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什么是心理健康

张卫华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主页
播放语音内容
01:45
心理健康现在已经成为在公众生活中或者说媒体中、自媒体中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词、一个字眼。我们国家也从国家的层面重视对全民心理健康的工作,这个问题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第一条应该是没有精神疾病,如果有精神疾病肯定心理健康会受到损害。在没有精神疾病的前提下,能保持乐观、开朗,对各种现实问题有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并相应的、适当的行为去处理。
在这个社会中,既适应社会同时又有所作为,改善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有一定贡献性的活动,在这个状态下就应该算我们期望的心理健康状态。它很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和周围人际关系保持比较良好的状态,自己内心处于一种比较愉悦的、平静的状态,不是经常出现各种心理冲突、感到心里痛苦,这两个指标其实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或者说比较重要的指标。
2023-03-23浏览32485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李婷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三甲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包括以下几种:\n1、要有灵活性,能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n2、充分了解自己,合理评价自己,不过于自卑,不过分自负。\n3、生活要有目标,要有计划,而且目标、理想与现实差距不要太大,不要脱离现实环境。\n4、患者的人格,就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要和谐共处,平衡发展。\n5、要善于学习,尤其是从困难和挫折中学习经验。\n6、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交友以及处理人际关系。\n7、能够合理自发的调整自己的情绪,既能够合理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又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n8、能够合理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矛盾和冲突。"
曲姗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21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指的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使人们不断进步的心理状态。除了疾病而言,还应该具备一些特点,比如可以持续学习,持续进步,可以良好的适应社会关系,良好的发展和保持亲密关系,能够有比较好的自我认知,并且能够在挫折中、困难中应对,使自己度过困难跟挫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接纳自己的不足。此外,还要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比如在一些压力和极端环境下,能够调适自己的身心情况,去适应极端情况,这些都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而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心灵统一、和谐,能够适应好社会环境,并且使人发挥到最好的功能。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其实就像身体健康一样,是整个功能的运转比较正常的一个状态,当然这个运转正常跟身体的运转正常可能不一样,可能更复杂。因为心理健康一定除了一个人本身以外,它还要涉及到他跟周围人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是处于关系当中的人,就是人不但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就包括你自己感受到了健康、幸福、快乐。另一方面,你会感受到在人群当中跟别人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这样的话才是一种真正的一种心理健康。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像身体健康一样,是整个功能的运转比较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运转正常跟身体的运转正常不同,其更为复杂。心理健康还要涉及到跟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自己能感受到健康、幸福、快乐。心理健康表现在社交、生产、生活上即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刘文娟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三甲全国第5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为无心理疾病,没有遭受焦虑、抑郁、强迫等疾病症状的困扰,大脑比较清醒、客观理智,可以调节情绪状态。是否适应周围环境是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比如工作、生活、学习、社交适应良好,表现出比较好的功能水平。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为身心健康,包括情绪、身体状态都能达到非常和谐、平衡的一个状态。
铁常乐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三甲全国第43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所述:1、保持完整、协调的人格状态,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保持协调一致性;2、心智水平和所处的年龄、社会层次相匹配;3、具有足够的自我认识的能力,能够应对环境压力的变化,在面对环境压力的时候保持稳定的心境、情绪;4、具备足够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能够保证完成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其中包括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规划、认识,采取有建设性的行为;5、保持良好的人际环境。
张卫华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三甲全国第92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比较复杂的概念,不同情况下可能不一样,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包括以下几条:1、自身精神状态、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处于一种以愉悦为基调的心情平静的状态;2、相应年龄需要完成的事情能够完成,比如在成年之前主要是学习,这些事情都能完成,都能做的比较好,比较好不一定非得成绩考的特别好,可以达到本身能够达到的状态,对父母、对师长有基本的尊重,和同学保持一定交往。成年以后能够坚持做一份工作,通过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保持这两个基本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标准,如果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再往上增加条件。
谢军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三甲
心理健康是什么
"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它的定义不一,可以理解为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已经适应环境,精神健康是个人安康、事业成功、家庭幸福、良好的人际交往、健康的社会关系,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在第六十六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没有精神健康就没有健康”这一口号,将极大影响政府与公众,对精神健康、精神疾病的重视。\n我国的学者,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为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适应环境、人格完整。"
张建宏主任医师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三甲
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发育水平和同龄人相比,在正常误差范围内,先天智力发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无从谈起;2、情绪良好:表示经常性的愉快、开朗、自信,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够及时调整过来;3、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因人际关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稳定和相对广泛的人际关系,又要拥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等;4、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的处世态度,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进步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达到自我进步和奉献社会的协调统一;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简而言之是组成人格的各个心理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和偏差,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所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有以上的几方面心理要素的协调统一,才能使情绪稳定,和环境保持良好的契合关系。
梁红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三甲
心理健康问题怎么检查
"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或者是叫正常心理,它具有以下几种功能:\n第一、要适应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很快的适应,然后健康的生存或者发展下去。\n第二、正常心理的人具有与人交往的能力,比如在家庭中、在社会团体中、在所在的单位或者机构中,能正常担负应担负的责任,这样无论是家庭、社团、单位或者机构,组织都能正常的运行。\n第三、正常的心理表现在可以保障人正常的反应,认识客观世界,也就是他所在眼中看到的和表达出来的客观世界相对和这个事物更加的贴切,更加的客观,更加有功能,这个时候才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状态。\n怎么检查一个人是否正常呢?实际上有以下几种:\n1、以谈话为主,就是在谈话中通过这三个方面去检验这个人心理状况在这三个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n2、因为很多心理问题跟具体问题相关,叫心身一体,所以很多身体上的问题也可以引起心理上的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排除有没有身体疾病或者药物问题导致出现心理的问题。所以要进行实验室的检查,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这个人非常躁动,非常容易与人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他的人际交往和谐度出现了问题,要排除一下是不是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问题。\n3、在临床中有心理测试量表,这些测试量表也是通过这三大维度在不同的侧面去了解、评估一个人有没有异常的表现。\n所以,以上就是怎么样去检查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