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损伤多因小腿过度外旋,膝关节前方受到直接撞击引起。损伤后会出现关节部位的肿胀、疼痛。该韧带可分为前、后两束,当伸膝位时后束紧张而前束松弛,屈膝位时前束紧张而后束松弛。除这两部分外,还有两条可变异的外侧半月板股骨韧带在后交叉韧带的前后。其主要功能是制胫骨上段后移、限制膝关节过伸、限制旋转、限制侧方活动。本病为短期治疗疾病,一般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后交叉韧带损伤往往有受伤史,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损伤机制包括胫前伤、过伸伤、过屈伤和屈曲内外翻伤,体育运动爱好者在运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容易发生后交叉韧带损伤。
其中最常见的是过屈伤,它更易造成单纯后交叉韧带断裂。受伤时暴力直接作用于胫骨近端,使胫骨突然向后半脱位,胫骨平台后缘与髁间窝顶壁间发生撞击,可截断后交叉韧带。同时屈曲时前外侧束紧张,如超过极限也使后交叉韧带断裂。
在其之后,交叉韧带也有限制胫骨过度旋转的作用。因而旋转暴力也可引起单纯后交叉韧带断裂,但合并内或外侧结构损伤更为多见一些。
后交叉韧带损伤比较少见,在所有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占3%~20%。其中30%是单独损伤,70%是合并其他韧带损伤。
其在运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膝关节过屈、旋转暴力,容易导致发生后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如治疗不彻底,可能会出现关节不稳,有时甚至并发膝关节交锁和弹响等症状。
急性期有膝关节肿胀、疼痛、积血和功能障碍。
急性期症状好转后有膝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容易扭伤。
可能有膝关节交锁和弹响。
当后关节囊破裂时,膝关节疼痛剧烈、腘窝肿胀,可逐渐出现皮下瘀斑。
半月板损伤:半月板是由弹性软骨构成的C形缓冲结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稳定性变差,容易出现半月板后脱位,出现有膝关节交锁和弹响。
后交叉韧带损伤还会并发关节不稳定或运动功能失调等症状。
运动损伤后怀疑有关节肿胀、疼痛,应立即关节制动,送医就诊,可就诊于骨科或疼痛科,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要与前交叉韧带伤相鉴别。
易出现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运动员应该定期体检,一旦体检中发现有慢性的后交叉韧带损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如有明确外伤史,发现膝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高度怀疑后交叉韧带损伤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有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若出现膝关节红肿热痛时,应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患者出现疼痛剧烈,或是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去疼痛科、康复科就医。
近期是否有外伤史?
受伤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
受伤后是否有其它医疗机构的就医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查体可见肿胀部位及压痛点在腘窝部,麻醉后检查后抽屉试验阳性率更高。
可以显示因韧带牵拉而造成的撕脱骨折块,多出现于胫骨后髁附着区。患者应配合医生前后应力位像屈膝90°位拍片,拍摄平片必须标准体位。
可以发现断裂的韧带形状、大小及连续性的变化。
可以用探钩牵拉测试韧带的张力,韧带表面的滑膜有无出血等。
病史有膝关节损伤史,伤后出现膝关节后向不稳定而影响运动功能。
查体出现由于膝关节不稳继发膝关节内结构损害的体征。如肌肉萎缩、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的体征,后抽屉试验阳性,后向旋转不稳,胫骨结节塌陷征阳性。
X线检查膝关节侧位X线片可见胫骨后移。
MRI检查后交叉韧带增粗,断裂迂曲或消失等改变。
膝关节镜检查可以明确后交叉韧带损伤情况,镜下表现为损伤的后交叉韧带张力明显减弱或吸收消失。急性损伤时可发现断端。
通过病史、查体,结合影像学和膝关节镜的检查,不难诊断。
后交叉韧带损伤和前交叉韧带损伤都会出现膝关节的肿胀、疼痛,或者二者会同时损伤。而前交叉韧带损伤多是因小腿过度内旋,内侧副韧带拉伤,膝关节后方受到直接撞击造成。后交叉韧带损伤多因小腿过度外旋,膝关节前方受到直接撞击造成。通过MRI或关节镜的检查,不难鉴别。
后交叉韧带损伤表现为部分损伤的患者可以选用非手术的方式来治疗,出现关节不稳,合并外侧损伤时,可以手术治疗,需要治疗4~6周。
后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可先考虑非手术治疗。用石膏固定在屈曲30°位3周,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再用支具保护3周,允许在0°~60°活动,并作直腿抬高锻炼,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以减少胫骨后坠。
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果患者疼痛明显,可以遵医嘱口服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等。
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出现膝关节后向不稳时,需要行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合并后外侧结构损伤时,需要早期行后交叉韧带重建和后外侧结构重建。患者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后手术,术后关节功能可明显改善。
后交叉韧带损伤受伤后处理得当,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能够减轻或消除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维持正常的关节功能,但是需要定期复诊。
后交叉韧带损伤一般可以治愈。
后交叉韧带损伤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交叉韧带保守治疗后,一般需要第1、2、3月复诊,查看固定情况,以及恢复情况。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应第1、3、6月复诊,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忌辛辣食品,也不要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不要吃肥肉、奶油、动物内脏等。后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者需要关节制动,运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如果饮食肥甘厚腻,辛辣之品,容易引起便秘。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可以促进软组织的修复,也能帮助排便,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白菜、菠菜、苹果、西瓜等。
后交叉韧带损伤后要注意患者应注意遵医嘱用药,以及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进行功能锻炼,尤其是术后康复训练对自身疾病恢复有很大作用。
患者正确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患者回病房后去遵医嘱枕平卧6h,为了促进静脉回流,患肢下垫一软枕抬高10~15cm,呈外展中立位。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膝关节有无肿痛,如出现伤口渗血严重,膝关节肿痛难忍,应及时向医生反应。
术后第1天开始,包括主动屈伸活动和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活动。患者应呈平卧姿态,下肢伸直,足背用力向上勾,保持5s,然后用力往下踩,再保持5s;脚跟距离床面20cm,运动频率不可过快。
运用持续的被动运动(如CPM机锻炼)可使关节活动比较容易,有利于患肢静脉回流,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行CPM机锻炼,每天被动活动1h,上午、下午各活动半小时,平均每天增加5°~10°,术后9~14天屈曲到120°。应注意做CPM机被动运动时患者要保持放松,不要绷紧腿部肌肉以免损伤。
行走步态是下肢关节手术后锻炼的主要方法,目的是改变患者不好的行走步态。术后3天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训练的强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明显引起患者不适为宜;行走距离和行走时间要逐渐延长。
复诊时做膝关节影像学检查,查看后交叉韧带损伤后恢复情况。
手术后的患者需要积极的预防感染,可以遵医嘱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保持敷料的清洁卫生,定期换药。
后交叉韧带损伤多因外力因素所致,要注意运动和劳动中的保护,避免外伤。损伤后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
运动员应定期检查膝关节,行X线或MRI检查,明确有无慢性后交叉韧带损伤。
劳动和运动中注意防护,可以佩戴膝关节护具,避免暴力引起损伤。
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帮助稳定膝关节,避免外伤。
运动前应充分热身,运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4343点赞
[1]黄涛.运动损伤的治疗与康复[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周阳,彭伶丽.骨科护理查房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付小兵.中华创伤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冯世庆.骨科速查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