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尿酸碱度正常值

叶永俊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九医院三甲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08
酸碱度为尿常规检查内容之一,反应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的能力,机体可通过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碱性物质,以维持酸碱平衡。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PH在4.5-7.0之间,肾脏每日需排出由食物分解产生的50-100mmol固定酸,高蛋白质的饮食可产生酸性尿,进食含固定酸较少的蔬菜时,尿液偏碱性。
2023-01-13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泌尿外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邱实主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的正常值
"正常新鲜尿液pH在4.5-7.9之间,放置过久尿呈碱性。尿液酸碱度为尿常规检查内容之一,反映肾脏调节体液酸碱平衡能力,机体可通过尿液排出大量酸性和碱性物质,以维持酸碱平衡。\n肾脏每日需排出由食物分解产生的约50-100mmol固定酸,故高蛋白质饮食可以产生酸性尿,进食含固定酸较少的蔬菜时尿液偏碱性。尿pH降低常见疾病有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发热、肾炎、腹泻等,尿pH升高常见的疾病有呼吸或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酸中毒、长期呕吐、胃液丢失、肾盂肾炎等。"
杨建林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三甲全国第36
尿酸碱度正常值多少
正常人尿液中pH值在4.5-8.0之间,如PH值小于4.5,最常见于酸中毒病人,酸中毒病人会出现尿液中酸偏高现象,出现尿液中pH值小于4.5的现象。 高热病人由于发热导致尿液pH值降低,痛风病人由于分泌较多的尿酸也会出现尿中pH值降低。糖尿病病人会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会出现尿液中PH值降低现象,口服维生素C的病人也会出现pH值降低现象。 pH值大于8.0最常见于碱中毒病人,碱中毒病人及尿潴留病人都会出现pH值升高现象。
王世平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人民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正常值
尿液的酸碱度又叫尿液的pH值,它是一个波动的数值,范围大约为4.5-8.0左右,有一些呈酸性,有一些呈碱性,但绝大多数患者都在7.0上下左右波动。 出现泌尿系统相关疾病或者人体的代谢性相关疾病,容易引起pH值的波动,也就是通过尿液的pH值检查,可以间接的反映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另外,通过调节尿液pH值,也可以治疗相关疾病,如尿酸过高的患者需要提高尿液的pH值,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则需要降低尿液的PH值等等,通过尿常规检查就可以判断出这个数值的高低。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三甲全国第60
尿酸碱度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尿液酸碱度的正常值一般是在3-9。通常pH值在7以上,就说明尿液偏碱性,而尿液的pH值在7以下,就是偏酸性。尿液的酸碱度和饮食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和肾脏,尤其是肾小管功能有密切关系。尿液都是一些偏酸性的情况,这主要与日常饮食中吃的一些蛋白质或者肉制品相对比较多有关系,而如果吃一些蔬菜、水果或者吃一些碱性药物,尿液的pH值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偏碱性、大于7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肾脏对体内的酸碱平衡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肾脏的调节能力也非常强大。如果大量摄入酸性物质,例如大量的蛋白质、肉类这些食物,代谢物就会偏酸性,而这时候肾脏就会分泌大量的氢离子,使尿液呈现小于7的这种情况。而且吃的东西,就是肉类越多,尿液的pH值也就相对越低,而吃的一些碱性物质比较多,尿液的pH值就会越高,这主要是通过肾脏的泌氢功能来实现。
韩毅力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尿酸碱度正常值是多少
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值约为6.5,波动在4.5-8.0之间,尿液的酸碱度,受疾病、用药、饮食的影响,尿液放置过久,细菌分解尿素,可使酸性尿变成碱性尿。 同时膳食结构的影响,尿液的酸碱度也可以有较大的生理性变化,肉食为主者,尿液偏酸性,宿食为主者尿液偏碱性,尿pH值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以及口服氯化铵、维生素C等酸性药物。 而尿pH增高,可见于碱中毒、尿潴留、膀胱炎、应用利尿剂、肾小管酸中毒等。 利用尿液的酸碱度可以进行干预,来治疗一些疾病,比如用氯化铵酸化尿液,可以促使碱性药物中毒从尿中排出,而利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促使酸性药物中毒时从尿中排出。
