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干骨折是指胸大肌肱骨止点上缘至肱骨髁上嵴之间的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所致,如钝物打击、撞击、重物压砸等,多造成横行、短斜行或粉碎性骨折。患者多疼痛剧烈,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等表现。
肱骨干骨折AO/ASIS分型:
为简单骨折,仅有1条骨折线,其下再分3组,其中A1型为螺旋型骨折,A2型为斜形骨折,A3为横形骨折。
为楔形骨折,有3个以上的骨折块,复位后主要骨块之间有接触。
为复杂骨折,有3个以上的骨折块,复位后主要骨块之间没有接触。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旋转暴力均可以导致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损伤机制是高处坠落时手外伸、摩托车祸伤以及上臂直接受力,单纯的压缩力能造成肱骨近端或远端骨折。折弯力造成典型的横断骨折,扭转力会造成螺旋形骨折。弯曲和扭转力结合会导致斜形骨折,并常伴有蝶形骨块。
如钝物打击、撞击、重物压砸等,多造成横行、短斜行或粉碎性骨折。
如上肢伸展位跌倒在以手或肘部着地同时身体发生扭转,间接的扭曲应力造成肱骨干骨折,多为螺旋形或斜形骨折。
成人肱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男性多于女性。年轻患者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等高能量损伤导致骨折,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多因跌倒等低能量损伤导致骨折。
年轻患者多为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等高能量损伤导致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病人常主诉上臂疼痛、肿胀及畸形,有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无移位的骨折病人的临床症状也许很轻。由于肱骨干骨折常由高能量暴力造成,所以医生应该特别注意合并症的检查。首先应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再对肢体做系统检查。
患者疼痛明显,无法启动肩肘关节任何动作,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畸形,并有异常活动及骨擦音,伴有桡神经损伤时可见相应体征,患者不能主动伸腕、伸拇、伸指。如局部症状体征较轻,甚至仍可主动活动肩、肘关节,只是局部轻度肿胀,局限压痛,容易漏诊。
桡神经损伤最为多见,肱骨中下1/3骨折,易由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引起不完全性桡神经损伤,如3个月无神经功能恢复表现,可再进行手术探查。在观察期间将腕关节置于功能位,使用可牵引手指伸直的活动支架,自行活动伤侧手指各关节,防止畸形或僵硬。
骨折中较多见,一般肱动脉损伤不会引起肢体坏死,但可造成供血不足,所以应该积极手术探查并修复血管。
在肱骨中下1/3骨折常发生,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有很多,如固定不牢固,稳定性差,骨折复位不佳,发生短缩、成角、分离以及多次复位等,都可以造成骨不连,即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肱骨折虽有成角、旋转或短缩畸形,不大影响伤肢的活动功能。但如肱骨骨折移位特别严重,也会给伤员带来痛苦,因此对青壮年及少年伤员,在有条件治疗时还是应该施行截骨术矫正畸形愈合。
在发生肱骨干骨折后应当立即就医,防止并发其他疾病而危及生命安全,可经过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医治,一般预后良好。
上臂血管、肌肉等暴露在外,可见骨头折断及畸形,需要立即就医。
因外伤或用力过猛等原因出现上臂疼痛、肿胀、异常活动,需要及时就医。
因外伤或用力过猛等原因导致上臂疼痛、肿胀、异常活动,怀疑肱骨干骨折患者,可以到骨科就诊检查。
如果肱骨干骨折出现上臂血管、肌肉等暴露在外,可见骨头折断及畸形,可以到急诊科紧急治疗。
有受到什么暴力外伤吗?
什么时候有的疼痛等症状?
症状自受伤后是否感觉越来越重?
受伤肢体的手掌或前臂是否有麻木或感觉异常?
受伤后是否有过昏迷情况?
以前是否有骨质疏松或其他骨病?
