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暴力作用下,桡骨颈骨皮质连续性中断称为桡骨颈骨折,桡骨颈骨折临床上并不多见,常与桡骨头骨折伴发,亦可单发,二者之致伤机制及诊治要求均相似。桡骨颈骨折主要是由于暴力引起,当提携角、肘关节多呈自然外翻状,在跌倒手部撑地时暴力由远及近沿桡骨向肘部传导,当抵达桡骨上端时,桡骨头与肱骨小头撞击,引起桡骨头、桡骨颈或两者并存的骨折。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旋转活动受限等。
桡骨颈骨折主要依据X线平片进行分型,分析影像学所见,一般分为以下四型:
指桡骨颈部的裂缝及青枝骨折,此型稳定,一般无需复位,多见于儿童。
多系桡骨颈骨折时远侧断端嵌入其中,此型亦较稳定。
即桡骨颈骨折后,桡骨头部骨折块偏斜向一侧。
指桡骨,颈及(或)头部骨折呈三块以上碎裂者。
桡骨颈骨折与其他各类骨折一样,一般都需要强大的暴力性外力作用,导致桡骨颈骨皮质连续性中断,可见于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或者跌倒伤。
桡骨颈骨折主要发生在暴力性外力作用下。
桡骨颈骨折常见的损伤原因为肘部处于伸直和前臂旋前位时跌倒,手掌着地,外力沿纵轴向上传导,引起肘部过度外翻,使得桡骨头外侧与肱骨小头发生撞击,产生桡骨颈骨折,骨折块常向外下或后外下旋转移位,骨折时前臂所处的位置决定了桡骨颈骨折骨块移位的方向。
肘关节由桡骨颈、桡骨头、尺骨鹰嘴和肱骨髁组成,外面包绕关节囊、侧副韧带等,肘部外翻位受到外力时,桡骨颈特殊的解剖位置导致其发生骨折,而一般骨折较稳定。
骨折一般发生在外力病因下,无明显诱发因素。
单纯桡骨颈骨折是成人和儿童肘关节少见的损伤,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壮年,其流行病学特点如下:
在儿童中,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4~14岁,更多的是发生在8~11岁,儿童桡骨颈骨折占所有儿童肘关节骨折的5%~10%,在所有儿童骨折中占1%。
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低于桡骨头骨折,在成年人中尤为罕见,成人桡骨颈骨折常常合并肘部其他损伤,约占该骨折的30%~50%,主要有尺骨鹰嘴骨折、尺骨近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内、外髁骨折,内侧副韧带断裂伴随肘关节脱位也不少见。
由于儿童桡骨头软骨成分多,相对于成人,骨折容易发生于桡骨颈而不是桡骨头。
由于儿童桡骨头软骨成分多,骨质比较软,相对于成人,骨折容易发生于桡骨颈而不是桡骨头,8~11岁儿童活跃度比较高,自我保护意识差,在奔跑、追逐过程中容易跌倒,上肢撑地而容易导致桡骨颈骨折。
成人桡骨颈骨折发生率较低,多发生于活动量比较大,受伤机会相对多的青壮年男性,因为老年人跌倒手撑地多发生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颈骨折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肿胀、旋转及伸屈活动受限,如果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还会有垂腕、垂指的症状,一般不会出现摩擦音和摩擦感,以及异常骨活动度。
桡骨小头处有明显疼痛感,压痛及前臂旋转痛。
桡骨颈骨折因为位置相对较深,而且一般不严重,肿胀较一般骨折为轻,且多局限于肘关节外侧。
除肘关节屈伸受影响而活动受限外,主要表现为前臂的旋转活动明显障碍。
桡骨颈骨折伴有桡神经深支损伤,还会有垂腕、垂指的症状。
桡骨颈骨折伴有桡骨头骨折或者尺骨鹰嘴骨折等情况,肘关节会出现畸形。
桡骨颈骨折有一定的移位的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方法不当,可能会并发肘关节外翻畸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肘关节功能。
桡骨颈骨折后期可能会伴有骨化性肌炎,异位骨化,从而导致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伸屈活动范围减少而形成肘关节僵直,影响正常生活。
桡骨颈骨折后,桡骨小头的血供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加上局部肿胀明显,加重缺血,进而导致桡骨小头缺血性坏死。
高处坠落、上肢着地,或者跌倒时上肢撑地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肘关节外侧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骨科就诊行X线检查。
当患者有以下外伤史以及症状需及时就医:
有跌倒前臂撑地的外伤史。
肘关节外侧疼痛、压痛、肿胀。
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旋转明显受限。
桡骨颈骨折为外伤类疾病,一般可以到骨科门诊就诊。
伴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等紧急情况下,可到就近医院急诊科就诊。
伤后是否进行过相关的处理措施?