林云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三甲全国第50
尿酸碱度正常值是什么范围
"尿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值,在正常饮食的条件下呈弱酸性,大约是6.5,波动范围一般是4.5-8.0,在这个范围内基本上就可以。在一些生理或者病理条件下,pH值会出现降低或者升高的情况。比如以肉类为主的饮食会使pH值降低,睡眠的时候如果有呼吸性酸中毒pH值会降低,剧烈活动、应激状态,以及饥饿、大汗的时候,尿的pH值会降低。\n如果以植物性饮食为主,pH值常常会大于6,餐后胃酸分泌增多,尿液的酸分泌减少,pH值会增大。出现呼吸性或者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痛风、发热、饥饿、肺气肿、胱氨酸结石、尿路结核、肾炎、代谢性碱中毒、严重腹泻等等会使pH值降低。呼吸性或者代谢性碱中毒、细菌分解尿素、肾小管性酸中毒、长期呕吐、感染性膀胱炎、肾盂肾炎,这个时候尿液容易出现碱性。"
张骁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中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正常范围
"尿液的酸碱度正常的范围是6.0-8.0,通常出现尿液偏酸或者是偏碱都是不正常的,有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存在肾小球肾炎或者是肾病综合征导致的,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包括尿培养、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尿渗透压、尿微量蛋白这些检查明确具体的原因。\n如果是尿路感染,根据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比如呋喃妥因片、头孢呋辛酯片,积极的控制好炎症感染以后,尿液的pH值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的。\n如果发现是由于肾小球肾炎或者是肾病综合征导致尿液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可以选择一些保护肾脏的药物,比如金水宝胶囊、百令胶囊对症治疗,也能够使尿液的酸碱度恢复到正常范围。"
牛颜良副主任医师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5正常吗
"尿酸碱度为5属于正常,尿酸碱度正常的范围在4.5-8之间,其波动性较强,主要受饮食以及药物的影响。尿酸碱度处于正常范围内不会有不舒适症状,平时可以多喝水,能够有效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饮食上摄入肉食或酸性水果过多时会使尿酸碱度降低,控制好饮食平衡即可。若短期内尿酸碱度超过正常范围或低于正常范围,可以调整近期饮食或停用近期所服用的药物进行观察,会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若仍然处于异常状态,需到医院通过检查明确病情针对性进行治疗。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作息生活习惯,会使尿酸碱度维持在正常。"
王海龙副主任医师
宝鸡市中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7怎么回事
"尿液的酸碱度,也就是pH值为7,属于一个正常的范围,并非疾病的状态,无需过分担心。尿液的pH值随着人体的饮食、饮水及憋尿或者出现尿液稀释等因素都有相关性,是一个动态波动的变化。尿液的酸碱度波动在4.5-8之间,都属于正常的范围,并非疾病的状态。当饮用一些药物,如维生素C,可能造成尿液的pH值降低;服用碳酸氢钠等药物,可能会造成尿液的pH值升高。如果长时间未排尿尿液浓缩状态时,也可以出现pH值的变化,出现酸碱度的变化。这些都是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只要不伴有任何泌尿道排尿的异常,如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出血等改变,一般都无需处理,适当保持一定的饮水量,动态观察即可。"
王雪颖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三甲
尿酸碱度6怎么回事
"尿酸碱度6,说明这是正常的尿液,是偏酸性的尿液。尿液的酸碱度正常值是4.5-7.9之间,尿液的酸碱度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酸碱平衡,只要尿液的酸碱度正常,说明人体也维持在正常的酸碱平衡中。正常新鲜的尿液都是弱酸性,所以尿pH酸碱度是6是正常值。一般喜欢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人,容易产生酸性尿。进食碱性或者新鲜蔬菜水果较多的人,尿液一般是碱性。尿液酸碱度是6,说明可能平时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比如喜欢吃鸡、鸭、鱼、肉,或者刚刚大量剧烈的运动之后或者饥饿时,尿液酸碱度都可能是6,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