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损伤是指位于肘部固有筋膜下的肱动脉受到损伤,其多发生于前臂骨折或者经桡动脉穿刺插管后。肱动脉损伤最主要的表现为前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一般通过加压包扎后均可痊愈。如处理不及时或者处置不当,有可能发生肱动脉血栓形成闭塞、前臂缺血,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或坏死,严重影响手的功能,甚至截肢。
最为多见,主要引起前臂及手部肌群的缺血性痉挛,称之为Vkann缺血挛缩,可造成残疾后果。
除可以致前臂及手部出现同样后果外,正中神经亦易出现功能障碍。
较前二者少见,对肢体血供影响较前二者轻。
由于肱动脉损伤后导致的动脉壁挫伤或周围血肿压迫,可使肱动脉血栓形成和闭塞,肢体远端出现供血障碍。
前臂外伤、骨折是肱动脉损伤最常见的病因,行心脏造影检查时,需穿刺桡动脉或肱动脉,也是肱动脉损伤的另一个原因。
前臂骨折是肱动脉损伤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常见多原因。前臂骨折者肱动脉损伤发生率极高,尤其粉碎性骨折者,肱动脉损伤发生率近100%。心脏介入手术多需要穿刺肱动脉或桡动脉,肱动脉损伤发生率也较高。
发生前臂外伤或者骨折,患肢未良好制动,容易加重肱动脉损伤。
经肱动脉穿刺者,术后过多活动或压迫时间不足,均容易发生肱动脉假性动脉瘤。
经肱动脉穿刺者,术后压迫过大,容易发生肱动脉损伤甚至形成血栓而闭塞。
肱动脉损伤多于外伤或动脉内有创操作后发生。上臂骨折者,肱动脉损伤发生率约95%以上。通过桡动脉行介入治疗者,肱动脉损伤发生率约2%~8%。
儿童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因此受到外伤时易发生肱骨骨折,进而可导致肱动脉损伤。
如工人、司机、运动员、警察等人群,由于其职业具有一定危险性,发生外伤事故等可导致肱骨骨折,进而可导致肱动脉损伤。
肱动脉损伤后,血液外渗,局部组织肿胀,患者以疼痛和患肢肿胀为主要表现,肱动脉损伤的临床症状典型通过症状即可确诊。
患肢疼痛和肿胀,由于肱动脉损伤导致血液外伤至组织间隙,由于局部张力大、前臂肿胀,压迫血管、神经、肌肉,故而疼痛。
活动受限,由于局部疼痛和肿胀,应用前臂的正常活动,如发生正中神经、尺神经或桡神经损伤,会出现患侧手指麻木或活动障碍。
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前臂及手皮肤温度低、皮肤苍白,严重者出现皮肤紫绀、疼痛剧烈。
骨筋膜室是指由骨、骨筋膜、肌间隔、深筋膜构成的区域,由于缺血、缺氧导致前臂剧烈疼痛、肌肉缺血性痉挛,严重可导致肌肉坏死。
由骨折引起的肱动脉损伤,多合并正中神经或者尺桡神经损伤,患者处前臂疼痛以外,尚有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和活动受限。如因穿刺肱动脉引起的损伤,发生神经损伤可能性小。
动脉血栓形成阻塞血管未及时疏通血管,导致阻塞远端组织缺血坏死。
肱动脉损伤早期即有明显的疼痛和肿胀,患者大多会及时就医,首选于骨科或者血管外科就诊。一般行肱动脉血管超声可以确诊。
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受伤部位有搏动性出血,患侧桡动脉减弱或消失。
患侧前臂及手部远端肢体缺血疼痛。
患侧前臂及手部远端皮肤苍白、皮温降低虑侧前臂及手部远端感觉神经麻木。
患侧前臂及手部远端运动障碍,出现肌肉麻痹。
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有意识障碍、精神不佳,甚至昏迷等症状。
患者有脸色苍白、患则肢体出现青紫色改变。
患者有少尿、心率变化明显。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如介入治疗引起肱动脉创伤,可以到血管外科治疗。
如患者前臂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为防治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优先于骨科治疗。
如肢体出现剧烈疼痛、发凉、苍白或紫绀,应立即去血管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手臂怎么受伤的?
是否有外伤史或者肱动脉穿刺史?
目前手指活动和感觉是否正常?
有麻木或者疼痛的感觉吗?
