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静脉血栓指肾静脉主干或分支内血栓形成,导致肾静脉部分或全部阻塞而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其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肾静脉血栓分为急性肾静脉血栓和慢性肾静脉血栓,各自临床表现不同,但是血栓形成的机制都是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液的凝固性增加所致。肾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常是栓子脱落引起的其他部位发生栓塞,如肺栓塞、肾功能不全等。
小儿多见,没有充足的侧支循环形成,可发生少尿和急性肾衰竭。
常发生在年级较大的人中,因血栓形成较慢,侧支循环已经充分建立,肾功能损害不大。
肾静脉血栓分为急性肾静脉血栓和慢性肾静脉血栓,各自病因不同,但是血栓形成的机制都是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液的凝固性增强所致。好发于有肾病综合征、肾静脉血管内皮损伤、肾静脉血流淤滞史的人群。
急性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有血液高凝状态,如肾病综合征、脱水、肿瘤、妊娠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腹部创伤、下腔静脉闭塞等。
慢性肾静脉血栓的病因有肾病综合征、血流障碍、腹膜后纤维化、下腔静脉闭塞性疾病等。
近期有外科手术、创伤,因在应激状态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手术及外伤后制动导致血流缓慢,损伤了血管内皮。
恶性肿瘤患者、孕妇、肾病综合征患者、脱水,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在普通人群中,每年的发病率<1/100万。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并发肾静脉血栓最常见,据统计约20%~50%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尤其膜性肾病患者并发肾静脉血栓。男性更易发病,种族之间无差异,2/3的患者双侧肾静脉受累,由于左肾静脉较长,易受到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导致肾静脉狭窄或闭塞,所以单侧肾静脉血栓以左侧肾静脉多见。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人,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脱水、肿瘤、妊娠等。
肾静脉或者下腔静脉血管内皮受损患者,如静脉置管、外伤、手术、肿瘤侵犯等。
肾静脉血流淤滞史的人群,久坐不动者,例如出租车司机、办公室文员等,因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
下腔静脉阻塞的病人。
肾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视病情发生的缓急和轻重而异。肾静脉急性完全性血栓形成,以小儿多见,因没有充足的侧支循环形成,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剧烈腰肋痛及腹痛、肋脊角明显的压痛、肾区叩痛,血白细胞升高、血尿和病肾的功能丧失。
患侧腰肋痛或腹痛。
尿检异常,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及蛋白尿或者原有蛋白尿增多。
肾功能异常,双侧肾静脉主干大血栓可致急性肾损伤,肾功能不全。
全身症状,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
慢性肾静脉血栓则起病相对隐匿,可引起肾小管功能异常,呈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酸化功能障碍等,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尿蛋白水平明显上升。
肾静脉血栓脱落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严重者可出现生命危险。
双侧深静脉同时出现血栓,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肾功能受损。
患者突然出现腰痛、肉眼血尿、肾功能下降,以及肺栓塞时,需及时就诊,根据症状危急程度选择急诊科或者肾内科或血管外科就诊。医生在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静脉造影后可确诊肾静脉血栓,注意与肾脏、输尿管结石、泌尿系肿瘤、尿路感染相鉴别。
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肉眼血尿、要同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突然出现肺栓塞,如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或其他部位栓塞时,需要到医院就诊。
如出现危及生命的肾衰竭、肺栓塞,应立即送往急诊科急救。
患者突然出现腰痛、肉眼或者镜下血尿、蛋白尿增多的情况,应考虑到发生肾静脉血栓,应送往肾内科进一步诊治。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腰痛、血尿、蛋白尿等)
小便量一天有多少?
