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后脱位是肘部常见损伤,由于间接暴力的传导和杠杆作用使关节囊撕裂,尺、桡骨向肱骨后方脱出,发生肘关节后脱位。肘关节后脱位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活动受限,肘关节是前臂和上臂的联结结构,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可根据严重程度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肘关节后脱位主要系由间接暴力所引起,暴力的传导和杠杆作用是引起肘关节脱位的基本外力形式。本病好发人群为青少年人。
当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伸直位,手掌着地,暴力延尺桡骨向近端传导,尺骨鹰嘴处产生杠杆作用,前方关节囊撕裂,使尺桡骨向肱骨后方脱出,则会发生肘关节后脱位。
肘关节脱位在肩、肘、髋、膝全身四大关节中发生脱位的几率约占1/2,位列第二。而肘关节后脱位是其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好发于各种年龄阶段,但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青少年:由于青少年的活动量比较大,容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间接暴力或外伤,因此发生肘关节后脱位的概率较高。
剧烈运动者:如果日常喜欢进行剧烈运动,其发生本病的概率也比较高。
肘关节后脱位后由于关节结构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的疼痛、肿胀、后突畸形,活动受限肘后三角关系的改变是其特征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并发桡神经损伤,肱骨内、外髁骨折。
由于关节结构的改变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和肿胀。
肘窝部充盈饱满,肱骨内、外髁及鹰嘴构成的倒等腰三角形关系改变。
肘关节出现后脱位后,肘关节弹性固定在45°左右半屈位,伸屈活动受限。
由于脱位部位靠近桡神经故容易导致桡神经损伤,表现为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腕关节不能背伸致腕下垂,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背伸和桡侧外展,一般可自行恢复。
如果发生侧后方脱位,则易出现肱骨内、外髁撕脱骨折,表现为相应部位肿胀、疼痛,需要石膏固定治疗。
如果患者外伤后,出现肘关节疼痛肿胀需及时就诊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表现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如X线、CT检查,本病还应与肱骨髁上骨折相鉴别。
受到间接暴力后出现肘关节疼痛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肘关节出现肿胀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
可看到肘关节明显后突畸形情况应立即就医。
本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否摔倒或受外伤?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肘关节疼痛、畸形)
肘关节是否能活动?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正位片显示尺桡骨上端和肱骨下端重叠,关节间隙消失,侧位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向后移位,小儿因骨骺发育尚不完全,轻微脱位诊断较困难,需要摄片位置正并与侧位详细对照。
CT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肘后三角变形的细节,三维重建可获得准确的骨折脱位信息,有更精准的特点。
本病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以及配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具体依据如下:
患者有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
肘后关节出现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等表现。
X线正位片显示尺桡骨上端和肱骨下端重叠,关节间隙消失,侧位见桡骨头和尺骨鹰嘴向后移位即可确诊。
本病需要与肱骨髁上骨折相鉴别,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X线、CT检查相鉴别。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干与肱骨髁的交界处发生的骨折。好发于儿童,多有手着地受伤史,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折断端,肘后三角关系正常,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手法复位固定或手术治疗。
肘关节后脱位需要短期治疗,常用的方法有保守治疗,比如手法复位和固定,严重时可以手术治疗。如果患者需要还可以结合中药进行治疗。
可采用单人复位法,2%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肘关节内麻醉,使肘关节置于半屈曲位,以一手握住病人腕部,沿前臂纵轴作持续牵引,另一拇指按压住尺骨鹰嘴突,沿前臂纵轴作持续推挤动作直至复位。复位成功的标志为肘关节恢复正常活动,肘后三角关系恢复正常。
用长臂石膏托或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再用三角巾悬吊胸前2~3周后可进行肘关节屈伸锻炼,以防止肘关节僵硬。
本病无药物治疗。
臂丛麻醉,取肘后纵向切口,暴露肘关节后将周围软组织和瘢痕组织剥离,清除关节腔内的血肿、肉芽和瘢痕。辨别关节骨端关系加以复位,为防止再脱位可采用一枚克氏钉自鹰嘴至肱骨下段固定,1~2周后拔除。
多用于陈旧性脱位,软骨面已经破坏者,或肘部损伤后关节僵硬者。取肘后切口,暴露肘关节各骨端,将肱骨下端切除,保留内外髁一部分,切除尺骨鹰嘴突的顶端及部分背侧,保留关节软骨面,新组成的理想间隙距离应在1~1.5cm。
肘关节后脱位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好,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可以治愈,治愈后不影响正常寿命,如术中采用了克氏针固定,需要来医院摘除。
本病大部分患者规范治疗可以治愈,可以恢复结构正常,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
本病治愈后不影响正常寿命。
如术中采用了克氏针固定,需要在1~2周后复诊来摘除。
本病无特殊饮食指导,营养丰富即可。
肘关节后脱位患者需减少活动,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进行功能锻炼,作息规律,合理安排饮食。
尽量减少活动,如需活动时一定要有家属陪同,动作平缓,以免增加疼痛感。
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前臂旋转受限。
作息规律,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心情愉悦和充足睡眠,促进伤口的恢复。
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情况,因肘关节前后方有血管、震惊,肿胀后容易受压,需随时调整外固定装置的总进度,出现麻木、疼痛、发凉时立即报告医生。
肘关节后脱位主要是外伤导致的,所以预防的主要措施是避免外伤。儿童玩耍时应有家长的陪同,不在危险的地方逗留,不快速奔跑。青少年需要进行运动时带好护具,做好防护,尽量避免跌倒。
4925点赞
[1]丁淑贞,丁全峰主编.骨科临床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32.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下册.第4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2283.
[3]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主编.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37-63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