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并行心律是指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地自行发放冲动,并不受窦房结冲动的干扰,可形成异常的冲动传递现象。室性并行心律占并行心律的60%。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较其他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多见,主要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部压迫感等症状。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发病主要原因是器质性心脏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全身性疾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等,其诱发因素包括疲劳、精神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为最常见病因,多见于老年人。另外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心脏病也可以引起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包括尿毒症、白血病、硬皮病等疾病,可以引起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可以引起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过度疲劳,超负荷工作都会使机体需氧量增加,而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供氧不足的情况,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情绪激动时短暂时间内机体需氧量增加,易诱发心律失常。
紧张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机体需氧量增加,患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易诱发心律失常。
失眠情况下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易诱发心律失常。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患病比例低,约0.001%,男女发病比例相同,无明显差别。
中老年人群。
全身性疾病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长期失眠、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的青年人及儿童。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患者。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通常无症状,频发的室性并行心律及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有心悸、心慌、胸部沉重感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可有心动过速表现,当心动过速明显时,患者会出现心悸的感觉。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会有明显的心慌表现,心脏正常传导受抑制,可出现异常传导现象。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会有胸部压迫感出现,压迫感轻重程度与患者器质性心脏病变程度相关。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心率异常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心脏泵血异常导致机体供血不足,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身体发绀症状。
由于患者原先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若器质性病变严重导致后期有心衰症状产生,心脏衰竭进一步导致肺充血症状出现,出现肺水肿现象。
当患者心脏器质性病变严重时,会并发心衰症状,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肺水肿、充血等现象。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时,心脏正常传导功能受阻,可抑制正常泵血功能,出现心源性休克的症状。
出现心悸、心慌明显,经过休息不能缓解时,需要到医院心内科及时就诊。做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注意与期前收缩性室性心动过速相鉴别。
患者存在胸部不适,偶然发生心悸、气急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胸部压迫感,沉重感时应该及时就医。
患者出现血压骤降,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时说明情况危急,需要立即就医检查。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心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呼吸,意识不清甚至昏迷时应立即送去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观察面色、神情、步态)
胸部哪里疼痛?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心悸、气急、呼吸困难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血压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慢性病史?
室性并行心律典型心电图特点是各室性异位搏动的联律间期不固定,多数以室性期前收缩形式出现,少数情况下同时以室性逸搏形式出现,两者形态相同。任何两个邻近的室性异位搏动之间的时距相等,或相互存在倍数,或存在最大公约数关系。易发生室性融合波,频率30~60次/min,以30~40次/min多见,>60次/min为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
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典型心电图特点是连续出现3次或3次以上的室性异位搏动,QRS增宽,畸形。心动过速起始于联律间期不等的室性异位搏动,异位搏动频率加速,多为60~150次/min。最短的联律间期/最短室性异位搏动周期,长度<80%,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停顿间期是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周期的整数倍数。
该检查可完整记录24小时内的心脏电活动,提示室性并行性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波形。有助于明确诊断,并除外室性早搏的可能性。
心脏彩超可以明确显示心脏有无器质性损伤,协助诊断心脏基础疾病,明确发生室性并行性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的原发心脏疾病。
患者可出现心悸、气急、心慌、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联律间期不固定,如果异位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固定,长短不一,相差大于0.08s时(也有人提出大于0.11s),都应疑及并行心律。各期前收缩间期等于并行心律的异位搏动周期长度的倍数,出现融合波。
心电图有完全性代偿间歇,频率>120次/min,可以此与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鉴别。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用药物以及手术治疗,患者治疗周期一般为3个月。
当出现室性并行心律、症状明显的房性或交接区性并行心律,可选用地西泮治疗。禁忌症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新生儿、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与末3个月)、哺乳期妇女禁用。
美西律为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用于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及急性心肌梗死或洋地黄所致心律失常,可长期口服。禁忌症是低血压和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慎用,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室内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慎用。另外,美西律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
该药物可以降低心肌兴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延长传导。临床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室性和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电复律后室颤发作等。具有起效快、作用持久之特点。禁忌症是过敏,严重心脏病、肺气肿、传导阻滞者禁用。
并行心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时静注或静滴利多卡因治疗效果良好,短期内即可控制。近、远期效果良好,不会加重预后,是目前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及各种心脏病并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震颤的首选药。禁忌症是过敏者、阿斯综合征、严重传导阻滞者等。
以上治疗效果不好可以选用胺碘酮。
出现持续性心动过速患者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利用电极释放的热量破坏局部心肌组织,使心肌组织坏死,破坏此处异位起搏点。其优点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缺点为对心肌损害大,并且会引发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感染、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能否治愈,取决于原发器质性心脏病的程度,但对患者寿命一般无影响,患者需在术后一月到医院进行复诊。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能否治愈取决于原发器质性心脏病的程度,因为心脏已经发生了器质性病变,一般无法治愈。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具体存活时间与原发器质性心脏病的病变程度有关,对患者寿命一般无影响,但无法治愈。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术后一月需到医院进行复诊,主要复查项目为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内容。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宜含吃维生素C、果糖高的食物以及改善睡眠质量的食物,忌吃刺激交感神经、影响睡眠的食物。
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橙子。
宜吃果糖含量高的食物,如猕猴桃。
宜吃镇静、改善睡眠质量的食物,如莴笋。
忌吃含有酒精等刺激交感神经的食物,如白酒、啤酒等。
忌吃含有咖啡因等影响睡眠的食物,如咖啡。
忌吃麻辣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
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睡眠,术后注意卧床监测病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自行调整。
注意戒烟戒酒,防止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在家要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者改变用药剂量。
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长卧,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劳累和超负荷运动。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后,需要卧床休息3~5天,同时监测生命体征。
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平时饮食要清淡,适当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同时要定期体检,检查常规心电图,早期筛查出器质性心脏病。
积极预防以及治疗原发心脏疾病,是预防此类心律失常的关键。
平日生活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少食多餐,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避免情绪波动及精神过度紧张,保持心情愉悦。
避免食用刺激血管的食物,如烟酒、浓茶、咖啡等物。
5500点赞
[1]陈灏珠,钟南山.内科学,第九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5-20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