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梗死是由于肺外的栓子引起肺动脉血管的栓塞,导致流经肺部的血液变少甚至中断,进而引起肺组织出血和坏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治疗原则就是要使阻塞的血管变通畅,并且还要防止新的血栓的形成。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一般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级。
肺部栓塞面积大,临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动脉压小于90mmHg,持续15分钟以上。
肺部栓塞面积较大,一般血压在正常范围,但可能存在右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
肺部栓塞面积较小,血压一般在正常范围,无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
肺梗死是由肺动脉阻塞引起,肺动脉阻塞最常见的原因是静脉血栓,其主要来源于腿深部静脉。另外,可能由其他栓塞物质引起,如脂肪组织、羊水、肿瘤物以及空气等。
多由于静脉血栓阻塞肺部动脉所致,来源于腿部深静脉的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回流至肺部的血管,然后导致肺动脉阻塞。
也可能由其他栓塞物质导致,如脂肪组织、羊水、肿瘤物以及空气等,这些物质进入血液,会造成血管堵塞。
长期卧床、肥胖、身体创伤等都是诱发肺梗死的危险因素。
手术创伤和恶性肿瘤也会诱发本病。
每年10万中39~115人发生肺栓塞,这其中有约15%的人会发生肺梗死。
年龄较大者、长期卧床者、久坐者、患恶性肿瘤者好发肺梗死。
肺梗死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另外还可能出现胸痛、咯血等肺栓塞的表现。还可以伴有发热、晕厥、心跳加速、烦躁不安、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表现。根据梗死面积的大小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肺梗死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和呼吸急促,或可伴有胸痛的表现,呼吸时胸痛可以减轻或者消失。
是肺梗死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有呼吸费力以及呼吸的频率加快的表现。
可以表现为呼吸时胸痛减轻或者消失;或者是类似于心绞痛的疼痛症状,剧烈疼痛,向肩背部放射。
多表现为粉红色泡沫样痰。大量血液积聚在肺循环中,使得肺毛细血管静脉压急剧上升,血液渗透至肺部所导致。
多表现为低热。
因为肺部梗死、呼吸困难,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会导致出现口唇发绀、心跳加速、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的表现。
表现为腿部肿胀、发热、或疼痛,肺部的血栓大多来源于深静脉血栓。
呼吸功能不全:因血液中氧气不足,可能会出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
心功能不全:因呼吸困难导致心肌供氧不足,不能满足心脏需求,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休克、猝死等严重表现。
如果疾病进一步进展,肺动脉长时间阻塞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肺梗死多为肺栓塞进一步发展所致,所以当患者出现咳嗽、咳血、发热、胸痛、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表现,同时或者伴有腿部的深静脉血栓时,就应该及时就诊。首要治疗就是缓解肺动脉的栓塞,多采用溶栓治疗。
当患者出现如下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咳嗽、咳血、发热、胸痛、心跳加速等表现,体温大于37℃,心跳超过100次/分钟时。
腿部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如腿部肿胀、发热、疼痛。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烦躁不安、口唇发绀等症状时,表明情况比较危急,就应该立即就医,甚至要拨打120急救。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到呼吸内科就诊,也可到心血管内科就诊,病情严重者需要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以前是否出现过相应症状?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咳嗽、咳血、胸痛、心跳加速、发热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相应过敏原?
包括出凝血时间、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等。
表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
判断肺功能的损坏程度。
判断心脏功能是否受损。
胸部X线片、CT及MRI检查。
判断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
显示肺动脉内造影剂充盈缺损等。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断为本病:
出现咳嗽、咳血、呼吸困难、发热等表现以及低氧血症、烦躁不安、心跳加速等缺氧表现。
发现肺部动脉血栓形成,肺部组织坏死病灶。
相关病史支持,包括有长期卧床史、既往有恶性肿瘤、创伤史等。
自发性气胸多有引起肺内压增高的诱发因素,如咳嗽、打喷嚏等。表现为突发胸痛、继之呼吸困难和胸闷,听诊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叩诊呈鼓音。X线胸片检查可发现患侧呈无肺纹理透光区。
部分患者因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出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表现为胸闷、心绞痛样胸痛,易误诊为冠心病所致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心病多有高血压病史,冠脉造影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和心肌酶水平有相应的特征性的动态变化。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休克,需要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鉴别。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胸痛较剧烈,呈撕裂样,且患者多有高血压。胸片常提示纵隔增宽,心血管超声检查或胸部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夹层征象。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症无肺动脉腔内占位阻塞征象,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正常。而肺梗死患者在肺动脉造影时可发现肺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且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呈肺段分布的肺血流灌注缺损。
肺梗死的治疗,总的治疗原则就是使阻塞的血管恢复通畅,同时防止新的血栓的形成。可以采用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情况,而选择合适的方法。
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各种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如吸氧、解痉、止痛等。
主要是应用抗凝药物治疗或者溶栓治疗,可以应用华法林、尿激酶等药物治疗。
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治疗,可以皮下或静脉注射,也可口服。这样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促进血栓溶解。
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尽快缓解栓塞。可以采用尿激酶、rT-PA溶栓治疗,但有出血风险。
可以使用阿托品等药物以解除支气管和血管的痉挛,以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和进行止痛治疗。
可以采取肺动脉血栓摘除术,腔静脉阻断术等,取出阻塞血管的血栓,但仅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十分紧急,不能等待药物治疗的情况。
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介入治疗的方式来去除血栓。
可以阻止血栓进入肺部血管,但是并不能消除血栓。
经过及时正规治疗,患者预后一般良好。但长期卧床等高危人群,仍有复发的可能性。本病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也不会影响寿命。
经过及时正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治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复诊,要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肺动脉造影等。
肺梗死患者如果接受手术,则手术当天要禁食水,术后要按照流食、半流食、正常饮食的顺序逐渐过渡。另外,建议肺梗死患者应忌辛辣刺激食品,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忌辛辣刺激食品,其会刺激呼吸道、肺部,使本病症状加重,患者应尽量避免。
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梨和萝卜等。
尽量忌烟、忌酒,防止烟酒对呼吸道、肺部的损伤。
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尽量避免血栓的形成。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劳累,避免长期的卧床或者久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寒冷刺激,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合理作息,避免劳累,避免长期卧床或者久坐。
尽量忌烟酒,保证良好生活习惯。
若为手术患者,手术当天要卧床休息,避免引起栓子脱落。
高危人群要注意病情监测,长期卧床人群要进行适当的翻身、抬腿等运动等。
药物治疗期间要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或者停药。
肺梗死的发生与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有关,所以应尽量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避免久坐以及长期卧床,尽量避免吸烟、油腻饮食,注意控制体重。
5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定期检查是否存在静脉血栓。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静脉血栓形成。
避免油腻食品,控制体重。
存在发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要注意监测病情。
4518点赞
[1]胡华成.肺血管堵塞:警惕肺栓塞和肺梗死的发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3):133-135.
[2]张培华.重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梗死的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