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管溃疡是指发生在胃窦与十二指肠之间的、2cm长的狭窄管状结构内的溃疡,由于内镜下检查幽门管呈管状,故又称幽门轮溃疡。幽门管溃疡的发生率约占消化性溃疡的8%~10%。本病男性多见,好发于50~60岁之间。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
幽门管溃疡的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以及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此外,胃排空延迟、胆汁反流、药物因素等也与该病的发生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该病常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一种胃部的微需氧微生物,且具有致癌性。
胃酸分泌过多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胃底、体的壁细胞分泌胃酸过多,破坏胃黏膜屏障。
胃黏膜或碳酸氢盐屏障、黏膜屏障受损,黏膜细胞更新变慢导致胃黏膜防御能力下降。
某些药物对胃黏膜可造成损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诱发消化性溃疡。
由于胆汁反流先流经此处,胆汁中的胆盐成分可使胃黏膜屏障受损,加之食糜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局部压力增大,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所以可形成溃疡。
吸烟影响溃疡形成和愈合的确切机理不明,可能与吸烟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胰腺分泌碳酸氢盐、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诱发十二指肠胃反流、减低胃十二指肠黏膜血流和影响前列腺素合成等因素有关。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容易患该病,应激和心理因素可通过迷走神经机制影响胃十二指肠分泌、运动和黏膜血流的调控,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饮食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不十分明确。酒、浓茶、咖啡和某些饮料能刺激胃酸分泌,摄人后易产生消化不良症状,但尚无充分证据表明长期饮用会增加溃疡发生的危险性。
幽门管溃疡的发病率占溃疡病的8%~10%。幽门管管径较小,又是胃内容物排至十二指肠的必经之道,出现溃疡时,常常缺乏溃疡的典型节律。本病多见于男性,好发于50~60岁之间。
50~60岁的男性群体好发此病。
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容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较多。
上腹部疼痛以及胀气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中部,可偏右或偏左,疼痛严重程度不一,可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或饥饿样痛,胀气是由于肠管扩张导致的。
有大约40%的幽门管溃疡患者发生呕吐,主要是因为溃疡所致幽门充血、水肿、痉挛的反复发作,瘢痕形成,致幽门管变形,导致胃内容物排向十二指肠缓慢或困难,从而使胃内容物潴留岀现呕吐。
约1/2的患者伴发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而且反复出血,不易停止。分析其原因,系幽门部的括约肌频繁而强烈收缩,使出血处形成的血痂容易脱落而易再发出血。
由于幽门管溃疡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出现异常,可能会导致胃肠内的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或咽喉部,从而出现反酸、嗳气的症状。
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一般在餐后疼痛感加重,同时会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呕吐后症状可以缓解,呕吐物一般是含有发酵性宿食。注意要避免严重呕吐导致的失水和低氯、低钾性碱中毒。
多发生在前壁,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持续加剧,先发生在上腹,之后会蔓延到全腹。
一般出血50~100ml就可以出现黑便,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ml可引起呕血,超过400~500ml时可引起循环障碍,出现眩晕、出汗、血压下降和心率加速。
幽门管溃疡患者可出现呕吐、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而且不易停止,此时患者应立即就医检查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治疗,可采取对症止血或止呕等。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出现疼痛时,可为饥饿痛,也可以是餐后痛。
发生呕吐时,约有40%的幽门管溃疡患者会发生呕吐。
出现呕血或黑便时,表现为呕血或者是黑便。
一般优先就诊于消化内科。
如果患者出现呕血等较危急的症状时,可以就诊于急诊科。
如果患者出现胃肠道梗阻时,可以联合胃肠道外科会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上腹痛、呕血、黑便等)?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上腹疼痛是间断出现还是一直存在?
就诊之前是否已用药,用了哪些药物?
