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是指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产生的短期、轻度的抑郁、焦虑等不适症状。本病较为常见,无好发人群,所有人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品行障碍、生理功能障碍,可伴有退化现象等并发症。适应障碍主要进行心理治疗,同时亦可辅助进行药物治疗,一般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较好。
适应障碍主要病因为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具有传染性,无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均可发病,患者承受巨大压力可导致精神紧张、敏感,可能诱发此病。
患者受到重大精神刺激或经历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变故导致。
患者本身性格胆小、纠结、强迫思维等,易患此病。
患者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内心脆弱,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症状。
本病较为常见,此病暂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研究。
适应障碍无特殊好发人群,所有人群均可发病。
适应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品行障碍、生理功能障碍,如出现焦虑不安、心慌、逃学、斗殴、盗窃等表现。若病情严重,可伴有退化现象,如尿床、吸吮手指等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患者情绪不高、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无助、无望感等。
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
主要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性交滥等,多见于青少年。
生理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下降等。
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多见于儿童。
出现适应障碍症状应及时就医,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出现其他症状去相对应科室就诊,进行CCMD-3诊断后排除抑郁症等病症,即可确诊为适应障碍。此病还需与抑郁症、焦虑症、神经症进行鉴别。
出现焦虑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抑郁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品行障碍、生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就诊。
出现呼吸急促、窒息感等症状去急诊科就诊。
出现品行障碍症状去心理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出现哪些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有无受过重大精神刺激?
近期有无改变生活环境?
心理量表评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安排相应的心理量表评定,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症状有明显生活事件为诱因,并了解抑郁、焦虑等症状程度,可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通过患者情绪障碍、品行障碍、生理障碍等临床症状,满足CCMD-3诊断要求后,即患者症状有明显生活事件为诱因,并表现出抑郁、焦虑、害怕等症状即可确诊。
主要表现为显著、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等。适应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往往较轻,此为鉴别点。
主要表现为强烈、持续的担忧和恐惧,伴随心跳加快、睡眠障碍等症状。适应障碍症状较单一,不伴有复杂并发症,通过患者临床症状可鉴别。
适应障碍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常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支持性谈话疗法、暴露疗法等,也可使用劳拉西泮、地西泮、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作为辅助治疗,脑神经免疫修复疗法也可应用其中,治疗周期较长,1~6个月不等。
适用于焦虑和失眠患者,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轻微头痛、乏力、运动失调等。
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及与抑郁症状相关的焦虑,可引起疲劳、瞌睡、遗忘、记忆力损伤、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抑郁等不良反应。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强迫症,亦可治疗惊恐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等,可能出现恶心、厌食、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
适应障碍一般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适应障碍的诱因,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心理障碍及行为,从而达到消除患者适应障碍的目的。
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适应障碍的原因及病情发展,并给予患者鼓励,使患者在放松状态中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及行为。
使患者处于陌生生活习惯中,逐渐减轻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恢复正常。
适应障碍经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后一般能治愈,且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发生,一般不影响患者自然寿命。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复诊,一般为1月1次,防止病情复发。
适应障碍经积极治疗可完全治愈。
适应障碍并非为严重疾病,一般不影响患者自然寿命。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时间进行复诊,一般为1月1次,一般无需进行检查,通过与医生沟通交流了解目前病情后,判断患者病情恢复情况,防止病情复发。
适应障碍患者可与常人饮食相同,注意均衡饮食即可。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质量。
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释放不愉快的情绪,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心情愉快,接受身体各种不适反应,锻炼自己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
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应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尽量不要指责,应耐心的教育和指导。
保证心情愉悦,多与人交流沟通,排解不良情绪,多与外界接触锻炼适应能力。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运动,排泄压力。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3-76.
[2]张道龙等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83-120.
[3]刘凤奎.急诊症状诊断与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97-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