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裂又称裂纹骨折、青枝骨折,为一种不完全骨折。其表现为患者骨头局部裂开但仍与原有骨结构相连,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通过石膏或小夹板简单的固定和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愈合后通常没有后遗症。
骨裂多为暴力因素所致,患者通过直接、间接或长期局部受力均可导致骨裂。此外,某些骨骼疾病也为骨裂的发病因素。
如骨头遭受直接击打、压砸时,可能发生骨裂。
主要通过传导、旋转等方式间接作用于骨头,此时可导致骨裂。
积累性劳损为应力长期、反复作用于骨骼某一位置,骨骼无法耐受而发生骨裂。如运动员长期高强度训练、坚持高负荷锻炼的中老年人等。
如患有骨肿瘤、重度骨质疏松、骨髓炎等骨骼相关疾病,在某种动作或轻微外力下即可发生骨裂。
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骨骼即可能发生骨裂。
骨裂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与暴力因素有关,多发群体为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骨骼疾病的群体,目前尚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研究。
如骨质疏松等,骨头可因轻微的撞击等造成骨裂。
儿童多因骨骼发育不完善,跌倒或是坠落时,导致骨裂。老年人多因骨质比较疏松,跌倒或是遭受外力时,导致骨裂。
如运动员,可因长期持续的锻炼,应力反复作用于一个位置,骨骼无法耐受而引起骨裂。
骨裂患者主要表现为骨裂部位淤青、红肿、疼痛及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发热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可能出现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缺血性骨坏死等并发症。
骨裂患者的典型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淤青、活动功能受限、触摸患处有压痛感。
骨裂时会出现疼痛症状,活动或移动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触之局部有压痛。
骨裂初期可形成局部血肿,导致出现青紫色瘀斑,随着时间推移,瘀斑可变成青色、黄色。
较严重患者如体内出血,当血肿吸收时可出现发热症状。
若骨裂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病情会逐渐进展,骨骼局部会出现感染,患者可有发热等症状出现。
若患者长期卧床制动,没有进行适当的锻炼,可导致肌肉萎缩,患者常会有肌肉无力症状,若肌肉萎缩的体积明显降低,可能还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
当骨裂未能及时治疗时,可能会导致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多会在骨折后24~48小时后出现意识障碍、瘀点等。
骨折后未能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当,可导致骨筋膜室内的肌肉或是神经因为急性缺血、缺氧产生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当发生该并发症时,患者早期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发生肌肉广泛坏死时,可出现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等症状。
及时规范的诊治对于骨裂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患者遭受外力击打、撞击后出现不适时应引起警惕,并去医院就诊。经过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遭受外力击打、撞击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骨裂患者突然出现发烧等新发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骨裂患者需立即于骨科就诊。
目前主要症状是什么?(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困难等)
近期是否受过外伤?如何受伤的?
症状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
是否患有其他骨骼疾病?
近期身体状况怎样?
检查局部肿胀的程度及性质,是否出现压痛,局部皮肤温度是否升高等,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种类和程度。
X线检查为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骨裂的部位、有无移位等具体情况。
骨裂在没有明显移位时常看不见,这就需要CT和MRI来进一步明确诊断。CT可以评价骨盆、骶骨、胸骨、脊柱等部位的骨折,能清晰地显示椎体爆裂骨折碎裂的后方骨片是否出入到椎管内。MRI可根据组织在磁场中的信号强度变化来显示包括骨水肿在内的病变。
通常根据外伤史、症状和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患者有外伤史或长期高负荷训练史。
骨骼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触之有压痛。
X线、CT、MRI发现骨裂征象存在即可确诊。
完全性骨折与骨裂都会有骨骼活动受损、局部肿胀等症状,但是完全骨折X线多会见到骨骼完全断裂的断裂线,而骨裂X线有时没有明显移位时,观察不明显,两者根据X线的表现可进行鉴别。
患者无外伤或轻微外伤即可出现病理性骨折,患者可伴随进展性局部疼痛,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见到明显的肿瘤块,而骨裂多不会见到肿瘤块,只会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到骨裂线,两者据此可以进行鉴别。
程度较轻的骨裂患者可通过石膏或夹板固定即可,对于严重的骨裂,必要时应给予手术治疗。此外,还可以辅助药物治疗进行消炎镇痛。
当出现骨裂时,受伤后需立即就医,进行石膏或夹板固定,患者需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等。
建议骨裂患者适当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因疾病因素导致的骨裂,需要服用治疗原发疾病的药物,如骨质疏松患者需要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抗骨吸收药物,如双磷酸盐,促骨形成药物,如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活性维生素D等。也可考虑服用强骨壮骨类中药。
如果骨裂程度严重,或是骨裂后患者活动导致加重,骨折移位,则需进行手术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内固定手术或外固定手术等。
骨裂3~6周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按摩患处,提升血液循环。骨裂6周后可做适宜的活动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等。
针对患处红肿、疼痛症状,可酌情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洛索洛芬纳、双氯芬酸等。
骨裂经过及时、规范治疗,可以治愈并保持良好的活动功能,预后较好。但若未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会影响患者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功能。
骨裂早期经过规范治疗大多数可以治愈。
骨裂患者如果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骨裂与饮食相关性较小,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事项,维持正常均衡饮食即可。若有条件可以考虑吃些清淡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尤其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牛、蛋、豆制品等,可以促进骨裂愈合。
骨裂患者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日常生活管理可明显减轻疼痛症状,促进恢复并延缓病情的进展。
患者在治疗期间,要尽量保持平卧,伸直并垫高患肢,降低肢体的肿胀,骨裂两周内减少或避免受伤部位活动。
家属应在医生指导下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患者需经常检查外固定情况,并注意保持固定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移位、感染发生。
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消除惧怕及急于求成的心理,密切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观察伤处的皮肤是否苍白、青紫等,有无肿胀、感觉等,如果发生异常,及时就医。
若患者自觉伤处疼痛,可通过听音乐、冥想以及其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降低疼痛敏感度。如果疼痛明显,可求助医生,服用止痛药物缓解。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功能锻炼对预防疾病发生,或治疗疾病有益处。
避免长期高负荷训练,尤其中老年群体,运动时应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避免过量运动。可选择适合个人身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
提高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故发生,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儿童和老年人可适当补充钙质,保证营养充分。
长期体力劳动者或专业运动员容易出现积累性劳损,日常应注意防护,如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时应及时就医。
4610点赞
[1]祝坤,刘忠厚.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与骨折预防[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4).
[2]姚长海,侯树勋,刘汝落.肢体肿瘤所致病理性骨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99(7).
[3]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吴阶平医学基金会骨科学专家委员会.膝骨关节炎阶梯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013(001):124-130.
[4]金蔼荣.优质护理对骨折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积极作用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7(2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