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乳头、多乳房畸形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病,正常情况下,胸前只有一对表层细胞继续发育形成乳腺外,其余均逐渐萎缩并消失;如不退化消失,继续发育,则形成副乳房。如既有腺体组织存在,又有乳头形成,则形成完全副乳房。副乳房多见于腋窝及腋前线,其次胸壁及腹股沟,少见部位有面颊及会阴处,而异位乳腺组织也可发生于膝部、大腿外侧、臀部、面部和颈部。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临床常见,为人类先天异常的“返祖现象”,可能是由于乳腺退化消失不完全、有某些始基残留所致。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多基因遗传,男女皆可发生,女性多于男性。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发病机理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在胚胎发育期,当胎儿体长9mm时,在腹侧两旁、自腋窝至腹股沟线上,由外胚层的上皮组织发生6~8对乳头状局部增厚,即为乳房的始基。在正常情况下,除胸部的一对外,其余始基均在出生前退化、消失。如有退化不全或未退化者,则形成多余乳头或乳房,有称为“返祖现象”。
多乳头症的发病率为1.0%~5.0%,男女均可出现,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比例约为(2.5~5):1。
有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家族病史者及胚胎发育异常者好发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女性多发,男性少于女性。
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对胸部,如有退化不全或未退化者,则形成多余乳头或乳房。在月经期、哺乳期发现乳腺增大、肿胀伴疼痛,边界不清楚,质地软,易并发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多乳头一般都是沿着乳头垂直线生长,90.0%在乳房下皱壁,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乳头并有各自的乳晕,大多是散发。
在青春发育期前,副乳房多处于静止状态,以后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而逐渐增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较平时增大、肿胀、部分患者有疼痛感。
完全副乳房者在哺乳期可出现乳汁分泌,副乳房多出现在腋下,其他部位少见,呈肿块样局部隆起,其中央部位常见乳头状突起,或仅有乳晕样色素沉着。肿块样隆起部位质地柔软,呈脂肪组织样感;有时呈腺体组织样柔韧感,可有触痛,边界不清;有时可发生良、恶性肿瘤病变,皮肤糜烂。
皮肤糜烂:腋窝部较大的副乳房可因局部摩擦而出现表面皮肤糜烂现象。糜烂面色淡或暗红,渗水不多而持日较长,痂皮反复出现,皮肤干燥或有脱屑。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人群的乳腺增生发病率稍高于正常人。哺乳期乳腺炎常急性起病,以感染性炎症为主,多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非哺乳性乳腺炎为慢性起病,有肿块、疼痛,病情容易反复。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严重者将并发乳腺癌。疾病早期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晚期会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生命。
纤维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由乳腺纤维细胞对雌激素异常敏感导致。表现为无痛、可移动的乳房肿块。常见于青年女性,常在20~25岁之间发病,预后较好。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症状、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若出现疑似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临床表现如腋下出现多余乳头、乳房、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到乳腺外科就医,做胸部X线检查、B超检查以明确是否为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并与腋淋巴结肿大、腋窝脂肪瘤做鉴别诊断。
若发现双腋前有包块并逐渐长大,并伴肿胀、疼痛,应立即就医,及时接受治疗。
副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应立即就医,及时接受治疗。
患者出现腋前有包块、乳腺肿胀、疼痛时,及时到乳腺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
出现哪些症状?(多余乳头、多余乳房)
出现症状多久了?
有无其他症状(疼痛、皮肤糜烂等)?
既往有无其他疾病(乳腺炎)?
家中有人有多乳头、多乳房畸形病史吗?
近期服用哪些药物?
