使肌肤细腻有光泽。 3、保护视力 蛋黄含有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保护眼睛的作用。 4、健脑益智 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胆固醇和卵黄素,能促进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具有健脑益智的功效。 5、保护肝脏 蛋黄中的卵磷脂能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辅助提高人体内血浆蛋白含量,能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具有保护肝脏的功效。

营养价值

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蛋黄中有宝贵的维生素A、维生素D,还有维生素E、维生素K,这些都是“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绝大多数也存在于蛋黄之中。蛋黄之所以呈浅黄色,就是因为它含有核黄素,而核黄素可以改善烂嘴角、舌炎、嘴唇裂口等症状。各种微量元素也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有大量的磷、铁,同时,鸡蛋中所有的卵磷脂均来自蛋黄,而卵磷脂可以提供胆碱,帮助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蛋黄里含有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可帮助眼睛过滤有害的紫外线,延缓眼睛的老化,改善视网膜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眼疾。

适宜和禁忌
适宜:一般人群均适宜 一般人群皆可食用。
禁忌:肝炎、产妇、高胆固醇患者 肝炎患者
肝炎患者食用蛋黄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不利于康复。因蛋黄中含有脂肪酸和胆固醇,需在肝脏代谢。肝脏的负担过重,不利于肝炎的恢复,因此,肝炎患者不宜吃蛋黄。
产妇
因为分娩过程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内体液不足,消化能力随之下降,若产后立即吃蛋黄,难以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负担。
高胆固醇患者
由于鸡蛋蛋黄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不适宜吃蛋黄,但可以吃蛋白。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
蛋黄含有促进胎儿脑部发育的卵磷脂,但建议吃完整的鸡蛋,蛋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均衡饮食更健康。

婴幼儿可适量食用。
蛋黄含有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须的DHA、胆碱、卵磷脂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婴儿除母乳外的重要营养食物。

温馨提示

煮老的蛋黄不宜食用。鸡蛋煮得时间过长,蛋黄表面会形成灰绿色硫化亚铁层,很难被人体吸收,而且蛋白质老化会变硬、变韧,影响食欲,也不易吸收。

食用方法

1、炒食 准备适量的鸡蛋,在打鸡蛋时将蛋清分离,蛋黄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葱花食盐搅拌均匀,在油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烧热后,倒入搅拌均匀的蛋黄进行翻炒,炒熟后便可以直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