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小脑扁桃体在哪里

徐伟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三甲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37
小脑是脑的一部分,位于颅后窝内,在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小脑的两侧部膨大,称为小脑半球,中间部缩细、卷曲如环,称为小脑蚓部。
在小脑半球的下面,靠近小脑蚓部的两侧有一对隆起,呈卵圆形,称为小脑扁桃体,其靠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突然增高时会被挤压至枕骨大孔,称为小脑扁桃体疝,可以压迫延髓而危及生命。
小脑主要是运动调节中枢,损伤后会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步态蹒跚,医生检查时可发现肌张力减弱、动作不协调,如走路时抬腿过高、取物时手指过分伸张等症状。
2023-04-11浏览91019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中医神经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陈若平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三甲全国第56
小脑扁桃体的作用
小脑扁桃体是小脑中的重要结构,主要作用是连接左右两个小脑半球,主要作用如下:1、平衡功能:多数情况下,人体平衡能力并不需要通过体会实现,身体可自行保持平衡;2、语言、情绪功能:是小脑扁桃体较为高级的作用,如果小脑内存在肿瘤,如髓母细胞瘤主要长于小脑区,在进行髓母细胞瘤切除时损伤小脑扁桃体,可导致缄默综合征。此时可表现为不愿讲话,或可进行其它交流,但没有语言交流,还可出现一系列其它问题如情绪异常、不愿意解释等。由小脑扁桃体受损导致缄默,一般情况下可逐渐好转。
吴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怎么回事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先天性的疾病,影像学发现小脑的位置低于枕骨大孔5mm以上可以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小脑本来应该是在枕骨大孔的平面上方,但是偏到下方,严重的甚至偏到第2颈椎,同样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诊断是依据影像学,而不是依据症状,可通过核磁进行判别。很多患者得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后毫无症状或者是没有发现症状,小脑扁桃体下疝本身症状会出现枕部的疼痛,比如平衡力的下降,正常人在小时候都会爬墙、爬树、翻墙头,患者因为胆子比较小,以上动作就不敢做。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的麻木,再严重者会出现饮水的呛咳,还有咳嗽时后脑痛。
郭堂军主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临床表现
"小脑扁桃体下疝分为急性和慢性,两者的表现也截然不同。\n1、急性:对于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也称之为枕骨大孔疝,因为会造成脑干的快速受压,患者可以表现为突然的呼吸心跳停止。如果救治不及时,很快就会死亡,多见于急性脑外伤,急性脑出血以及急性脑积水等。\n对于这类情况,一旦发现有出现脑疝的危险,应该迅速解除病因,防止疾病的继续进展。\n2、慢性:慢性的小脑扁桃体下疝属于一种先天性畸形,多合并有颅底凹陷症,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表现。随着疾病的缓慢进展,有些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手脚无力等症状。\n颈椎的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小脑扁桃体位置较低,部分患者还会伴有脊髓空洞症,这类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后颅窝减压治疗,总体治疗预后效果较好。所以,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临床表现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断。"
王勇主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吗
"一般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发病比较缓慢,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第一类,多见于儿童或成人;第二类,多见于婴儿;第三类,多见于新生儿。在婴儿期发作的时候比较常见,主要发病症状就是疼痛,通常是枕颈部疼痛、臀部疼痛,放射性如刀割样疼痛。轻重程度取决于患者的具体表现,并非全部都严重,可能出现头晕、耳鸣、行走不稳、肌肉无力,严重时可能会有肢体感觉和部分感觉减退、眼球震颤,甚至固体引流肿胀或积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脑积水,伴随着扁桃体下疝,脑室、延髓向下延伸。"
王薇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小脑扁桃体下移怎么办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病人如果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头颈痛的病人可以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必要的时候可以短期佩戴颈托缓解疼痛的症状。\n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旨在解决、重建穿过颅颈交界处的脑脊液循环,通过对后颅凹减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手术适应症,包括典型症状及符合诊断标准的小脑扁桃体下疝,伴有大而扩张的脊髓空洞的患者,排除继发性或其他的疾病引起的小脑扁桃体下疝,例如寰枢椎关节不稳、肿瘤,及炎症等原因。手术的治疗方案包括后颅凹减压术、硬脑膜成形术等等。"
