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鳞状细胞癌是指发生于齿线下方的为肛门周围癌,鳞状细胞癌多发生于肛管及肛门周围,由肛管和肛门周围鳞状上皮发生。常因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长期慢性刺激损伤引起,本病与高危类型的HPV感染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放化疗的措施,部分病例可以手术切除也可以获得良好效果。
肛周鳞状细胞癌目前病因未明,可能与高危类型的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本病常因肛瘘、痔、手术瘢痕、湿疣、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长期慢性刺激损伤有关。
多见于发生了不洁性行为,比如同性恋进行肛交,易并发本病。
肛瘘、痔、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等肛周疾病未及时处理,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损伤有关。
经常熬夜、劳累等患者免疫力低下,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易并发本病。
比如不带避孕套进行高危性行为,容易感染HPV,患本病的风险较高。
肛周鳞状细胞癌在肛周皮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占肛周癌的50%~75%,但与直肠腺癌相比则少见,约1:25。多来源于肛缘部的鳞状乳突状瘤,极少数来源于皮肤癌前病变,如肛瘘、Bowen病等。
肛瘘、痔、化脓性汗腺炎及潜毛囊肿等肛周疾病未及时处理,长期刺激产生本病。
感染HPV-16、HPV-18等其他类型的人群,患本病的风险较高。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肛门周围肿块、肛门瘙痒、直肠出血等症状,部分患者会伴有直肠出血等情况,晚期会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以及消瘦、贫血等全身性表现。
肛缘可触及小肿块,生长缓慢,有轻微触痛。
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肛周炎症,肛周瘙痒是炎症的具体表现。
随着疾病进展,约半数以上患者会出现直肠出血的表现。
晚期肿瘤转移时,会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消瘦、贫血等。
会阴部、臀部等的放射性疼痛,伴有长期低热。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良好预后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患肛周疾病的人群以及感染HPV的人群等。要注意观察自身的身体情况是否出现有疑似肛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应积极至肛肠外科就诊,行血常规、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长期患肛周疾病的人群,出现肛周肿块、肛周疼痛等症状时,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出现肛门瘙痒、直肠出血等情况时应当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肛肠外科就诊。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肛周肿块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肛周疼痛、瘙痒等)
既往有肛周疾病史吗?
有过不洁性交史吗?
做过什么检查?
进行过什么治疗?
视诊发现肛周出现肿块,肛内指诊时可出现疼痛,并有出血。
部分患者出现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盆腔CT以及PET-CT可明确肿瘤是否出现远处转移。
切除病理组织,明确疾病分型,并进行病理分期。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积极行HPV病毒检查,明确是否感染以及感染的分型。
肛管内超声是一种相对安全、廉价、患者耐受性好的检查,可以用来评估肿瘤原发灶的范围。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肿瘤造成肛门狭窄的患者不适合采用肛门内超声检查,不能评价直肠系膜、腹股沟和骼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MRI检查可以提供关于原发肿瘤和盆腔病灶更多的信息,但MRI检查更昂贵,操作更复杂,对于比如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等,也不适于采用MRI检查。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作为一项辅助检查用来评价淋巴结阳性的病例,将99Tc胶体注射进癌周组织后进行淋巴结闪烁成像,在手术时也可用蓝色染料代替99Tc胶体。
出现肛周鳞状细胞癌的典型症状包括肛周肿块、肛门瘙痒、疼痛等临床症状。
视诊发现肛周出现肿块,肛内指诊时可出现疼痛,并有出血。部分患者出现贫血,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切除病理组织,明确疾病分型,并进行病理分期。
综上所述,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本病。
肛周鳞状细胞癌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放化疗结合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对症处理疼痛等不适,并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
丝裂霉素、氟尿嘧啶,中晚期患者以及疑似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及时行丝裂霉素、氟尿嘧啶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必要时加用放射治疗。药物会出现一定的消化道反应以及骨髓抑制,肾脏以及肺有基础疾病者应当禁用,用药期间应当严格检测血项。
肿瘤直径<2cm,经检查未出现远处转移的肿瘤可以积极行手术切除。
适用于肿瘤直径>2cm,或者伴有转移至齿状线以上,部分局部切除的复发患者也可以采用本种手术。手术创口较大,恢复需要的时间长。
联合放化疗后10%~20%的患者出现异时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治疗结束后的6个月内。对于这些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化疗仍然可达到满意疗效,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创伤大、并发症多,仅选择性地用于放化疗抵抗的转移灶。
其主要适用于局部复发和放化疗抵抗的患者,复发是指治疗结束6个月后出现局部进展。手术方式采用伴或不伴腹股沟淋巴结清扫的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肿瘤对于放化疗反应差,不能缓解,则称为抵抗。
对于表浅的、早期的病人、可以单独行放射治疗,放疗的最佳剂量至少为54Gy。然而,当照射剂量>40Gy时,放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常见的并发症有肛周皮肤坏死、膀胱炎、小肠梗阻、放射学肠炎,部分患者因放疗导致括约肌的损伤而不得不行结肠造口术。研究表明,单纯放疗的局部控制率达到75%~79%,5年生存率为61%~65%,但是3%~6%的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患者术后疼痛难忍,可以联合中医针灸进行治疗,缓解患者不适。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以得到治愈,本病晚期的患者生存率较低,合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预后往往不佳,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复诊。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可以得到治愈,合并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患者预后往往不佳。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早期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10%左右。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治疗后每3~6个月复诊,一般体格检查以及直肠指诊即可,连续5年每1年接受一次胸部增强CT扫描,如果出现排便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戒烟、限酒,规律饮食,不能进食过多辛辣、油腻的食物,应当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多饮水,多吃水果、绿色蔬菜等,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本病的患者免疫力低下,消化功能受限,过于油腻、刺激的食物加重肠胃负担。
饮食宜清淡、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杂粮、豆制品都是很好的选择,粗纤维食物利于患者排便,避免便秘,影响本病的治疗。
多吃新鲜水果、绿色蔬菜,苹果、梨、葡萄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多吃水果、蔬菜等有利于患者的消化系统,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有利于治疗及术后恢复。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注意不要进行危险性行为,洁身自好,不要过分紧张,并适度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治其他肛周疾病,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需要在生活中特别的注意,一定要注意饮食健康。
患者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戒烟戒酒,注意加强营养,不要过分紧张,学会转移注意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个人体质。
注意保持肛周清洁,不滥交,注意性行为的健康,使用安全套。
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及药物治疗,监测患者的周围淋巴结情况,依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要放松心情,学会转移注意力来排解心情,不要过分紧张,对于疾病的治疗一定要有信心。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患者,注意要及时关注是否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化疗药物丝裂霉对肾脏、肺有毒性作用,注意肾、肺等出现不适应当禁用,另外本品溶解后需在4~6小时内应用。
对于肛周鳞状细胞癌的预防来说,主要在于避免危险性行为。出现肛周其他疾病应当及时治疗,接种HPV疫苗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本病。
肛周鳞状细胞癌的筛查需要患者注意自身的身体变化,尤其是进行过不洁性行为的人群,注意是否出现便血、肛门肿块、肛周瘙痒等情况。及时至医院行一般体格检查以及高位HPV检测,发挥预防的作用。
避免危险性行为。
及时接种HPV疫苗。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
避免熬夜、劳累等。
及时治疗其他肛周疾病。
4789点赞
[1]杜长征,顾晋.肛门部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6-9.
[2]吴肇汉,秦新裕,丁强.实用外科学:上册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585-594.
[3]金黑鹰,章蓓主编,实用肛肠病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0:371
[4]魏东,高春芳主编,现代结直肠肛门病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7:32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