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体雄的科普
左腹疼痛的饮食调理方法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若左腹部疼痛无法确定病因,且疼痛剧烈,急性起病者应禁饮食,入医院进一步治疗,另外还有其他的饮食调理注意事项。 1、如果是消化道功能不佳所致的左腹部胀痛,或因各种原因行手术治疗后,进食应遵循易消化原则,如米粥、汤类、面片等流食、半流食食物。 2、消化功能不佳的患者饮食习惯也应适当调整,可少食多餐,睡前不宜过饱等。
11.52万
458
2023-07-27
痔块脱垂有哪些并发症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痔块脱垂的常见并发症是贫血、嵌顿、便秘等。 1、贫血:痔块脱垂可出现便血,若患者出血量较多,且出血时间过长,未能及时予以控制,患者可出现贫血。 2、嵌顿:若痔核脱出未及时回纳,可造成水肿、发炎以及括约肌痉挛,导致血液回流受阻,痔核内血栓形成,继而痔核表面可有糜烂坏死,此时则为痔嵌顿。 3、便秘:痔疮患者因经常便血,对大便产生“恐惧感”之后,可出现便秘。
9.40万
89
2023-07-27
如何预防痔块脱垂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预防痔块脱垂需要保持大便通畅,作息规律,保持肛周清洁,治疗基础疾病。 1、保持大便通畅,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便秘的发生。 2、作息规律,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避免过度疲劳,平时可以适当运动,做做提肛运动等,锻炼肛门功能。 3、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应经常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每日温水熏洗,勤换内裤。 4、及早治疗肛肠部慢性炎性疾病。
4.80万
306
2023-07-27
左腹疼痛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左腹部疼痛的诊断在于明确病因,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病史等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为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错乱痛觉等。 一、诊断标准 1、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左腹痛可能病因、疼痛发生的急缓、疼痛的剧烈程度等。 2、结合病史、体检、腹部CT、腹部彩照等检查,可初步判断左腹痛部位,如来左下腹、左上腹等。 3、综合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特殊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左腹痛的病因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错乱痛觉,个别患者左腹本身并无疼痛,因为体格检查或精神心理因素自感疼痛,可行全面检查予以排除。 2、亦或右腹部、腰部疼痛和背部疼痛放射至左腹部,应予以鉴别。
12.33万
574
2023-07-27
左腹疼痛有哪些并发症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左腹疼痛的常见并发症是局限性或弥慢性腹膜炎、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1、局限性或弥慢性腹膜炎:肠道破裂导致肠内容进入腹腔可导致弥漫性腹膜炎,如肠穿孔、急性胰腺炎;局限性脏器炎症可导致局限性腹膜炎,如肠炎、绞窄性肠梗阻等。 2、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破裂和脾破裂均可发生剧烈腹痛和大出血,常发生休克。
5.95万
508
2023-07-27
左腹疼痛的日常调理方法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左腹部疼痛患者平日里不仅要变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还应尽早于医院检查明确诊断,还应规律复查。 一、调整饮食习惯 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食物。 二、调整生活习惯 1、注意观察左腹部疼痛加重和缓解因素,若左腹疼痛起病急、疼痛剧烈则应于医院就诊。 2、餐后适当活动,促进胃肠道消化功能,餐后也可自行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等。 三、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左腹部疼痛的起病原因和加重缓解的因素等,当疼痛剧烈且患者腹部膨隆时应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等基本生命体征。 四、心理护理 左腹部疼痛患者不能轻视但也不用过于紧张,即应重视也应轻松面对,当疼痛持续存在或已影响日常生活时应积极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12.53万
631
2023-07-27
如何预防左腹疼痛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预防左腹疼痛需要注意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放松心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1、避免不洁饮食,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类、粥类等。 2、少食多餐,餐后应该适当活动,餐后可自行按摩腹部。 3、调整心态,情绪因素会很大程度的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所以生活中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4、日常生活中应戒烟戒酒,减少熬夜等,减少致病因素。
2.46万
400
2023-07-27
蟹足肿的症状是什么样的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蟹足肿的症状表现为受损组织过度增生和皮下组织破坏变性,凸出皮肤,色红或暗红伴痒或刺痛,部分有明显向外延伸的毛细血管。 1、典型症状:多在胸前或肩后,初起小红点伴痒痛、刺痛,逐渐由小到大,由软变硬,色红或暗红,有索条状、蝴蝶状、圆形、不规则形等。 2、伴随症状:皮肤感染,可能出现蟹足肿,同时还可能出现发热、刺痛感、全身不适、疲乏无力等。
3.32万
452
2023-07-27
蟹足肿要做什么检查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蟹足肿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包括皮肤B超、血常规、病理检查等。 1、皮肤B超:皮肤B超有助于观察疤痕的体积或厚度的变化。 2、血常规:在皮肤有感染时,血常规有助于判定感染程度及病原微生物。 3、病理检查:有皮肤溃疡的时候,由于瘢痕疙瘩增生引起毛囊结构的破坏,会出现囊肿,继发感染,反复破坏以后有可能会癌变。
2.25万
509
2023-07-27
蟹足肿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杨体雄
主任医师
肝胆胰外科
蟹足肿的诊断标准依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方式进行明确,鉴别诊断为增生性瘢痕。 1、诊断标准:患者体征检查,可观察到蟹足肿现象,并结合血常规检查判定感染程度及病原微生物,以及皮肤B超检查,观察疤痕的体积或厚度的变化情况,可明确诊断蟹足肿的病因及病变情况。 2、鉴别诊断:增生性瘢痕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任何部位可发,与局部创伤的部位有关。表现为疼痒,痒程度较重,瘢痕局限在创口范围内。病程较短几个月或1-2年后症状可消失。
9.54万
104
2023-07-27