杨冬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吗
小脑扁桃体下疝又称枕骨大孔疝,为临床上较危重的疾病。此疾病原因为小脑扁桃体因颅内压力不平衡,被挤压到枕骨大孔,可能引起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还可能出现瞳孔忽大、忽小,尤其可出现一个特征性表现,即呼吸先意识。人在濒死状态下,多数先发生意识障碍,再发生呼吸和循环的不稳定,直至最后死亡。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通常先影响呼吸,此部位存在脑干,当脑干受到挤压时,主要引起人的呼吸和循环不稳定,表现为呼吸突然停滞后,意识逐渐丧失。若出现此类临床征象,提示可能发生小脑扁桃体下疝,需进行紧急处理,包括紧急脱水甚至进行手术减压,挽救患者生命。
刘建丰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什么意思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枕骨大孔区的发育异常,如后窝容积变小、小脑扁桃体延髓下段及第四脑室下部疝入颈段椎管内,造成枕大池变小、闭塞以及珠网膜粘连、肥厚等。 首发症状常常为颈枕部的疼痛,逐渐会出现延髓上颈髓的受压症状,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偏瘫、四肢瘫,以及如果合并脊髓空洞症时,可以引起节段性、分离性的感觉障碍以及呼吸困难、尿便障碍等。 同时可能会出现脑神经和颈神经的症状,出现耳鸣、面部麻木、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手部麻木、枕下部疼痛等,也可能出现小脑的症状,表现为走路不稳或者慢性高颅压的症状,出现头痛等表现,首选进行头磁共振检查进行确诊。
陈胜利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怎么治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一种先天畸形,治疗方法首选手术。手术方法有以下几种:1、寰枕区骨性减压术即把寰枕区对于扁桃体压迫的骨头进行切除,以此充分减压;2、寰枕区硬脊膜减张缝合,让扁桃体周围空间更大一点;3、扁桃体切除术,把下疝扁桃体在显微镜下给予切除;4、脊髓空洞分流术;5、脊髓空洞转流术。小脑扁桃体下疝正常情况下会处于颅内,如果因为畸形发展,导致小脑扁桃体下疝进入枕骨大孔下超过6mm,会造成脑脊液通路障碍,一部分病人会合并脊髓空洞症。出现脊髓空洞症以后,患者会出现肢体对称性、阶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肌肉萎缩、对于痛温觉消失、感觉消失,会影响到正常生活。总而言之,手术目的是减轻对于脑干压迫,使脑脊液循环通路重新建立,病人的症状和体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改善。因为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慢性病,如果想根治,目前希望不大,所以建议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范存刚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有哪些
小脑扁桃体下疝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具体表现如下:1、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即枕骨大孔疝。由于小脑扁桃体直接压迫脑干,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甚至数分钟内便可危及生命;2、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即先天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会造成第四脑室出口的脑脊液循环受梗阻,患者会出现颈髓、胸髓乃至腰骶髓的脊髓空洞,突出表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主要包括肩背部、上肢、胸、背部的痛觉、温度觉消失,在此基础上患者可发生上述部位的烫伤,甚至冻伤,皮肤表面出现瘢痕。手部大鱼际肌、小鱼际肌萎缩,也可发生骨间肌肌肉萎缩,手掌可表现为肌肉萎缩、手指无法伸直,呈爪形的特殊表现。若病情继续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运动障碍、走路困难的症状。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空洞范围过于广泛,累及脊髓圆锥,还可能出现排便、排尿功能障碍。
赵文礼主治医师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
小脑扁桃体下疝严重吗
小脑扁桃体下疝非常严重,小脑扁桃体下疝包括急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和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 前者大多数是因为急性的小脑出血或者小脑的梗塞引起严重的水肿导致,可以向下方挤压小脑扁桃体,使小脑扁桃体从枕骨大孔之上疝入枕骨大孔之下,可以压迫前方的延髓,导致出现突发的呼吸和心跳停止,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危及到生命。 如果是有这种状况,需要进行急诊手术,做去骨瓣减压,解除对于延髓的压迫才有恢复的可能。但是因为病情太急,如果是呼吸完全停止,很难再进行手术,所以死亡率非常高。 而慢性小脑扁桃体下疝大多数存在颅底畸形,比如存在颅底凹陷征和扁平颅底等,也可以压迫前方的脑干和延髓出现症状,比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脑积水导致头痛;也可以出现肢体的活动不灵或者感觉的异常。 另外,还可以诱发脊髓空洞症,也是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同样是进行手术,其他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