患者需行血压及血常规检查,明确是否有进行性的失血。
肱动脉血管超声,超声可以发现肱动脉损伤部位和损伤面积大小,以及肱动脉腔内是否有血栓形成或堵塞,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
如为外伤或者骨折导致的肱动脉损伤,除血管超声检查外,尚需行前臂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查看肱动脉损伤周围的骨骼、关节、局部肌肉组织损伤情况。
必要时可行上肢动脉的CT血管造影(CTA),观察动脉通畅情况。
患者在前臂外伤或骨折后出现的前臂疼痛、肿胀,尺桡动脉搏动减弱症状,同时前臂血管超声检查发现肱动脉管壁漏口、血液外渗至组织间隙,或者经肱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的术区肿胀、皮下出血,或者肱动脉有血栓形成即可诊断。
多有过多牵拉史或者肘部外伤史,患者出现疼痛和肘关节活动受限,如不合并肱动脉损伤,无前臂皮下血肿症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血管壁完整,据此可以鉴别。
骨折可有局部反常运动、活动受限、前臂肿胀,单纯性骨折不伤及肱动脉者,局部肿胀程度轻,主要表现为疼痛,据此可以鉴别。
如骨折引起的肱动脉损伤,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经肱动脉介入治疗后引起的肱动脉损伤,往往采取局部加压包扎的办法治疗。
肱动脉损伤者无需口服或者静脉点滴药物。初期可以给抗生素治疗,术后辨证用药,切口定期换药。疼痛严重者,可以应用止痛药物缓解。如前臂肿胀严重者,可局部外敷硫酸镁或者硼砂消肿治疗。
若前臂骨折或者外伤导致的肱动脉损伤,可以行手术治疗,手术缝合破裂的肱动脉。
若经肱动脉介入治疗导致的肱动脉损伤,可以在肱动脉破口处加压包扎治疗,因为肱动脉介入治疗引起的损伤,破口往往比较小,一般小于3mm,通过压迫止血后,肱动脉可自行愈合。愈合速度与破口大小、部位有关。一般加压包扎1~5日后即可恢复。
对于合并肱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开放复位和内固定术,切开组织,利用骨科钉在开放状态下拼接折断的肱骨,使得修复更加稳固。术后屈肘位石膏固定,防止血管牵拉。
若患者肢体肿胀明显,则行筋膜切开来减压,减轻血管受压状态,不影响肢体供血。
若患者肱动脉内有血栓形成,需要行动脉取栓术,如血管壁损伤非常严重时需行损伤血管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
肱动脉损伤导致前臂肿胀明显,可抬高患肢,缓解肿胀。
肱骨骨折的患者术后可进行功能锻炼,固定后即可作握拳、腕关节屈伸活动,2周后逐渐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解除固定后,积极主动锻炼肘关节伸屈活动,严禁暴力被动活动。
肱动脉损伤者,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不遗留后遗症。少数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者,可能引起前臂肌肉缺血、坏死,导致肌肉痉挛,进而影响手的功能。
多数肱动脉损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或者局部加压包扎治疗,均可获痊愈。
肱动脉损伤几乎可治愈,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对于经治疗后,肱动脉损伤愈合者,只要患肢无疼痛、肿胀,大多数不需要复诊。如出现患肢疼痛、发白、紫绀者,应立即复诊。
肱动脉损伤者,除了在饮食上需限制盐的摄入,并没有其他严格的限制,但经过手术治疗以及存在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其饮食还需加以注意。
由于肱动脉损伤后患肢肿胀严重,避免水钠潴留,以免加重肿胀。饮食上控制食盐量即可,对于合并有高血压者,严格限制盐,保证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肱动脉损伤,严格控制主食的量,限制甜食。
手术后的患者气血亏损,可酌情多吃补血的食物,如山药、大枣、桂圆、核桃、莲子、瘦肉、河鱼、鸡蛋及奶制品等,适当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肱动脉损伤者,重点观察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变化。对于合并糖尿病者,严格控制血糖,血糖过高,影响肱动脉愈合。对于合并高血压者,严格控制血压。对于骨折后肱动脉损伤者,尚需观察创口有无感染情况。
如肱动脉损伤合并糖尿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保证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
如肱动脉损伤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控制血压,保证血压在130/80mmHg以下为佳,尤其防治血压高低波动。
如为前臂骨折引起的肱动脉损伤者,每日监测体温,观察术区有无渗出液、红肿,防止术区感染。如有发热或者术区红肿、化脓,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对于采取局部加压包扎治疗者,主要弹力绷带松紧度,过紧不利于手臂血液循环,过松不利于肱动脉损伤愈合。如需长时间包扎固定,可每6小时放松20分钟,以免手部肌肉因缺血坏死。
对于骨折引起的肱动脉损伤者,需严格制动,可应用石膏或者木板固定,以防止二次损伤。
要密切观察肢端供血状况,一旦再次出现缺血,应立即处理。
对于外伤、骨折性疾病,难以预防。但是对于经动脉介入治疗者,术者多加注意,一般都可避免肱动脉损伤的发生。
对于需经肱动脉穿刺者,穿刺过程动脉轻柔,以免造成肱动脉损伤。介入治疗结束后,术肢不可过多活动,局部加压固定至少6小时,对于穿刺时困难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至8小时。术后一周内术肢不可负重、用力。
对于儿童应避免过多牵拉手臂,以免造成肘关节脱位。
运动员或其他经常运动的人群合理锻炼,做好热身,注意休息,避免发生肱骨骨折而造成肱动脉损伤。
从事危险工作等职业者,穿戴防护衣,避免钝挫伤。
4141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龚印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治疗体会[J].河南大学学报,2005.
[3]宋琳,肱动脉损伤术后病人的护理及心理干预[J].中国护理学研究,2008.
[4]虎元俊,杨于蓉,管军,张旺利主编;高勇,贾丹,尹宏畅,李昌琼,芦伟副主编.外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3:201.
[5]李小红编著;樊海英,韦森副主编.常见运动系统伤病护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19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