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指心房内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度中度增高,发放激动的频率加快所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可分为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和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两型。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以成年人居多,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小儿多见。小儿患者可出现呕吐或上腹部疼痛现象,成人可出现心悸或晕厥的情况,有时患者也可无症状。随着近些年医学技术的发展,患者多可得到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类型。
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饮酒等诱发的急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为心动过速长期存在,可持续几个月至几十年,从幼年发病到成年,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按发作情况可分为下列两个亚型:
慢性持续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亦称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持续发作超过10年者并不少见。
慢性反复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反复持续发作,在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之间常被1个(少数为2~3个)窦性心搏所分隔。此型房性心动过速较少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其它特点与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相同,两型之间可互相转变。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房内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升高所致,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常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发作,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慢性肺部疾病合并急性感染、大量饮酒、洋地黄中毒等也是常见病因。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也可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肌发生急性缺血或存在低钾血症时易诱发心动过速发作。
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可引起心房肌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升高。
慢性肺部疾病尤其是急性感染时,可使心房高压,导致心房异常触发活动增加。
大量饮酒以及各种代谢障碍,可以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肌的自律性增高,导致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洋地黄中毒时,患者易合并低钾血症,此时可使心房内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升高,易发生此类心律失常。
先心病或心脏手术瘢痕时,心房压力升高或心肌形成瘢痕,可形成异位节律点,易发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肌缺血、低血钾时,可使心房内异位起搏点的自动除极上升速度增快,出现异常自律性增加,产生房性心动过速。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临床较少见,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仅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左右。
既往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肌存在慢性缺血,可使心房内的异位起博点兴奋性升高。
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使心房肌压力增高,使心房异常触发活动增加。
洋地黄中毒伴低钾血症的患者,可使心房内的异位起博点兴奋性升高。
大量饮酒或存在代谢异常性疾病的患者,存在心肌损害,可导致心房肌的异位兴奋性增高,导致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
进行过心脏手术或胸腔手术的人群。
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儿童。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常突然发病、发作呈短暂、间歇或持续性发生,短暂房性心动过速可无症状或仅有心悸感,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心悸、胸痛、头昏、晕厥、疲乏无力、气短等。反复发作者可最终发展为心房颤动,发生心力衰竭、栓塞甚至休克。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具有突然发作、突然终止的特点。发作时间短暂时可无症状或由于心率过快产生心悸感,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时,由于心率过快,心脏舒张期缩短,引起心肌灌注不足会有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由于脑组织供血不足,会产生头昏、头晕、晕厥、疲乏无力等症状。
由于心率过快,回心血量减少,心脏射血减少,因此会出现低血压。
由于患者心率过快,会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引起意识障碍、肢体湿冷、血压下降等,甚至多器官衰竭的表现。
由于患者心率过快,可诱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喘憋、呼吸困难等表现。
由于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病情发展,如不接受治疗,无法控制,因此当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于心内科,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当上述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出现晕厥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120就诊于急诊科。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同时可以与心房扑动、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等疾病鉴别。
感觉心脏快要跳出来,持续时间长、不能终止。
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痛,持续不缓解。
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面色青灰、肢端发绀。
持续性眼前发黑、出冷汗,甚至晕厥、昏迷。
日常生活中反复心悸、胸痛。
胸闷、呼吸急促、头晕。
乏力、活动耐力降低。
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时及时到心血管内科或急诊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等)
心慌的症状的发作特点是什么?(是否存在突发突止)
症状持续多久了?
症状持续了多长时间?
以前是否有心肌梗死、慢性肺病、长期饮酒或长期服用洋地黄等药物史?
