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带断裂一般是因为在剧烈活动中急速做出超出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导致相关韧带被动牵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断裂,常合并出现扭伤以及骨折,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以及活动受限。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制动,同时进行镇痛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韧带断裂多为剧烈运动、身体状况不良、外力牵拉等原因引起,好发于青少年、运动员、男性、重体力劳动者等。
身体状况不良,如慢性疲劳、贫血、感冒、痛经、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对意外事件缺乏敏锐的判断和快速准确的保护反应,可能导致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扑,以及过度扭曲等原因,容易引起韧带损伤。
当韧带受到外力或来自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作用,而造成突然的过度伸展,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损伤。
韧带断裂无年龄相关因素,女性比男性高,多发于青少年、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
青少年期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对外力的抵抗防御能力较弱,容易发生韧带损伤。
运动员由于经常运动,容易使韧带劳损而发生断裂。
如果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出现韧带损伤几率也会大大增加,比如搬运工在工作过程中比较容易受伤,尤其容易发生韧带损伤。
韧带断裂的主要症状是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多发于腰、踝、膝、肩、腕、肘、髋等部位,在运动中较为常见,往往伴有扭伤和骨折。
在早期局部迅速肿胀,在2~3天内瘀血凝结,受伤3~4天后瘀血逐渐被吸收,肿胀开始消退。
韧带断裂累及痛觉神经,可表现出剧烈疼痛。
由于韧带剧烈疼痛,可导致相应关节活动障碍。
韧带断裂可见明显出血点,在2~3天内瘀血凝结。
若韧带断裂累及神经,可出现感觉或运动等功能障碍。
韧带断裂患者在受到暴力损伤时,常合并出现扭伤以及骨折等并发症。
患者遭受外力损伤后出现局部红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应立即就诊于骨科,并进行X线片、CT、磁共振等检查,注意与韧带挫伤、韧带扭伤、韧带拉伤等疾病相鉴别。
受外伤后出现局部红肿时应及时就医。
突然遭受严重的外力损伤,局部红肿、剧烈疼痛、不能活动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考虑去骨科就诊,剧烈疼痛患者也可至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出现了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症状多久了?
是否受到外伤?怎么受到外伤?
之前是否接受过相关治疗?
是否有其他病史?
CT检查仅用于伴有骨关节损伤者。
应用X线片可证实2、3级损伤,拍摄X线片以除外伴发的骨折或脱位。
磁共振检查是评价软组织损伤的最好方法。
患者外伤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CT检查、X线检查可观察有无合并骨折,MRI显示韧带断裂。
韧带挫伤一般是因为在活动中做出超出关节活动范围的动作,韧带损伤程度不严重,会出现疼痛、肿胀。通过MRI检查可以鉴别。
韧带扭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体部的软组织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损伤部位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通过MRI检查可以鉴别。
韧带拉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皮肤青紫。通过MRI检查可以鉴别。
韧带断裂的治疗,初期一般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对受累部位的压迫和抬高等手段初步控制症状,必要时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期一般需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康复。
韧带断裂初期治疗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以及抬高病变部位。冰敷可通过局部血管收缩效应减轻胀肿,也可以使疼痛感受钝化,以及减少痉挛。对受累部位的压迫和抬高可进一步缓解软组织肿胀,前交叉韧带的断裂常需外科修复。
本药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后引起的局部淤血、肿胀、疼痛等症状的治疗,服用以后有可能出现胃部烧灼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应当尽量避免服用。
本药有散瘀止痛、活血舒筋的功效,有明显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当尽量避免服用。
本药是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疼痛症状常用的药物。
本药具有镇痛的效果,但是对于韧带修复无效。
对于完全的韧带断裂,原则上应行手术治疗,如韧带断裂,可直接缝合。如骨附着处撕脱,可用螺钉或锚钉固定或直接缝合于骨膜及软组织上。如合并半月板损伤可一并修复成形。合并膝前交叉韧带损伤者,应先修补,术后石膏固定4~6周。
一般的韧带断裂预后较好,不影响寿命,但个别患者容易出现关节活动受限的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判断病情恢复情况。
韧带断裂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
韧带断裂一般情况下不影响自然寿命。
病人韧带断裂手术以后,很容易导致断裂的韧带与周围的组织产生粘连、挛缩,在后期关节活动时有明显的发皱、僵硬,活动受限,少数患者可能因此而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复诊时间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是3个月后去医院复诊,在复诊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来判断病情恢复情况。
饮食没有特殊禁忌,要保证饮食平衡、科学、合理,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的作用。
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豆腐、鱼、瘦肉等。
注意配膳的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等,贫血者可多食大枣、猪肝等补血食物,食欲不振者可给予山楂粥等开胃饮食。
尽量戒除烟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饮食。
韧带断裂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掌握相关护理知识,进行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和功能锻炼,可对病情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避免加重病变部位损害。
需要卧床的患者,家属应为患者擦身、更换衣服、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形成褥疮。
保证患者的房间整洁、安静、通风良好,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在复诊时进行相关检查来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同时注意患者是否对药物有不良反应。
家属应多劝解患者,帮助患者解除顾虑,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干预,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态,勤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变化,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绘画等方式放松心理,增加自信心。
在手术后注意保持手术切口附近清洁、干燥。
日常生活中的合理预防对防止韧带断裂有明显效果,应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适当运动,在锻炼身体或进行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
拉伸练习可有效防止韧带拉伤和韧带断裂。
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避免体质虚弱。
锻炼韧带时一定要做准备活动,不要练得过快、过猛,尤其在冬季锻炼前应活动四肢。若锻炼前不热身,易引起肌肉、韧带拉伤或扭伤。
4166点赞
[1]葛宝丰,卢世璧.骨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2]何清湖.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3]彭小苑,谷忠建,欧阳艳菲.骨科健康教育手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