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什么是双向人格障碍

在医学上没有双向人格障碍,而有双向人格或双重人格和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两种完全的不同的问题:
1、双向人格又叫双重人格,是在创伤事件后,一个人可以在两种人格之间切换,这样人格彼此独立,特点不同,他们有各自的记忆、爱好、行为方式、情感特点等。其会在某个阶段以一种人格为主,另外一个人格毫不察觉,可能突然之间会转化为另外一种人格,两个人格会交替在一个人身上出现,这种情况叫做双重人格;
2、双相情感障碍,是种比较经典的情感障碍疾病,是指一个人有过明确的抑郁发作,有过明确的躁狂发作,会有交替的两种发作,一段时间抑郁发作,一段时间躁狂发作,一段时间没有发作,在没有发作时是完全正常的,这样的情况叫做双相情感障碍。

2023-01-25发布浏览67090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赖光辉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全国第37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的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的一种持久模式,是泛化和缺乏弹性的人格障碍。一般起病于青少年或成年人的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得稳定,导致个体的痛苦或者损害。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偏离个体文化背景预期内的内心体验和行为持久模式;2、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缺乏弹性和泛化,涉及到个人和社会场合的诸多方面;3、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者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4、该心理行为模式在长时间内稳定不变,发生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期或者成年人早期;5、该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者结果更好的解释;6、持久的心理行为模式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毒品药物等的生理效应或者其他躯体疾病。

高士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作为心理精神的分类这系统里边作为一大类,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和我们普通的人不一样,有他自己的突出的特点,而这个突出的特点达到了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影响他的工作、家庭生活的程度,给他个人带来困扰,自己内心带来痛苦,而难以让他适应社会环境。人格障碍通常就是,其实它的发展是从童年期、青春期是整个发展过来的,它是逐渐发展形成的过程,而对于人格障碍来讲,它似乎应该是连续性的,它没有明显的这个说从某一天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那不是人格障碍的一个概念。所以它是连续的不断形成的固化的一种模式。这个模式给他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困扰,给他的社会适应带来了问题,这样我们把这样的一些情形就说成是人格上的一个障碍。人格障碍的治疗通常是药物控制症状、控制情绪、帮助稳定情绪、帮助改变他的偏执观念。心理治疗来改变他的心理发展上的问题。

高士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是服用药物来控制症状、控制情绪,帮助患者改变偏执观念;心理治疗主要是改变患者的心理发展。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全国第92
什么是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而且是表现非常复杂,伴随人一生的疾病。它的核心症状是人格,人格是描述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性格特点、思考问题的方式、情绪活动的特点等等综合的体验。我们认识到这个人是这个人而不是另一个人,主要基础就是看他的人格特点与他人不同。对人格进行表述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也是人格障碍复杂性的表现之一。人格障碍患者对一些事情,特别是人际关系中发生事件的理解、认识、看问题的角度,会和多数人的常情、常理不一致。因此显得有些与他人不太融洽,甚至格格不入,发生摩擦或矛盾,是这样一个表现。\n人格障碍的复杂性表现在除具体表现差别很大以外,轻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比较轻一点的人格障碍患者,可能能保持和同龄人正常的社会活动,但是可能很难和他人建立比较持久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强调一定是持久、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他在处理事情、具备能力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甚至有些方面还可以表现得比较优秀。如果人格障碍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大多会表现得和周围世界不同程度的隔离,很难主动和周围特别是人际关系上,产生比较融洽的交流和相处,这是人格障碍疾病的基本知识。"

庞吉成 主治医师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什么是人格障碍?所谓人格障碍就是指是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行为的模式,在人格的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交和职业功能。患者发生人格障碍的发病年龄往往一般在少年青年或更早的时间发生,并且一直持续到成年或者是终生,患者的主要表现有,以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偏离正常具有贻害,社会和自身,有的患者自己感到非常的痛苦。人格障碍分为以下六种类型:一、反社会行为。二、冲动型人格障碍。三、偏执型人格障碍。四、分裂型人格障碍。五、强迫型人格障碍。六、表演型人格障碍。"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关系。人格障碍分为A类、B类和C类,A类包括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等。

张红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通俗一点说人格障碍我理解的是,我们的心理年龄和我们的实际年龄之间的协调出现了困难,就导致我们去应对环境的压力复杂,也出现了一些困难。比方一个25岁的成年人,他的心理上面有一部分因为很复杂的原因,导致他停止在大概只有15岁,就意味着他在某些时候呈现的是他是一个15岁的的心理的状态、精神的状态,而在和一群25岁的人一起工作,所以他其实是很难承受的,就会出现困难。"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什么是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其实人格就是我们平常普通人所说的性格,人格障碍就好像我们就变成了一种性格方面的一些缺陷,或者是说不太适应跟别人建立关系,那我们在国际的标准里边人格障碍分为十大类,包括A类、B类和C类。那A类就包括比如说反社会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还有比如说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等等。所以有这些障碍的人,他就会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痛苦,并且不被周围人接纳,并且这样的人他会合并焦虑和抑郁的问题,所以很多这样的人,他并不是因为这种障碍来就医的,更多的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焦虑抑郁情绪来去就医的。当我们给他治疗的时候,你发现他焦虑情绪的背后,他是人格障碍的问题,但人格障碍需要长时间的这种心理治疗才会能对他们有帮助。

陈静 副主任医师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 三甲
什么是双向抑郁障碍?
所谓双向抑郁障碍,准确地说是指双向情感障碍。这个状态是指患者目前处于抑郁发作的状态,也就是说患者目前主要呈现的临床症状为持续的心情低落、兴趣减退或者精力的缺乏,可能还伴有失眠、食欲下降、注意力不能持久的集中、记忆力下降等,严重的会出现伴有一些精神病性的症状,或者出现一些消极的观念,甚至是自杀的行为。 但是和单纯的抑郁障碍不同的是:这样的个体在这一次发作之前或者之后,都会有轻躁狂或者是躁狂发作的症状。这一类的症状常常和我刚才所描述的临床症状,呈现出非常不同的一些特征,患者不是持久的心情低落,而是持久的心情比较高涨,患者可能在并没有相应的一个生活事件的情况下,表现出持续比较长时间的,通常会持续5到7天的情绪高涨,而且伴有精力旺盛,这种旺盛超过了患者一般的水平。 在这种状态之下,患者常常会伴有夸大、话多、烦躁易怒,而且会觉得自己能够做很多事情,在这种状态下也会呈现出一定的风险,比如说盲目的投资、过度的花销,还会有一些危险的行为,比如飙车、滥交或者吸毒。

张卫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全国第92
什么是双向抑郁症
"双向抑郁症是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一个比较简略的说法,或者通俗性的说法。\n双相情感障碍是比较复杂的疾病,最典型的状态在发病的时候有两种状态,一种兴奋、话多,感觉特别自信,这种状态称为躁狂状态。另一种状态就是相反,情绪低落、消沉、高兴不起来、头脑反应变慢、没有自信心、感到前途一片灰暗等,这是抑郁发作,在这种状态下,有时候也称双向抑郁。从专业角度来讲,双向抑郁症用词不够规范,叫双向障碍抑郁发作或叫双向抑郁是可以的,差一个字在专业上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n双向抑郁比一般的抑郁症,在临床表现上、在治疗的复杂程度上都会更复杂,治疗原则和抑郁症有时候也不太一样,比如抗抑郁药使用要比较慎重、比较谨慎,而抑郁症的原则是要积极使用抗抑郁药的。当然这都是专业上的问题,只要是诊断双向抑郁,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接受规范系统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