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外翻是指上臂与前臂形成的外翻角度超过正常值出现的肘部畸形。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时有一轻度外翻,男性约10°,女性约15°,称之为携带角。若这个角度增大,即前臂过于外展,称为肘外翻。它属于一种少见病,主要病因与外伤后复位不佳有关。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肘部畸形、疼痛,可导致肘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并发症。目前可通过保守治疗,症状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肘外翻的主要病因与外伤后复位不佳有关,常见于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肘关节脱位等,儿童属于高发人群。此外,缺钙和手术是导致肘外翻的诱因。
外伤后复位不佳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儿童时期,肱骨髁上骨折或者肱骨远端骨折损伤到股骺,从而造成肱骨远端,内外侧生长不平衡所致。
儿童肱骨内外髁骨折、肘关节脱位后未经复位或复位不良也可导致肘外翻。
桡骨头切除术后,肘关节外侧重要的机械阻挡解剖结构消失,使肘关节和前臂生物力学发生异常,可导致肘外翻。
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出现缺钙,可以导致骨骼发育畸形,也可以出现外翻畸形。
多见于手术切除桡骨小头,造成桡骨小头局部阻挡作用消失,从而形成肘外翻。
肘外翻是一种少见病,发病率在0.001%,多见于儿童。
肘外翻无特定好发人群,但就诊者以儿童多见,考虑与儿童上肢骨折发生率高,治疗期间生长发育出现不平衡有关。
肘外翻的典型症状包括肘部畸形、疼痛,也有严重外翻畸形改变的患者,可出现尺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症状。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迟发性尺神经炎是肘外翻常见的并发症。
在早期肘外翻畸形改变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症状,仅表现为肘关节外观畸形改变,当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时,外翻角度可达到30°以上,肘关节屈伸活动一般无明显功能受限。
肘外翻初期没有疼痛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出现肘关节关节软骨的损伤时,可出现关节局部疼痛不适。
对于有严重外翻畸形改变的患者,由于尺神经处于高张力的牵拉状态,或者因为外伤引起尺神经的压迫、粘连,可出现尺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症状,出现尺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不适、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表现。
肘外翻患者经常进行肘部负重工作可出现肘关节退行性改变,出现肘关节畸形、软骨下骨质硬化表现,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患者肘关节出现严重功能障碍。
严重外翻患者,由于尺神经处于高张力牵拉状态,或外伤后因尺神经粘连而经常受到摩擦,可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出现尺神经损伤的表现。
当患者出现肘部畸形、疼痛的症状及时就诊骨科,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肌电图明确诊断。肘外翻注意与肱骨内上髁骨折和肘关节脱位相鉴别。
当出现肘部畸形、疼痛的情况下需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肘部畸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肘外翻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肘部畸形、疼痛)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既往受过手臂外伤或手术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肢皮肤表面有无破损、手术疤痕,有无明显肢体畸形,检查肘关节屈伸范围及提携角,肘关节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范围,屈伸范围大致在(0~135)°/150°之间,旋转功能大致在(0~80)°/90°之间,正常生理情况下,当肘关节正常伸直时有一定轻度的外翻畸形,男性人群外翻角度大概为10°,女性人群外翻角度为15°,在临床上把这个角度称为提携角。当肘关节出现异常变化,外翻角度>15°。
X线可表现为提携角增大,还可有肘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比如肘关节周围骨质增生、硬化、软骨破坏等。可以通过肘关节CT及三维重建、肘关节MRI等进行诊断。需注意与肘关节脱位引起的外翻畸形、肱骨内外髁骨折等疾病相互鉴别诊断。
主要用于检查有无尺神经损伤,若有损伤出现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肘外翻的诊断需要依据既往上肢外伤史,肘部畸形、疼痛的典型症状,以及影像学检查看到提携角增加的表现,综上所述,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和检查结果确诊本病。
表现为肘关节肿痛,关节置于半屈曲状,伸屈活动受限。如肘后脱位,则肘后方空虚,鹰嘴部向后明显突出;侧方脱位,肘部呈现肘内翻或外翻畸形,肘窝部充盈饱满。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肘外翻相鉴别。
