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指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不能正常排卵,体内缺乏孕激素,使增殖的内膜不能分化、成熟,致使内膜异常生长引发的月经失调,而非因生殖器本身的器质性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子官异常出血。根据有无排卵,本病分为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功血,围绝经期功血多是无排卵型功血。
围绝经期是妇女从生育期过渡到绝经的过程,在此期间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妇女体内的卵泡数减少加速,卵泡发育不规律并且波动性很大,表现为有排卵的月经所占比例降低,所以无排卵型占了很大的比例。
在围绝经期同样存在排卵型功血,尤其是在绝经过渡早期,但发生概率较低。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型功血,主要原因是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卵巢中的卵子数明显减少,卵巢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从而使得雌激素水平偏低,在绝经过渡期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波动影响,从而会出现无排卵型反复出血。
阴道出血的首要原因,在围绝经期妇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分泌发生了改变,随着卵巢衰老,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多数卵泡无法正常排卵,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孕激素分泌减少,在持续性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腺体、间质和血管增生不同步,细胞内大量的溶酶体破裂释放水解酶,导致子宫内膜出血。
由于围绝经期妇女机体雌激素水平存在较大波动,子宫内膜及其他部位均会出现生理性萎缩和血运不良,进而使得子宫部位的局部免疫力降低,病原微生物入侵或出现机会性感染,引发炎症反应,其中有子宫内膜炎、子宫息肉等。
女性是感性的群体,容易因外界事物或压力而情绪激动,长期的负面情绪堆积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
女性往往爱美,易追求瘦身,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会损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且会影响女性的免疫力,使女性受到某些疾病的伤害。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病,围绝经期功血是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生殖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子宫出血,根据临床统计有70%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月经紊乱。本病无特定好发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且乳腺癌术后口服他莫昔芬,他莫昔芬会导致不规则阴道出血。此外,母亲患有本病的女性容易患病。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症状为完全没有周期规律的子宫出血,出血量有多有少,持续及间隔时间有长有短。
发生一次无排卵型子宫出血,但随后又可有规律的排卵月经。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可表现为增生或增生与分泌的混合型。
排卵周期几乎完全消失,子宫出血为无排卵、单一雌激素刺激撤退后的子宫出血,出血量、持续及间隔时间存在差别。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还可出现潮热、心悸、易怒、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
长时间出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严重者可致休克,此情况下还容易继发各种感染。
由于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激素紊乱、机能失调,容易诱发癌变,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围绝经期女性出现阴道出血量大、出血时间延长、周期改变,或出现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等感染征象,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出现阴道出血量大、出血时间延长、周期改变,需要及时就诊。
在出血基础上出现感染征象,如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应前往妇科就诊。
阴道出血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月经不调、闭经等)
以往月经多久来一次,经量、颜色如何?
平素都是采用哪种避孕方式?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查体和妇科检查,全身查体包括身高、甲状腺查体、腹部查体等。妇科检查可以评估子宫的大小和外形、附件有无包块,并排除子宫颈或阴道因素导致的出血。
实验室检查应包括血常规,如果疑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其相关的指征时,应进行针对出血性疾病的检查,妊娠试验和甲状腺功能筛查也很必要。
诊断性刮宫可以检查子宫内膜是否有不典型增生,明确是否有子宫内膜癌,这项检查非常必要。
可了解子宫的大小和外形、宫腔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在宫腔镜直视下,选择病变区进行活检,使诊断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及时发现盆腔内病变,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以恰当的诊断为导向,除外妊娠和结构异常性疾病,可仔细询问患者出血史、相关家族史(包括潜在的出血性疾病),以及是否使用可能影响出血的药物(包括中草药制剂),如华法林、肝素及其衍生物、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某些活血中药。同时进行妇科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诊断此病。
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可通过月经史、症状、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可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鉴别。
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以及宫内节育器或异物引起的子宫不规则出血,可通过用药史以及实验室检查鉴别。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多已无生育要求,治疗的原则是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预防子宫内膜病变。
孕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由增殖期同步转化为分泌期而完全剥脱,然后在内源性雌激素的影响下子宫内膜修复而出血停止,也称“药物性刮宫”。
适用于长期而严重的无排卵出血,目前常使用的是第三代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高效合成孕激素可使内膜萎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适用于一般情况差、血红蛋白低于60~70g/L的患者,可采用左炔诺孕酮,持续用至一般情况好转、血红蛋白上升至可承受一次撤退出血时停药,停药后会发生撤药性出血。
在围绝经期排卵期出血,可以选择口服避孕药。
如经前出血,在出血前补充孕激素。
如月经期长,周期第5~7天小剂量雌激素助修复,或黄体期用孕激素促内膜脱落。
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内膜去除术,对于顽固性功血,当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禁忌症或激素治疗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常需考虑手术解决问题,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内膜去除术。以往经过各种治疗,病情仍不能得到控制和改善者,只能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通常有三种: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全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疼痛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经腹全宫切除术。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如无严重并发症及无子宫内膜癌变,可以治愈,预后较好,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无严重并发症及无子宫内膜癌变,可以治愈。
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出血原因消除,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刚开始,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症状控制稳定后,可6个月复查一次。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注意健康饮食,饮食要保持均衡,搭配合理,日常需要多进食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饮食需多样化,营养丰富、均衡。
适当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如苹果、梨、香蕉等。
适当吃些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益母草。
忌食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糕点等。
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雪糕、冷饮等。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以止血及寻找出血原因为主,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贫血等情况。
注意保持体温,以免天气转变较快,引起身体不适。
月经期避免剧烈活动,须勤换内衣,注意卫生,保持会阴部的清洁。
维持良好的情绪,生活有规律,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预防有益。
术后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
每天用温热的开水清洁外阴,清洗用的洁具最好是陶瓷,夏天分泌物多可增加冲洗次数,洗前用洗手液清洗双手,清洗由前而后,避开肛门污染。
日常注意阴道流血的情况,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就医。
由于围绝经期是女性必须经历的一个时间段,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会管理自身的情绪波动,对预防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生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身体健康是避免发生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环节。
注意经期卫生,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
注意情绪调节,围绝经期的妇女由于处于更年期,情绪波动较大,学会控制自身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4216点赞
[1]阮祥燕,杨欣.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协和医学杂志,2018(04).
[2]张秀丽.激素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1):173-174.
[3]袁顺平.探讨激素药物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2):167-169.
[4]郭清娜.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8):3376-3377.
[5]陈蓉,郁琦.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性激素疗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0):745-748.
[6]祁燕,徐桂冉,郁金芬.80例围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分布及恶性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6,25(04):80-8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