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解离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张保华心身医学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三甲
解离症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病因尚无明确的定论,但是遗传因素、环境的骤然突变、患者本身的生理、心理素质等,都会导致解离症的发生。解离症好发于内心敏感、脆弱的人群,精神压力过大的人群、遭受了重大心理创伤的人群。
一、主要病因
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如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病人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
(1)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可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
(2)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
(3)自我中心性:不断地追求刺激,以寻求周围人的注意。
(4)高度的暗示性: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也容易自我暗示。
(5)丰富的幻想性: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总是有意无意地扮演幻想中的角色,可有幻想性谎言。
(6)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当具有易感素质者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方容易产生癔症。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32%的患者曾有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癫痫病史。
4、遗传因素:
(1)有研究发现该病部分患者有遗传素质,Ljunberg(1957)的家系调查发现,癔症者的父亲、兄弟、儿子发生癔症者分别为1.7%、2.7%和4.6%;母亲、姊妹、女儿的患病率分别为7.3%,6.0%,6.9%。总起来说,男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6.4%,国外资料也表明,癔症患者的近亲中本症发生率为1.7%~7.3%,女性一级亲属中发生率可达20%。我国部分地区报道患者具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4%。均高于正常人群。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此外还发现癔症者的男性一级亲属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酒中毒的病例增多。
(2)另一组遗传学研究的是Briquet综合征。这类患者的一级亲属中Briquet综合征的患病率为7.7%,而正常对照组则为2.5%。同时还发现患者同胞中广泛性焦虑障碍患病率增高。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种多因素遗传模式,在女性表现为Briquet综合征,而在男性则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5、社会文化素质: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对本病的发生与发作形式及症状表现等也有一定影响。
二、诱发因素
1、生理因素,包括颅脑损伤、感染、化学药物等。如病毒感染、机体免疫异常时,感染会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进而损伤胰岛组织。
2、心理社会因素,包括亲人亡故、婚恋挫折、升学失败、失业、重大灾难等。如精神刺激引起创伤后,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多,产生抗胰岛素作用,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3、多种因素同时作用,或同一事件产生多种影响,前者如某人突发重大躯体疾病后失业,后者如患恶性肿瘤,既可产生躯体方面的影响,又会产生心理压力。
2023-11-1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精神科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