做过哪些检查?(乳房钼靶X线摄片检查等)
视诊及触诊正常乳房、副乳房、腋窝淋巴,观察肿块颜色、大小、性状,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对存在肿块但性质不明确者,可使用细针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或粗针穿刺行组织学检查。获得病理学检查指标,确诊是否有乳腺病变。
乳房钼靶X线摄片是乳腺组织的针对性检查,能够显示乳腺组织并且识别副乳房肿块性质,但是有一定的辐射。B超检查无创、简便,可帮助显示有无乳腺腺体组织及肿物。
以临床检查为主,辅以红外线乳腺扫描,早期发现乳腺增生的作用,并可以鉴别乳腺增生、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
腋窝于腹股沟连线部位出现肿块样局部隆起,且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较平时增大、有疼痛症状。乳房钼靶X线摄片清晰识别副乳肿块,乳腺B超清楚地显示乳腺各层软组织及其中肿块的形态、内部结构及相邻组织的改变。因此,结合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多乳头、多乳房畸形。
对于无乳头存在的非完全副乳房者,诊断时需与腋窝脂肪瘤鉴别。腋窝脂肪瘤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可以通过病史及影像学检查与多乳头、多乳房进行鉴别。
副乳腺癌是指副乳腺组织发生的乳腺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副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为腋下或腋前区无痛性肿物,质硬,边界欠清楚,生长较快,可侵及皮肤或与基底固定。部分患者可在该部位查到副乳头,既往妊娠或哺乳期时副乳腺常有肿胀史。如隆起肿块较硬或局部隆起块内触及质硬肿物需警惕有副乳腺癌的可能,乳房钼靶X线摄片、B超检查和肿物穿刺活检可帮助诊断。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常有局部红、肿、热等炎症表现。可使用淋巴结穿刺针吸涂片检查、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以观察随访和手术治疗为主,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如多乳头、多乳房畸形不影响正常生活,且无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若副乳持续增大、乳房内触及异常肿块、影响外观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无明显临床症状、较小的副乳房可不处理。当有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副乳房切除手术:
腺体逐渐增大,疼痛或局部摩擦不适而影响生活者。
副乳房内触及异常肿块,确诊为良、恶性肿瘤者。
副乳房较大而影响外观者。
有乳腺癌家族史,心理负担重者。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者可以治愈,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多乳头、多乳房畸形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经临床治疗后能治愈。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者,建议每年复查一次乳房腺B超、X线检查。多乳头、多乳房畸形手术后,建议每3月或半年复查一次B超,病情稳定后可每年复查一次。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饮食总原则应遵循膳食多样化、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食用优质蛋白、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不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
进食适量优质蛋白质,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禁止使用生冷、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粗粮杂粮,如粗米、玉米、全麦片等。
禁止烟酒,每日食盐量<6g。
不要吃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洋葱、豆类。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患者的日常护理,需要注意清洁乳头和乳房,乳头和乳房有异常增大的情况要及时发现。女性患者应在术后和术前进行心理指导,患者术后避免炎症发生的危险,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自行检测双侧乳房有无肿块、皮肤发红等症状。
手术者术后适量运动,如散步增强体质,不可运动量过大。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相关的处理措施。
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术后注意伤口是否有液体渗出、红肿,需要及时报告医生接受治疗。
女性患者应加强心理疏导,可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隆胸手术。
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因胚胎发育异常而发病。目前无有效而特异的方法预防,可每年体检做乳房钼靶X线摄片和B超进行筛查。
有多乳头、多乳房畸形家族史者,建议尽早到医院做乳房钼靶X线摄片、B超进行筛查。
学会自查乳房有无病变,有可能发现早期乳房病变。
饮食上不要吃生冷的、油腻的、油炸的、腌制的、烟熏的食物等。
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有利于病情的有效控制,做好乳房乳头的清洁和卫生非常的重要,日常生活当中选择合适的文胸,避免乳房受到压迫,有利于乳房的正常生长发育。
4451点赞
[1]任培土,鲁葆春.普外亚专科疾病诊疗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2]任敏,徐云凤.先天性乳腺畸形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时机[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03):265-267.
[3]胡翀.多乳头、多乳房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03):92-97+1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