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桃子

  • 利尿通便、保护血管、改善贫血

  • 低血糖、缺铁性贫血、大便燥结者

  • 疮疖、糖尿病患者

  • 营养功效
  • 注意事项
  • 食用方法

功效作用

桃子果肉多汁,多为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味道香甜。桃子具有利尿通便、保护血管、改善贫血等功效。 1、利尿通便、退黄消肿 桃子具有利尿通便及退黄消肿的作用,同时还能消除水肿,对于黄疸、便秘等症,有一定改善和缓解作用。 2、改善贫血 桃子含铁量高,能够促进血液中铁的合成。长期食用桃子可以改善贫血,并且具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的能力。 3、止咳 桃子还有止咳的功效,尤其是桃仁,对其主要物质进行提取之后,可以起到止咳的作用。平时轻微的咳嗽,可以适量食用桃子进行缓解。 4、保护血管 桃子还对人体的血管有一定的好处,可以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同时促进胶原蛋白酶的分解代谢和胆汁的分泌,使人体保持平衡的状态。

营养价值

桃子果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和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有机酸及大量的水分,这些成分能补充人体的营养所需。此外,桃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钠含量较少,因此适合水肿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女性长期食用可使皮肤保持红润、有光泽,使皮肤中胶原蛋白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同时,桃子的蛋白质含量很丰富,比苹果和葡萄高1倍,铁的含量甚至比苹果多3倍。

适宜和禁忌
适宜:低血糖、缺铁性贫血、大便燥结者 桃子富含一定的糖分,低血糖患者进食能改善血糖降低引起的症状,故适宜食用。
桃子所含水分、纤维素较多,大便燥结者进食后能改善便秘症状。
桃子具有改善贫血的作用,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进食。
禁忌:疮疖、糖尿病患者 桃子性热,凡内热生疮、毛囊炎及疮疖等患者忌食;因含糖分较多,故血糖过高者忌食。
母婴宜忌

孕妇可适量食用。
桃子中含有大量的铁,是孕期补铁非常好的食物之一,孕中晚期后,胎儿对铁的需求量特别大,而桃子中含有大量的铁,适当食用能补充营养所需。此外,桃子中的钾含量较高,钠含量较少,适合水肿的孕妇食用。

婴幼儿应少吃。
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但是也要注意适度,建议榨成桃汁给孩子喝。需要注意的是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婴幼儿肠胃功能较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过敏体质的宝宝要少吃。

温馨提示

桃子不宜多食,如果食用过多,易导致口干、口渴、咽喉疼痛,因此桃子每次的最佳食用量为1个。
未成熟、腐烂的桃子均不宜食用。

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 可选择成熟的桃子,剥皮后即可直接食用,桃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有效的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2、榨汁 将桃子洗净,去核,放入榨汁机中,榨成汁即可,鲜桃汁酸甜可口,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