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壁脱垂也称为阴道壁膨出,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而发生损伤和退化,或因其他原因使阴道支持组织不能恢复正常,露于阴道口外。
多因膀胱和尿道膨出所致,是由于分娩时耻骨宫颈韧带、膀胱宫颈筋膜和泌尿生殖膈深筋膜等损伤,产后恢复不良,使膀胱失去支持力,导致与膀胱紧连的阴道前壁向下膨出,在阴道口或阴道口外可见。
为阴道分娩损伤,受损的耻尾肌、直肠、阴道筋膜或泌尿生殖膈等盆底支持组织未能修复,直肠向阴道后壁中段逐渐膨出,在阴道口可见膨出的阴道后壁黏膜。
阴道壁脱垂的病因,主要和分娩时盆底的韧带、筋膜和肌肉裂伤有关,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未能很好恢复,年老后盆底肌肉和肛门内括约肌肌力弱、便秘、排便时用力,均可导致阴道壁脱垂。
阴道前壁主要是耻骨宫颈韧带、膀胱宫颈筋膜和泌尿生殖膈深筋膜支持。分娩时这些韧带、筋膜和肌肉损伤,产后过早参加劳动,使膀胱底部失去支持力,导致与膀胱紧连的阴道前壁向下膨出,在阴道口或阴道口外可见,称为膀胱膨出,即脱垂。
阴道后壁脱垂较阴道前壁脱垂少见。分娩使阴道直肠筋膜间密切交织的耻骨尾骨肌纤维及盆底组织过度伸展或撕裂,失去直肠的支托作用,导致直肠前壁似盲袋凸向阴道后壁,成为伴直肠膨出的阴道后壁脱垂。
阴道壁脱垂常见于经产妇,偶可发生于盆底结构先天发育较差的未产妇,以及绝经后组织萎缩的老年女性,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多次分娩女性。
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女性。
腹部肥胖者。
造成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患者。
绝经后老年女性。
阴道壁脱垂轻者无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后壁膨出严重时,有排便困难。
阴道内有肿物脱出,伴腰酸、下坠感。阴道脱出物在休息时缩小,站立过久或活动过度时增大。
阴道后壁黏膜在阴道口看到,多无不适,阴道后壁明显凸出于阴道口外者有外阴摩擦异物感。
排小便困难,膀胱内有残余尿存在,易发生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常伴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部分患者有下坠感、腰酸痛,膨出严重时出现排便困难,下压阴道后壁方能排便。
在妊娠、分娩时盆腔筋膜、子宫主骶韧带和盆底肌肉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盆底肌损伤,导致子宫不同程度的下移。症状和阴道壁脱垂相似,可在阴道内有肿物脱出,脱出物可溃疡、出血伴腰酸、下坠感等症状。
表现为腹压突然增加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但不是由逼尿肌收缩压或膀胱壁对尿液的张力压所引起。压力性尿失禁是由盆底组织松弛引起,特点是正常状态下无遗尿,而腹压突然增高时尿液自动流出。
阴道壁脱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发展、改善症状、预防加重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多产、肥胖、产后过早体力劳动者),如有疑似阴道壁脱垂临床表现,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产后42天到产科复诊,妇检了解产后盆底肌的恢复情况,如果有异常,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盆底肌修复锻炼和物理治疗。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阴道壁脱垂、阴道异物感、压力性尿失禁,高度怀疑阴道壁脱垂时,应及时就医。
建议患者前往妇科就诊。
生过几个孩子?是顺产还是剖宫产?
分娩顺利吗?
咳嗽时觉得有东西从阴道里面掉出来吗?
小便正常吗?
大便正常吗?
