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孩子有母乳性黄疸妈妈注意什么

丁建华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三甲全国第71
咨询
播放语音内容
01:35
孩子出现母乳性黄疸,妈妈哺乳的时候要注意喂养的方法,一般选择少量多次的哺乳,也就是多哺乳、多排尿、多排便,这样对黄疸的消退有好处。另外,妈妈的饮食一定要清淡,不要吃刺激、辛辣的食物,还有海产品,还有过度油腻的食物。
妈妈还要去医院化验肝功能,如果要是妈妈的肝功能也不好,尽量不要母乳喂养了,如果肝功能正常就不要紧。另外,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不要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多喝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天气好可以带宝宝在户外多晒晒太阳,这样都有利于宝宝黄疸的消退,另外,也利于妈妈身体的健康。
2023-05-01浏览89783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小儿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孙玲娣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78
母乳性黄疸的妈妈吃什么好
"母乳性黄疸的妈妈,正常饮食就好,对饮食没有特别要求,因为饮食不是引起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母乳性黄疸主要是母乳内的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过高,分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是脂溶性的,容易被小肠重新吸收入血循环,因此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出现母乳性黄疸。\n母乳性黄疸孩子的特点是一般状态良好,肝功能是正常的。有早发型和迟发型的两种情况,早发型多和生理性的黄疸同时出现,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持续性的黄疸特点是生后6-8天出现,生后2-3周达高峰,生后6-8周就消退了,是正常的,一般不用特殊处理。如果觉着稍微有点高,就停母乳两天,停两天之后就会明显的下降,停6-9天后就可以降到正常。在停哺多两天以后再恢复母乳还会有轻度的上升,但是不影响什么,也不用特别的处理,一般12周以后就自然消退了,对妈妈吃什么没有特别的要求。"
梁芙蓉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母乳性黄疸妈妈不能吃什么
孩子患母乳性黄疸不是因为妈妈吃了什么导致,主要是由于母乳当中的一些成分,影响孩子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引起体内胆红素增加,要根据孩子胆红素的量,进行相应的处理。严重的母乳性黄疸,需要暂停母乳喂养,等待胆红素代谢正常以后,逐渐恢复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分为早期性母乳性黄疸和晚期性母乳性黄疸,具体原因如下:1、早期性母乳性黄疸:早期母乳黄疸往往是由于母乳量不足,导致胎便排出不畅,肠道回吸收增加,导致胆红素增加。要积极增加母乳量,妈妈要多喝一些汤水,促进乳汁的排出,增加母乳的量,孩子吃的量增多,通常黄疸就会逐渐消退减轻;2、晚期性母乳性黄疸:往往是由于母乳里的成分,影响孩子胆红素正常代谢,导致肠道内胆红素回吸收增加,体内的胆红素不能正常代谢,导致黄疸代谢障碍,间接导致体内胆红素增加,引起孩子黄疸消退的延迟。如果是晚期黄疸或黄疸不严重的孩子,通常随着年龄增加,肝脏功能增强,对胆红素处理能力增加,黄疸能自行消退。如果孩子母乳性黄疸比较严重,会对孩子神经系统造成影响,通常可以多晒太阳,减少胆红素代谢,严重的孩子需要光疗,还可以暂时减少母乳喂养量,促进胆红素正常代谢。
肖娟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三甲全国第1
母乳性黄疸的妈妈可以多喝水吗
"母乳性黄疸的妈妈是可以多喝水的,但是多喝水对于母乳性黄疸新生儿退黄是没有什么帮助的,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孩子吃母乳以后所引起来的,但是母乳性黄疸对孩子是没有什么伤害的,而且血胆红素的值也都不会太高,大多数情况下是在15mg\/dL以下,所以这样的胆红素的值对孩子是不会构成什么伤害的,也不会透过血-脑屏障导致核黄疸,这个可能性是极低的。\n另外,母乳对于孩子也是最自然、营养的食物,所以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建议可以继续吃母乳,没有关系,通常2-3个月以后就能够自然消退黄疸。"
张晓蕊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有用吗
母乳性黄疸一般分为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在孩子出生早期,妈妈多喝水有助于增加母乳分泌,而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作用不大。1、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孩子出生后摄入的母乳不足,在饥饿状态下可能会出现黄疸的表现,这时妈妈多喝水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母乳分泌。母乳中80%-90%的成分是水,奶量增加后,孩子多吃奶、多排泄,有助于避免发生早发性母乳性黄疸,也有助于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恢复;2、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平时常说的母乳性黄疸主要指晚发型母乳性黄疸,主要发生于7天以上的孩子,一般吃得较好,生长发育也较好,其发病原因还不特别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因为母乳中某种酶的含量较高,导致孩子肝肠循环增加,使黄疸水平增高,出现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此时妈妈多喝水作用不大,和母乳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
