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烧伤主要是高压电通过短路出现了温度高达2500℃~3000℃的电弧,接触到体表引起的烧伤,因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为Ⅱ度烧伤,少数因为持续时间长也可以引起Ⅲ度烧伤。该病情一般以疼痛、局部周围红肿、水疱形成为主要症状,治疗方面主要是处理创面以及预防感染为主,大部分浅度的烧伤经积极治疗后可以顺利愈合。
电弧烧伤的病因主要是接触到了电弧,一般主要与电器操作不当,有水汽基础电器等原因引起,该病情好发于使用电器的男性以及电力工作者。
电弧烧伤的病因是接触到了高压电弧,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系:
电器操作不正确、电路设计不规范,拉闸或使用时出现电弧,接触皮肤引起电弧烧伤。
操作电器时有水汽、粉尘、杂质接触,形成通路,导致电弧接触皮肤,引起电弧烧伤。
设备老化,绝缘层表面被腐蚀,增加了电弧烧伤的风险。
电器设备电压过高,人体与高压设备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增加了接触电弧的机会,容易诱发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患者多为男性、青壮年,可能从事电力工作,在雨后或者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具体的发病率没有定值。
一般男性从事电力工作较多,有更多风险引起电弧烧伤。
从事该工作的患者有更大几率接触到电弧,引起烧伤。
应用电器操作不当,有短路的风险,可能会引起电弧烧伤。
使用不合格电器,一旦短路,就有电弧烧伤的风险。
电弧烧伤的症状主要分为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两类,这两类症状的疼痛、红肿、水疱形成特点都不相同,此病情容易并发创面感染、瘢痕畸形和挛缩畸形。
电弧烧伤主要分为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其症状表现不同。
主要症状为烧伤区域疼痛、红肿以及水疱形成,在水疱形成后1~2天左右,去除疱皮后会有潮红以及毛细血管网,呈脉络状、颗粒状的扩张充血。
除疼痛、红肿外,水疱形成一般较小,去除疱皮后,一般疼痛比较迟钝。
烧伤程度较高,皮肤全层、皮下、肌肉甚至骨骼都会涉及,一般无水疱形成,烧伤组织出现蜡白、焦黄甚至有炭化的表现。此时一般无疼痛,血管在结痂下会出现树枝状栓塞。
主要并发于电弧烧伤后创面处理不当时,继发了创面感染,是电弧烧伤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并发于电弧烧伤位置在手部时,此时创面处理不当会导致瘢痕畸形。
同样并发于手部烧伤时,严重时会引起关节活动功能不良以及影响外观。
烧伤面积大可引起体液大量丢失而危及到生命。
当患者发生电弧烧伤时不能拖延,应立即去烧伤科就诊,一般可做心电图、B超、X线检查以及血液生化检查,以明确有无严重的病情,医生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进行分度。
一旦患者出现有电弧烧伤,不论是Ⅱ度烧伤或Ⅲ度烧伤,都需要立即就诊。
电弧烧伤患者建议去烧伤科就诊,如对预后外观不满意可到整形美容科就诊。
如果病情紧急,电弧烧伤情况严重,应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原因来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接触了电器设备?
出现烧伤后做过哪些处理?
