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扭转是部分或全部大网膜以其自体为轴心发生扭转,致使远端网膜发生血运障碍,是外科罕见的急腹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主要症状为腹痛,长期致坏死后形成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多为持续性绞痛、逐渐加重,不因体位改变而缓解并有腹膜刺激征,常伴有恶心、呕吐。一经诊断或高度怀疑,原则上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时机导致扭转网膜坏死感染,预后良好。
大网膜扭转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大网膜扭转和继发性大网膜扭转。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是指大网膜本身无任何疾病所发生的扭转,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继发性大网膜扭转主要由于大网膜病变,如大网膜肿瘤、囊肿、粘连等因素下所发生的扭转。
大网膜扭转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病因不明,继发性与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等有关,好发于肥胖人群、有腹部手术、腹膜炎病史者、妊娠期女性等。
罕见,原因不清,可能与网膜解剖异常有关。剧烈活动、突然改变体位、过饱后引起胃肠蠕动、腹腔内压力的改变是引起扭转的诱因。
通常是大网膜和腹腔内的病变(如肿物、炎性病灶粘连所致)按顺时针扭转1圈或数圈。大网膜扭转后可以发生充血、水肿、坏死,而引起腹膜刺激症状。
如过度用力、体位突变、咳嗽或因暴食所致强烈肠蠕动等,可引起大网膜移位。
大网膜扭转常见于中青年,以20~50岁年龄居多,儿童及老年人极少见,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
腹腔空间比正常人大,当发生急性体位的改变时,易发生大网膜扭转。
剧烈运动可导致体位的急性改变,易引起大网膜扭转。
暴饮暴食者在过饱后会引起肠蠕动剧烈,腹内压增高,增加扭转风险。
妊娠期女性由于子宫增大,腹部压力增大,可能会发生扭转。
大网膜扭转的主要症状是腹痛,部分患者会伴有反跳痛或腹肌紧张、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低热、全腹肌紧张、肠鸣音亢进等症状,也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毒血症、大网膜动静脉栓塞急性循环障碍等并发症。
突发腹部绞痛,逐渐加重,部位多开始于脐周或全腹,逐渐局限于右下腹部,活动可使疼痛加剧。
可合并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腹部局限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体温正常或低热,很少有高热。
腹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脉搏加快、感染中毒症状(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腹胀及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大网膜扭转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毒血症,出现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
大网膜长期扭转致肠系膜缺血缺氧、坏死,可导致大网膜动静脉栓塞,出现腹痛(突发性右下腹痛),常伴厌食、恶心以及腹膜刺激征。
扭转发生后首先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远侧网膜将出现充血及水肿,进而引起出血,可导致浆液血性渗液。如果病变持续较久将发生急性出血性梗死甚至网膜段坏死。
因扭转程度较轻,而且扭转是缓慢发生的。此时大网膜的血液供应缓慢减少,逐渐发生网膜组织的纤维化,也可不引起急腹症。
若有腹痛、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进行就诊,通过血常规、腹部超声、CT、腹腔穿刺、腹腔镜检查等,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大网膜扭转作出诊断,但需要与急性阑尾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肠扭转等疾病相鉴别。
出现突发腹部绞痛,逐渐加重,部位多开始于脐周或全腹,逐渐局限于右下腹部,活动可使疼痛加剧,可合并如恶心、呕吐症状,体温正常或低热,应及时就医。
患者应于普外科或急诊科就诊。
患者年龄?
腹痛持续多久了?有无加重?何时加重?
疼痛部位在哪?疼痛特点?持续时间?
体位改变是否能缓解?
是否有怀孕?做过什么腹部手术?
