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为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之一,主要致病原因是曲霉菌感染导致,主要致使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主要症状以典型的肺部疾病症状为主,如咳嗽、咳痰、气喘、呼吸困难、发热等,还可伴有过敏性鼻炎导致的打喷嚏、流鼻涕等,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主要危害是对于感染部位造成长期的、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心肺功能。主要治疗方法是抗真菌、镇咳、抗过敏为主,一方面杀灭曲霉菌,另一方面要控制其他症状。主要预后较差,一般在及时科学的治疗下一部分患者可治愈,大部分患者会有一些后遗症,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本病分为肺曲霉病、变态反应性曲霉病、全身性曲霉病。
主要疾病症状表现集中于肺部,其他组织和气管一般不出现感染表现。
以曲霉菌进入组织器官后造成变态反应为主,可见明显的过敏症状伴随嗜酸性粒细胞的升高。
以全身性的感染症状为主,不局限与肺部,则成为全身性曲霉菌病。
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曲霉菌感染导致,曲霉菌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因此感染途径较为多样。感染后致病菌在肺部、血液当中进行反应和繁殖,进而导致大咯血、肺栓塞、支气管扩张等严重的并发症。
其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大部分本病的患者都有曲霉菌接触史,致使免疫力较为低下,空气中的曲霉菌被吸入后,导致在肺部及血液内进行反应和发展,进而发病。
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由于本病可接触感染,一部分曲霉菌患者,其自身免疫力正常,即使经呼吸道吸入了曲霉菌,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与之对抗,可能不会发病。而本病患者免疫力较为低下,无法通过自身免疫克服细菌,即导致感染发病。
本病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高发人群为免疫力相对低下人群。
该疾病主要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当中。
肺曲霉病的症状相对不典型,大部分症状为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表现,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也可以出现在别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当中。此外,还可伴随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以及相关血液病和肿瘤症状,因此要进行全面细致的实验室检查和病史询问,避免误诊。
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也是典型的感染性疾病症状,感染曲霉菌后通常出现反复发热,是疾病活动期的主要表现。
是本病的症状之一,曲霉菌在肺部的侵蚀和感染,使得气管和支气管出现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的痰液,进而导致出现咳嗽咳痰。
是本病症状表现之一,致病菌进入肺部后可通过微小血管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脑部的脑膜炎等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等症状。
本病的部分患者可有此类症状表现,曲霉菌在在气道引起高反应性疾病,造成肺泡及气管、支气管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出现过敏性哮喘症状,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喉中哮鸣音等。
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致病菌在肺部进行频繁的反应和繁殖,进而堵塞气管和支气管,造成吸气性的呼吸困难,短时间得不到缓解造成缺氧。嘴唇、指甲表现为典型的缺氧症状,呈现紫绀,是疾病发展期的重要表现。
出现在曲霉感染呼吸系统的病变过程中,其特征为对存在于支气管分支的烟曲霉抗原呈现免疫应答,并引起肺浸润和近端支气管扩张。
咯血指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出血,经口腔咯出。曲霉孢子随呼吸进入鼻窦和肺部后,菌丝进入细胞后引起疾病,导致肺组织破坏严重,而后患者出现大咯血,甚至呼吸衰竭。
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死亡率高,是侵袭性曲霉病常见并发症。
本病的总体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关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胸痛等,血液系统及全身症状的出现时间相对较晚,即使没有明确的感染史也应该即使就医排除诊断,寒战高热等发病期症状出现时应马上就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出现轻微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即使出现症状较轻,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明确诊断,排除感染的可能。
如果出现严重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并发呼吸困难、唇甲紫绀等症状时,特别是免疫力相对低下人群,需及时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避免病情继续恶化,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优先考虑就诊于呼吸内科。
出现严重的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唇甲紫绀等,立即就诊于急诊科,以抢救生命体征为主要治疗目标,曲霉菌病的相关治疗在之后进行。
从发现发热、咳嗽咳痰症状到来医院就诊隔了多长时间?
目前主要以什么症状为主?
除了呼吸系统症状还有没有别的症状?
平常口服哪些药物?