电器设备参数以及使用情况?(使用年限,平时是否放在潮湿的环境中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可确诊为电弧烧伤,当电弧烧伤到达Ⅲ度时,建议针对进行心电图、B超、X线检查,以及血生化检查来判断有无其他脏器功能损伤或者是否出现严重的脱水、体液丢失、急性肾衰,明确病情,以便诊治。这些检查主要是明确有无其他器官、系统的病情,避免危及生命。
临床医生可根据电弧烧伤患者的表现诊断烧伤以及烧伤程度:
电弧烧伤患者出现烧伤区域疼痛、红肿、水疱形成,且去除疱皮后,出现毛细血管网扩张时诊断为Ⅱ度电弧烧伤。
如患者出现烧伤组织蜡白、焦黄、炭化以及创面无疼痛时,可诊断为Ⅲ度电弧烧伤。
电弧烧伤要与电击伤进行鉴别:
电弧烧伤是电流通过空气介质,或电路短路时产生强大的弧光和火花致伤,电子流没有通过机体。弧光温度达2000℃~3000℃,但持续时间短瞬,因此主要表现为Ⅱ度以上烧伤。而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临床上除表现在电击部位的局部损伤,尚可引起全身性损伤,主要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的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
电弧烧伤一般以短期治疗为主,前期转送医院前要解除导致烧伤的原因以及保护好创面不受污染。临床上常使用抗感染药物来治疗此类病情,同时对创面美观有要求的患者可行植皮术治疗,如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可进行心理疏导。
解除导致烧伤的原因,关闭电闸,使患者远离电弧产生源,避免烧伤程度加重。
转送医院前准备工作,要保护好创面不使污染加重,创面不涂任何物质,用清洁的被单或敷料包裹好,随即开始静脉输注平衡盐溶液以防休克的发生。
针对电弧烧伤的药物治疗主要为抗感染治疗,防止创面感染,如使用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创面。
电弧烧伤的手术治疗主要是为了在新生组织形成后,用来改善损伤处外观,主要包括以下术式:
自体皮片游离植皮在烧伤临床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自体供皮不足时可辅助应用异体皮肤,能起暂时性覆盖作用。
皮瓣移植多用于康复期整形手术整复畸形和功能障碍,早期应用整形技术治疗烧伤的趋势正在发展。
人工皮肤已应用于临床,但价格昂贵。复合皮以玻璃质酸为原料,制成表皮细胞培养载体和与成纤维细胞共同形成的代真皮支架,移植中相互配合,并需移植自体刃厚皮片。
电弧烧伤严重的患者因症状比较剧烈,且治疗后皮损处不美观,可能出现心境低落,这时可做相应的心理辅导,如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创造良好的病区环境,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等方面进行疏导。
电弧烧伤无论是浅度烧伤还是深度烧伤,一般经过积极治疗后都可以愈合,不会影响寿命,该病情的复诊时间根据伤口愈合程度的不同有所不同。
Ⅱ度烧伤一般在对症治疗后2~3周内基本可以愈合,Ⅲ度烧伤也可在清创、抗感染以及手术植皮治疗后顺利愈合。瘢痕稳定期一般需要3~6个月左右,但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会并发瘢痕、挛缩畸形,影响关节活动与外观。
电弧烧伤及时有效治疗后,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
电弧烧伤复诊与伤口愈合程度有关,如早期伤口未愈合,一般建议1~2天复诊。如伤口愈合进入康复阶段,一般建议2~4周的时间进行复查,注意复查前不能刺激伤口,否则会出现恶化、化脓,就会影响复诊的时间和预后。
电弧烧伤患者应注意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多食用含维生素多的水果、蔬菜。为了避免引起炎症刺激,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要远离烟酒。
电弧烧伤患者饮食上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多食用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
补充营养,如食用牛奶、鸡蛋、豆制品、鸡、肉、鱼等食物。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软食为主,如清粥,主要的目的是避免诱发炎症。
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电弧烧伤患者应当注意补充营养,同时掌握电弧相关知识,避免接触引起烧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烧伤创面愈合时不能接受刺激,避免创面二次受伤,避免发生创口感染症状。
补充营养,因电弧烧伤后体内会有大量的热能消耗,创面有大量电解质、体液、蛋白质渗出,因此合理的补充营养是很重要的。
了解电弧的相关知识,做到有效的远离不安全、不规范电器及大型电路。
电弧烧伤患者应特别注意,在创面愈合的过程中不能刺激创面,避免发生化脓等症状。此外,还要避免创面二次受伤。
因电弧烧伤具有偶然性,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筛查,一般以避免接触高压电等方式来规避风险。
因电弧烧伤无发病先兆,因此无法进行早期筛查。
由于电弧烧伤是接触到高压电弧引起,因此避免此因素的发生为其预防措施,包括如下:
使用正规的电器,做好电器的维护工作。
从事电力工作者,使用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等,尽量避免在雨天工作。
尽量远离高压电器,避免接触电弧。
学习了解电弧烧伤的知识,尽量规避风险。
4865点赞
[1]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3-89.
[2]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5-97.
[3]赵红燕.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6,18(2):1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