方优红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三甲全国第66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可以吗
患儿出现母乳性黄疸时,母亲多喝水并没有帮助。母乳性黄疸是良性黄疸,是纯母乳喂养的小儿在出生后3-5天出现的黄疸。黄疸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3周到3个月以内黄疸可自行消退,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需要与病理性黄疸进行鉴别。病理性黄疸比母乳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通常在生后1-2天即可出现,且上升速度较快,黄疸值较高,超过正常标准。黄疸会出现退后复现,持续时间较长。正足月儿在2周以内黄疸会消退,早产儿在4周以内黄疸会消退。如果黄疸超过1个月以上仍未消退,需要警惕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较多,婴儿期间最早需要排除的病理性黄疸为先天性胆道闭锁症。黄疸患儿大便颜色变浅或者颜色变白,建议在出生后2-3个月内确诊,有助于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甲全国第37
母乳性黄疸妈妈能不能吃鸡蛋
母乳性黄疸时,妈妈可以吃鸡蛋。婴儿发生母乳性黄疸,和妈妈吃鸡蛋没有任何关系。宝宝发生的黄疸,一般在七天左右会出现黄疸,两周左右会达到高峰。如果除外溶血或其他感染造成的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 如果诊断母乳性黄疸,可以停母乳三到五天,改吃奶粉,这时候黄疸会有所消退,退掉后可以再改用母乳喂养,黄疸值一般不会再升高。所以,母乳性黄疸和妈妈吃鸡蛋没有任何关系,只要停掉母乳3-5天,改吃奶粉,黄疸有所消退就可以。 妈妈的饮食没有任何限制,只要饮食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就可以。
韩晋丽副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三甲
母乳性黄疸妈妈多喝水有效果吗
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妈妈多喝水没有效果,多喝水与母乳性黄疸消退没有任何关系,临床不存在此说法和治疗方法。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尚未清楚,还在不断论证的过程中,目前倾向于与母乳相关的原因,举例如下:1、母乳喂养的喂养量不足引起肠肝循环增多;2、母乳所含部分酶容易引起黄疸;3、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有关;4、与遗传基因的易感性有关。
李继红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三甲
母乳性黄疸的孩子有何症状
母乳性黄疸小儿胆红素值不超过12mg/dl,临床表现包括皮肤以及巩膜黄染、尿黄,黄疸消退时间晚,出生后10-14天未完全消退。此外,母乳不足也可以加重黄疸,而且宝宝会出现消瘦。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胆红素值超过12mg/dl,而且黄疸消退时间超过10-14天,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大多数母乳性黄疸的小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张晓蕊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怎么辨别孩子是否是母乳性黄疸
在母乳性黄疸的诊断上,先要除外孩子存在其他疾病,才能考虑母乳性黄疸。所以孩子如果存在其他异常表现,这时候至少孩子不会是单纯母乳性黄疸,需要针对其他病因做相应处理。针对母乳性黄疸,实际上并没有特别好或专有检查项目,能确认孩子是母乳性黄疸。并没有特别好的方法,判断孩子是否属于母乳性黄疸,或检查是否属于母乳性黄疸。一般比较推荐通过停母乳的方式来确认,因为只要孩子吃母乳就会出现黄疸,而孩子一旦停母乳,没有胆红素的来源,孩子就不会再黄。因此对于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一旦停母乳,孩子黄疸3-5天会有特别明显消退或减轻。多数孩子胆红素水平会下降在30%-50%,一旦再给孩子重新吃母乳,孩子的黄疸又会重新出现,也就是胆红素水平再升高。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孩子存在母乳性黄疸。但是目前因为停母乳这种方式,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母乳喂养,所以目前也有推荐不停母乳,抽血检查孩子的胆红素情况,包括孩子的肝功能情况。如果孩子检查指标大致正常,可以观察等待。一般母乳性黄疸大概在生后2-3个月,就会逐渐地自行消退。如果孩子到2-3个月之后,黄疸仍然不消退,这时候可以考虑其他的诱因,做相关的检查和处理。
张忠浩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孩子湿疹妈妈注意什么
"孩子湿疹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n1、寻找孩子湿疹的原因,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要考虑更换特殊配方奶粉。如果是捂热所造成的湿疹加重,要注意孩子环境温度,减少环境温度过高造成的湿疹,要减少孩子的衣服,防止湿疹加重。\n2、湿疹的时候孩子洗澡要尽量快,每次不超过五分钟。洗澡以后要快速涂护肤用品,全身都涂抹,四肢远端要涂得更多,尤其是皱褶处。护肤用品可以三个小时涂一次,起到保湿的作用。\n3、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湿疹继发细菌感染。孩子湿疹比较痒,可以涂湿疹膏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减轻瘙痒的症状,防止搔抓导致感染,必要的时候可以外用莫匹罗星软膏。\n4、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忌口,容易造成湿疹加重的食物要回避,如牛奶、鸡蛋清等。宝宝湿疹容易反复出现,如果加重合并有感染,需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