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孤独症的孩子长大了怎么办

张卫华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2:02
由于孤独症这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影响是终生性的,成年以后多数患者仍然离不开他人的照顾。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这个疾病的特点,结合病情的情况和家里的经济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和人力条件,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的照顾孩子方式,给孤独症患者创造最好的生存条件,包括及时了解国家民政部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这样的社会救助机构相关的政策,及时申请相关的救济措施。
有部分孩子的病情相对比较轻,可能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这个情况下要积极帮助孩子承担基本能承担的工作,接受必要的劳动。这个情况不光是能够减轻家人和社会的负担,对孩子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和康复也是非常有利的。总之,孤独症孩子成年以后,要结合具体情况和各方面社会条件来进行合理的照顾,达到所能达到的最佳生存条件,就是比较理想的。
2023-10-05浏览38601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孤独症孩子长大后会怎样
孤独症孩子长大后会怎样,先要了解孤独症发病的情况,如果不进行干预,就能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孤独症被归为一类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最大的特点是不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而且兴趣和行为模式也是非常的特殊。 这些孩子在早期的时候表现为缺少和他人的交流和沟通,即使是父母之间也缺少安全的依恋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语言发育也很落后,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缺少实质性的语言交流,有些孩子会有自言自语,但是不懂得和别人正常沟通和交流,还有些刻板行为。 孤独症的孩子中有70%存在智力低下,所以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干预或者是相关的治疗,长大以后很难融入社会,智力发育也会越来越落后,而且不能够独立生活,对于孩子是很重的负担,对社会也是很重的负担。 孤独症的孩子如果早期发现一定要早期进行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能让孩子在长大以后获得生活技巧或者生活的能力。
党伟利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孤独症长大了会怎样
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为孤独症或自闭症,主要临床表现是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行为。该疾病会随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很多症状。研究表明,三岁以内孤独症早期发现、早期经过系统、科学治疗,超过60%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超过三岁但是六岁以内儿童经过康复治疗,正确治疗,只有30%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发现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可以进入正常幼儿园学习,其中年龄较大的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因此,最重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方利伟主治医师
齐齐哈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三级
孤独症长大了会怎样
"孤独症幼儿可能初期由于缺乏社交和交流能力,会妨碍学习,尤其在社交互动和同伴的场所的学习中,缺乏沟通的技巧。在家里常常因为常规的习惯和厌恶改变感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进而会影响睡眠,影响学习。在智商达到一定程度,在成人之后由于这种持续性的,机械性的和难以适应新事物的特征,影响了个体在社会上的发展。许多孤独症的患者在成人后,即使没有智力发育的问题,但是在独立性以及工作时也会表现出较其他成人较差的社会心理社交功能。对于老年人的后果,目前社会上不明确,但是对于成年人,将会影响在社会上的发展,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单海军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三甲
孤独症儿童长大了会怎么样
孤独症是慢性病,约有2/3的患者需要终身照顾和养护,孤独症的预后主要和以下方面有关:1、患者智商:高智商孤独症患者通过训练,能够改善社交技能,预后较好;低智商的孤独症患者,认知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配合教育、训练,预后往往较差;2、5岁时是否有交流性的语言;3、患者教育和训练的情况:无论高功能还是低功能的患者,如果长期坚持规范的矫正训练,都能一定程度上改善社交技能,从而改善最终的预后,使其能够尽量的融入社会、独立生活。
张忠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孩子孤独症的表现