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患者于检查床上躺平,医生按压患者中上腹部,有时可有按压痛,部分患者清晨空腹时检查胃内有震水音。
进行胃镜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溃疡面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有无幽门梗阻、水肿等情况,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能更好地显示黏膜象。溃疡的X线征象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即龛影是直接征象,对溃疡诊断有确诊价值。良性溃疡凸出于胃、十二指肠钡剂轮廓之外,在其周围常见一光滑环提,其外围辐射状黏膜皱襞。间接征象包括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痕、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等,间接征象仅提示有溃疡。
出现幽门管溃疡时血清促胃液素相对较高,但是诊断意义不大。
胃镜检查不仅可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影,还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做病理和Hp检测。该检查可为该病提供确诊依据。
可见钡悬液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形成阴影,边缘整齐。可初步诊断为幽门管溃疡。
X线钡餐检查幽门管溃疡易于与十二指肠溃疡混淆,主张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溃疡面的大小、形态及幽门有无梗阻、水肿等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供确诊依据。
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避免并发症。幽门管溃疡在不同的患者病因不尽相同,发病机制亦各异,所以对每一例应分析其可能涉及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给予适当的处理。
生活要有规律,工作宜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有焦虑不安,应予开导,必要时可给镇静药。原则上需强调进餐要定时,避免辛辣、过咸、过甜食物及浓茶、咖啡等饮料。牛乳和豆浆虽能一时稀释胃酸,但其所含钙和蛋白质能刺激胃酸分泌,故不宜过饮。戒烟、戒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者,应尽可能停服,即使患者未服此类药物,亦应告诫其今后慎用。
根除Hp可使大多数Hp相关性溃疡患者完全达到治疗目的。国际已对Hp相关性溃疡的处理达成共识,即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不论活动或静止,不论有无并发症史,均应抗Hp治疗。
溃疡的愈合与抑酸治疗强度和时间成正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药有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两大类。目前至少有多种PPI已用于临床,分别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和雷贝拉唑。碱性抗酸药(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及其复方制剂)中和胃酸(兼有一定细胞保护作用),对缓解疼痛症状有较好效果,但要促使溃疡愈合则需大剂量多次服用才能奏效。多次服药的不便和长期服用大剂量抗酸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已很少单一应用抗酸药来治疗溃疡,可作为加强止痛的辅助治疗。
胃黏膜保护剂主要有三种,即硫糖铝、枸橼酸铋钾和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硫糖铝不良反应少,便秘是其主要不良反应。枸橼酸铋钾除了具有硫糖铝类似的作用机制外,尚有较强的抗Hp作用。短期服用枸橼酸铋钾除了舌苔发黑外,很少出现不良反应,为避免铋在体内过量积蓄,不宜连续长期服用。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肠黏膜黏液、碳酸氢盐分泌和增加黏膜血流的作用。腹泻是其主要不良反应,因可引起子宫收缩,孕妇忌服。
如果患者并发胃肠道梗阻,可以在内镜下将幽门部狭窄部位进行扩张,或者是在麻醉下手术解除幽门梗阻。
内科有效治疗的发展,预后远较过去为优,已使幽门管溃疡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至1%以下。30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几乎等于零,年长者的死亡主要是由于并发症,特别是大出血和急性穿孔。
幽门管溃疡经过有效治疗后,能够治愈。
幽门管溃疡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对于幽门管溃疡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护理,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酸中和,使上腹疼痛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缓解,帮助溃疡创面能够更好的愈合,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不可食用过酸、过冷、过甜或是过苦的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和过于油腻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吸烟、饮酒。
多食用温热性的流食,但不可有过饥或者是过饱的感觉。多食用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水果、蔬菜,少食多餐。
幽门管溃疡的发病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例如年龄、溃疡程度、治疗方法、日常调护等,但是总体来说,经过规范治疗可以缓解。需要注意的是,幽门管溃疡平时应注意用药以及正规的日常生活护理措施,可以降低疾病复发率。
幽门管溃疡患者要详细了解可能引发疾病的影响因素,例如幽门螺杆菌、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等引起或加重本病,主动配合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详细了解每种药物的用法、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注意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幽门管溃疡的患者要遵守饮食治疗原则,合理饮食。强调进餐定时,避免辛辣刺激、过凉、过酸的食物,尽量不要饮用浓茶、咖啡等饮料,戒烟、戒酒。
幽门管溃疡病理、生理与十二指肠溃疡相似,胃酸一般增多。幽门管溃疡常缺乏典型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餐后上腹痛多见,对抗酸药反应差,容易出现呕吐或幽门梗阻,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也较多。本病有反复发作倾向,与幽门管平滑肌收缩功能障碍、溃疡面不易愈合有关。做好饮食的调整、生活习惯的调整,做好情绪的调控能够帮助有效预防溃疡的发生。
加强营养,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而且还会引起溃疡患者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
戒除烟、酒、浓茶、咖啡等与溃疡发病有关的嗜好,避免使用致溃疡药物,避免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4783点赞
[1]杨孟华,梁后杰.幽门管溃疡50例分析[J].重庆医学,2000,29(002):115-116.
[2]王辰,.王建安编.内科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464-47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