体格检查是常用的较为直接的检查手段,可在疾病初期发现较为明显的征象,在本病的检查中重点是听诊,肺部的呼吸音和痰鸣音,以及视诊,观察患者有无皮肤黏膜、牙龈等位置的出血,从而对感染情况有初步的判断。
是血液检查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项,对于本病的诊断中,一些相关炎症性反应的情况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的高低,也提示是否有真菌感染,因此对于炎症性疾病,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如可在标本中找到曲霉菌,即可诊断为曲霉菌病,需要及时行此项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方向,避免耽误病情。
是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了呼吸衰竭的重要参考,从患者手腕或大腿根部采血进行检查,抽完血之后需要患者按压抽血部位20~30分钟。
是本病最为直接的检查手段,但难度较大,需要用患者的痰液在培养基上来培养菌落,如果有曲霉菌长出,则可确诊为曲霉菌病。同时也可取其他部位的标本来进行培养,如鼻粘膜、皮肤组织等,以曲霉菌培养的阳性结果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是肺部疾病常用的检查,可初步判断感染情况,如肺部X线检查无法明确判断,可及时行肺部CT检查以明确病情,是观察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重要参考。
以下两方面相结合,即可明确诊断本病:
症状表现上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典型的肺部感染性疾病表现,以及其他如血液系统、全身的症状表现。
实验室检查如痰培养、血常规、血气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检查有明显的疾病征象,如痰培养可见明显的曲霉菌阳性,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以及急性发作期血气分析可见酸碱中毒甚至是高AG值代谢性酸中毒,胸部X线检查可见明显的曲霉菌感染影像,特别是痰培养或真菌培养检查结果为阳性,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其它感染性与曲霉菌病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上有着类似的表现,即成片的磨玻璃样阴影,也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等类似症状,因此需及时行痰培养检查、曲霉菌培养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可明确鉴别诊断。
肺结核在急性发病期也可出现高热寒战症状,同时也有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典型的肺部疾病征象,与本病的疾病表现相类似,同时免疫力低下人群也是肺结核的高发人群。行影像学检查,肺曲霉菌病表现为成片的磨玻璃状阴影,而肺结核表现为边缘清晰的高密度阴影,同时痰培养结果及曲霉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可明确鉴别。
本病的总体治疗需使病情而定,控制症状后也需要2年以上的康复期。一般治疗以辅助通气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以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克霉唑、伏立康唑、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沙丁胺醇气雾剂为主,其他治疗以增强免疫力和戒烟戒酒为主。
一般治疗以辅助通气治疗为主,对症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是目前治疗肺曲霉菌病首选药物,疗程至少6~12周。
是典型的抗真菌药物,主要针对本病中的真菌感染进行控制,用药途径较多,包括皮肤涂抹、口服和雾化吸入等,联合其他抗生素可有良好的效果。
是常用的呼吸道真菌感染药物,应用于本病的治疗中主要治疗肺部的真菌感染,缓解呼吸困难、发热等相关呼吸道症状。
起到抑制曲霉菌生长的作用,该药毒副作用较大,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反应,也可造成肾功能损伤,当出现这些不良反应时需要及时换药。
可以在疾病的缓解期扩张支气管,针对性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一般情况。
在患者呼吸困难急性发作时,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症状,从而避免发生呼吸衰竭等危急重症威胁生命。
曲霉菌病确诊后主要是抗真菌治疗,无需手术治疗。
本病的总体预后较差,大部分患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严重并发症患者如淋巴结肿瘤,贫血等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该疾病少部分患者可治愈,大部分以对症缓解为主。
该疾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该疾病容易导致肿瘤、贫血等相关后遗症。
患者服用药物的每1~2个月需及时复诊,便于医生观察病情进展情况,行相关检查,同时也为药物的调整和应用提供指导。
总体来说曲霉菌病患者的饮食控制较为重要,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提高免疫力是本病饮食调理的重要因素。
宜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蔬菜水果、稀饭等,
忌辛辣、忌生冷、忌油腻,如冷饮、卤味等,容易刺激呼吸道症状的加重。
本病的护理以观察病情,控制饮食,监督患者吸氧为主。一方面要严格的进行饮食管理,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另一方面家属应监督患者坚持吸氧,缓解相关呼吸系统症状。
认真明确所有药物的剂量及用法,按时按量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清淡饮食,加强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
不可剧烈运动,以慢走为宜,多注意休息。
部分患者由于鼻导管佩戴不适无法坚持吸氧,家属需要配合护士监督患者坚持吸氧。
患者应每两周复诊一次,及时复查血常规、痰培养等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有效进行病情掌握。
粉尘接触较多工作的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面罩等。从事相关动物皮毛、饲养等职业人群,尽量减少相关接触,做好自我防护。
相关高危职业人群,即使没有出现症状,也应及时行痰培养检查以及曲霉菌培养等相关检查。
粉尘接触较多人群、饲养动物人群,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出现早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应及时就医,行血常规、痰培养等检查明确病情。
适当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措施。
如家中或身边有曲霉菌感染的病人,尽量少接触其个人物品,避免感染,做好隔离。
5015点赞
[1]曾韫璟,张曦.美国感染病学会2008曲霉菌病诊治指南解读[M].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06:19-21.
[2]马丽,陈航薇,李雪辉,文仲光,李长伟.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6:07-08.
[3]郭宪立,宋宁,刘跃,袁胜芳,贾伟华.2015慢性肺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J].临床荟萃,2016,03:23-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