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肘关节炎是由创伤引起的,以肘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和继发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肘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青壮年。创伤性肘关节炎尚无特效疗法,难以彻底治愈,可有关节畸形、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创伤性肘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为关节损伤、局部畸形、慢性劳损、自身免疫反应。好发于有肘关节骨折、脱位、扭伤、有代谢异常等人群。
创伤性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内骨折、扭伤、关节脱位、关节内异物存留等关节损伤,可使关节面及关节内组织受到磨损和破坏。
先天形成的肘关节畸形或骨折复位不正的肘关节畸形均可引发关节面受到过度磨损和破坏。
网球运动员、小提琴演奏家等长期、持续用反复同一姿势进行肘关节活动,可造成肘关节面的过度磨损和破坏。
关节创伤后异物存留,可引起机体发生异物反应,导致肘关节面不平整,进而发生肘关节退行性改变。
在创伤性肘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发现某些炎性细胞因子明显高于正常含量。有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过分敏感,敌我不分地将这些炎性细胞因子,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创伤性肘关节炎属骨折、扭伤、关节脱位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尚缺乏具体的流行病学的发病率相关数据统计。
有肘关节骨折、脱位、扭伤病史的群体。
日常工作中需要肘关节长期保持或反复特定肘部姿势的群体。
有代谢异常的群体,如糖尿病群体和肥胖群体,高血糖会引发损伤恢复较慢,肥胖者可有全身广泛的炎症反应,或可影响肘关节损伤的恢复。
创伤性肘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肘关节疼痛、渐进性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等,患者常无其他症状,晚期可并发肘关节畸形、神经受损、残疾等。
在刚开始活动时症状较明显,早期可有活动后减轻,但在活动多时又加重,患者在休息后肘关节的症状缓解。
关节反复肿胀,疼痛持续并逐渐加重,可以出现进行性的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积液、畸形,关节活动时出现粗糙摩擦音。
创伤性关节炎的骨质增生可引发肉眼即可发现的肘关节的内翻、外翻畸形。
长期的创伤性关节炎可引发肘关节的骨质增生,压迫走行与关节附近的神经,如尺神经,出现手部的感觉减退及精细活动受损。
创伤性关节炎的骨质增生可引发肘关节的关节间隙的消失,导致关节功能彻底丧失,引发残疾。
患者常因出现肘关节的活动受限而就诊于骨科,通过行实验室检查、CT检查、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创伤性肘关节炎,并需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出现肘关节的活动受限、疼痛应及时就医。
有肘关节肿胀、疼痛难忍、僵硬到无法进行主、被动活动情况应立即就医。
患者可因有肘关节的活动受限、僵硬而优先考虑就诊于骨科。
都出现了什么症状?(肘关节活动受限、僵硬、有压痛)
症状持续多久?
既往有什么病史,尤其是肘关节外伤史?
有无家族遗传病史?
有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创伤性关节炎没有特异性的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清蛋白电泳均属正常。
通过X线检查判断患处是否已出现骨质增生,早期可无明显改变,以后逐渐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程度不等骨刺形成。
CT的密度分辨力明显优于X射线平片,更有利于明确关节病变的大小、范围和密度变化。
可观察软组织病变的程度、范围及内部结构,核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层次的分辨力优于CT检查。
诊断肘关节炎特异性、灵敏性最强的检查方法。目的是可以在直视下检查肘关节腔并且可取出必要的相应组织进行检查。
创伤性关节炎可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下述各项检查结果可确诊:
有慢性积累性关节损伤史或有明显的外伤史,发病过程缓慢。
早期受累关节酸痛、运动僵硬感,活动后好转,但过劳后症状又加重。
后期关节疼痛与活动有关,活动时可出现粗糙摩擦感,可出现关节交锁或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
X线检查可见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关节面硬化、关节边缘有程度不等骨刺形成,晚期可出现关节面不整、骨端变形、关节内有游离体。
骨关节炎和创伤性肘关节炎临床表现很相似,骨关节炎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多发生在髋关节和膝关节,而创伤性关节炎可发生任何年龄组,仅发生在肘关节。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以30~50岁为多,活动期多呈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指趾小关节常呈对称性肿胀,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均升高,X线检查也有相应变化。创伤性肘关节炎的实验室检查均在正常范围,疼痛、肿胀发生在肘部关节。
创伤性肘关节炎治愈比较困难,一般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消炎药、营养软骨类药物等,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如塞来昔布等、双氯芬酸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发挥其镇痛及抗炎作用。
如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等软骨营养药物,可以改善病情,缓解软骨的退变。
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只适合短期应用,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可补充关节滑液并营养关节软骨。
可应用肘关节游离体清理术、手术切开复位及截骨术、关节融合术等手术治疗手段,适合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无效或症状极为严重的患者,且药物疗不佳时可改善或解除肘关节肿痛症状,改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关节镜手术有助于改善早期症状。
可采用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红外线疗法等理疗手段促进创伤性肘关节炎炎症的吸收。
创伤性肘关节炎患者难以治愈,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病情进展严重的患者晚期可出现肘关节畸形、神经损伤、残疾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加重。
创伤性肘关节炎难以治愈,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通过现有的治疗手段控制病情的进展。
创伤性肘关节炎一般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建议患者出院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复查包括体格检查,如关节活动度检查、X线检查等检查项目。
创伤性肘关节炎患者保持健康、正常饮食即可,建议治疗期间尽量保持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保证每餐营养搭配合理,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摄入帮助患者恢复。
术后患者饮食一般从流质饮食逐步改为半流质、软食或普食,应少量多餐
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饮食清淡,少食油炸食品,少食辣椒、姜、咖喱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鱼肉刺身等生冷食物。
患者的每餐食均应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摄入,患者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西红柿,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肉、牛羊肉。
创伤性肘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护肘关节、循序渐进的恢复功能锻炼。患者需自我监测关节活动受限有无持续进展,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转移对关节疼痛的注意力。患者出院后应特别注意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日常避免受损的肘关节的负重,减少患肘关节提重物。
需要手术治疗的群体应注意术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开始功能恢复训练,出院后继续。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护肘关节,部分患者需要局部的短期固定、制动。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敷料松动,有血液等渗出或者引流管扭曲,没有液体引出,或者引流袋内液体一直保持不变,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患者日常应注意监测受损肘关节的活动度,如有持续进展的关节活动受限,应注意及时就医。
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应注意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刷牙口腔出血、鼻出血等,出现此类反应注意立刻停药、及时就医。
患者可因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而焦虑,患者及家属应当学习本病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对预后的担忧。家属应鼓励患者适当转移注意力,可以听听音乐、看看书。
创伤性肘关节炎重在预防,可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如积极治疗关节损伤等原发疾病,做好关节防护,减少活动中的外伤,改善运动习惯等措施都可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积极遵医嘱治疗肘关节挫伤、扭伤、脱位或关节内骨折等原发疾病,避免肘关节炎的发生。
出现关节损伤后受累关节应注意休息,尽量减少关节负重,过度的锻炼会引起关节的进一步损伤,症状缓解期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对于创伤性关节炎的恢复有明显作用。
避免保持长期、持续、反复的姿势或职业动作,至少每隔1小时进行充分休息,放松按摩肘关节。
日常适当增加体育锻炼、规律作息、注意保暖。
4022点赞
[1]姜虹主编.骨外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01:271.
[2]李跃飞,黄丹奇主编.张文泰骨伤科临床治疗经验集[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1.
[3]孙树椿主编.中医骨伤学高级教程[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03:55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