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指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因外伤破裂直接与海绵窦交通,形成动静脉瘘,海绵窦内压力增高,致海绵窦区静脉回流受阻及神经受压麻痹引起。急者立刻出现,慢者数日、数周不等出现搏动性突眼、颅内与心律一致的杂音、球结膜水肿、眼外肌瘫痪、视力障碍等症状。另外,本病常为颅底骨折所致。
按盗血量的大小分为高流瘘和低流瘘。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本身破裂,与海绵窦直接形成交通。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断裂形成与海绵窦的直接交通。
颈内动脉主干供血的高流量瘘,主要由外伤和海绵窦内颈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仅有颈内动脉硬脑膜支供血的海绵窦瘘。
仅有颈外动脉供血的海绵窦瘘。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多为外伤引起,包括钝器伤、锐器伤、医源性损伤,好发于颅底骨折者、颅脑手术者。
颅底骨折、骨片刺伤、血管撕伤:由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其出入口处的近端硬膜环和远端硬膜环牢牢固定,故当骨折线横过颅中窝或穿行至鞍旁时,即可撕破该段动脉或其分支;颅底骨折出现尖锐骨折片时可划伤划破颈内动脉。
血管损伤、继发性动脉瘤破裂。
外伤性颅内压变化、血管破裂。
穿通伤,多见于儿童。
鼻部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面部及五官穿刺等。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生率约为2.5%。
在车祸、高空坠落或者打架斗殴等外伤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可因为暴力导致颅底骨折,而引起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在接受颅脑手术的人群中,也有很少部分病例会发生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占位效应、盗血与缺血症状,即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眼球运动障碍伴球睑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外翻。有的可伴有颅内出血、鼻衄与脑缺血性损害症状等,其并发症包括颅底骨折、颅神经瘫痪、脑出血及严重鼻出血。
眼球突出于病侧多见,而双侧者约10%左右。突出度为4~24mm,平均8~10mm,伴有与动脉跳动一致的搏动,手摸眼内侧或前额部扩张的静脉可感到震颤。
病人自己听到的连续性杂音,随心脏的收缩而增强,难以安宁。此时在患侧眼眶、颞窝、额部等处听诊,可获吹风样杂音及猫喘样震颤。压迫同侧颈动脉可使杂音消失或减弱。
血管怒张,高度水肿。
Ⅰ、Ⅳ、Ⅵ颅神经麻痹引起眼球固定。
由于视网膜水肿、眼静脉压增高,视盘水肿、萎缩以及眼球高度突出,导致结合膜炎、角膜溃疡、眼球受压、青光眼及视神经萎缩,甚至失明。
50%病人有头痛,由于动静脉沟通,病侧半球供血不全可引起头痛。
鼻出血多为蝶窦壁骨折、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突入窦内造成破裂所致,需紧急手术闭塞瘘口;颅内静脉压过高者可导致颅内出血,需急症手术。
偶尔病人有三叉神经眼支症状,如患侧额颞、眶部疼痛或前额皮肤感觉障碍、疼痛及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部分病人可因海绵间窦较大,两侧海绵窦交通甚易,而有出现双侧眼部症状和体征。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多伴颅底骨折,其在前、中、后颅窝骨折病例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5%、9.1%、2.0%。
第Ⅲ~Ⅵ脑神经受到扩张海绵窦的牵拉压迫和缺血引起眼球运动障碍伴复视,以外展神经受累最常见,还可因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受压而出现角膜和面部感觉障碍。
鼻出血多为蝶窦壁骨折、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形成假性动脉瘤突入窦内造成破裂所致,需紧急手术闭塞瘘口,颅内静脉压过高者可导致颅内出血,需急症手术。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多为外伤所致,受损的动脉或当即破裂或延迟破裂。故伤后至动静脉瘘症状出现的时间不一,急者立刻出现,迟者数日、数周不等。当病人出现鼻出血、颅内出血、急性视力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者,需要就诊于急诊科,进行头颅CT、经颅多普勒等检查,注意与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窦血栓形成、垂体腺瘤卒中相鉴别。
当出现以情况时,需到医院就诊:
伴有肢体瘫痪或意识障碍。
鼻出血:骨折伤及海绵窦前内侧,破坏蝶窦黏膜,海绵窦疝入蝶窦。
颅内出血:皮质引流静脉扩张、高压,皮质引流静脉原发损伤,海绵窦本身挫裂伤。
急性视力障碍:眼球外突进行性加重,球结膜充血、肿胀,甚至破裂出血,视力急剧下降或失明。
病人因外伤,多为车祸,伴有全身多处创伤,收住急诊科。
眼部症状多为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先发症状,部分病人入眼科就诊。
行辅助检查后,明确诊断,转入神经外科或介入科手术治疗。
何时何地如何受伤?