"孤独症的表现,主要是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患者同时在智力、情绪等方面有相应的特征,多数在一岁前后,家长开始发现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不同。对于六个月以上,尤其是一岁以上的婴幼儿,如果出现以下表现,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孤独症:\n一、六个月以后不能被逗笑,眼睛很少注视人。\n二、10个月左右,对叫自己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n三、12个月对于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n四、16个月时不能说任何词汇,对于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n五、18个月不能用手指物,而且不能用眼睛追随手指的方向。\n六、24个月时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n七、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n所以,出生以后要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关注孩子的表现,必要的时候及时就诊,给予诊断和治疗。"
王志新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孩子孤独症的表现
孩子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孩子孤独症的表现具体如下:1、存在社会交往障碍:顾名思义孩子会存在交往障碍,即孩子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其与人交流时缺乏眼睛的直视,也缺少称呼的、打招呼的情况。孩子可能不懂得社会交往的规则,很难与同龄儿童成为朋友。且此类孩子对社会交往没有兴趣,同时也不知道如何进行;2、存在交流障碍:可能是这种语言的交流障碍,也可能是一些语言、行为上的交流障碍。如自闭症孩子可能语言发育相对延迟,也可能会和别人,在语言交流上存在一些明显的障碍。此外,还有就是一些非语言的方面,也会有一些行为上的障碍。自闭症孩子的兴趣相对较。此外,有些自闭症的孩子在早期有可能有一段时间正常,而后期有可能出现上述的孤独症症状。但也有一些自闭症的孩子从出生后,会逐渐显现相关症状,一般在3岁前就可能发生。因此,尽量早期发现后,积极进行干预,可能会使症状缓解。
吴玲玲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66
孩子孤独症的症状
孤独症的全称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又称为自闭症,核心症状是社会沟通交往障碍,同时合并狭隘兴趣和刻板行为。每个年龄段的症状表现不同,具体如下:1、婴幼儿时期:表现为看人较少,回应较少,但一旦听到自己感兴趣的声音或指令,患儿立即会有回应,听力检查无异常。姿势动作比较少,不会指向,正常8-9个月的婴儿开始学姿势动作,但孤独症患儿的姿势动作发展比较慢,不会点头、摇头表示,把大人的手当作工具;2、幼儿园时期:语言已经发展,儿童可以说句子,但不能对答,有时答非所问或者自言自语、自问自答,重复问题、电视剧台词或者背儿歌、古诗,但是与老师不能沟通。部分患儿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与同龄儿童无法玩耍,或者对小朋友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加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在集体外;3、学龄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在自己的思维中,不在意老师同学看法。部分患儿抗拒做作业或者考试,上课行为规范比较差,在教室随意走动或站起讲话。部分患儿与同学讲话不客气,同学觉得没有礼貌、比较幼稚。
王惠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三甲
孩子长大牙牙疼怎么办
"孩子长大牙牙疼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n1、调整饮食结构,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啃咬质地坚硬的食物,防止摩擦黏膜产生破溃或形成溃疡;\n2、磨牙周围的牙龈充血、肿胀时,可应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分解滞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控制细菌数量;\n3、如果磨牙上方的牙龈较厚,形成的龈瓣妨碍牙齿萌出或造成出牙困难时,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切除龈瓣,分离纤维组织,帮助牙齿快速萌出;\n4、孩子可在餐后及时刷牙,含漱漱口液,保持口腔环境卫生。"
田执梁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三甲全国第67
怎样治疗孩子孤独症
"孩子孤独症的治疗需要早期干预,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以药物为辅的办法。孤独症患儿的教育和训练原则需要改善核心症状,促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矫正孤独症患儿异常的行为,减少刻板重复性行为,发现、培养和转化孤独症患儿的特殊能力。对孤独症的训练以家庭为中心,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性干预方案,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n在对患儿进行训练的同时,也应该向家长传播相关知识,家长参与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孤独症行为干预的方法,包括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育疗法、感觉运动统合训练、关系发展疗法和地板时光疗法等。其中行为分析疗法和结构化教育方法,已在发达国家获得了较高评价,效果可以肯定,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综合性干预模式。"
吴玲玲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66
孩子孤独症教育方法
孤独症又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核心是社交障碍,需要加强社交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包容、理解、支持,具体如下:1、虽患孤独症,但孤独症并不是患儿的所有,与他人拥有的东西相同;2、患儿感官失调,有感官问题,需要家长理解;3、请记得区分是不愿意还是不能够,若为不能够,则需要家长教患儿;4、患儿通过字面意义理解,没有办法去理解深层次的含义;5、掌握的词汇量有限,请对多点耐心;6、视觉思维者,通过图像理解事情;7、请关注能做的事,而不是做不到的事,多关注患儿优点;8、请帮助提升社交;9、请努力帮助改善情绪,因为孤独症患儿容易发脾气、情绪崩溃;10、给予患儿无条件的爱、帮助,虽然可能会诊断为孤独症,但需要对患儿多些耐心、包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