白细胞正常或稍有增高,可判断患者的感染情况。
可显示腹腔内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因此,超声可作为怀疑大网膜扭转的首选辅助检查,但因诊断技术方面的限制,确诊率不高。
可见含纤维条索及脂肪的网膜向扭转处呈放射状聚集。
详细询问病史,发病前是否有剧烈运动或体位突然改变史,是否有肝胆、胃十二指肠、胰腺疾病病史,以便鉴别。
发病急,腹痛出现早且剧烈,并且与腹部压痛性肿块并行,而肠鸣音正常或减弱。
腹平,无胃肠型,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较早,但腹肌紧张程度不是很重,非板状腹。
腹腔穿刺抽吸处稀薄淡红色渗出液。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腹腔内边界不清的不规则的肿块、并可排除其它脏器或组织的病变。
要排除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小肠扭转和卵巢囊肿扭转等疾病。
两者主要相似之处均可出现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右下腹固定性压痛及反跳痛。主要鉴别点,大网膜扭转起病急,为持续性腹部绞痛,疼痛较急性阑尾炎剧烈,不因体位改变而缓解;大网膜扭转并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较急性阑尾炎症状较轻;大网膜扭转患者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生比急性阑尾炎要早;大网膜扭转右下腹出现肿块一般比急性阑尾炎形成炎性肿块要早;大网膜扭转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要比急性阑尾炎一般要低且发热多为低热;大网膜扭转腹穿可有稀薄淡红色渗出液,而急性阑尾炎少有。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既往上消化道溃疡病史、穿孔后有板状腹并可有膈下游离气体,体温多有增高,达中、高等程度热,白细胞增高明显,而大网膜扭转没有上述临床表现。
大网膜扭转与肠扭转虽都多为运动后出现,但肠扭转症状表现要重,患者很快出现休克状态、腹部出现不对称性胀大的肠袢,有绞窄肠梗阻的典型临床表现、腹部X线亦可明确诊断。
大网膜扭转因疼痛不易缓解,多需进行开腹探查,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的网膜,以达到治疗效果。
本病一般无药物治疗。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腹痛病因而又有剖腹探查指征者,应行剖腹探查切口。手术切除范围应较实际坏死范围大,应在扭转部位以上2~3cm处切除,以免发生切缘迟发性坏死。针对继发性大网膜扭转的诱因手术,防止复发。
引流管引流,将腹腔内的残留液和继续产生的渗液通过引流管排出体外,以减轻腹腔感染和防止术后发生腹腔脓肿。
原发性大网膜扭转预后良好,继发性患者则取决于发生的原因。患者经治疗后,应遵医嘱定期复诊,判断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单纯患有大网膜扭转疾病,能够治愈。
若患者本身伴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治愈率需结合实际病情。
患者仅患有单纯性的大网膜扭转,治愈率高,预后良好,不影响自然寿命。
遵医嘱定期行MR/CT进行复查(术后3个月),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大网膜扭转患者的饮食要膳食均衡,维生素补充充足。术后应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适量饮水和进食水果利于健康恢复,一般无需特殊饮食。
大网膜扭转患者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托举重物等,切口不要碰水也不要开放暴露,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术后注意观察伤口状况,防止感染。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健康,术后及时换药,密切观察伤口变化。
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跳、托举重物等,避免手术切口裂开。
手术切口不可湿水,不可开放暴露,以免被感染。
注意休息与营养充足,让伤口尽快恢复。
术后换药需观察伤口处有无分泌物和红肿,若有需要及时处理。
患者在疼痛状态下心理脆弱、情绪低落,患者家属及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安抚,并及时进行诊断前的必要检查,及时给出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鼓励患者建立合作医疗关系。
术后定期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一般7天左右拆线。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心肝脾费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及弥散新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对于大网膜扭转的预防,需要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应定期体检,可起到早期筛查的作用。
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妊娠期女性应定期体检,行腹部超声或CT等检查。
体重肥胖者需积极控制体重,适量减重,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以清淡食物为主。
4083点赞
[1]朱传荣,刘磊,刘雨亭,等.大网膜扭转3例并文献复习[J].名医,2018,66(11):41-42.
[2]周中成,费发明,王兢,等.原发性大网膜扭转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8,20(1):75-76.
[3]朱传荣,刘磊,刘雨亭,吴金声,王绍闯.大网膜扭转3例并文献复习[J].名医,2018(11):34-35.
[4]罗鸣,周晔,钱琤,etal.妊娠晚期大网膜扭转1例报道[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017(008):754-755,封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