是否之前做过颅脑手术?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搏动性突眼、球结膜水肿、眼外肌瘫痪、视力障碍等症状)
是否听到连续的“嗡嗡”的声音?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海绵窦显影、强化,鞍旁密度增高,增强明显;眼静脉增粗弯曲;眼球突出;眶内肌群弥漫性增厚;眼球边缘模糊;脑挫裂伤。
静脉引流之皮质显示脑水肿;扩张的海绵窦或静脉湖显示无信号区;眼上静脉条索状扩张无信号。
同侧眼上静脉扩张伴反向动脉化血流,呈红色或红蓝相间;同侧颈内动脉高血流量;舒张期流速增加,平均流速增加;瘘口近端血管阻力降低;远端分支血流流速降低;压迫患侧颈总动脉,瘘口上段出现倒灌,血管杂音减弱或消失。
是诊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金标准,可显示瘘口的部位及大小;脑血流交通充盈情况;盗血情况;颈外动脉供血情况及静脉引流方向;有无血管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等。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较易。头部外伤以后,病人出现明显的与脉博一致的耳鸣,伴有一侧搏动性突眼,听诊时可闻及明显的颅内杂音,即可作出诊断。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金标准。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可见海绵窦早期显影,眼静脉、岩上窦、对侧海绵窦,甚至颈静脉等都与颈内动脉同时显影,脑动脉远端显影较差。
可有搏动性突眼,需要用脑血管造影来区别。
多数由耳源性、鼻窦和眶面部化脓性感染及全身性感染所致,症状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相似,但无眼球搏动和血管杂音。
可引起突眼,脑的搏动传导至眼球引起眼球搏动,但一般无血管杂音。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首要原则是立足于闭合瘘口,而不是阻断供血动脉或减少瘘口的流量,病人治疗周期一般为短期治疗。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一般不采用药物治疗。
有效率为30%~40%,缺血加重且易复发。
先结扎颈部动脉,继之开颅夹闭床突上段,有效率为56.9%。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及创伤较大,复发率高。
主要有可脱性球囊栓塞、可脱性球囊结合弹簧圈栓塞、可脱性球囊结合生物胶栓塞、弹簧圈生物胶栓塞术、覆膜支架栓塞。
经股动脉-颈内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适用于所有CCF(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急、慢性治疗,闭塞瘘口确切、快速、有效、经济。
经股动脉-颈内动脉途径微弹簧或联合液体胶栓塞:适用于痿口小,球囊不能通过,又不能闭塞颈内动脉者,年幼病人,股动脉较细,不易插人8F导管鞘;大瘘口近心端颈内动脉闭塞,远端未闭,血流逆流入瘘口,前、后交通动脉细小,球囊不能通过,可用微弹簧圈栓塞。
经静脉途径微弹簧或联合Onyx栓塞:适用于经股动脉-颅内动脉入路栓塞失败者,及无法从股动脉-颅内动脉入路治疗的瘘口但有可到达瘘口的静脉者。入路分为经股静脉-颈内静脉入路,主要以岩上、下窦回流者;还有主要以眼静脉回流,岩上、下窦显影不佳者。
经ECA途径+CCA压迫法:适用于颈外动脉为瘘的主要供血,颈内动脉供血支细小、散在及其他途径栓塞不成功,颈内动脉不能闭塞者。
适用于颅内段海绵窦段分支较少者、颅外段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及血管迂曲不明显者。
少数病人可以通过压迫患病一侧的颈动脉来缓解症状或自愈,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仅有5%~10%自愈。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若是未正规且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失明。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处理好术后并发症,可进一步提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的治愈率。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经过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对于应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术的病人,应在栓塞后一个月复查头颅X线片,以明确球囊是否泄气或移位。所有病人术后六个月,均应行头颅脑血管造影检查。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应注意避免食用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合理控制总热量,补充优质蛋白食物,促进组织修复。
术后鼓励病人早期进食、多饮水,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及造影剂排出体外。
在外伤初期病人会有一定的出血及炎症反应,处于应激状态,饮食方面要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避免饮食过于油腻,否则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吸收,影响损伤的修复。
术后病人1~2周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喝牛奶、吃鸡蛋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促进消化,饮食宜均衡为主。
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以及钙质的食物,比如牛奶、牛肉、虾皮、豆类、鸡蛋、禽类、鱼肉。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
目前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的护理,主要是使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休息,避免劳累。另外,自身需注意病情是否复发,以便及时救治。
家属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的睡眠,病人剧烈运动、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可能诱发球囊移位、脱落、泄漏,可以压迫颈总动脉预防。
避免剧烈运动、咳嗽、打喷嚏,保持大便通畅。
家属需要观察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突眼症状是否改善,球结膜充血水肿有无缓解,并做好详细记录。
家属和患者自身需要在术后密切观察肢端皮肤颜色和温度,以及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
要保持患侧眼部清洁,每日按时滴眼药,预防眼部感染。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术后需严格遵照医嘱,术后三天绝对卧床,避免剧烈咳嗽,术后两周内避免进行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吸烟、过量饮酒、少动多坐等不良生活习惯。外戴头盔避免外伤,有效保护头部,避免外伤是预防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方法。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目前没有早期筛查的措施。
经常运动,防止肥胖,经常进行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如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
4415点赞
[1]张银兰.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护理[J].2011,6(3):12-14.
[2]郑伟武,赵泽林,田飞等.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22-23.
[3]李大志,成晓江,赛力克等.2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可脱球囊栓塞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14(5):291-29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