出现症状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是否有外伤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腕关节X线是桡骨颈骨折的常规检查项目,可以直观的看到有无骨折以及骨折的严重程度,一般都可以通过X线明确诊断及分型。
部分桡骨颈骨折线不明显,X线检查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行CT检查,能够发现微小骨折,当骨折明显移位时,可以加三维重建以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
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软骨较多,X线显示不佳,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将骨化软骨显示满意。
桡骨颈骨折有其特殊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如下:
桡骨小头部位软组织肿胀明显,病因压痛。
由于桡骨头移位,前臂旋转活动及肘关节的伸屈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X线可明确显示桡骨颈骨折的征象,当骨折线不明显并高度怀疑有骨折时,可以行CT+三维重建检查,能够比较清晰的判断。对于儿童桡骨颈骨折,软骨较多,X线显示不佳,可以通过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将骨化软骨显示满意。
因桡骨小头与桡骨颈位置接近,故临床表现基本一样,而且二者容易同时出现,鉴别诊断在于X线检查,必要时需要核磁共振检查。
当桡骨干骨折位置接近桡骨颈时,也容易出现基本相同的临床表现,其鉴别点在于X线检查,一般X线就可以明确。
肱骨外上髁炎也叫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处附着的伸肌总腱反复摩擦肌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多见于网球运动员及经常频繁活动手腕的劳动者,也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疼痛,旋转活动受限。鉴别点在于无外伤史,X线可以明确鉴别。
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无移位及嵌入型骨折仅需肘关节用上肢石膏托或石膏功能位固定3~4周。有移位者先施以手法复位,再复位不佳者,可行桡骨头开放复位,必要时同时行螺丝钉内固定术。不稳定及粉碎型者,则需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或者尝试内固定手术,但对儿童骨骺损伤者切勿将骨骺块切除。
骨折急性期疼痛可给予塞来昔布、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等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对于有移位的桡骨颈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情况下,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或者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对于粉碎不稳定骨折,可以尝试切开复位内固定。若复位困难、内固定失败,可行桡骨小头切除术。手术方法包括切开复位钢板或螺丝钉内固定、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经皮克氏针撬拨固定术、桡骨小头切除。
一般认为对于骨骼未成熟的儿童,如果桡骨颈骨折成角小于30°,移位小于2mm,并且旋前旋后功能无受限,不需要复位和手术治疗。2~3周石膏固定,随后早期功能锻炼将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骨骼接近于成熟时,即使成角小于30°,移位小于2mm,也推荐骨折复位,因为获得完全的前臂旋前和旋后功能远比X线片上看到的成角和移位重。
如果骨折移位和成角程度超过了可接受范围,或者旋转受限,首先可尝试骨折手法闭合复位。需注意反复多次的闭合复位可能加重损伤导致关节僵硬。虽然闭合复位能够避免手术,但是如果有限的几次尝试后如果还不能复位成功,应行手术复位,长期随访手术引起的创伤并未增大。
对于桡骨颈骨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一般预后较好,通过石膏固定,或者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都可以很好的治愈,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治疗后可能会残留一部分肘关节功能受限的后遗症。
桡骨颈骨折一般可以治愈,少部分遗留后遗症。
桡骨颈骨折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治疗后6周、3个月复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功能锻炼。
桡骨颈骨折患者在饮食上一般无特殊禁忌,一般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即可,可适当增加营养,多食用奶、排骨等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
桡骨颈骨折发病后要做好自身护理,护理要细心、周到,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肘关节的适当功能锻炼和制动休养。
治疗期间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锻炼肘关节,防止肘关节粘连,但不可过多,以防病情加重。
做好肘关节保护,避免频繁负重活动,以免劳损进一步加重,不利于恢复。
做好心理护理,放松心态,正确认识疾病本身,树立痊愈的信念。
出现桡骨颈骨折病情后,要注意做好自身的病情监测,观察症状有没有加重或者缓解,适当锻炼后有没有明显缓解,以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指导以后的治疗。
发生桡骨颈骨折后,不要过于恐慌,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利于恢复,要认识到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有很好的预后。切记要避免病急乱投医,要去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防止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桡骨颈骨折多发生在跌倒前臂撑地的外伤下,因此注意防止跌倒是预防桡骨颈骨折的关键。
当摔伤伴有前臂撑地的情况下,出现肘关节外侧疼痛、活动受限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就诊早期筛查。
教育儿童避免打闹、忽然奔跑、防止跌倒。
成人平时要注意走路多看路,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防止跌倒。
对于骨密度T值<-2.5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预防跌倒。
4007点赞
[1].杨运平,徐达传,甄明生等.桡骨头的应力传导作用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
[2].何伟民,马元璋,沈金根等.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桡骨头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J].中华骨科杂志.
[3].吴敏,官建中,肖玉周等.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重度桡骨颈骨折[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4] 尹海磊,尹海霞, 卢廷胜等. 弹性钉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JudetⅢ型桡骨颈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