可发现异常活动或者有骨摩擦感。
可直接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对怀疑有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进行检查确诊。
有肱骨外伤史。
肱骨局部肿胀、疼痛及传导叩痛。
肱骨异常活动及成角、短缩畸形。
肱骨正侧位X线能确诊骨折部位以及移位情况。
上臂部X线正侧位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注意有无骨质破坏,鉴别是否为转移癌、骨囊肿等所致的病理性骨折。
有牵拉痛,压痛局限于损伤部位,但无纵向叩击痛及异常活动,X线片可以除外骨折。
若出现桡神经损伤,要鉴别清楚是术前损伤还是术中损伤,通过询问病史、发病时间和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则不难诊断。如果术前无桡神经损伤表现而术后立即出现者,考虑为牵拉伤和粗暴操作所致,如果术后渐进性出现桡神经损伤表现,应考虑为骨痂或瘢痕粘连所致。
肱骨干骨折的治疗目的是达到骨性愈合,获得良好的对线复位及恢复病人伤前功能。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的方法都能获得很好的效果,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病人年龄、合并症、软组织的情况及骨折类型。
肱骨干骨折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但是可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止痛以及促进机体恢复,如盐酸曲马多等。
Rush针是一种预成弧形具有一定弹性的针,依据骨折的部位选长度适宜的针,从鹰嘴窝上方孔后打入髓腔,一般用两根针,使弧面对着骨皮质,两针在髓腔内相互交叉形成张力,固定骨折,用于肱骨中下段骨折。
属髓内针的一种,适用于肱骨中上1/3骨折,选择长度适宜的针自肱骨大结节处打入,经过髓腔穿过骨折端达鹰嘴窝上方。
适用开放骨折伴有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烧伤的病例,也适用无法进行坚强内固定和骨折部已发生感染的病人。
肱骨干带锁髓内钉是依靠髓内钉近端和远端的螺丝钉,提供骨折端对位对线的稳定性,为了防止骨折端短缩及旋转,带锁髓内钉可以顺行打入,即从肱骨大结节进钉,经骨折部到肱骨远端,加强稳定。
根据肱骨干骨折部位的不同,使用不同形状、宽度、厚度的钢板。较宽的钢板用于肱骨中段骨折,上段及下段的骨折使用较窄的钢板及弧形异形钢板来固定。
依靠石膏的重量牵引达到骨折复位并且维持骨折对位。
适用于横断骨折和无明显移位的斜型螺旋形骨折,起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稳定的作用,以便于骨折愈合。
适用于儿童及老年人移位少的肱骨干骨折,用以维持骨折对位对线稳定。
适用于移位、成角畸形不大、对线较好的肱骨干中部骨折。夹板置于患肢后,用3~4根布带分别绑扎,并应随时调节扎带的松紧,避免影响伤肢血液循环发生压疮。
骨折复位后为了维持复位后的位置,需要将上肢制于外展外旋位时,需用肩人字石膏。但石膏较重,影响呼吸,热天易出汗等。
适用于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和开放粉碎性肱骨干骨折,或短期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
是一种通过软组织的牵拉使骨折复位的装置,功能支架可应用于骨折早期或伤后1~2周。急性期使用时应注意肢体肿胀程度,神经血管的状况。应保持上臂悬垂于胸前,防止骨折端成角畸形,支具应至少维持8周。
肱骨干骨折一般在4个月内愈合,超过4~8个月骨折不愈合为骨折延迟愈合,超过8个月骨折线仍清晰认为属于骨不连。
肱骨干骨折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治愈。
肱骨干骨折如果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肱骨干骨折手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异常情况,可以一个月拍片复查一次。
肱骨干骨折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饮食原则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助于机体恢复。
术后早期以清淡饮食为主,多进食各种蔬菜、水果、清汤。
术后中期适当增强营养,补充钙质,如骨头汤、鸡汤等。
术后晚期可正常饮食,搭配合理即可。
忌进食辛辣刺激饮食,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注意戒烟酒。
骨折固定后早期进行上臂肌肉主动舒缩活动,防止关节功能障碍。U型石膏托固定时可以平卧姿态,患肢用枕垫起,保护复位的石膏不移动。悬垂石膏固定2周内只能取坐位或半卧位,以维持其下垂牵引作用。
复位固定后开始练习耸肩活动,做指、掌、腕关节活动并做上臂肌肉的主动舒缩练习,以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
中期除继续初期的练功活动外,应逐渐进行肩、肘关节活动,做双臂上举锻炼: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扣,屈肘45度,用健肢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度,双上臂同时上举,再慢慢放回原处。
解除固定后,应加大肩、肘关节活动范围,如作肩关节外展、内收、抬举活动及肘关节屈伸活动等,并配合药物熏洗、按摩,使肩、肘关节活动功能早日恢复。
肱骨干骨折主要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所以平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手臂受伤,积极预防骨折并发症的出现。
肱骨干骨折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平时要注意安全。
中老年人群平时注意补充钙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
4990点赞
[1]匡勇,侯春林.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
[2]郭林新.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3,000(002):110-112.
[3]田伟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42-44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