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标准

冷芸血液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挂号
播放语音内容
02:18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类抑制性比较强的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愈后与危险度分层密切相关,影响患者愈后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肿瘤负荷、分期以及乳酸脱氢酶是否正常。还有在诊断前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情况,以及对药物治疗以后的反应,都影响患者的愈后。
根据以上这些因素,可以把患者分为标危和高危两大类患者,其中标危的患者占绝大多数,占75%,有25%的患者是属于高危的。对于标危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7-10年,高危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包括一些异常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像t(4;14)染色体易位、t(14;16)染色体易位、t(14;20)染色体易位、P53基因的缺失,这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就要明显的缩短只有5年的时间。接受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年的生存率能够达到80%以上,中位生存时间接近了8年。对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合并一些不良的合并症,像心脏功能的不全、肾功能不全这类患者,特别是年龄>75岁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比不伴有合并症和年龄比较轻的患者要低,中位生存时间就只有5年的时间。
2023-01-08浏览100758次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血液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魏娜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三甲全国第72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怎么样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无法治愈,但该病进展缓慢,少部分患者在支持疗法较好的情况下,可带瘤生存。但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期只有3-5年。如5年内未复发,之后的复发率较低,也可评估为达到了临床治愈标准。6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在器官功能完整情况下,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再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达到深层次的缓解,并降低该病复发率,提高总的生存期。
盛秀云主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怎么样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它的预后是由很多因素来决定的。2014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制定了危险分层,将病人可以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个层次。首先低危的患者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可以存活十年以上,甚至可以活到二十年。中危患者病人可以活到七年到十年的时间,而高危的患者病程大概只有两年左右,有的可能出现急性死亡的情况。所以针对多发性骨髓瘤,一定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发现。有贫血、感染、肾功能不全,还有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都要考虑有该病的可能,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找到异常的骨髓瘤细胞就能确诊。"
韩冰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三甲全国第1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因素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非常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病人的分期分类,比如比较简单的是DS分期,即Durie-Salmon的分期,是由两个外国人经分析而有的分期方法,即根据病人的贫血程度、高钙血症、肾功能情况、M蛋白的水平进行分类。但现在临床对这个疾病认识深入以后,有了新的分期方法,比如可以用ISS分期,及更新的按照分子不同预后进行分期,可以把分期做得更加准确。即分子分期越高危,生存期越短,而分期越低危,病人的生存期相对比较长。现在也有了新药的出现,对于一些高危的病人,可以克服其所谓的耐药性,改善了高危病人的预后。尽管如此,对于高危的病人,目前仍是治疗的难点。总而言之,骨髓瘤病人的生存和他个体的差异、预后关系很大。
闫春副主任医师
青岛市市立医院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好吗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根据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成分的特点,将本病分为IgG型、IgA型、IgD型、IgE型、轻链型、双克隆或多克隆型、不分泌型等七型免疫分型。而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与很多种因素都有关系,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越早预后越好,肾功能的好坏也影响患者的预后,肾功能好的患者预后要好。免疫分型也有一定的关系,IgG型与IgA型的预后较好,而IgD型、轻链型及不分泌型的预后较差。此外骨髓象中浆细胞的数量也影响预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量也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β2-微球蛋白正常的患者预后要好。"
贺建霞主任医师
山西省人民医院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IgD型预后
IgD的骨髓瘤在靶向治疗药物以前的时代,如果不经过治疗,自然病程可能是2-3年左右。目前,经过治疗之后,尽管是看起来预后不太良好的疾病仍然能长期生存,平均生存期能达到7-8年。另外,IgD类型与其它多发性骨髓瘤的亚型相比,更容易发生于年轻人。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的一种恶性血液病,根据它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成IgG、IgA、IgD、IgE、IgM以及轻链型等类型,不同的类型预后稍有差别,临床特点不同。因为目前多发性骨髓瘤进入了一个新的治疗时代,即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时代。因此,这种类型的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越来越弱。
项颖主任医师
重庆市肿瘤医院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狭义上是指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首先病理学证实为多发性骨髓瘤,比如骨髓中发现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比例超过10%或者病理组织检测明确有多发性骨髓瘤成分存在,还应该有相应靶器官受损情况,比如病人会出现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受损及骨破坏,以上三点之一,加上病理及骨髓诊断标准,就可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近年来检查手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又加了SLiM指标,如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中浆细胞比例超过60%或者受累轻链与正常轻链比值大于100或者磁共振检查发现一个以上大于5mm的骨缺损,都可以称为活动性多发性骨髓瘤。
冷芸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如下:1、血常规检查发现血色素下降,且排除缺铁性贫血或失血性贫血原因;血生化检查出现血钙升高;2、骨髓细胞学检查发现单克隆浆细胞超过10%,或病理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3、可有肾脏损害或以腰痛为首发症状;4、骨质破坏:头颅平片发现颅骨上有虫蚀样破坏。
任斗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标准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的缓解标准比较复杂,缓解的程度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及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等情况。总体来讲,缓解的标准包括2个方面: 1、临床症状的消失,比如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血钙升高这些临床症状的缓解。 2、血液学的完全缓解,血液学的完全缓解包括M蛋白的消失,或者减少大于等于90%以上,血清游离轻链回到正常水平,以及骨髓当中的浆细胞的比例小于5%以下。所以多发性骨髓瘤的缓解标准是在临床上需要综合判断的情况。
刘爱军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多发性骨髓瘤分型标准
骨髓里的克隆性的浆细胞分泌克隆性的M成分,造成了相应的疾病,叫多发性骨髓瘤,主要的克隆性M成分,主要是由于免疫球蛋白里边的重链和轻链。重链主要有五种IgG、IgA、IgM、IgD、IgE,轻链有两种,一种是κ、λ。骨髓瘤里边常见的是九型,主要是IgG、IgA和IgD,又分了κ和λ,IgG-κ型、IgG-λ型、IgA-κ型、IgA-λ型、IgD-κ型、IgD-λ型。其他的像IgM和IgE,相对的病人会比较少。IgM的骨髓瘤是非常罕见的,出现IgM多数会考虑巨球蛋白血症,IgE型也非常少见。还有单纯的病人没有重链只有轻链,即κ型和λ型以及不分泌型,所以最常见的是这9型。
任斗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三甲
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标准的诱导方案主要是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激素为主要骨架的方案,可以是硼替佐米加上来那度胺或者沙利度胺加上强的松、地塞米松,每3-4周一次,连续用4-6个周期,达到完全缓解或者非常好的部分缓解以后再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 当然主要是指年龄小于65岁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以后还可以继续维持1-2年的治疗再停药观察。多发性骨髓瘤还可以采用泼尼松米加上化疗药物、激素的方案,如泼尼松加上环磷酰胺、强的松,即所谓的ⅤTD方案也是非常好的诱导缓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