表现为受伤后肘内侧和内上髁周围软组织肿胀,肘内侧局部肿胀、压痛,正常内上髁的轮廓消失。肘关节活动受限,前臂旋前、屈腕、屈指无力。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肘外翻相鉴别。
肘外翻的无症状者不用治疗,对于轻症患者可保守治疗矫正,保守治疗失败或疼痛严重者可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的治疗周期为6~8周。
使用神经保护和营养药物进行治疗,这类药物种类很多,单用疗效欠佳且不稳定,常须联合用药或合其他药物。一般应用的营养周围神经的药物有维生素B1、B12和甲钴胺等。
肱骨髁上截骨矫正及尺神经前移术,适于严重肘外翻畸形且畸形稳定2年以上者,或肘关节疼痛严重者。合并肘关节骨关节炎以及有尺神经损伤者。通过手术截取部分骨骼纠正畸形,并将尺神经前移缓解受压症状。可以有效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减轻疼痛和改变关节受力不均,防止关节退变的加重。
超短波、微波等可改善循环,促进水肿吸收,缓解疼痛;低中频电疗、激光治疗等有消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对早期患者治疗包括限制伸肘活动,停止一切辅助活动手段。
中药以行气活血、消肿散结为主,药用血竭、麻黄、甘草、土鳖虫、当归、三棱、延胡索、穿山甲、栀子、红花、重楼、桑枝、路路通、三七(打碎、先煎)。因人因症加减,同时用三黄散水蜜调外敷。10天为1疗程。
晚期患者中药以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为主,药用臭梧桐、透骨消、豆豉姜、刘寄奴、宽筋藤、大黄、通城虎、木鳖子、两面针,水煎熏洗,每天2次;同时用三七跌打酒加麝香、熊胆适量调匀外搽,并作局部肌肉轻手法按摩;疼痛消失者先进行属肘活动功能锻炼。
患者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受伤的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推拿、按摩。
患者可进行等长收缩、助力收缩、渐进抗阻运动等,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肘外翻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多数不影响自然寿命。肘外翻一般没有后遗症,术后一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骼生长情况即可。
肘外翻没有症状者可不治疗,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肘外翻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肘外翻一般没有后遗症,经过治疗,预后良好。
术后一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骼生长情况,之后每年复查一次影像学检查即可。
肘外翻与饮食无关,营养丰富即可。
肘外翻患者的护理以术后注意保护患肢,避免伤口感染和感冒。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患肢肘部疼痛有无减轻、畸形有无变化来进行病情监测,同时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
肘外翻患者术后后可能需要支具或石膏辅助固定。
肘外翻患者术后伤口在愈合后两周内不可用力擦洗。有瘢痕体质(指皮肤经蚊虫叮咬或小伤后容易结疤)的患者伤口愈合后即可用些有助于消除疤痕的药物,如疤痕敌、疤痕灵等。
肘外翻患者术后主要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尤其要注意在感冒多发季节避免带患者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如果患者一旦发生呼吸道感染,要及时进行正规有效治疗,这也有利于心肺功能尽快恢复。
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患肢肘部疼痛有无减轻、畸形有无变化来进行病情监测。以及每年进行影像学检查和体格检查监测肘部提携角。
家属注意患者有无因肘部疼痛和畸形出现抑郁、自卑心理,多陪伴和疏导患者,告知患者肘外翻对生活影响很小,经过及时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肘外翻患者术后出现伤口出血或感染应及时就医,在术后恢复过程中仍有肘关节疼痛应及时复查。
对上肢骨折或脱位患者治疗后进行影像学复查有助于早期筛查肘外翻。
平时注意防护,运动时注意穿防护工具,开车注意安全,避免去危险场所等,减少发生上肢骨折及脱位的发生。
对肱骨内外髁骨折、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患及早准确复位治疗,避免耽误治疗出现畸形。
对于有上肢外伤的患者注意每年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
4415点赞
[1]苏琦,陈芒,周敏,等.肱骨外髁骨折后骨不连并肘外翻畸形的手术治疗[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4):406-409.
[2]朱峰,宋相建,李珍.分期手术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外髁陈旧骨折继发肘外翻畸形[J].临床骨科杂志,2019(3):379-380.
[3]李敏,孟海亮,陈彦飞,等.一期原位固定二期截骨矫形联合手术矫治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合并肘外翻[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05):400-40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