腰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是否还有以下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肿胀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血栓等)
超声是诊断静脉血栓最普遍的的方法,超声具有无痛、无创、安全、费用低、分辨率高、重复性强等优点,但是普通超声的阴性预测价值有限,即使超声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肾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可行静脉造影确诊。
静脉造影是有创性检查,患者需要暴露在射线下,并注射造影剂,因此只有在临床高度怀疑有血栓但超声无阳性发现的情况下才考虑做静脉造影确诊。肾静脉血栓患者造影显示肾脏体积增大,集合管系统显影延迟。
可见患者肾脏体积增大,CT血管成像可见肾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可见患者肾脏体积增大,磁共振血管成像可见肾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肾静脉血栓时,肾脏放射性核素扫描可表现为同侧肾影增大,灌注和吸收功能减低,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时,几乎无灌注。
血白细胞增高;血浆乳酸脱氢酶升高;抗凝血酶Ⅲ及纤溶酶原含量下降,既是肾静脉血栓的成因,也是血栓形成后机体代偿性凝血-纤溶活性增强的结果。纤维蛋白原和血浆纤溶酶抑制物α2-巨球蛋白含量增加,在急性期也可因消耗而偏低或正常。
血尿和尿蛋白明显增加;肾功能急剧下降可见尿素氮、肌酐明显增加。
确诊肾静脉血栓必须依靠选择性肾静脉造影检查,若发现静脉腔内充盈缺损或静脉分支不显影即可确诊。非创伤性影像检查,如磁共振、CT及多普勒超声对发现肾静脉血栓欠敏感,仅对肾静脉主干大血栓诊断有一定帮助。医生可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如突然出现腰痛、镜下或者肉眼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下降等,以及实验室检查、超声、CT、MRI、选择性肾静脉造影等结果,综合判断下确诊。
肾脏、输尿管结石患者可有肾绞痛血尿等临床表现,行腹部X线片可见结石。
患者一般年纪较大,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并且排除其余引起腰痛及血尿蛋白尿疾病,再行确诊。必要时行肿瘤组织病理活检明确病因并指导治疗。
患者可出现腰痛及血尿,常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寒战高热,可行尿常规、尿培养、血培养鉴别诊断。
肾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周期为3个月,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手术取栓、血管腔内治疗。
肾静脉血栓确诊后应尽早开始抗凝治疗通常采取静脉肝素抗凝7~10天,然后口服华法林维持1年,高危者应维持更长,常用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药物。
溶栓治疗主要是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抗凝治疗不能直接溶解血栓,血管的再通主要依赖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溶栓最主要的并发症为出血,特别是穿刺部位。若无溶栓禁忌证,早期应用效果尤为明显,其中急性肾静脉血栓伴有急性肾损伤的患者,应该立即纤溶治疗。给药方式有全身静脉使用或肾血管置管局部注入,常用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AT-PA)等。
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防止血栓形成和进展,可与其他方法合用,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
手术取栓其疗效尚不肯定,需慎用,主要是通过手术摘除肾静脉血栓,其适应症有急性肾静脉大血栓患者,尤其是双侧肾静脉血栓、或右侧肾静脉大血栓伴肾功能损害、且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血管腔内治疗如局部溶栓治疗、导管取栓术、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大鞘导管吸栓术以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因血栓脱落而出现肺栓塞。
肾静脉血栓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能治愈,不影响寿命,无后遗症,建议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
急性肾静脉血栓患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能够治愈。有少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静脉血栓患者经过及时、正规的治疗,对生活质量和寿命没有影响,肾功能可不同程度恢复,也可避免其发展为慢性肾静脉血栓。
长期肾静脉血栓不能缓解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遵医嘱进行复诊,建议每三个月到医院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肾脏超声、CT等项目。
肾静脉血栓患者应注意膳食清淡,补充适量优质蛋白,合理控制总热量。建议低脂饮食,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建议高维生素饮食,如新鲜蔬菜水果,忌口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戒烟。
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猪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血液黏稠度。
补充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避免营养不良,有利于增强抵抗力和疾病恢复。
饮食注意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对胃肠的刺激,不利于疾病恢复;多食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芹菜,可以促进胃肠蠕动。
可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药进行食疗,降低血液黏稠度,可一定程度上预防血栓形成,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发生肾静脉血栓的患者,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考虑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规律行血管彩超评估患者血栓治疗情况。
患者需要了解各类抗凝以及溶栓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服用药物。
对于未发生肾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可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目前认为肾静脉血栓病人可以进行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譬如步行、慢跑、游泳等。但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血栓脱落,引起危及生命的肺栓塞,危急生命。
对于高危人群,如肾病综合征患者、脱水者、肿瘤患者、妊娠妇女、静脉置管患者、有外伤者、手术患者、久坐不动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规律行彩超检查,查看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如突发腰痛、血尿、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诊。
日常用药注意事项,准确执行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肾静脉血栓患者,可能出现肺栓塞这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患者和家属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生,病情凶险,立刻急诊就医。
对肾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需要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疾病,规律行彩超检查是否出现静脉血栓,可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加强医护的沟通与合作,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肾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包括如肾病综合征患者、脱水者、肿瘤患者、妊娠妇女、静脉置管患者、外伤者、手术患者、久坐不动者。
超声具有无痛、无创、安全、费用低、分辨率高、重复性强等优点,可用于肾静脉血栓筛查,但是普通超声的阴性预测价值有限,即使超声结果正常也不能排除肾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可行CT血管造影确诊。
推荐高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规律行彩超筛查,及时发现是否形成血栓,并早期治疗,减少由于栓子脱落引起的肺动脉栓塞。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目前认为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步行、慢跑、游泳。
遵医嘱,合理使用预防性抗凝药物。
突发腰痛、血尿、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就诊。
4044点赞
[1]金金,王亚红,王红燕,徐钟慧,韦瑶,王莹,葛志通,张怡璇,李建初.肾静脉栓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8,15(04):258-262.
[2]吴兆龙,周康荣,廖履坦.肾病综合征肾静脉血栓的CT检查和溶栓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5(03):153-156.
[3]孙蓓.多时相增强CT对肾静脉主干血栓的诊断[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78-79+161.
[4]韩景智,孙云川,李永禄,朱峰.急性肾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6):3185-31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