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泪腺炎是泪腺组织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病变,多见于单眼,临床上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儿童、青年,临床表现为眼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流泪、上眼睑水肿下垂,呈现横“S”形,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触诊可以扪及包块有压痛,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提起上眼睑可见泪腺组织充血肿大。根据泪腺发生炎症的部位一般分为急性睑部泪腺炎和急性眶部泪腺炎。急性泪腺炎病程通常短暂,通过规范化治疗可以缓解痊愈,预后好,有的转化为慢性泪腺炎。
泪腺部位疼痛,上眼睑外侧局限红肿常伴有炎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疼痛,上眼睑外可以触及硬性包块压痛,与眼眶外侧壁与睑缘无粘连,分开眼睑可见颞上方结膜充血水肿、红色泪腺组织突起,有黏液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烧、头痛和全身不适。2~3周后可有脓液排入结膜囊,排脓后疼痛减轻。
局部症状似睑部泪腺炎,疼痛更剧烈,结膜水肿比较轻,可触及肿物疼痛从外侧眶骨缘下突出。眼球向鼻下方移位伴有眼球运动受限以及复视。化脓后脓液从上眼睑外侧皮肤面穿破,部分病例可形成瘘管。
急性泪腺炎的病因多是细菌、病毒感染所致,真菌罕见。儿童急性泪腺炎可伴有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感染。机体抗病能力差是发病的主要诱因。
最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肺炎球菌病原体可以经过泪腺外伤创口或者邻近组织炎症蔓延,也可以从远处化脓性病灶转移或来自结膜的上行感染,导致泪腺急性炎症发生。而且绝大多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
病毒感染是急性泪腺炎的最常见病因,常见病毒是流感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传播而发生泪腺炎。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
机体抵抗力减弱。
外伤。
急性泪腺炎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发病率为1/100万,一般是单眼发病,多见于儿童,常并发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通过接触或者飞沫进入机体导致感染,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泪腺可以引起急性泪腺炎发生。
例如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等,这些感染性疾病的病灶都可以转移到眼部,引起急性泪腺炎。
面部患有化脓性炎症,炎症可向周边直接扩散导致急性泪腺炎。
这些病灶容易出现远处转移的情况,如转移到眼部,容易出现急性泪腺炎。
急性泪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眼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流泪,结膜充血发红和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烧、头痛和全身不适。急性发病,多是单眼,病程一般2~3周。严重者可以引起海绵窦血栓、眼眶蜂窝织炎、慢性泪腺炎等并发症。
起病急,多是单眼发病,有明显的眼眶外上方局限性肿胀、疼痛、流泪。
同侧耳朵前方的淋巴结肿大,患者可以摸到一个凸起,像小肉疙瘩。
可有发热(通过腋窝测的体温高于37.1°C)、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上睑水肿、下垂,以颞侧明显;患侧面部肿胀。
颞侧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液性分泌物。
泪腺区可扪及包块,压痛明显。
眼球活动受限,甚至眼球突出。
上睑外上方发红、肿胀、疼痛和流泪,上睑水肿下垂呈横“S”形。提起上睑,可见颞上方结膜充血、水肿,有黏性分泌物,泪腺充血、肿大,严重的患者可能有面部肿胀,偶有神经症状,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刺激或麻痹、瞳孔不等大、晶状体调节衰退,轻度脑膜炎反应等症状。
急性泪腺炎炎症不能控制,可以导致炎症细胞通过眼上静脉进入海绵窦发生感染,表现烦躁、畏寒、高热、昏迷、头痛、脉搏减弱而危及生命。
急性泪腺炎向周围组织蔓延可以引起眼眶蜂窝织炎,出现恶寒、发热、头痛、眼眶疼痛,整个眼睑肿胀疼痛、结膜充血发红水肿,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固定等。
病程进展缓慢,是慢性增殖性炎症,泪腺肿大,一般无疼痛,可伴有上睑下垂,可以触及较硬的包块多无压痛,眼球向鼻下方移位,向外上方运动受限,眼球突出少见。
当患者出现眼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流泪、复视等时,需要就诊于眼科,通过裂隙灯显微镜、眼眶CT、血常规等检查即可诊断,需要与麦粒肿、炎性假瘤等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泪腺、眼睑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泪腺肿胀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泪腺肿大疼痛,并出现流泪、复视等症状,高度怀疑急性泪腺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急性泪腺炎的患者,若出现高热、头痛、烦躁,甚至昏迷,应立即就医。
急性泪腺炎需要到眼科就诊。
眼球活动和视物受影响吗?