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常伴随二度I型或者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对于发作频率较低、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可能在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作期已过去,无法进行明确诊断。这时可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内的心电图,有利于提高检出率。
心脏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有症状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心脏电生理检查既能明确诊断,同时还能指导药物和导管消融治疗。在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记录心内电活动,分析其表现和特征加以推理,作出综合判断。
在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标准心电图显示P波形态图形与窦性心律所见不同,提示窦房结以外有异常兴奋灶。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
既往有心肌梗死、慢性肺病、大量饮酒等病史。
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持续或慢性持续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房率变化很大,有“加温”和“冷却”现象。
心动过速时P波电轴(或)形态,以及心内激动顺序与窦性心律不同。
心房程序刺激不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电生理检查除外房室旁道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尤其房室阻滞比例变化时,心室率变得不规则易误认为心房颤动。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常由洋地黄中毒引起,心房颤动不是。心房颤动时心房率一般 350~600次/分,形态、振幅、间距极不匀齐,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一般100~ 160次/分。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时,与房扑非常相似。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阻滞常由洋地黄中毒引起,心房扑动不是。心房扑动时心房率一般250~350次/分,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一般100~160次/分。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如果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不太快时,无需紧急处理。如果心率超过140次/分以上,应进行紧急治疗。非洋地黄引起者,可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减慢心律,若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应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考虑射频消融术,治疗周期7~10天。
如艾司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琥珀酸美托洛尔等,洋地黄中毒或非洋地黄中毒者均可应用,可以减慢心室率,有房室传导阻滞者应慎用。
如盐酸地尔硫卓等,减慢心室率,改善心肌血供。
仅适用于非洋地黄引起的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可以减慢心室率,由洋地黄引起者应立即停用洋地黄。
如上述药物未能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加用胺碘酮治疗,可将房性心动过速转复为窦性心律。碘过敏、甲状腺功能障碍者应禁用。
主要用于洋地黄中毒引起者,尤其是已有高血钾或不能应用氯化钾者。
对少数持续快速自律性房速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做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心脏电生理技术在心内标测定位后,将导管电极置于引起房性心动过速的病灶处或异常传导路径区域,应用射频电流使该区域心肌坏死或损坏,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适用于单源性房速频繁发作或持续无休止发作者,成功率70%~90%,但可引起窦房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对于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伴有头晕、晕厥、血压明显下降影响重要脏器灌注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立即行直流电复律。
对于合并先天或后天性心脏病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手术治疗常用的外科手术包括局部心房切除术以及左或右心房隔离术。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因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变,应低盐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给给足够的维生素。同时注意避免过饱饮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应戒烟戒酒。
自律性房性性心动过速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发展为心房颤动。药物治疗者症状可能反复发作,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需要患者定期复诊。
自律性房性性心动过速应用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可终止房性心动过速发作,但有复发的可能。射频消融术治疗后,70%~90%患者可治愈,但也有20%~30%的复发率。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存活时间与原发疾病有关,没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
患者出院后一般2~4周复诊一次,病情稳定者可逐渐延长至3~6个月复诊一次。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应低盐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给予易消化饮食,可以少食多餐,禁过饱饮食。
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如油条、炸鸡等,炒菜宜用植物油,少食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限制腌制食品等高盐食物,每天食盐控制在6克。
忌烟忌酒,避免暴饮暴食,忌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同时应避免过饱饮食,可以少食多餐。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应避免劳累或精神刺激等,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应按时服用改善心肌血供的的药物,房速反复发作者可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预防复发。但长期服用胺碘酮应考虑肺纤维化、甲状腺损害等副作用,定期复查心电图,戒烟酒,避免电解质紊乱。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避免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减少高盐、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存在器质性心脏病者应按时服药,减少心肌急性缺血的发生,长期服用利尿剂治疗者应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及时复查血生化,必要时补钾治疗。
适当活动,避免过于激烈或刺激的运动。
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必要时及时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房性心动过速复发或窦房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慢性肺病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可预防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应定期定期复诊,细致进行心脏查体,及时发现有无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行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有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情况。
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等。
积极治疗心肌梗死、慢性肺病等疾病,预防房性心动过速的发作。
遵照医嘱服药治疗,避免洋地黄药物过量、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4753点赞
[1]胡大一.心血管内科学高级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61-362.
[2]葛均波,徐永健,王辰主编.内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5.
[3]易定华,徐志云,王辉山主编.汪曾炜.刘维永.张宝仁心脏外科学.下.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01.1594-1597.
[4]蔚百彦,寇峰军编着.急诊心电图快速阅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7.77.
[5]夏宏器,邓开伯编着.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与决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02.15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