发现阴道口松弛,阴道前壁呈球形膨出,触之柔软,平卧时可缩小,屏气时增大或下移,尿道膨出时尿道横沟消失。膀胱膨出时,有尿时膨出较大,排尿后缩小,可见尿道横沟凹陷,触诊时可扪及阴道壁及膀胱壁间空隙。
阴道后壁呈球形膨出,屏气时肿物增大,用食指插入肛门内,指尖向前,即可弯入膨出物的腔内。
尿道后角及尿道倾斜角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本病可通过体格检查确诊。当进行阴道检查时,阴道口松弛常伴有陈旧性会阴撕裂。阴道前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该处黏膜变薄透亮,皱襞消失。当患者用力屏气时膨出的阴道前壁明显可见,即可初步诊断为阴道前壁脱垂。检查时若发现阴道后壁呈半球状块物膨出,肛诊时指端向前可进入凸向阴道的盲袋内,即可诊断为阴道后壁脱垂。
肠膨出轻者一般无症状,严重时患者有下坠感,用力时感到有物自阴道内向下突出,卧床时消失。行三合诊检查时可感到在阴道较高部位自上而下有物膨出,在阴道与直肠的两指间有滑动的肠管可诊断为肠膨出。其不同于阴道后壁脱垂。
轻度的阴道壁脱垂无症状,可以不用治疗或者进行盆底肌锻炼即可。严重者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重度患者须行阴道前壁修补术,加用医用合成网片或生物补片能够达到加强修补、减少复发的作用。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的轻度前壁脱垂患者,可行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对较严重的肠膨出在行阴道后壁修补术时,应注意在直肠前方与宫颈后方的疏松组织中找到疝出的腹膜袋,游离并大部切除,以可吸收线缝合疝囊并固定于宫颈后,并将两侧宫骶韧带向中线紧收缝合。加用医用合成网片或生物补片局部修复,可以减少复发。
盆底肌肉锻炼:可增加盆底肌肉群的张力,盆底肌肉(肛提肌)锻炼适用于Ⅰ度和Ⅱ度的阴道壁脱垂者,也可作为重度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方法。
收缩肛门运动:持续收缩盆底肌(即缩肛运动)不少于3秒,松弛休息2~6秒,呼吸顺畅,不要屏气。持续做15~30分钟,每日3次,或每天做150~200次。持续到相对的运动量才可能有效果,不需要做更多,以免拉伤肌肉,持续8周以上或更长。
阴道壁脱垂多数和分娩导致的盆底肌肉松弛有关,通过正常休息多可自然恢复。若情况严重进行了手术治疗,一般恢复时间较长,但也可治愈。
阴道壁脱垂经过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本病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但是有症状者需要积极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阴道壁脱垂术后一周需进行复诊。
阴道壁脱垂患者平时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又能保证大便通畅,避免病情加重或者复发。
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坚持低脂饮食,多吃精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多吃五谷杂粮,如谷物、麦片等。
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以及产气的饮食,如豆类。
阴道壁脱垂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睡时宜垫高臀部或脚部,产后不过早下床活动,更不可参加重体力劳动。同时要避免长期站立或下蹲、屏气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适当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注意外阴清洁卫生,保持外阴的干燥。
多喝水,多吃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的通畅,减少便秘的发生。
注意经期卫生,使用合格卫生巾。
阴道壁脱垂主要是女性阴道壁组织露于阴道口外,为分娩损伤、劳累导致腹压增加引起,所以正确预防,如正确处理产程、分娩时保护会阴适应度、及时按解剖部位缝合等,均可以避免阴道壁脱垂的发生。
分娩,控制胎儿体重,避免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延长,根据情况及时行会阴侧切、手术助产或剖宫产。
产后,产褥期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参加体力活动,多喝水,尽量保持大便的通畅,减少深蹲动作。
体质虚弱者可以增加营养,加强锻炼,尤其是增加腹肌的锻炼。
坐马桶时间不可过长。
阴道壁轻度膨出可以产后42天开始多做提肛锻炼,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接着再往上提,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次做提肛运动50次左右,持续5~10分钟。
4267点赞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83.
[2]谢幸.妇产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8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