泪腺肿大疼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流泪、疼痛、复视、高热、烦躁不安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症状出现多久了?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以了解泪腺导管开口有无充血水肿、有无分泌物以及充血肿大脱出的泪腺组织。
眼眶CT检查显示泪腺肿大、边缘不规则、不累及鼻窦、眼眶组织、周围骨壁。
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单核细胞升高提示病毒感染。
泪腺活检可用于症状不典型,病因不清楚,对治疗无反应的泪腺炎患者。或者用于对于治疗有反应,但是泪腺肿块在3个月后仍未消退的泪腺炎患者。医生会取小块的组织送去活检,可以确定泪腺的炎症类型。
可以通过视诊检查或者触诊检查来患者眼部的情况,可以观察患者耳后淋巴结是否肿大,眼眶不是否有包块形成等。
典型急性泪腺炎症状(眼眶外上方局部肿胀、疼痛、流泪、复视)典型体征(上眼睑外上方触及包块而且压痛,翻开上眼睑可见充血肿大的泪腺,泪腺导管开口可见脓性分泌物,眼球向鼻下方移位,向外上方运动受限)加上血常规检查一般就可以明确诊断。
眼睑红肿热痛触及硬结疙瘩压痛,睑结膜面充血发红,不会触及肿大的泪腺。
一般为双眼,表现为慢性炎症过程,有眼眶疼痛、肿胀、移位、复视,可以引起视力下降,眼眶CT检查有助于诊断。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泪腺炎,全身使用抗生素药物结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效果好。病毒性急性泪腺炎有自愈倾向,可以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配合局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热敷可以减轻疼痛,促进炎症吸收。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促进疾病痊愈。对急性泪腺炎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病情监测和药物治疗。
适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泪腺炎。全身口服或者静脉点滴配合局部滴眼液治疗。
适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额急性泪腺炎。需要全身配合局部抗生素滴眼液。注意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尤其是氨基糖苷类的耳毒、肾毒、神经肌肉松弛的副作用。
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静脉点滴和局部滴眼液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注意其毒副作用。
常常用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常见的止痛药为非甾体消炎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眼科患者伴发的全身性疾病,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偶见皮疹、荨麻疹、药物热及粒细胞减少,此药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并且服用期间不得饮酒或含醇的饮料。
急性泪腺炎脓肿形成需要切开手术治疗,急性睑部泪腺炎化脓,可以考虑从结膜切开。急性眶部泪腺炎化脓,需要从皮肤面切开。对于严重的化脓性的急性泪腺炎,在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避免感染进一步加重。
急性泪腺炎炎症期饮食清淡为主。手术或者自行破溃可以考虑高蛋白营养治疗,利于创口愈合。
急性泪腺炎可以考虑热敷减轻疼痛,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痊愈。
运动治疗急性泪腺炎炎症期尽量较少用眼,破溃后或者手术后卧床多休息。
冰敷对于病毒性急性泪腺炎,患者可用冰袋冷敷,用于镇痛。
当患者早期进行积极治疗的时候,该疾病一般可以治愈,且预后较好;若形成瘘管,病程可能迁延,经过治疗以后,预后较差。
急性泪腺炎能治愈。
急性泪腺炎患者通过治疗会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泪腺炎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天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可每周复查一次。
急性泪腺炎手术患者应食用增强免疫力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非手术患者应该注意膳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同样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术后宜食用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例如甲鱼。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蜂蜜、蘑菇等食物具有抗菌作用,亦可食用。忌酸辣食物,例如李子、柠檬、山楂、火锅等。忌咖啡、可可等兴奋性饮料。
日常注意膳食均衡,科学搭配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如青菜、土豆、白薯。常吃奶类、豆类,如牛奶、大豆、豆腐。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肥肉和荤油。
急性泪腺炎患者日常生活中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不要自己随意使用抗生素,手术的患者要注意闭眼休息,方便伤口愈合,还要注意灯不要开的太亮,防止受到光刺激。患有流行性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不要传染给他人。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要自己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有些抗生素对患者的症状无效,还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一定要遵医嘱,这样才能使药物达到最好的疗效。
运动,急性泪腺炎炎症期让眼多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对于脓肿切开排脓的患者,手术后患者要注意闭眼休息,方便伤口愈合。平时要注意眼部的清洁,特别是眼周,避免感染。
房间的灯光在初期不要开得太亮,可以带患者出去晒晒阳光,但是不要抬头让眼睛受到光刺激,每天要帮助患者给患处消毒上药。
急性泪腺炎患者需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是继发于流行性感冒、者流行性腮腺炎的急性泪腺炎,患者需注意不要随地吐痰,戴口罩、勤洗手,且洗手时要用肥皂水或者带消毒成分的洗手液揉搓至少30秒。
由于急性泪腺炎病因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对于儿童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眼科体检筛查。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发生。
对于儿童急性泪腺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眼科体检筛查,尤其是患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创伤患者。每年至少一次检查。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触摸扶手或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或当应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和水,也可用酒精搓手液。
经常运动,增加机体抗病能力。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流行期间注意隔离防范,避免感染。可以考虑接种相关病毒的疫苗进行预防。
4062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53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4
[3]杨培增,范先群.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